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品德现状调查及其对策研究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品德现状调查及其对策研究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职业中专 马宪培、曹友振、张焕爱为更好地了解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把握青少年学生的思想脉搏,我校 于 2004 年底开始在全校范围内对学生思想品德现状进行调查。 调查采用问卷方式,共发 放问卷 1050 份,回收有效问卷 986 份,有效率为 93、9%。一、学生思想道德现状与特点一、学生思想道德现状与特点(一)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我校学生思想品德的整体情况是好的,热爱祖国、积极向上、 团结友爱、文明礼貌、有正义感、敢于竞争是学生精神世界的主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 1、普遍有着较强烈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96.5%以上的学生认为“每周一学校升国 旗仪式”非常有必要,愿意参加。 “假如现在有外敌入侵或有人分裂国家,使国家的领土和 主权完整受到威胁,需要大批青年应征入伍” ,有 84.4%的学生表示愿意“积极主动应征” 。2、关注社会。调查显示,学生对社会问题较为关注。在“我国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最 主要的问题”中作出选择最多的前三项依次是农民收入问题(46%) 、腐败现象严重 (35.1%) 、贫富差距扩大(34.8%) 、环境问题突出、高等学校扩招、家庭收入、教育乱收 费等也是学生十分关心的问题。说明中职生对于自己和家庭密切相关的事比较关注,所关 注的社会问题有一定的水平。 3、大多数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健康的。 大多数学生都重视个人社会价值的体现,近 58%的同学认为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国家作 贡献”和“使自己将来有所作为” 。 4、传统道德对中职生的影响仍有着较大的优势。在给出的若干个观念判断中,高达 70%-80%以上的学生都反对“助人为乐已经过时了” 、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已经不适应市 场经济的发展了” 、 “不必提倡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了”等典型错误观点。这也反映出我们 传统的道德教育是成功的,有效的。 (二)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中职生身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1、中职生对社会道德状况存在着诸多困惑,进而导致学生道德判断的偏颇。有 53%的 学生认为目前社会的道德生活状况是假恶丑多于真善美,有 46.9%的学生赞同“现在很多 事情使人说不清楚是好是坏,不知道如何才好”这一说法。中职生对社会道德状况的判断 如不加以教育和引导,将直接影响学生道德行为的选择和道德品质的形成。 2、自我中心较为突出,行为选择更趋实际。如在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中,66.6%的学 生选择“两方面兼顾,既利己又不损人” 。在学习的目的中,以自我发展为目的的选择竟占 了 50%左右! 3、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有所脱节。这主要反映在:道德认识基本明确,但行为选择往 往以自身的利害关系为准则。如在道德倾向非常明显的特定问题“对周围发生的不良现象, 你一般采取何种态度”的选择中, “挺身而出,当面制止”的仅占 6%强,而选择“无能为 力,敢怒不敢言”和“与己无关,一走了之”的却占 35%强。 4、存在诚信缺失现象。我们在座谈、问卷和一些教学活动中发现,学生在生活、学习、 做人等方面,诚信缺失有一定的表现。不少学生言行不一、不守信用、不重承诺、弄虚作 假、不能以诚待人等。在调查问卷中,有 60 人竟对抄袭他人作业、考试舞弊持“无所谓” 态度,大多学生尚未认识到“诚信是做人的基本标准”5、网络影响令人堪忧。在我们对学生的调查中,70%的学生承认网吧对其吸引力大, 他们上网大多数是寻求刺激、玩游戏和闲聊,甚至观赏不健康网页,为学习查资料而上网 的仅占 2%。有的学生因迷恋网吧逃课,有的因爱上网成绩一降再降,有个别住读生甚至半 夜翻墙外出上网,还有极少“网迷”表示,现在已很难远离网吧了。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德育工作在有些学校里依旧处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境地。 在人才培养上,明显重才轻德;一部分学校习惯用行政命令搞德育,把复杂的思想教育工 作简单化,严重影响了德育工作的实效;德育课程虽然有了一定的改革,但仍显陈旧,脱 离社会经济的发展,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德育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灌输, 因此很难以理服人,使学生接受,严重影响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培养计划。面对调查结果中 所反映的一些问题,我们有必要对它们的成因进行一些探讨。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 方面: (一)学校德育工作问题。学校德育必须与社会现实紧紧相连。我们必须具有远大的 理想,但是,在现实的教育中,学校的德育存在着远离社会现实的现象。教育的目标和要 求变得高不可攀,失去了对学生的激励作用,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对学生的教育缺乏科学 性、预见性和针对性,不能摸准脉络、对症下药。缺少法制和创业教育,学校应当及时有 效地吸收社会现实中积极的目标和价值取向,贴近现实生活,使德育具有时代精神,增强 德育的吸引力和有效性。 (二)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腐朽没落的文化生活对学生有深刻的 影响,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家庭与学校形成整体协调和有力配合。然而,现 实并非如此。从社会来看,存在着不少影响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不利因素:一是不良社 会现象的影响。二是影视文化的负面影响。三是适合青少年特点的活动阵地相对缺乏。四 是贫富差距拉大。很容易使他们受到污染和毒害,迷失前进的方向。 (三)家庭教育失当。从家庭来看,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一是教育方法不当;一些父母 教育方法简单,往往以钱物代替对子女的表扬和奖励,以打骂代替对子女的批评和约束, 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二是部分家长身体力行不够。三是家长重智轻德。平时只关 心子女的学习成绩,限制孩子课外活动,忽视了对子女的思想教育。上述现象使得社会、 家庭、学校教育形不成合力,学生在学校是“小绵羊” ,在家里是“小太阳” 。三、对策与建议三、对策与建议(一)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内部管理,加强学校与社会、家庭的沟通。建立起学校、 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合力网络,形成时空交叉影响的德育优势力量。学校内部的 德育工作必须进一步加强。各科教师都承担起“教书育人” 的责任,充分发挥教学的德育 功能,发挥教师集体的教育作用。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争取家庭的配合与支持。许 多家庭对子女教育缺乏科学性,方法简单,不是打就是骂,不是捧就是哄,这无疑给学校 的德育工作增加了难度。因此,我们学校一方面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另一方面又要通过 举办家长学校等形式帮助家长提高教育水平,形成良好的家庭德育氛围。注意社会信息 对学生的影响,引导学生正确开展书评、影评等活动。学校应注意社会信息传播的内容和 方向,抵制和消除不良的信息影响,对各种环境的客观影响作出选择与调节,力求创造良 好的社会氛围,以使受教育者朝着社会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二)发挥共青团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给学校共 青团工作带来冲击。面对道德观念、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变化的青年学生,共青 团组织只有更新观念、转变作风、改进方法,才能增强青少年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性。在思想教育的模式上,要从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点、道德认知发展水平和思想品德形成的规 律出发,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青年的不同需求,设计相应的教育载体,实行分层指导、 分类施教、分类管理,避免“整齐划一” 。在思想教育的形式上,要突出青少年学生的主体 意识,实现正面灌输与经常性渗透方式相结合。在思想教育的手段上,要根据信息时代的 特点,利用互联网等高科技教育手段,及时快速传递信息,拓宽思想教育的渠道,加强与 青少年学生的沟通和联系。 (三)建立起有层次、多规格的德育目标主体结构,使它兼有现实性和理想性的双维 视角, 。这个目标主体结构包括三个层次。一是追求的层次,即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基础, 以共产主义理想为目标的德育体系。这是德育的高层次境界和目标,不要求每个学生都能 达到;二是弘扬的层次,这是以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人道主义、见义勇为、尊老爱幼等 为基本内容的德育目标,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使学生逐步实现;三是倡导的层次,这是在 现阶段允许存在并倡导的基础道德教育目标。它要求学生遵守社会的基本公德,用自己的 职业并以高尚的职业道德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他人,同时,也提高自己的物质利益和社会 地位。只有这样,才能改变过去德育目标的“高、大、空” ,使德育工作落到实处。逐步引 导他们向高层次的德育目标发展。 (四)正确引导学生上网上。第一要支持鼓励,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让青少年在 多元化的价值观体系下,学会鉴别,学会选择。第二也要有适当的监管,毕竟学生的鉴别 力和自控力是有限的,所以家长、老师一定要负起责任。家长应该给孩子合理安排上网时 间,对网站也要进行筛选,对上网过程进行适当检查,正确加以引导。由于青少年本身的 控制力差,需要进行辅助手段来实现网络的“健康“和安全。学校可以在校园网的出口处, 进行防火墙的设置,来实现对整个校园网的安全保障,防止恶意的破坏和攻击;同时,可 以通过添加相应的功能模块或者软件,在校园网的总出口处,将色情站点、反动站点等等 屏蔽掉,确保资源信息的安全。 (五) 、加强创业教育和法律教育,提高中职生综合素质。学校加强对学生的敬业、创 业意识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培养学生敬业爱岗的职业意识,提高求索创新和 适应社会不断变化的综合素质。职业道德和就业指导主要是帮助学生掌握职业道德的基本 规范,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了解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帮 助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了解就业政策,树立正确择业观,掌握择业技巧,增强就业竞 争力和自主创业、自主择业的自觉性。法律教育,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 的法律内容,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不仅做到自觉守法, 依法办事,而且能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并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