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遗传 H E R E D I T A S ( B e i ji n g ) 1 2 ( 3 ) : 3 9 - 4 0 1 9 9 0 .藏、 路巴、 汉 族P T C味阂的测定,高 凤 萍 强 巴 央 宗 李 瑜 鑫 边 次 ( 西藏农牧学院, 林芝)用阐值法对西藏的藏、 路巴、 汉族共 1 0 1 2 人 进行了 苯硫脉 ( P T c ) 味阂的测定。 以 3 号液为 味盲界 限。结果表明: 不同民 族尝味阑值差异极显著 ( P 0 . 0 1 ) ,不同民 族味盲率呈 显著性差异( P 0 . 0 5 ) ; 三民族总计中男女尝味闭值差异极显著 ( P 0 . 0 1 ) , 藏族中男女尝味阂值差异极显 著 夕 0 . 0 01 路 巴族中男女尝味闭值差异显著 ( P 0 . 0 5 ) ,不同性别味盲率 无显著性差异。关键词:苯硫腺, 味阐, 阐值法, 味盲人类对 P T C的尝味能力为不完全显性遗 传, 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尝味者基因型 为T T或 T t , 味盲基因型为t t 。各民族的P T C 尝味能力有明显差异。1 9 8 8 年 5月, 我们对西藏林芝地区藏、路 巴、 汉族共 1 0 1 2 人进行了P T C尝味能力测定。 受测对象主要为西藏农牧学院、 林芝地区中学、 林芝卫生学校的年龄在1 6岁以上的纯藏、 汉族 学生、 职工及西藏林芝地区米林县路巴村( 自然 村) 的世居路巴族村民。 在各民族健康者 中随机取样,测试方法为闭值法。将浓度为1 . 3 g / L 的 苯硫脉( P T C ) 蒸馏水定为1 号液( 饱和液) , 以后等量对半稀释至1 4 号液。受测者从1 4 号 液开始尝味( 依次递减号数) ,记录受测者能够 准确品尝出苦味的最稀的溶液等级号, 并将此液定为其尝味IC J 值。结果( 一)P T C尝味能力分布 所测藏、 路巴、汉族1 0 1 2 例中,男性 5 2 8表1 1 0 1 2 例藏、 略巴、 汉族 P T C尝味闭值分布 车比阳川8 9 10 11 12 13 14 兰兰竺二一二一引14 4 3 1 1 4 2 j 男兰8 Z一二Z一 二阵7 3 5 8 4 4 1 8 1 1 3 二二二一 2 引二二一二1 1 女二二二 二一 月二一月兰6 9 6 06 1 4 3 1 2 7 4 4 , 2 23 2 2 2 / 2 一 42 一盖 12 15 7 14 3 1 2 男4 0 2 8 2 0 1 1 111 1 2 6 1 0 4 9 1 11 4 5 4 5 0 5 12 3 6 1 1 女3 8 4 82 4 3 男女1 3 2 5 1 61 1 6 G a o F e n g p i n g e t a l . : D e t e r mi n a t i o n o f T a s t e Tb r e s h o l d V a l u e f o r P h e n y l t h i o c a r h a mi d e i n Ti b e t a n , L u o B a an d Ha n Na t i o na l t i e s 均本工 作 得 到 西 藏 农 牧 学 院 、 米 林 县 政 府、 林 芝 地 区中 学 及 林 芝卫 生 学 校的 配合 与 支持 , 农 牧 学 院 罗 章 、 达 扎、 琼日 、 何 玛 碌 参加部分测定工作, 特此致谢! 本文于 1 9 8 8 年 1 0 月 3 1日收到。 39 ,较 2 平均尝味闻值、 味盲率及荃因频率民性受 测 人 数 族别人数t T 藏男3 0 2 8 . 3 7 土1 5 9 4 2 1 3 . 9 1 0 . 3 7 3 00 . 6 2 7 0 族女2 7 3 8 . 8 6 土1 . 4 8 2 6 9 . 5 20 . 3 0 8 50 . 6 9 1 5 合计5 7 5 8 . 6 1 土1 5 5 6 8 1 1 . 8 3 0 . 3 4 3 90 . 6 5 6 1 貉男: : 8 . 7 8 土 , ,3 6 . 9 8 0 . 2 6 4 210 . 7 3 5 80 . 7 6 2 1 巴) 女 一 一一一, 9 兰一) 9. 48 土 1 . 7 2 3 5. 6 6 0 . 2 3 7 9 了 1 一 一 一 二 ii- 一 - I9 . 17 + 1 .5 7 6 G 。2 5 一汉男1 8 3 8 . 7 7 士1 . 5 4 1 5 8 . 2 0 0 . 2 8 6 40 . 7 1 3 6 族女1 5 8 9 . 0 7 土1 . 5 5 9 5 . 7 0 0 . 2 3 8 70 . 7 6 1 3 合 计3 4 1 8 . 9 1 士 1 . 5 5 2 4 7 . 0 4 0 . 2 6 5 30 . 7 3 4 7 总8 . 5 5 土1 . 5 6 6 0 1 1 . 3 6 0 . 3 3 7 10 . 6 6 2 9 计9 . 0 0 士1 . 5 4 3 8 7 . 8 50 . 2 8 0 20 . 7 1 9 8 8. 7 7+ 1 . 5 6 9 8 9. 6 80. 31 1 10. 6 8 8 9 人, 女性 4 8 4 人, 总的尝味闭值分布见表 1 。 由 表中可见, 尝味阑值大多集中分布于7 -1 1 号 派度范围内, 尝味者闭值分布高峰在8 号、 9 号 液处 , 味盲峰值在“ 1 ” 号液处 , 可见 P T C尝味 闻值分 布呈明显的双峰型。双峰间谷底在 3 号 液处,按照以峰谷为味盲与尝味者分界线的原 则, 我们将 3 号液定为味盲界限, 尝味阐值等于 或低于3 号液者为味盲。 所测藏、 路巴、 汉族的平均尝味阖值、味盲 率见表2 。 根据测得结果应用H a r d y - We i n h e r g 定律计算出各民族 P T C味盲基因( , ) 频率、 尝 珠基因( T ) 频率见表 2 0 ( 二)不同民族 P TC尝味能力的差异在 1 0 1 2 名受测者中 , 藏族 5 7 5 人 ,尝味者 5 0 7 人, 平均尝味阐值为8 . 6 1 1 1 . 5 5 ,味盲率为1 1 . 3 并; 路巴族人, 尝味者9 0 人, 平均尝味 闻值为9 . 1 7 士1 . 5 7 , 味盲率为6 .2 5 多;汉族3 4 1 人, 尝味者 3 1 7 人, 平均尝味闭值为8 . 9 1 -1 - 1 . 5 5 , 昧盲率为7 . 0 4 %。经方差分析表明, 不同民族 的 P T C尝 味闭 值存 在极 显著差 导( F一7 . 0 7 , T , o i ( 2 , 9 1 1 ) 4 . 6 3 , P 0 . 0 1 ) , x , 检验结果 表明, 不同民族味盲率呈显著性差异( x 2 =7 . 0 4 , ,d t 二 二 2 , P0 . 0 5 ) . ( 三)不同性别 P T C尝味能力的差异 用不 检验法对三民族总计中及不同民族中心 峪0 的男女尝味阑值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 总计中男 女尝味1值差异极显著 (( t 4 . 3 9 , d f 一9 1 2 , P0 . 0 1 ) ;藏族中男女尝味闭值差异极显著 ( t 一3 . 6 1 , d f 二5 0 5 , P 0 . 0 1 ) ; 路巴族中男 女尝味阖值差异显著 ( , 一2 . 1 7 , d f 8 8 , P 0 . 0 5 ) ; 而汉族中男 女尝味闺值无显著差异( ; 二 1 . 6 9 , d f 3 1 5 , P 0 .0 5 ) 。又经x , 检验表 明, 不同性别味盲率无显著差异。在各民族中, 女性味盲率皆低于男性( 见表 2 ) , 与男性相比, 似乎女性对 P T C是更为敏感的尝味者2 ) 0 所测三民族中,味盲率和味盲基因频率皆以路巴族为低 ,能否说与藏、汉族相比,烙巴 族对P T C较为敏感? 测得藏族味盲率 1 1 .8 3 外, 味盲基因频率0 . 3 4 3 9 ,这与徐玖瑾等报道相近 ( 拉萨藏族:味盲率 1 2 . 4 0 多,味盲基因频率 0 . 3 5 2 1 ) 1“ ; 亦与张让等报道相近( 甘肃夏河县藏族:味盲率 1 3 . 5 7 , 味盲基因频率0 . 3 6 8 3 ) “ 0 本次受测对象藏族人来 自西 藏各地 ,汉族 人来自全国各地, 都具有本民族的代表性。参考文献 1 徐玖瑾、 毛钟荣、 李绍武等:1 9 8 2 , 遗传学报, 9 ( 4 ) ; 3 0 8-3 1 4 0 2 C 斯特恩著( 吴昊译) :1 9 7 9 。人类遗传学原理, 科学 出版社, 2 4 0页。 3 张让等:1 9 8 8 。人类学学报X 7 ( 4 ) ; 3 5 3 - - 3 5 7 ,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