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9页
第2页 / 共29页
第3页 / 共29页
第4页 / 共29页
第5页 / 共29页
第6页 / 共29页
第7页 / 共29页
第8页 / 共29页
第9页 / 共29页
第1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默写1、实践的定义2、实践的三个特点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现在哪四个方面?4、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如何?第二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深圳实验学校 邓国安同学们对月球的了解、认识有多少?嫦娥一号于2007年10月24日由长三甲(CZ-3A)火箭顺利发射升空!嫦娥二号于2010年10月1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获得了圆满成功!观点一:月亮是相当久远以前的史前人类造出来的。观点二:月球是地球的伴星和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观点三:月球是一颗寂静荒凉的星球,没有空气、昼夜温差极 大、辐射强烈、月表凹凸不平且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撞击坑。观点四:月球原本是地球的一部分,由于地球运动和受外星体 撞击,地球飞出去一大块物质,形成现在的月球探究一:你认为哪些认识是正确的?为什么?月球观点说探究一认识: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真理谬误真理: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 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认识、真理、谬误一、真理是客观的真理:观点二:月球是地球的伴星和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观点三:月球是一颗寂静荒凉的星球,没有空气、昼夜温差极 大、辐射强烈、月表凹凸不平且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撞击坑。真理最基本的属性客观性任何真理所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2.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客观性1. 真理: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 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 认识。任何真理所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真理”是客观的, 它不以人的意 志(包括权力、地位)为转移。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一、真理是客观的1、效率优先,兼顾公平2、 “农村包围城市”有时间、历史限制有具体国情限制探究二这些认识对不对?为什么?思考:下雨是好事还是坏事?说明离开一定的条件,不好判断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古时候,有个老婆婆总是不停地在一座庙跟前哭泣,睛天哭 ,雨天也哭。人们都叫她哭婆。一天,有个老和尚问她:“老人家,你为什么哭得这么伤 心?”老婆婆说:“我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卖伞,小女儿卖布 鞋。天晴的时候,大女儿的雨伞卖不出去;下雨天的时候,又 没有人去买小女儿的布鞋。她们挣不到钱,可怎么生活呀!一 想到这些我就难过。人呀,怎么这么难?”说完,又悲悲怯怯 地哭了起来。“老婆婆,你为什么不反过来想呢?晴天,你小女儿的鞋店 前门庭若市;雨天上街的行人又都往你大女儿的伞铺里跑。这 样不是就不苦了吗?”老婆婆觉得他的话有道理,便听从他的 劝告。从此,天天笑得合不拢嘴,哭泣婆变成了笑婆。造反有理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 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迫时,提出“马 克思主义的道理千头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 话,造反有理”。20世纪60年代, 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十 年中又打出“造反 有理”的大旗,要造人 民政权的反,造社会主 义的反,这样的认识就 是谬误。离开一定的历史范畴, 就无法判别某个观点是 真理还是谬误。文革回忆1、真理都是具体的(具体性)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理解这句话)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2、真理都是有条件的(条件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3、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超出历史条件、不切实际运用于另一条件,就成为谬误。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材料一:月球上面有阴暗的部分和明亮的区域。早期的天文学 家在观察月球时,以为发暗的地区都有海水覆盖,因此把它们 称为“海 ”。而月球的背面绝大部分不能从地球看见,在没有 探测器的年代,月球的背面一直是个未知的世界。材料二:中世纪欧洲神学思想处于统治地位,统治阶级推崇神 学,认为上帝创造了地球、月亮等万事万物,“君权神授”材料三:中国古代老百姓每逢月食非常害怕,“天狗食月”一 说盛行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为什么早期人类对月球的正确认识如 此匮乏?具体实践 水平限制月球的复 杂多变知识水 平有限立场 观点探究三人类探月之旅懵懂篇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从主体来看受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还受到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限制。从客体来看,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变化性,使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为什么早期人类对月球的正确认识如 此匮乏?探究三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三个因素很重要:主体、客体、基础真理: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正确认识)人类客观事物实践1967年1月27日,“阿波罗号”飞船在发射前的模拟演习中突遭火灾,美 国宇航员宇航员维尔基尔格里森等 人不幸遇难,但他们的这句“遗言”一直激励着无数后人继续他未竟的事业。这场火灾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重新评 价阿波罗航天器舱内所使用的材料,并对指令舱进行了大规模的修改。 人类探月之旅实践篇“如果我们死了,请大 家不必大惊小怪,就把 它当成一件普通事。因 为我们从事的是一种冒 险事业,我们希望不要 影响整个计划和进程, 探索太空是值得冒生命 危险的。”左起:格里森、怀特、查菲探究四“这是个人迈出的一小步,但却是 人类历史上的一大步!”1969年7月20日, 人类登月第一人、美国宇航员 阿姆斯特朗在踏上月球时如是说。人类探月之旅实践篇探究四这些失败的的探月、航天实践有何意义?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人们对一个事 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认识实践 ”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1. 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从主体来看,受具体实践水平、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 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限制。从客体来看,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变化性,使其本质的暴露和 展现有一个过程。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认识 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几来,科学家探月研究得出:月球的年龄大约有46亿年。月球上没有空气、昼夜温差极大、辐射强烈、月表凹凸不平且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撞击坑科学家在分析了从月球上带回来的月壤样品后估算,在上亿年的时间里,月球保存着大约5亿吨氦-3,如果供人类作为替代能源使用,足以使用上千年最近几年研究人员获得的最大发现,是在月球上的陨石坑里和广大的平原上的冰及岩石里发现了水人类探月之旅收获篇由此可见,认识发展的大致趋势应该是怎样的?认识运动是一种波浪的前进或者螺旋的上升 真理不会停止,真理在不断向前发展探究五2. 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主体(人类)认识的基础(实践)世代延续不断发展人类认 识是无 限发展认识的对象(物质世界)无限变化每个时代、每个人的认识发展的有限性,构成了整个人类 的认识发展的无限性。3、认识具有上升性(1)认识运动是一种波浪的前进或者螺旋的上升;(2)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3)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 理。中国自古就有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的传说。早在1962年,中国人就开始了对月球的探索。中国科学家 们不懈坚持,形成了一批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的基础研究队伍 ,为今天的探月工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 程”。嫦娥工程分“绕落回”三个阶段。相比嫦娥一号,“嫦 娥二号” 所携带的CCD 立体相机的空间分辨率更高,所探测到 的有关月球的数据将更加详实,将对月球着陆区和其他重点区 域进行精细测绘、立体成像。中国人将不断克服困难,进行探月技术创新,不断揭开月 球的神秘面纱 综合探究:结合本课知识,谈谈中国的探月历程给我们什么哲学 启示?人类探月之旅实践篇探究六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方法论: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真理是 客观的真理是 具体的 有条件的追求真 理是一 个过程真理的定义基本属性客观性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真理只有一个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有条件的具体的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人不怕犯错误 要正确对待错误(实践活动具有社会性历史性)反复性 无限性上升性(实践是动力: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本课小结一个科学研究小组对5000只“冰川豹蛛”进行测量后发现 ,1996-2005年间,这种蜘蛛的体形平均增大了8%-10%,同期 当地每年的解冻期提前了20-25 天,这支持了他们的猜想,剧烈的气候变化对当地蜘蛛的生长产生了影响。该研究小组负责 人表示这种影响的后果很复杂,一下子无法估计出来,这一说 法体现了 事物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世界总有一些秘密不能为人所理解 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A B C D 2011年9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第五届夏季达沃斯 论坛开幕式上发表致辞时指出,我们将针对经济运行 中的突出矛盾,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 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根据 形势变化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切实 把握好宏观调控的力度、节奏和重点,处理好保持经 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货膨胀预期 三者的关系,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防止经济出 现大的波动,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结合“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相关知识,简要 说明我国为什么既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又 要提高政策的灵活性。(20分)【答案】 (1)实践决定认识。宏观经济政策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改变,因此既要稳定,又要灵活。 (2)真理是相对的。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也不会一成不变,应灵活。 (3)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认识。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