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8页
第2页 / 共58页
第3页 / 共58页
第4页 / 共58页
第5页 / 共58页
第6页 / 共58页
第7页 / 共58页
第8页 / 共58页
第9页 / 共58页
第10页 / 共58页
亲,该文档总共5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憂鬱症與憂鬱情緒評估工具憂鬱症與憂鬱情緒評估工具台北榮民總醫院精神部 蔡佳芬 醫師憂鬱症的診斷依照美國精神醫學會診斷標準手冊第四版(DSMIV)。 一、 Major Depressive Episode 1. 兩週內同時出現下列五項以上的症狀, (1)終日、幾乎天天呈現憂鬱的情緒。 (2)很明顯地興趣或愉快感,消失活動量減少。 (3)因食慾差而進食少以致顯著地體重下降或因焦躁進食多而 體重增加,或者是幾乎每天食慾增加或減少。 (4)幾乎每天失眠或睡眠過多。 (5)幾乎整天激躁不安或遲緩呆滯。 (6)幾乎天天感到疲倦或全身乏力。 (7)幾乎成天感到無價值或過份、不適當的罪惡感。 (8)幾乎全天無法集中注意力,腦子空白感,想不出事情,猶 豫不決。 (9)重覆地有死亡念頭,重覆地有自殺意念而沒有特殊的計畫 ,或自殺企圖,或是有強烈的自殺行動的計畫。 經前憂鬱症什麼是經前憂鬱症? 每個月總會有那麼幾天心情不愉快,沒有任何原因, 就想掉眼淚,覺得有滿腔的怨氣無處可發,經前憂鬱症通常是發生在月經來時的前一個星期左右 ,月經結束後症狀就結束了。症狀可能包括憂鬱情緒 :無助感、自責、自貶,通常也會合併明顯的焦慮、 緊張、神經緊繃,有時情緒會變化很大,很容易就掉 入悲傷的情境、容易落淚或生氣。在這段期間內,人 際狀況也會變得很糟糕,很多事情覺得沒有興趣,在 工作或學校中容易請假或缺席,其他症狀包括:注意 力不集中,覺得疲憊、沒有體力、食慾上有明顯改 變、睡眠狀況不佳,自覺有種失控的感覺,亦常會伴 隨一些身體的症狀,如:乳房漲痛、頭痛、關節痛、 脹氣、體重上升等。產後憂鬱症產後憂鬱症 懷孕及生產對婦女來說, 不管在生理上或心理上都起了強烈的變化, 所以此時特別容易發生精神方面的疾病。由於產後母體內的荷爾蒙如動情激素、黃體激素、甲狀腺 素會產生極大的變化,因此約有超過十分之一的婦女可能 罹患產後憂鬱症,雖然目前仍無法確定發生的真正原因為 何,然而產後憂鬱症的發生率可達1015%。產後憂鬱症的 發病並不是急速、強烈的,通常是生產後的六週之內慢慢 的產生一些症狀,一開始會睡眠不好、四肢無力、提不起 勁、對許多事情力不從心、甚至會懷疑自己的能力、覺得 沒有能力照顧小孩。產後憂鬱症是非常需要注意的問題, 如果沒有積極的治療,很容易變成非常嚴重甚至合併精神 病的憂鬱症,所以如果早期出現症狀,最好趕快就醫。更年期憂鬱症更年期憂鬱症隨著年齡的增長,女性的卵巢功能也逐漸退化,停經,此時年齡約為50歲左右。而在停經之前的十年,由於排卵功能變得不規律、功能變差,造成女性荷爾蒙不足,因而產生一些不舒服的生理症狀,許多婦女可能就會陸續經歷到這些所謂的更年期障礙,如:身體發熱、臉部潮紅、睡眠障礙、陰道萎縮或乾燥的感受;同時情緒上也會比較不穩定,會不斷地擔憂、容易疲累、覺得自己適應環境的能力不好等等,然而這些情緒問題,卻不見得一定符合憂鬱症的診斷。更年期憂鬱症更年期憂鬱症症狀和其他憂鬱症類似,如情緒起伏 大、焦慮、憂鬱、無助感、甚至有想死的念頭等, 然現在醫學上已不再使用更年期憂鬱症的診斷,只 是大家都太注意更年期所產生的生理症狀,而忽略 了憂鬱症發生的可能性。更年期憂鬱症的發生和體質有關,患者早期可能有 經前憂鬱症、產後憂鬱症的經驗,個性也比較追求 完美、敏感;加上更年期體內荷爾蒙的劇變、感覺 自己老化、面臨先生的退休、子女的叛逆期或離家 求學的空巢期,這些都是容易激發潛在憂鬱症發作 的因素。青少年憂鬱症有主觀或客觀的敘述憂鬱情緒,常見易怒、焦 躁、忽視、冷漠、叛逆為期至少 1年 ,另外常有: 1.胃口不好或吃得多 2.失眠或嗜睡 3.活力低或疲累、注意力不能集中 4.低自尊、低挫折忍受度 5.專注能力減退或有困難作決定 6.感覺無望、沒有歸屬感、人際關係差 7.沒人愛我、易怒、高破壞力、 8.身體的症狀如腹瀉脹氣胸悶頭痛 9.學業成績下降而青少年罹患憂鬱症最讓大家擔心的是自殺企圖,不 過那些反抗行為、抽煙、藥物濫用、喝酒及飆車的青 少年,他們內心深處的自卑、沒信心、孤獨感及無望 感,其實他們的憂鬱的情緒或許就常被忽視了。01. 我覺得現在比以前容 易失去耐心02. 我比平常更容易煩躁03. 我想離開目前的生活 環境04. 我變得比以前容易生 氣05. 我心情變得很不好06. 我變得整天懶洋洋、 無精打采07. 我覺得身體不舒服8. 我常覺得胸悶9. 最近大多數時候我覺得 全身無力10. 我變得睡眠不安寧,很容易 失眠或驚醒11. 我變得很不想上學12. 我變得對許多事都失去興趣13. 我變得坐立不安,靜不下來14. 我變得只想一個人獨處15. 我變得什麼事都不想做16. 無論我做什麼都不會讓我變 得更好17. 我覺得自己很差勁18. 我變得沒有辦法集中注意力19. 我對自己很失望20. 我想要消失不見 簡氏健康量表簡氏健康量表 (BRIEF SYMPTOM RATING (BRIEF SYMPTOM RATING SCALE)SCALE)10簡式健康量表 (Brief Symptom Rating Scale)資料來源:衛生署資料來源:衛生署 自殺防治中心自殺防治中心11簡式健康量表分數說明臺大醫院李明濱教授發展,具良好的信效度。 第1至5題之總分: 0-5分: 身心適應狀況良好. 6-9分: 輕度情緒困擾, 建議找家人朋友談談, 抒發情緒. 10-14分:中度情緒困擾, 建議尋求心理諮商或專業協助. 15分以上:重度情緒困擾, 需多關懷, 建議尋求專業輔導或精神科治療.第6題(有無自殺意念)單項評分:本題為附加題, 本題評 分為2分以上(中等程度)時, 即建議尋求專業輔導或精神 科治療.資料來源:衛生署資料來源:衛生署 自殺防治中心自殺防治中心憂鬱症的治療Bio-Psycho-Social Model 生物-心理-社會模式自殺防範自殺防範與自殺相關的名詞解釋自殺行為(suicide act)動機明白,而有不同程度致死性的自殘行為。 自殺成功(commited suicide)-造成死亡的自殺行為。 自殺企圖 (suicide attempt)未造成死亡的自殺行為。(WHO) 自殺意念(suicide ideation)自殺的想法、念頭。 (Hawton, 1986) 自傷行為之型態及導因Favazza及Rosenthal將自傷的臨床型態分為三大類 :1.重度自傷行為(Major Self-injurious Behavior)。2.常同式自傷行為(Stereotypic Self-injurious Behavior) 3.表淺性或中度自傷行為(Superficial or Moderate Self-injurious Behavior) 。重度自傷行為(Major Self-injurious Behavior)突然出現不尋常之自傷行為,造成嚴重之身體傷害。 例如:挖眼、閹割、截肢等。此行為常無法解釋或解釋成與宗教或性慾有關。精神 病患則多為幻聽及妄想所致。常見於精神病患、急性中毒現象、腦炎、智能不足。常同式自傷行為 (Stereotypic Self-injurious Behavior)出現固定且規律之自傷型態。例如:撞頭、自行誘發 嘔吐或抽搐等現象。被認為可能是一種不斷地自我刺激,吸引別人注意, 或是對於挫折情緒之表達。常見於收容機構中之智能不足患者及自閉症、強迫症 、藥物濫用患者。表淺性或中度自傷行為 (Superficial or Moderate Self-injurious Behavior)無規律性可循,患者身體組織破壞較少,且致命的 威脅性較低。例如:皮膚切開或割劃、煙頭燙傷、 干擾傷口癒合等情形。精神科診療中最常見的型態,被視為病態的自救行 為,患者藉以短暫解除心理衝突和身體被控制的感 覺。常見於人格疾患(邊緣性、戲劇性、反社會性) 、創 傷後壓力症候群。自殺的定義何謂自殺:任何有意企圖結束自己生命的 行為稱為自殺,分成二類其一為自殺死亡 另一為自殺未遂那何謂自殘行為:自我傷害行為一般定義 為企圖蓄意傷害身體,且嚴重到足以造成 組織的破壞,這樣的行為並不是想要死亡 ,這樣的行為常是一種抒解壓力的行為方 式;所以自殘行為並不等於自殺未遂,因 為他並不想死。自殺意念定義:希望殺害自己的想法,並計畫何時、 何地與如何執行自殺的行為,並且想到自己 的死亡可能對別人造成的影響。青少年有10-20%在過去一年中有自殺意念 ,有吸毒與精神疾病的比例更高。並非所有的年輕人都認為自殺可能會造成無 法回復的死亡;發展到何種階段,可以瞭解 死亡的不可回復,主要靠家庭與學校的教育 與兒童本身對於死亡或疾病的經驗,一般認 為十歲以後比較能瞭解死亡的意義。臨床醫師不能單純以學童的認知來判斷此自 殺意念的嚴重度。自殺企圖盛行率:估計每年全世界0.8%有過自殺企圖, 終身盛行率則有0.4%-4.6%。企圖與死亡的比例 從6:1-25:1,有30-60%自殺死亡者有過自殺企 圖,自殺企圖者中10-14%自殺死亡,約是一般 人的100倍。1991年CDC的一項14-17y/o 學生,發現過去 12個月中27%有自殺意念、16.3%有自殺計畫、 8.3%曾有自殺企圖、2%曾經因為自殺而接受治 療,估計每年約有30萬高中生有自過自殺企圖 。盛行率性別: 青春期前期,男性與女性的比例約3:1 青春期後期,男性與女性的比例約4.5:1 20-24歲,男性與女性的比例約6:1盛行率時代的改變(secular change) 近20 年來,15-19歲的男性自殺死亡的比例增加三 倍,但女性改變不大。 而10-14歲雖然也增加了2倍,但因為數量低,所以 量只有輕微增加。 白人與非裔美國人也自1960年代以來逐漸增加,但 分別自1987與1994開始下降,因為對於精神科用 藥使用的注意,不易取得等因素。 男性青少年自殺行為的增加與武器取得及藥物濫用 有關。研究發現自殺死亡的青少年家中有槍械的 比例是自殺企圖或其他精神疾病的兩倍。盛行率服毒約佔15-24y/o青少年女性自殺的16%,但男 性只有2%以此方式。 過去的統計多以急診室的個案為主,通常急診室 的自殺企圖個案多為女性,因為多以服毒的方 式,不至於有立即危險但常需要內科診療;後 來大規模社區調查發現,男性企圖自殺的比例 遠比急診室統計為多,因為他們多以激烈的方 式,即使失敗也不至於求醫。兒童青少年與成人自殺行為的不同兒童會認為死亡是可以回復的青春期前的憂鬱症很少見認知能力不足以經驗嚴重的無望感與計畫成 功的自殺行為較無能力接觸危險的方式較能接到受家中與學校的支持多半是衝動的行為(有50%從意念到實行不到 15分鐘,少有強烈的自殺意圖與計畫)容易出現自殺行為的青少年可能會有 的心理特質l. 常覺自己承受著強烈的心理及情感上的痛苦,自己是最不幸的人。2. 通常是需要安全感,成就感,但卻無法在生活中得到。3. 天真的認為死亡可以解決一切問題。4. 沒有能力承擔痛苦,認為只要沒有知覺,沒有意識就沒有煩惱。5. 在處理困難時,常感到無助與孤立無援。6. 思考常以非黑即白的二分法,追求完美,不是成功就是失敗。7. 矛盾是常見的心態,對生死沒有正確的觀念與態度。8. 言談中對自殺行為的認同。9. 常用逃避方式來處理所遇到的難題,恐懼,痛苦與混亂,而自殺 便是最終極的逃避。10. 常用的防衛機轉repression(壓抑),displacement(取代)denial(否認 ),introjection(內投射)青少年自殺的原因:遺傳因素:根據目前的觀察,青少年自殺有明顯家族遺傳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