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3页
第2页 / 共33页
第3页 / 共33页
第4页 / 共33页
第5页 / 共33页
第6页 / 共33页
第7页 / 共33页
第8页 / 共33页
第9页 / 共33页
第1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创设情境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 处 你们能说出以上诗句是出自谁的笔 下吗?主自学习作者简介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山东 历城人。他原是智勇双全的英雄,也天生一 副英雄相貌。因生长于金人占领区,自幼就 决心为民族复仇雪耻、收复失地。因此,他 一生都在进行抗金御敌,统一中原的奋斗。 自符离之战失败后,南宋王朝一战丧胆,甘 心纳贡求合。身为“归正人”的辛弃疾,因受 到歧视而不被重用。所以,其词多数抒写力 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 的悲愤。与苏轼同为豪放词派的代表,合称 “苏辛”。著有词集稼轩长短句。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写于淳熙元 年(1174年),当时的作者35岁,离举 兵起义抗金,率众投奔南宋王朝已经过 去十多年,胸怀报国之志的作者却一直 没有得到北上抗金的机会,所以,他经 常感到郁闷难平。这一年秋天,作者登 上建康城(今南京)的赏心亭,面对辽 阔山河,听到鸿雁悲鸣,生出无限忧思 。自伤抱负世无知已,得不到理解与慰 藉;浩叹英雄徒有雄心壮志,却无处施 展才华。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楚天千里清秋, 水随天去秋 无际。 遥岑远目, 献愁供恨 , 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 断 鸿声里, 江南游子。 把吴钩 看了, 栏干拍遍, 无人会、 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 尽西风、 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 怕应 羞见, 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 , 忧愁风雨, 树犹如此! 倩 何人唤取, 红巾翠袖, 揾英 雄泪! v上片:写景抒情,通过写清 秋、远山、孤雁、夕阳等表达 自己飘零江南的愁恨,抑郁和 孤独之情。归纳总结下片:直接言志,表达自己 对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 无期、恢复中原的愿望不能 实现的无奈与遗憾。合合作作探探究究思考:分析词的上片 1、上片中词人用了我们常见的表现手法,你们发 现了吗? 2、那么词中哪些句子是景色描写,他们分别描 写了什么景色? 3、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些景色描写又牵动了词人 怎样的心绪呢?(请大家抓住关键词) 借 景 抒 情楚天千里 、江水无 际气势阔大、笔力遒 劲、磊落的胸襟远山连绵引起词人的忧 愁和愤恨落日南宋国势衰颓断鸿飘零的身世和孤寂 的心境动 作: 看 、 拍 、 无 人 会报 国 无 路 、 壮 志 难 酬 的 悲 愤合合作作探探究究思考:上片写景抒情,下片 则是直接言志。 1、与词的上片相比,词的下片描写对象变成 了历史人物,词人写了哪些人和哪些事呢?2、词人对这些历史人物各持什么态 度?v张翰 :乐于归隐 有家难回的乡思, 以及对金人、对南 宋朝廷的激愤许汜:谋取私利 不学、不愿,刘备 :雄才大略 赞赏,志在为国 为民桓温 :叹时光流逝忧惧国事飘 摇,时光流 逝,北伐无 期反 例正 例用 典小结:这首词,是辛词名作之一。 辛弃疾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 许,执著于人生理想的追求, 所以他的词时时流露出壮志未 酬的沉郁、悲愤和愁苦。它不仅对辛弃疾生活着的那 个时代的矛盾有充分反映,有 比较真实的现实内容,而且, 作者运用圆熟精到的艺术手法 把内容完美地表达出来,直到 今天仍然具有极其强烈的感染 力量,使人们百读不厌。一、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断鸿hng 水龙吟 yn 遥岑远目cn 玉簪螺髻zn B拍遍pin 倩何人 qin 鲈鱼堪脍gu 季 鹰归未wi C元嘉ji 永遇乐 l 舞榭歌台xi 寻常巷陌m D仓皇hung 佛狸祠 c 神鸦社鼓 g 尚能饭否fu 2下面对词作中典故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季鹰-作者拿张翰(季鹰)和自己作 比,季鹰有乡可归,而自己纵然乡思无限,却有乡 难归,因为故乡仍在金人的铁蹄蹂躏之下呻吟 B寄奴-刘裕率军北伐,战胜鲜卑等军事力量 ,扫平中原,建立南朝刘宋王朝。作者借英雄人物 ,表达自己虽年事已老仍然壮心不已的精神气概。C狼居胥-汉代霍去病,追击匈奴至狼 居胥山,并在那里封山志庆。作者借以表达自己渴 望建立像霍去病那样的英雄业绩。 D廉颇-作者以廉颇自比,雄心不减当 年,切望为国效力,叹无人前来问讯,徒有英雄豪 情。 3.对下面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眺望远处的山岭,有如插着玉簪的螺髻,向人 们呈献愁恨。 B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把宝刀吴钩看完,把栏干拍遍,但没有人领会 我登临楼台的用意。 C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如果不能买田置屋,建立功业,怕会羞于看见才 气横溢的刘备。 D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请谁唤来身穿鲜丽衣服的美女拿着红巾,揩拭 英雄流下的眼泪? 4默写 (1)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_,_,_, _ 。 (2)可惜流年,_,_。 _,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3)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 年,_,_。 (4)_, _,_。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创创设设情情境境美芹悲黍 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铁板铜琶 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 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 吞万里如虎。v 元嘉草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 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佛狸 祠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 廉颇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自 主 学 习写作背景写作背景写这首词的时候辛弃疾已经六十五岁了 ,辛弃疾从42岁到60岁一直过着“隐居”的 生活,得不到朝廷的重用。这期间,1203年 再次被当时执掌大权的韩侂胄起用,任浙江 东路安抚史,翌年改任镇江知府。1204年韩 侂胄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草草北伐。而镇 江濒临抗战前线,是北伐的重要基地。辛弃 疾到任后,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是韩侂 胄把持朝政,只想侥幸求逞,不愿认真准备 。韩侂胄听不进辛弃疾的劝告,后来就把他 调离了镇江。这首词是辛弃疾被起用又被降 职时,登上北固亭,满怀悲愤而写下的。上片思考上片思考:辛弃疾登上北固亭,极目远眺,为什么会辛弃疾登上北固亭,极目远眺,为什么会 想到想到孙权孙权和和刘裕刘裕?孙权:他曾经在京口建立吴都,并曾打败来自北方 的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家园。刘裕:刘裕的祖先由北方移居京口,刘裕曾经在这里 起事,最后建立政权。为了恢复中原,他几次 大举北伐。建功立业,令人仰慕合 作 探 究思考:词人写这两位英雄人物寄托了什么情怀?表达自己力主抗金和恢复中原的伟大 抱负,同时借古代帝王来讽刺南宋统治者 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上片小结:上片借孙权和刘裕 两个历史上的英雄人 物事迹隐约讽刺 南宋政权的无能,表 达自己抗敌救国的热 情。刘义隆在元嘉二十七年,草率出师北伐,想 要建立像古人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绩,结果落 得北望敌军而仓皇失措。 思考:辛弃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的故事的目的是什么?借鉴历史,伐金必须作好 准备,委婉劝韩侂胄不能草率 行事。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佛狸:后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小 名。他击败宋文宗,率军追到瓜步 山上,在山上建立行 宫,即后来的 佛狸祠。思考:诗人写佛狸祠下的迎神赛 会的一幕景象,是什么心情?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表达了自 己的隐忧: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 不迅速谋求恢复,百姓就安于异族统 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室臣民。表达对 南宋政权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廉颇 免职后,跑到魏国。赵王想再用他,派 人去看他的身体情况,“廉颇之仇郭开 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 ,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披 )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者还报王 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 ,顷之三遗矢(屎)矣。赵王以为老 ,遂不召。”思考:用廉颇的典故,用意是什么?以廉颇自况,虽64岁仍想为国 效力:可当政着不接受他的建议, 又有小人挑拨,他感到悲愤,担心 像廉颇一样被弃置不用。抒写了自 己虽有远大抱负,而朝廷却不重用, 壮志未酬的苦闷。而这正是全诗的 主旨。下片小结:下片用刘义隆、佛狸祠、廉颇的典故,继续写自 己报效祖国的一片忠心, 并表示自己不被朝廷所用 的激愤。全词总结:这首词通过怀古,表现了词人抗 金救国、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和壮志 难酬的苦闷,也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 苟且偷安,不图恢复,不善用人才的 愤懑。表现手法:运用典故对比英雄业绩可悲现实刘裕刘义隆扬州路佛狸祠廉颇自己词中用典虽多,却贴切恰当,非 但没有妨害思想感情的表达,而且以 少胜多,表现了非常丰富的内容和思 想。正如词综所说,“发端便欲 涕落,后段一气奔注,笔不遏:廉颇 自拟,慷慨壮怀,如闻其声;谓此词 用人名多者,尚是不解词味。”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 北固题壁【清】郭麟 青天欲放江流去,青山欲截江流住。侬也替江 愁,山山不到头。 片帆如鸟落,江住侬船泊。 毕竟笑山孤,能留侬住无? (1)简析“片帆如鸟落,江住侬船泊。 ”中“住”字 的含义。 (2)词的上阕说“依也替江愁”,下阕说“毕竟笑山 孤”,“愁”与“笑”是否矛盾?为什么?直 击 高 考v(1)参考答案:以江流被山阻止喻命运不畅,暗 写自己的壮志难酬。v标准答案:“住”字写出了因看不见江水流动而产生 的错觉,也形象地表现出水流平缓之状。v点评:此答案是在解答“住”字的表达效果,非揭示 其含义v(2)参考答案:不矛盾:上阕因同情江流被群山 所阻,作者为之忧愁;下阕看到山势孤立,不能阻 挡自己的前行,乐观自信而笑。v标准答案:从“愁”到“笑”,表现了作者主观感受的变 化。作者先为群山重叠似乎要截住江流而愁。然后 ,又为青山毕竟截不住江流而喜,故笑。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