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6页
第2页 / 共106页
第3页 / 共106页
第4页 / 共106页
第5页 / 共106页
第6页 / 共106页
第7页 / 共106页
第8页 / 共106页
第9页 / 共106页
第10页 / 共106页
亲,该文档总共10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落实“双基”,冲刺中考2009年语文中考总复习之我见 现代文阅读v如果说阅读理解是语文考查的重头戏, 那么现代文阅读就是重中之重,近三年 都38、39分,选文全部源于课外,分说 明文、议论文、记叙文各一篇,09年中 考一般不会再出现大的变动。v阅读原则:宁多勿少(简述题和限字数题除 外);理解性的问题,尽量用原文作答;词 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注意问题间 的提示、关联作用;不同文体,运用专属词 语答题。(说明文:说明、介绍 议论文: 论述、阐明 记叙文:记叙、描写、刻画)v阅读方法:沉着冷静,坚信“书读百遍,其 义自现”;“三遍”阅读法。二、说 明 文 知识要点: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平实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下定义、分类别、打比方、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科学、准确、简明说明文的分类:说明的内容和对象的特征:说明的方法:说明的顺序:说明的语言:v从湖南省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看出,说明文属必考内 容,06年19分,07年11分,08年10分,估计09年 说明文分值在10分以上,从题型设置上,以简答题 为主,注重能力的考查.v选文内容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和社会生活连接紧密, 考试的热点大多涉及高科技知识,新科技环保知识, 更加关注健康与生存安全,以“热、趣、新”为特色 ,对内容的考查占主要方面,注重阅读理解,强调语 言品析,如理解词语、句子的含意;把握文意,概括 要点,分析说明顺序、文章结构,判断说明方法或分 析说明方法的使用效果及作用,分析说明语言的准确 性、科学性等等。 v考点举要:指出说明对象、内容和说明的顺 序;概括文章的说明中心,分析关键性的语 句;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的表达作用;理解 说明性语言平实、简明、准确的特点;文本 延伸(环保广告、生活小窍门、应用等)。v点拨:v说明方法的作用:方法+关键词+具体说明内 容 v品味语言:肯定(或否定的回答)+理由+体 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科学。、说明文的阅读方法粗读:理清 ( 篇 )对象 特征 顺序标题 篇首尾 段首尾看浏览设题,感知考点。细读:把握 ( 段 )内 容 结 构 方 法关键句条理 作用析品读:揣摩 ( 词句 )语言删 除 替 换比较 效果带着问题精读,作答“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思路清,条理明,表达准。、准确把握说明文中的关键词句,分 析它们在文中的作用v能否把握阅读材料中的关 键词句,直接关系到对材 料整体的理解和分析。把 握关键词句可从三个方面 考虑:抓住中心句,分析过 渡句,认清指代成分。v1.中心句有首括、中领、 尾联三种形式,又以首括 居多。分析中心句,有利 于把握文章(语段)的主要内 容。v2.过渡句在文章结构上 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同 时也是上下文内容衔接 的标志。分析过渡句, 有利于把握文章内容的 层次和重点。v3.在中考试题中,经常 考查对指代成分的分析 ,分析时要从语义和语 法结构两个方面综合考 虑。列数字 具体精确 举例子 具体真切 下定义 简明扼要 分类别 条理清楚 打比方 形象生动 作比较 突出特征、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关键词: 举例子:通过举 的实例对 事物的 特征/事理加以说明, 从而使说明更具体形象,更有说服力。分类别:对 事物的特征/事 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条理清楚, 层次分明。作比较:把 和 加以比 较,突出强调了事物 的特征/ 事 理。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 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 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 事理。打比方:将 比作 ,从 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 的特征/ 事理。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 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 说服力。引用: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 引用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 的作用。) 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 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 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掌握了方法,就掌握了通往未来的钥匙阅读材料,整体把握确定区域,圈点勾画摘取原文,加工组合解 题 方 法小 结三、议论文v由近几年湖南省中考议论文阅读的出题情况 可以看出,以简答题为主流题型,开放性试 题必居其一,着眼于学生议论文阅读能力的 考查。从08年全国中考试题看选文内容多为 关于高尚人格、正确的人生态度、良好习惯 等内容,注重人文关怀,能给人以启迪和警 醒,如河北的学习语文不能要求速成, 浙江湖州的等诗是美丽的,齐齐哈尔的 小议传统读书教育、我不认为我征服 了沙漠。我们娄底的人总得藐视点什么 v09年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出题一方面注重 文体知识的考查,其重点着眼于议论文三要 素的辨析与运用以及议论文的整体感知理解 和感悟,另一方面迁移性试题,拓展、积累 、探究性试题不断涌现,并且非常注重内容 与个性品质、生活实际的联系。估计09年议 论文的考查仍会两方面兼而有之。除外对语 言的理解与品析题是众多题型中最稳定也最 具有持久生命力的题型,09年更不会少。2008年娄底市议论文设题v16.这篇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v17.论证方法。v18 解释词语v19 综合简答v中考要求:中考说明考试目标中明确规定“现 代文阅读能力”中对简单议论文的阅读要求: 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能指出议论的观点、材 料和常见的论证方法,能分析关键性词句, 理解议论性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v中考热点:把握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分析论 据及其作用;把握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理解 议论文的结构与层次;理解文中有关重要词 语、句子的含义,体会议论文语言的准确、 严密的特点;依据要求补充相关内容(论据 )或提出自己的见解。、论点的表述形式v中心论点简洁明确,能够统摄全文。v论题不是论点。 如吴晗的谈骨气一文, “骨气”是论题,论点是“我们中国人是有骨 气的”。v中心论点往往是一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 ,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完整的句子。v以名言或故事开头的作用:引出论题或论点, 充当论据,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v把握文章的论点:v中心论点 1个(统帅分论点);v分论点 n个(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v提出论点的几种方法:标题 开头 中间 结尾v注意语言提示,文中有提示文章论点的词语 ,提示词语一般是“总之”、“因此”、“ 总而言之”、“由此可见” 等。v温馨提醒:没有特别指明的情况下,题干中 提到的“论点”一般指中心论点。2、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材料。特点 是真实、典型。 v事实论据:包括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史 实以及统计数据等。 v道理论据:指经过实践检验的精辟理论、名 言警句、民间谚语及公认的事理等。 考查论据:次序安排(照应论点);判断论 据能否证明论点;补充论据(要能证明论点)平时要善于积累典型事例、名言警句。 3、论证: 对比论证: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给人印象深刻。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举例论证:增强文章说服力 道理论证:具有权威性,论证有力 比喻论证:可把道理讲得通俗形象,容易被人接受。4、四种论证方法的作用v举例论证:文章列举了的事例,有力地 证明了论点,增强了说服力。v比喻论证:作者将比作,生动形象 地证明 了本文(段)的论点,便于读者 理解。v对比论证:作者把与对比,使之形 成鲜明对照,很好地证明了 的论点,给 人以深刻的印象。v道理论证:作者引用权威性的话语,使 说理更深刻、透彻,更有说服力。论证方法和说明方法、修辞方法名称对照:论证方法说明方法修辞方法举例论证举例子 对比论证 作比较 对比 比喻论证 打比方 比喻 道理论证引资料引用v段落或句子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文首开头 :提出中心论点,领起下文的论述。文中过 渡: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制造 波澜,起承转合;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 用,在内容上起转换或逐层深入的作用。文 末结尾:卒章显志,点明论点,画龙点睛; 深化主题,升华感情;照应前文,前后呼应 ;引人深思,言有尽而意无穷。段首段尾: 总领本段,总结全段,是对这一段文字论述 内容的概括;有时也可能是分论点 。 v有关拓展题温馨提示:根据论点,补充论据 或相应的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小 结v感知文章观点;评价补充论据;议论语 言分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议论文的 结构分析;联系生活,发表见解。四、记叙文v湖南省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记叙文阅读属必考内容 ,赋分极高,07年江南陶公柳15分、08年小 扇轻摇的时光16分。值得注意的是两年的记叙文 开始向寓情于景托物言志文章过渡。v估计09年湖南记叙文选文方向不会改变,这就要求 我们平时的训练在选文上要多涉及这方面的内容。在 题型设置上以简答题为主,要求学生能够理解与表达 ,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性的语文素养的考查,对学生 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重视,注重语言品析,强调整体感 悟,多为对文中关键词语的含义与作用的品析,我们 应加大这方面的练习。v阅读步骤:阅读全文,运用知识,对文章内 容、中心有一个全面感知;浏览考题,粗略 了解考察内容;再读文章,与题目相关的内 容仔细阅读;解决问题,找准答题区域,注 意关键句、主旨句、抒情议论段;对考题做 进一步审视,并对所做答案进行认定、补充 。v考题类型:概括主要内容;记叙的线索和作 用;记叙人称;记叙顺序;表达方式;常见 修辞手法的作用;各种描写及作用;句子的 作用;关键语句的理解(品味赏析); 表现 手法;标题。(一)整体感知文章或语段(以下统称文章)整体感知文章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理解文章的总体思路,弄清结构层次;2理解文章各段之间的关系、顺序,进一 步整体把握文章;3概括各段、各层的大意,文章的中心内 容;4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部分主要考查概括能力,常见的考查方 式有表述、判断、选择等。具体地说(二)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归纳中心思想根据题材内容,分析结构层次,一般 有以下几种方法:以写事为主的文章:1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时间分析;2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地点转换分析;3按事情发展的阶段分析。 以写人为主的文章:1按人物成长的阶段分析;2按人物所在的不同地点分析;3按表现人物不同性格特征的不 同条件分析;4按人物感情的变化分析。以写景状物为主的文章:1按人物观察景物的观察点的变 化,即空间变化分析;2按不同时间的不同景致的变化 ,即时间变化分析。记叙文的中心是文章的灵魂,是对 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的内容的概括 、提炼,是通过人、事、景物所表现出 的中心思想。 (三)分析文章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记叙文的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兼用描写、议论、抒情。(四)理解文中词语、句子的含义与作用这部分内容包括文章中近义词、关联词的 选用;联系语境揣摩词语或句子的特定含义; 理解词语或句子的浅表意思和深层含义;体会 词语或句子的表达效果与表达作用,各种修辞 在文中的运用与作用等。理解词语、句子在文中的含义与作用是记叙 文阅读最基本的要求,常见的考查有:辨析词 语、选词填空;词语句子含义的理解和作用。 题型一般有选择、填空、简答等。 (五)此外记叙文中,记叙的线索、要素,记叙 的详略,过渡、照应等也是考题中常常涉及到 的。这部分内容是记叙文阅读的基本要求,常 见的考查方法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简答。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近几年来考试改革的深 入,今后语文考试会出现主观性试题、开放型 试题,以全面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 、思维认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激发学生 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答题中有所创建。 (一)概括主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