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3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5页 / 共23页
第6页 / 共23页
第7页 / 共23页
第8页 / 共23页
第9页 / 共23页
第1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十讲 汤显祖及临川四梦一、汤显祖的生平及其创作二、牡丹亭的基本剧情三、牡丹亭的思想文化价值四、杜丽娘形象的特征及意义 五、牡丹亭的艺术性 六、临川四梦中的其它三“梦” 一、汤显祖的生平及其创作 1、生平: 汤显祖(1550-16160),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 道人等,江西临川人。明朝伟大的剧作家,古代杰出的文 学家之一,也是世界公认的文化名人。汤显祖出生后14 年,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诞生,且两人同死于1616年 。从世界文学史的角度来考察,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是同时 出现在东西方的两颗明星。 汤出生于一个世代书香门第。祖父汤懋昭笃信道教,父亲 汤尚贤却是儒者,他们对汤显祖都产生了影响:“家君恒 督我以儒检,大父辄要我以仙游”。 汤青壮年时,为人清廉,秉性刚正。14岁进学,21岁考 上江西第八名举人。28岁进京考进士,权相张居正闻其 名声,便吩咐儿子们去和汤显祖结交,而汤显祖予以拒绝 。以致汤四次考试均名落孙山,直至张死后才考中进士。 接着又拒绝权相申时行等人的主动接纳。故官场十分不得 志,长期在南京做太常寺博士等职。 万历15年至万历17年,发生了全国性的大灾荒,执政申 时行竟然对此熟视无睹,直到万历19年才派亲信杨文举 到江南经理荒政。杨到江南后却又无钱不贪。 是年闰三月,星象有变,这是言官弹劾执政者的良好机会 。汤显祖借此上了一道历史上著名的论辅臣科臣疏, 既大胆弹劾了申时行及其爪牙杨文举之流的胡作非为,同 时对皇帝的昏聩也做了大胆的非议。他指出,明神宗朱翊 钧登位20年,“前十年之政,张居正刚而有欲,以群私人 嚣然坏之;后十年之政,申时行柔而有欲,又以群私人靡 然坏之。”朝野为之震动。汤显即被贬到广东徐闻县做典 史。 被贬的第三年,汤显祖又升为遂昌县知县。汤到任后,将 这个地方当作自己政治理想的实验地。大力抑制豪强,打 击恶势力;放囚犯回家过年、看花灯;五年没有拘捕过一 名妇女和打死过一名囚犯。极受当地人民的爱戴,却因此 遭到统治集团的嫉恨。其时,朝廷实权落入保守派代表人 物沈一贯手中,政治更加黑暗。汤显祖深感难施个人抱负 ,于是在49岁那年弃官回家,从此过着隐居生活,直至 逝世。 2、创作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汤显祖以其“临川四梦”确立了自己 不朽的地位,是明代传奇写作的巨手,是中国古代戏曲史 上为数不多的几位大戏曲家之一。 所谓“临川四梦”是明代伟大的剧作家汤显祖所写的紫钗 记、还魂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 记四部传奇的合称,由于这四部传奇都是以做梦的方式 作为故事情节的关键,又因为汤显祖是江西临川人,故称 临川四梦。又因为汤显祖的居室叫玉茗堂,故又称玉茗堂 四梦。 除戏曲外,还有红泉逸草、玉茗堂全集等,今俱 合编为汤显祖集(中华书局1962年版)。代表作是 戏曲牡丹亭,徐渭评说牡丹亭“此牛有万夫之禀” 。汤显祖自己认为:“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见 王思任批点玉茗堂牡丹亭序) 二、牡丹亭的基本剧情 牡丹亭的故事取材于明代话本小说杜丽娘 慕色还魂,全剧55出。 南宋福建南安太守杜宝延请教师陈最良教女儿杜 丽娘读习诗经。杜丽娘在侍女春香的怂恿下 ,偷游后花园,为美丽的春色所感,在花园中梦 见一个少年书生柳梦梅与她幽会在牡丹亭畔。自 此以后,她便为相思所苦,伤情而死。 三年后,柳梦梅到南安养病,拾到杜丽娘的自画 像,非常爱慕,朝夕对画呼唤。杜丽娘的鬼魂出 来与柳梦梅相会,并得以再生,二人遂结为夫妇 。可是,杜宝却固执地反对他们的结合。经杜丽 娘的一再坚持,加上柳梦梅考上状元,最后由皇 帝做主,才得以一家团圆。三、牡丹亭的思想文化价值 1、以丽娘之悲剧,揭露程朱理学摧残人性的冷酷与罪恶 。 这一主题思想是有其强烈的时代意义的。明代是一个压抑 人性极其严酷的时代。 中世纪东西方都盛行禁欲主义:西方神学(强制性的, 毫无人性人道)套在脖子上的枷锁;东方理学(形式 上不全强制,从教育入手,带点人道,易使人麻痹受骗) 套在心灵上的枷锁。 而程朱理学大力倡导的贞操节烈观念,逐步成为女性的行 为规范。明朝建立后,编修、出版了内则、女训 、女鉴等大批读物,极力提倡女德,表彰妇女贞节。 正是在思想毒化加剧的情况下,所谓节妇烈女愈来愈多, 据明史烈女传记载,有名有姓的贞烈女子一万余人 。可见,冲破礼教对人性的压抑和禁锢,是当时广大青年 男女尤其是青年女性心底的呼声,而杜丽娘伤情而死的悲 剧正是作家为天下女性向冷酷、罪恶的封建理学发出的强 烈不满与诅咒。2、宣扬情感的巨大力量,高举以情反理的大旗 以杜丽娘死而复生的故事宣扬了情感的巨大力量,高举以 情反理的大旗,猛烈地冲击了套在主人公心灵上的禁欲主 义枷锁,为广大女性吹来了一股强劲清新的春风。 牡丹亭题词:“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 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于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 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 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 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汤显祖强调了“情”的巨大作用,明确表达了对人性、情感 的极力推崇,说它具有起死回生的功力,任何道德规范约 束不住它。作家满怀热情地站在杜丽娘一边,歌颂她“生 生死死为多情”,描写她置一切礼教规范于不顾,冲破重 重阻挠追寻所爱。 剧本一上演,理学家们纷纷哀叹:“此词一出,使天下多 少闺女失节”,“其间点染风流,惟恐一女子不消魂,一万 人不失节”。 3、呼唤自由,要求个性解放 剧本对恋爱自主、生活自由的强烈呼唤,透露了 要求个性解放、崇尚自由的最初信息,并对明末 清初正在兴起的个性解放思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 作用。 杜丽娘在反抗封建礼教压制的过程中提出了自己 的爱情观和生活观:“这般花花草由人恋,生生 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 即人生一切任凭自由,自由恋爱,自由生活,来 去生死随人意。这是时代的最强音,是人类社会 无法剥夺的人性自然要求。 四、杜丽娘形象的特征及意义 牡丹亭以情反理的进步主题集中体现在主人 公杜丽娘形象的塑造上。杜丽娘是一个具有至情 、勇于追求理想的女性,是作者理想的化身,是 剧本的一个突出成就所在。 在中国古代戏曲史上,牡丹亭和西厢记 是两部交相辉映的爱情剧。这里不妨将两位女主 人公杜丽娘与崔莺莺的情况作个简单的比较 ,就不难发现杜丽娘形象的积极意义。 杜丽娘与崔莺莺同是绝色的妙龄少女,同属富贵 之家的贵族小姐,同样渴望自由的爱情与婚姻, 同样受到封建家长的监管和道德律条的束缚。但 她们更有明显的不同: 1、丽娘的生活环境比莺莺的生活环境更为令人窒息 。 她每天所能接触到的人除了父母、丫鬟春香之外 ,只有一个终日念着“子曰、诗云”的迂腐的道学 先生陈最良;她没有崔莺莺那样幸运,不存在普 救寺里与一位青年才子偶然相遇的机会,也不存 在一个象张生那样狂热追求她的至诚种;她的丫 鬟春香也不能象红娘那样给小姐以极大的帮助。 可以说,杜丽娘生存的环境较之崔莺莺更令人窒 息,她的命运更严格地操纵在封建家长手里。其 生活场所除了绣楼就是书房,四堵高墙之内的小 庭深院便是她的世界。 2、较之崔莺莺,杜丽娘更具有反抗礼教的强烈 主动性。 在追求爱情过程中,莺莺有许多假意,有许多疑 虑顾忌,行动往往反复无常,她需要时时战胜自 己的内心障碍。 而杜丽娘对爱情的追求远比崔莺莺坚决主动,没 有任何“假意”行为。杜丽娘在诗经古老恋歌 的感召下,迅速走向反叛之路。她不愿做淑女, 对父母的训诫十分不满,毅然私游后花园。 美丽的自然风光更点燃了她内心爱情的火焰,更 激发了她挣脱封建礼教桎梏的强烈愿望:“原来 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 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恁般景致,我老爷 和奶奶再不提起。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 多么烂漫明媚的春色,居然没有人理会!多么美 丽的青春,居然在深闺中淡淡地消逝!姹紫嫣红 与断井颓垣是那样不协调,寂寞的深闺又是多么 令人惆怅! 杜丽娘不禁发出了深深的慨叹和埋怨:“吾生于 宦族,长在名门,年已及笄,不得早成佳配,诚 为虚度青春。光阴如过隙耳。可惜妾身颜色如花 ,岂料命如一叶乎!”她没有过高的生活要求, 她只要求得到“早成佳配”的自由婚姻。 为了这个目标,她在梦中与情人幽会,醒来又多 次主动“寻梦”,寻找梦中的初恋情人。这些有违 礼教的放肆行为充分表现了杜丽娘追求爱情的强 烈主动性。 3、较之崔莺莺,杜丽娘追求幸福爱情显示了更加 义无返顾的执着精神。 莺莺在几经周折终于与张生私下结合之后,对爱情的追求 和对礼教的反抗便有些黯然失色。而杜丽娘在梦中与柳梦 梅私下结合之后,对爱情的追求更为强烈和坚贞。 她一再来到牡丹亭畔,痴心期待梦中情人的再来,终于相 思成疾,为情而死。令人惊奇的是,她到死也没有放弃对 于理想爱情的追求。死前描下春容,放在紫檀匣中,藏埋 湖石边,以期待梦中人能够发现;到了地狱里竟然向冥王 打听情人的姓名。作者没有把死亡作为杜丽娘性格发展的 终结,而是把它作为她追求理想的开端。 王思任评述杜丽娘道:“月可沉,天可瘦,泉台可瞑,獠 牙判发可狎而处,而柳、梅二字,一灵咬住,必不肯 使劫灰烧失。”充分表现杜丽娘追求爱情的执着精神。4、较之崔莺莺,杜丽娘的人生有着浓郁的悲剧性 。 西厢记和牡丹亭均以大团圆作结局。然而,当人 们为崔莺莺的美满而喜悦的时候却为杜丽娘的伤情而死而 暗自泣下。丽娘的复活不过是作家和人们的心愿,其现实 悲剧才是真真切切的,具有强烈的震撼性。 丽娘的不幸人生,曾赢得了后世无数妇女的感情共鸣与辛 酸眼泪。据记载,娄江女子俞二娘,酷爱牡丹亭,有 感于丽娘的不幸遭遇,“断肠而死”,汤显祖知道此事后, 写了哭娄江女子诗:“画烛摇金阁,珍珠泣绣窗。如 何伤此曲,偏只在娄江”。焦循剧说记载了西湖女子 冯小青的绝命诗:“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 。人间亦有痴似我,岂独伤心是小青。”。该书又载: 杭州女伶商小玲,因婚姻不能自主,郁郁成疾。一日演出 牡丹亭,唱到寻梦出中“待打并香魂一片,阴雨 梅天,守得个梅根相见”时,热泪盈眶,随声扑地而死。 杜丽娘的悲剧命运在商小玲身上竟发生了如此强烈的共鸣 ,这些正说明了杜丽娘形象具有崇高的悲剧意义。 五、牡丹亭的艺术性 1、浪漫主义精神与现实主义写实有机的结合。 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主人公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始终洋溢着 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使得剧情离奇、跌宕与想入非非。 而在想入非非的幻想情节中又始终以细腻的笔法描绘了主 人公现实中的悲剧人生,从而很好地体现了“两结合”的艺 术技巧。 2、在结构上,交错并进、夹以穿插的结构法。 牡丹亭除了贯穿全剧的杜丽娘、柳梦梅之间的爱情这 条主线之外,还有杜宝抗击金兵这条副线,两条线索交错 发展,较之西厢记要复杂得多。 3、语言优美,文才斐然。 王骥德曲律评牡丹亭说:“婉丽妖冶,语动刺骨” ,“其掇拾本色,参错丽语,境往神来,巧凑妙合,又视 元人别一蹊径。技出无从,匪有人造。”如惊梦一出 唱词,见课本。 老师点评: 如果贪恋富贵,汤显祖无疑可以高官厚禄 ,可以光耀门庭。如果随波逐流,汤显祖 可以平平安安,可以其乐融融。 但明代不会出现“洛阳为之纸贵”、“几令 西厢减价”的牡丹亭,中国戏曲史上 也不会留下“汤显祖”这个响亮的名字。六、临川四梦中的其它三“梦” 1、紫钗记 紫钗记也是写爱情的传奇,是汤显祖早期的作品。它 的故事取材于唐人蒋防的传奇小说霍小玉传,但与原 作情节出入较大。特别是李益的性格,已不象小说描写的 那样负心,而是出于卢太尉的从中破坏,才使他对霍小玉 的爱情受到干扰而出现波折的。因而,霍小玉的结局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