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5页
第2页 / 共55页
第3页 / 共55页
第4页 / 共55页
第5页 / 共55页
第6页 / 共55页
第7页 / 共55页
第8页 / 共55页
第9页 / 共55页
第10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临川一中 杨建华 20042004年年2 2月月2323日,云南大学日,云南大学20002000级学生马加爵在级学生马加爵在 宿舍残忍杀害宿舍残忍杀害4 4名同学名同学 2002年2 2月月2323日,清华大学电机系四年级学生刘海日,清华大学电机系四年级学生刘海 洋将硫酸泼向北京动物园的洋将硫酸泼向北京动物园的5 5只熊;只熊;20052005年复旦大学年复旦大学 研究生张亮虐杀研究生张亮虐杀3030多只小猫多只小猫n什么是人文精神?(humanism)广义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 文化传统。狭义指欧洲文艺复兴 时期一种思潮 。核心是关心人, 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 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 神存在的价值。即以人为本,重 视人的价值。请分析:上面三个时期希腊人关注的对象有请分析:上面三个时期希腊人关注的对象有 什么变化?什么变化?人是万物的尺度 -公元前5世纪中叶公元前公元前8 8、9 9世纪的希腊神话时代,人世纪的希腊神话时代,人 们称宙斯是众神之王,人类之王,人们称宙斯是众神之王,人类之王,人 们按神谕安排事情。们按神谕安排事情。“万物皆源于水,又复归于水” “世界是一团永恒的火”-公元前6世纪泰勒斯探究一:什么是智者运动?v1.智者运动兴起的背景 (古希腊哲学为什么会 从探索物质世界到关注人类自身的发展?)v2.什么是“智者”、“智者运动” (时间、研 究对象)?智者运动最主要的代表是谁?有何主 张?v3.如何理解智者运动的主张及其影响?你还记得公元前5世纪希腊社会状况吗?学法指导:认识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对思想的影响。智者运动兴起经济发达提供了物质基础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和推动公民的基本素养人才基础 “智者”:指专门教授雄辩术和修辞学的教师。主要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安提丰“智者运动”:指大约公元前5世纪中叶古希腊兴起的 关心与人类自身密切相关问题的运动。主张: “人是万物的尺度” 3.如何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含义?黑格尔说: “这是一句伟大的话。”与以前的哲学家的研究相比, 这句话的伟大之处在哪里?含义: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评价:肯定和强调人的价值,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 的中心。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下人类自我意识 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但是过分强 调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忽视客观规律,追求名利 忽视社会道德,为极端个人主义提供依据。苏格拉底是雅典人,是人类思想史上具有极高名望 的人物之一。马克思称他为_德尔菲神谕说他是_主要研究 _。“哲学的创造者”、“智慧”的化身。全希腊最富有智慧的人。道德哲学真理与自由的殉道者苏格拉底背景:智者学派鼓吹个人主义思想;社会道德堕落 个人主义盛行;城邦民主政治弊端暴露。哲学及政治主张: 1.自认“无知”的思想; 2.提出“认识你自己”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3. “美德即是知识” “美德由教育而来” 4.主张有知识有道德的精英治国; 5. 理智认为是错的,任何情况下不该做也不该想。认识:“认识你自己”就是认识做人的道理, 是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思考,体现了对 理性的尊崇、对思想自由的追求和道德的 重视,丰富了人文主义的内涵。没有人自愿做恶,之所以作恶是出于无知, “邪恶即无知” ;没有知识,甚至无法去道德 认识:“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对道德问题 的思考,体现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 的主张。评价:对人性的哲学研究是人文精神的发展,崇尚 知识和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苏格拉底指出:“用豆子抓阄办法来选举国家 领导人是非常愚蠢的,没人愿意用豆子抓阄 的办法来雇佣一个舵手或建筑师或吹笛的人 而在这些事上,如果作错了其危害要比 在管理国家方面发生错误要轻得多。”讨论:1.苏格拉底究竟犯了什么罪? 2.苏格拉底为何要选择死? 3.通过苏格拉底的死,可以得出什么认识?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什么?一方是追求真理、舍身取义的伟大哲人,另 一方则是以民主自由为标榜、被视为民主政 治源头的雅典城邦。孰是孰非,谁善谁恶, 不那么泾渭分明,感情上的取舍则成为一种 痛苦的折磨,因而其悲剧色彩愈加彰显。 苏格拉底受审申辩:“打一个可笑的比喻, 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 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我要 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 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超过对我的残害。” 探究三:人文精神的继承与发展n1.古希腊罗马人文精神的延续的表现是什么?n2.中世纪人文精神为何会没落?n3.西方近现代哪些重大历史事件体现人文精神 ?n4.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表现及最终结果如何?一、古希腊罗马人文精神的延续1.柏拉图:“不了解自己的无知是双倍的无知 ”主张:关注人类社会并明确分工鼓励人们独立思考作品:理想国理性主义发展 2.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主张: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强调理性同时,也承认感性作用成就:科学调查研究自然,逻辑学一、古希腊罗马人文精神的延续3.斯多亚学派代表:雅典:芝诺、西塞罗;罗马:塞内 卡主张:人同自然都产生于逻格斯;人人 带有理性,所有人人生而平等 。影响:第一次论证天赋人权、生而平等的人文主义核心理论;为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思想提供依据 。二、西方近现代人文精神复苏与发展1.中世纪人文精神的没落原因:封建制度建立;封建教权、神学束 缚表现:以神学为衡量文化的最高标准;以宗教文化取代人文主义思想与科 学。 2.人文精神的复苏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为武器,肯定人的价值,追求自由幸福,把人性从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 。二、西方近现代人文精神复苏与发展3.宗教改革人文主义继续弘扬运用理性主义否定教权权威,人们获得精 神上的自由与解放。 4.启蒙运动人文主义思想达到新的高度高举理性主义旗帜,批判专制主义和教权 主义,以自由平等、主权在民和法治原则 建立新社会政治蓝图。 5.政治民主化发展人文精神深入人心三、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表现1.政治生活中的人文关怀以人为本、仁政、民贵君轻、关注民生救荒理念 2.教育思想中人文精神导向有教无类、注重德智体全面发展 3.古代文学人文主义表现文学作品大都表现出崇高的人生追求和价值目标 ;高蹈旷达的人生之思与忧患意识 ;以民为本的 至爱亲情 。 思考:中西方人文精神差异?主要派别 (代表 人物)哲学 范畴主要观点作用或影响认识 人与社会认识 自己人与自然 、人与人 的关系人人生而 平等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天赋 人权,人生而平等这一西方人文 主义的核心理论。认识你自己 ; 美德即知识斯多亚 学派普罗塔 戈拉人是万 物的尺 度是人类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 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是西方 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苏格 拉底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 我”,对理性的尊崇和对理想自 由的追求,被18世纪的启蒙思想 家视为先驱和战友。l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 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 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 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 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从某种意义上说, 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 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在不同的时代, 人文精神的特点和重点是不同的,它反映 的是在特定时代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人 性观、时代精神的集中表现。 柏拉图问:什么是婚姻? 苏格拉底说:我请你穿越这片树林, 砍一棵最粗最结实的树来,但有个规则:你不能走回头路,只能 砍一次。 柏拉图去了许久,带了棵并不算最好却也不赖的树回来。苏格拉底问原因, 回答说:穿越树林时看到这棵树还不错,就选 它了,否则怕错过了砍树的机会空手而归,何况也要考虑我的体力,尽管不是最棒的。苏格拉底意味深长地说:这就是婚姻。 又问:什么是生活? 苏格拉底叫他再走一次, 可以来回走,要取一支最好看的花。三天三夜柏拉图没回来。 苏格拉底只好去 找他,发现柏拉图在树林里安营扎寨。 问他:“你找着最好看的 了?” 柏拉图指着边上说:“这就是最好看的花。” 问:“为何不 把它带出去?” 回答:“我如果把它摘下来,它马上就枯萎。不摘 也迟早凋谢。所以我就在它还盛开的时候,住在它边上。凋谢后, 再找下一朵。这已是第二朵最好看的花。”苏告诉他:“你已经懂得生活的真谛了” 我们的困惑熟背教材为何不能得高分?平时的“好学生” 为何高考时“失利”?“工到”为何不能“自然成” (复习很辛苦,为何高考成绩不理想)?高二的 学生为何也能拿高分?不做高三的练习卷子为何 高考也能得高分?一、新课标下高考命题的 主要变化1、试题形式大幅度调整材料选择题猛增,稳定在80以上;选择题串题形式迅速淘汰,排列组合题很少使用;图表材料在各类试题中频繁出现;今年课标卷必修主观题分为两道必修,四道选修出现评述新题型,试题的学科特征充分显现。总体上题量增多,难度加大及新题型的出现。学生很不适应,特别在时间上显得非常紧张。n2、考查内容重点突出,主题鲜明n 值得重视的是,每年一题对考纲以外文史知识的 考查惯例已改变;一些新的史学理念和方法,有机地 融入到试题中,凸显注重学科素养考查的指导思想。 体现了学科知识的主干,强调了对重要事物和概念的 准确理解,突出了知识的内在联系。 n 趋势是远离教材:一是学术热点问题和最新学术 成果(且在政治上不太敏感的问题);二是中学教材 中史实不完整和观点陈旧的内容,高考有些新观点明 显是对中学教材旧内容的颠覆;三是在学科体系和主 干知识方面不同版本教材可以互补的内容。四是教材 未作阐释、学生读不出来的重要历史概念,以及与必 修教材的知识主干有关联的选修内容、初中叙述更为 完整的内容。3、能力考查力度到位一是突出历史学科特征,秉持“材料第一,论从史出”的原则,加大了材料解读的比重,以有效信息的提 取、理解和运用为基础,向其他各种能力考查延伸和升 级,突出历史解释。(用材料进行补位这种原生态的特 色,有效的遏制了猜题押宝的行为) 二是直接对知识记 忆的考查大大减少,突出对知识理解的考查 ;三是综 合题更强调独立分析、全面阐述问题的能力。今年试题没有了晦涩难懂的文言文和欧美思维方式的长句,材料难度接近中学生水平,表述方式更符合中 国人的思维方式。4、试题难度逐年调整项项目 类别类别2009年2010年2011年 平均分值值难难度 分值值难难度 分值值难难度 分值值难难度古代史 280.57340.52240.5228.60.53 近代史 190.55400.56300.5329.60.54 现现代史 530.64260.58460.5648.30.59 政治史 240.58320.51600.5138.60.56 经济经济 史 570.66600.49200.5045.60.55 文化史 190.4480.53200.4915.60.48 中国史 680.63620.51720.5467.30.56 世界史 320.54380.56280.5232.60.54 合 计计0.570.530.520.54二、近年文综考生典型失误 分析1、阅读能力不足考生的阅读能力,即从试题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不足,是近年高考失分的第一大原因。约占失分总量的40%。这在综合题和选择题中都比较突出。与试题所呈现材料的难度有关,主要是中国史涉及的文言文及国外原始材料;与试题叙述的历史知识考生十分生疏有关,在世界史部分较突出与考生将已有知识和试题信息建立联系的思路不顺有关。n 例1(2011年全国卷 13 题)明后 期,某地佃户将收获的好米换取银钱自用, 劣质米交租,丰收之年也声称歉收,拖欠地 租“渐以成风”,官府勒令田主完粮纳税,“ 于是称贷(借高利贷)完官而田主病”。出现 这种现象的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