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7页
第2页 / 共27页
第3页 / 共27页
第4页 / 共27页
第5页 / 共27页
第6页 / 共27页
第7页 / 共27页
第8页 / 共27页
第9页 / 共27页
第1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识记现代汉语 普通话的字音高考专项复习一复习内容n考纲要求n考题形式n复习指导n应试技巧考纲要求n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n能力等级为A(识记)高考题型回放 (2004年辽宁高考试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 组是 ( ) A同胞(po) 澎湃(pi) 哺(p)育 扒(p)窃 B萝卜(bo) 因为(wi) 其(q)他 潜(qin)力 C素质(zh) 血脂(zh) 祛(q)除 挣(zhng)扎 D烧柴(chi) 刚才(ci) 裁(ci)剪 豺(ci)狼B bo b zhchi多音字形声字音近字2004年湖南高考试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 相同的一组是( ) A假ji 暑假 假嗓子 假以辞色 假模假式 B供gng 口供 供销社 供认不讳 供不应求 C角jio 角膜 唱主角 钩心斗角 凤毛麟角 D冠gun 皇冠 冠心病 衣冠楚楚 冠盖相望多音字D2004年湖北卷下列各组词组中,加线字的读音全都不同的一组是( )A. 鞭笞 懈怠 舌苔 心旷神怡 百战不殆B隔阂 遗骸 弹劾 惊涛骇浪 言简意赅C癖好 薜荔 巨擘 穷乡僻壤 劈波斩浪D茁壮 罢黜 拙劣 咄咄逼人 相形见绌 C形声字2004年北京卷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线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秩序井然 栉风沐雨 卷帙浩繁 独树一帜B一泓清泉 宏观调控 曲肱而枕 鸿鹄之志 C樯桅毗连 言论精辟 臧否人物 嗜书成癖D欣逢佳节 歆慕不已 万马齐喑 馨香满院A音近字2004年重庆卷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的读音不完全相同的一组 是( ) A远岫 刺绣 衣袖 秀外慧中 乳臭未干 B老妪 曲直 祛除 趋炎附势 屈打成招 C涕泪 抽屉 警惕 风流倜傥 替罪羔羊 D露脸 简陋 痔瘘 漏网之鱼 镂骨铭心B音近字一语音考察重点:形近字 形声字形声字的误读 多音字 难读字 统读字形声字 1以声旁音读音注音,即“读半边”,这种读注 法往往是错的。 2001年的“分泌”一词,试卷中以“必(b)” 音出现,就是错音,实际上该字应读“m”。类似 的还有“畸(j)形”、“风光旖(y)旎”、“箴 (zhn)言”、“莘(shn不读xn)莘学子”等 等。 二、正确识记字音的一般命题的规律2同一声旁不同形旁的字以常读字字音读音注 音,这种读注法往往也是错的。 带有“且”部的形声字,在我们的潜意识中一般读 “z”音常读音),如“祖”、“阻”、“俎”等。但“ 狙击”的“狙(j)”、“炭疽”的“疽(j)”,如 果读注为“z”音,就明显是错音了。类似的还有 “谥(sh)号”不读“谥(y或i)号”、“膝(x )盖”不读“膝(q)盖”、“饿殍(pio)”不读“ 饿殍(f)”等等。 3以与其形似或形近的字的字音读音注音,这种 读注法往往也是错的。 “粗犷”的“犷(gung)”与“扩(ku)”形似,但 不能把“犷”读注为“ku”音。类似的还有:“整饬 ”的“饬(ch)”不读“shng(伤)”,“修葺”的“ 葺(q)”不读“茸(rng)”,“饲养”的“饲(s) ”不读“c(伺)”,“木讷”的“讷(n)”不读“n (纳)”等等。 多音字n1以多音字的基本音读音注音,这种做法往 往是错的。 “悄然”的“悄(qio)”,如果读为“qio”音( 基本音),就是错音。类似的还有:“埋怨”的 “埋(mn)”不读“mi”,“炮烙”的“炮(po )”不读“po”,“拓片”的“拓(t)”不读 “tu”,等等。 2常见多音字的基本字音不会出题考查。 如“静悄悄(qio)”、“埋(mi)葬”、“炮( po)弹”等基本字音,是妇孺皆知的,如果给予 考查,既达不到检测考生习得知识的效果,又显 示不出出题者的出题水平。 3容易产生错觉或混淆的常见多音字的基本字音却 会出题考查。 如“少安毋躁”的“少”读“sho”而不读“sho”、“尽管 ”的“尽”读“jn”而不读“jn”、“差强人意”的“强”读 “qing”而不读“qing”、“无济于事”的“济”读“j” 而不读“j”等等。 (三)习惯上的易读错字字音,会出题考查。 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习惯中,方言浓重的说话人,错误 读音就多。因此,纠正这些错误读音以正确且全面使用 普通话,出卷人担负着很重要的角色。所以那些成为习 惯错音的字音,就成了出卷人首选的出题目标。这些字 音,更应引起考生的高度重视。 如“潜(qin)移默化”不读“潜(qin)移默化”、“惩( chng)罚”不读“惩(chng)罚”、“结束(sh)”不读“ 结束(s)”、“倾(qng)斜”不读“倾(qng)斜”、“ 气氛(fn)”不读“气氛(fn)”、“按(n)照”不读“ 按(n)照”、“穴(xu)位”不读“穴(xu)位”、“唉 (i)声叹气”不读“唉(i)声叹气”、“绯(fi)闻”不 读“绯(fi)闻”、(四)熟语的读音有考查:n病入膏肓(hung) 暴殄(tin)天物 负隅(y )顽抗 鬼鬼祟祟(su) 怙恶不悛(qun) 居心叵(p)测 如火如荼(t ) 恃(sh)才放旷 未雨绸缪(mu) 揠(y)苗助长 偃(yn)旗 息鼓 煮豆燃萁(q) 一蹴(c)而就 同仇敌忾(ki) 唾(tu)手可 得 无裨(b)于事 蚍(p)蜉撼树 面面相觑(q) 苦心孤诣(y) 恪(k)守不渝 n四)偏字、怪字、非多用字不会出题考查。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要求考生在 现实生活中能以正确的读音进行交流、表达 情感,而不是要求考生在生僻字上做文章, 如是相反,就会对考生产生一种误导,高考 就会陷入不能自拔的泥潭。 三、识记方法n(一)是要注意多音字的读音 1、根据组词决定读音。有许多多音字的其中一 种读音只在一个或几个词语中出现,所以我们 可以采取记少不记多,据词定音的方式来记忆 一些多音字的读音。如:“埋”只在“埋怨”中读 mn,其他地方都读mi。另外如“孱、作、 估、瘪、伺、缩、嚷、熨、挣、稽、扁、症” 等字都有这种现象。 2、根据词义决定读音n有许多多音字的读音只在该字的某个别义项的 词语中才出现,所以我们可以采取记特殊不记 一般方式来记忆一些多音字的读音。如:槛、 翘、强、佣、殷、炮、跑、颤、模、鲜、葛、 拆、结、脯、泊、靓、引吭(只在表示喉咙读 hng,其余读kng)高歌、顺蔓(只在表示 细而长的茎时读wn,其余读mn)摸瓜、强 劲(只在表示强劲有力时读jng,其余读jn) 、姓肖(只在表示姓氏时读 xio ,其余读 xio )。 3、根据语体决定读音。有许多多音字在书面 语体和口头语体中要读不同的读音,所以我们可 以根据语体风格的不同来决定一些多音字的读音 。如:血、削、杉、熟、色、嚼、薄、给、塞、 剥(剥b削、剥bo桔子)、逮(逮di捕、逮 di犯人)、勒(悬崖勒l马;把裤子勒li紧) 。 4、根据词性决定读音。有许多多音字在不同的词性 中有不同的读音,所以我们可以根据词性来判断一些 多音字的读音。如:创(创作;创造)、散(散落; 散慢、散文)、处(处理;处所)、服、脏、畜等 都可以根据词性决定读音。(二)是要注意形近字的读音。 1、读成偏旁或半边而误读(不要读半边)。受形 声字造字法的影响,许多字古音、今音异位,这 时如果根据其声旁去读,就可能出错。如:良莠 (yu)不齐、馋涎(xin)欲滴、栉(zh)风 沐雨、振聋发聩(ku)。 2、忽视近似字而误读(区别形近字)。受形近 字的影响,视觉越位,读成与之形近之字的读音, 时间一长,形成一种错误的定势思维。如:病入 膏肓(hung)、暴殄(tin)天物、负隅(y) 顽抗、鬼鬼祟祟(su)。 (三)是要注意易读错字的读音。 易错字这类字在口头语言中用得较少,但在书面 语中又较常用,而且按一般的读音规律,我们往 往容易读错它们。这类字是命题者常选用的对象 ,也是学生最容易出错的字。这就需要学生在备 考时必须抓住一切机会接触大量的易错字。方法 有三个,一是注意课本中注音的字词,二是做一 定量的试题,这中间考查的一般都有大量的易错 字,三是查找并背诵一些有关这方面字的资料。 总之一句话,就是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加深印象。l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 是 ( ( 2005年湖南)A娴熟(xin) 辗转(nin) 踽踽独行(y) 信手拈来(nin)B惬意(xi) 延宕(dng) 通衙广陌(m) 掎角之势(q)C膏腴(y) 围歼(qin) 矢志不渝(y) 斐然成章(fi)D拓本(t ) 饯别(jin) 鸠形鹄面(h ) 并行不悖(bi)识记时不能忽视的内容是否是轻声 是否是卷舌 是否有后鼻音 标调是否正确1下列词语的读音有两处错误的一组是 辽宁卷 ( ) A塑料s lio 暂时zn sh 纸屑zhxi胳臂g bei B擦拭c sh 察觉ch ju 撺掇cun duo串珠chun zh C血压xu y档次dng c 鲫鱼jy 体己t j D处理ch l 掠夺l du 享受xing shu尽快j ng kui四、复习指导 复习范围以课本为依托,以3500个常用字和次 常用字为主。 一、高中每篇课文中的生字、词语本 二、高中课本第二册附录普通话异读词 审音表中的统读字(要在家完成) 三、核按钮的315318页的字音资 料。 四、每次练习、考试的字音。五、应试策略n审清题意n音形义互参辨析n直选法和排除法相结合n注意语音题一般的出题规律六、2006高考预测从考查形式上看,2006年的考查可能有两 种方式: 一是单考辨音,单独出题;一是与字形考查相结合。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