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87页
第2页 / 共287页
第3页 / 共287页
第4页 / 共287页
第5页 / 共287页
第6页 / 共287页
第7页 / 共287页
第8页 / 共287页
第9页 / 共287页
第10页 / 共287页
亲,该文档总共28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配套检测卷答案简析3选 人体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细胞中的无机盐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脂肪的构成元素只有C、H、O,不含P,其合成时不需要磷酸盐。4选 DNA分子同一条链上的碱基A与T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两条链间的A与T碱基对通过氢键连接;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成分,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过多的胆固醇在血管壁上沉积,会造成血管堵塞,但一般对细胞无害;植物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动物生长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C5选 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肽键时,一个氨基酸分子的COOH失去OH,另一个氨基酸的NH2失去H,所以当蛋白质水解时,所需水中的H用于形成COOH和NH2。6选 分析四种氨基酸的特点知,赖氨酸含有两个氮原子;该多肽所含氨基酸数为p1个,因此该多肽含有的赖氨酸数q(p1)/1qp1。BD7选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可产生水,核糖体进行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可产生水,但中心体中不产生水;无机盐离子如Cl和Na等能维持血浆正常的渗透压,血浆中的缓冲对能维持酸碱平衡等;叶绿素分子中含N、Mg等元素,缺乏时叶片呈现黄色。8选 脂肪的鉴定实验中需要用显微镜观察着色的脂肪颗粒;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是一种常温反应;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现配现用效果明显;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需放在大烧杯中水浴加热。AD9选 脂肪可以被苏丹染液染成橘黄色;酵母菌酒精发酵的底物是葡萄糖,葡萄糖是还原性糖,可与斐林试剂发生 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DNA酶能将DNA分解,若DNA被 DNA酶污染,DNA会被水解,不能与二苯胺反应呈蓝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 10选 磷脂分子有亲水的头部和疏水的尾部,细胞内外的水环境决定了磷脂分子排成两层,头部朝外。构成蛋白质的 氨基酸约有20种,蛋白质的多样性也与氨基酸排列顺序有关,同样核酸的多样性与核苷酸的排列顺序有关,而淀粉的单 体是葡萄糖,多样性与单体排列顺序无关。血浆渗透压取决 于血浆中的微粒数目,无机盐数目多于蛋白质。在衰老的细 胞中自由水含量少,而癌变细胞和分裂的细胞代谢旺盛,自 由水含量较多。DA科目三考试 http:/km3.jsyst.cn 科目3实际道路考 试技巧、视频教程科目四考试 http:/km4.jsyst.cn 科目四模拟考试 题 C1科目四仿真考试11解析:(1)根据图示中甲、乙、丙三种有机大分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与染色体、核糖体的组成关系,结合图中的元素组成判断,丙是蛋白质,b是氨基酸,氨基酸种类的不同取决于R基不同,其结构通式是 。(2)图中过程是脱水缩合,进行场所是核糖体,连接两个b之间的化学键是肽键,结构式可表示为NHCO。(3)图中过程是转录,其场所主要是细胞核,图中甲是DNA,乙是RNA,丙是蛋白质,同种生物的不同组织细胞中,DNA是相同的,RNA和蛋白质是不同的。(4)仅含有C、H、O三种元素且参与a组成的物质是五碳糖,即脱氧核糖、核糖。答案:(1)R基不同(2)脱水缩合 核糖体 肽键 NHCO(3)细胞核 相同 不同(4)五碳糖(或脱氧核糖、核糖)12解析:内质网是脂质合成的场所,胆固醇与蛋白质构成脂蛋白,是细胞膜的重要成分。LDL是脂蛋白,是大分子物质,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胞吞,胞吞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由图可知过程是基因表达即合成LDL受体蛋白,根据胆固醇的来源与去向,当细胞中胆固醇含量过高时,可以抑制来源(与有关),增加去向(),这属于反馈调节。细胞培养时,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定期更换培养液可以避免代谢产物积累。本实验是研究姜黄素的作用,故需要用不含姜黄素的培养液培养。由实验结果可知,随姜黄素浓度的增加,光密度值增大,即受体的数量增多。答案:(1)内质网 细胞膜(2)胞吞 流动性(3)抑制LDL受体的合成 抑制乙酰COA合成胆固醇 促进胆固醇以胆固醇酯的形式储存 反馈(4)第一步:温度和pH 定期更换培养液第二步:等量的不含姜黄素的培养液结论:姜黄素能够使吞噬细胞膜上的LDL受体数量增加,且姜黄素浓度与LDL受体数量呈正相关13解析:(1)A蛋白是组织间的胶原蛋白,在动物细胞工程中可用胰蛋白酶处理,使细胞相互分散开。(2)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中既要载体蛋白,又要能量参与的是主动运输;不消耗能量,只要载体蛋白参与的是协助扩散,其动力来自于浓度差形成的势能。(3)C是糖蛋白,能与特定分子结合,使蛋白质分子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它是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功能的分子基础。(4)细胞骨架是一些微管和微丝,其化学成分是蛋白质。(5)E蛋白是酶,它具有专一性,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底物的化学反应。(6)F蛋白能催化DNA转录形成mRNA,则F蛋白是RNA聚合酶。答案:(1)胰蛋白酶(胰酶)(2)主动运输 协助扩散 浓度差(3)空间结构 信息交流(细胞通讯、细胞识别)(4)蛋白质(5)催化一种或一类底物的化学反应(6)RNA聚合酶专题冲刺检测(二)1选 蓝藻(细菌)、大肠杆菌、乳酸杆菌都没有细胞核,都属于原核生物。而黏菌、酵母菌都有真正的细胞核,都属于真核生物。2选 四环素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繁殖;获得能产生人胰岛素的高产菌株需通过基因工程来实现;大肠杆菌细胞中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含有A、G、C、T、U五种碱基;T2噬菌体感染菌体后,在菌体内大量增殖,会使菌体裂解,子代噬菌体释放出来。CA3选 活细胞都依靠选择透过性膜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并不是所有的活细胞都有遗传物质,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只有具有连续分裂能力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有些生物只能进行无氧呼吸,故不具有有氧呼吸酶,如乳酸(杆)菌。4选 线粒体和叶绿体均含有少量DNA;叶绿体在光下可进行光反应合成ATP,在黑暗中则不能合成ATP;生命活动所需ATP主要来自线粒体,此外,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无氧呼吸也能提供少量的ATP;线粒体基质中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而叶绿体基质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暗反应有关的酶,因此两者含酶的种类不同。AA5选 溶酶体内水解酶的合成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中心体的倍增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液泡内细胞液的浓度低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可能导致植物细胞质壁分离。 6选 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其核仁较大,但染色体数目没有变化;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特异性,是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基础,而膜上的磷脂分子没有特异性;核 膜上的核孔是大分子物质选择进出的通道,但DNA分子不能进出细胞核。 7选 细胞内外液的渗透压之差是细胞吸水或失水的动力。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相比没有细胞壁的保护,容易因过多吸水而涨破。 DBA8选 人红细胞中的Na只有血浆中的1/6,为了维持Na细胞外高浓度、K细胞内高浓度,细胞靠主动运输运出Na,运进K;O2的跨膜运输是自由扩散;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中碘浓度比血浆中的浓度高,血浆中的碘进入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属于主动运输。9选 由图示分析可知,为主动运输,为被动运输,其又可分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即和,其中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协助;和分别为胞吞和胞吐,两者均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在质壁分离实验中,蔗糖是细胞不需要的大分子物质,无法进入细胞内部。BC10选 题中所述为萝卜细胞渗透失水的过程,遵循渗透作用原理。A过程涉及质壁分离与复原的现象,C过程是渗透作用的模拟实验,D过程是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依据的原理都是渗透作用。B中的装置是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实验,其原理是酵母菌能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CO2和酒精,与渗透作用原理无关。11解析: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的小分子a为氨基酸,A为蛋白质,C1为DNA;C2为RNA;DNA与RNA的不同之处为RNA中含有核糖与尿嘧啶;乙是成熟的高等植物细胞,内有大液泡,可用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来观察,如果B能发生此现象,则为活细胞,否则为死细胞;9为染色质,主要由DNA与蛋白质组成,若用胰蛋白酶处理得到的长丝状物质是DNA,染色质能被碱性染料(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染液)染成深色。答案:(1)(2)转录 核糖和尿嘧啶(3)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4)4和11(5)龙胆紫染液(或醋酸洋红染液) DNA12解析:(1)T2噬菌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非细胞结构的病毒,与图中染色质(体)最相似;SARS病毒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与图中核糖体最为相似。(2)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共同构成了生物膜系统,生物膜将细胞内分隔成小室,使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相互干扰,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3)图中细胞在合成分泌蛋白质过程中,18O标记的氨基酸进入细胞后首先出现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多肽相继进入到内质网中进行加工,然后以出芽形式形成囊泡转运到高尔基体内进一步加工、分类包装,形成成熟的蛋白质,包裹在囊泡中,通过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将其内的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4)图中丙是高尔基体以出芽形式形成的囊泡,囊泡通过与细胞膜融合将分泌蛋白排出细胞外的现象称为胞吐,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出入的功能。(5)代谢旺盛的细胞,其核仁较大,核孔数量多且较大,体现出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图中是溶酶体,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内的病毒或病菌,分解后产生的氨基酸转运进入细胞质基质继续使用,其转运方式是主动运输。与该运输方式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和线粒体,分别为该过程提供载体和能量。答案:(1)染色质 核糖体(2)细胞器膜、细胞膜、核膜 使细胞内能够同时高效地进行多种化学反应且不会相互干扰,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进行(3)(4)胞吐 控制物质出入(5)大 溶酶体 多种水解酶 13解析:(1)根据题干信息和实验装置图可分析出该实验应用的原理是渗透作用。 (2)实验中左侧液面升高说明由右侧B溶液通过半透膜进入左侧A溶液的水分子多,并且液面不下降,表明A、B两溶液均是蔗糖溶液,A溶液的浓度大于B溶液的浓度;实验中,液面先右高于左,说明一开始由左侧B溶液渗透进入右侧C溶液水分子多,但随后出现左高于右,说明左侧B溶液中又进入溶质分子,浓度进一步升高,导致由右侧C溶液中渗透到左侧B溶液中水分子多,液面升高,由此判断A是0.3 g/mL的蔗糖溶液,B是0.1 g/mL的蔗糖溶液,C是0.1 g/mL的葡萄糖溶液。(3)用紫色洋葱鳞片叶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实验中常选用0.3 g/mL蔗糖溶液,因为该浓度蔗糖溶液既会使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又不会使其过度失水而死亡。观察指标主要有液泡大小、颜色深浅或原生质层的位置。 (4)若选用不含色素的洋葱内表皮作实验材料,为了清晰地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可将分离剂溶液中加入色素,观察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是否进入有色的分离剂,或者将视野调暗一些观察。 (5)探究洋葱表皮细胞液的浓度,则需要配制一系列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利用系列溶液分别做上述实验,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状态在质壁分离的临界点对应的蔗糖溶液即为细胞等渗溶液。答案:(1)渗透作用(2)0.3 g/mL蔗糖溶液 0.1 g/mL蔗糖溶液(3)0.3 g/mL蔗糖 中央液泡的大小(颜色深浅程度) 原生质层的位置(与细胞壁的距离)(4)可在蔗糖溶液中加入红墨水等(5)配制梯度浓度的蔗糖溶液,并利用系列溶液分别重复上述实验,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状态。专题冲刺检测(三)1选 酶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酶活性与所处的环境改变有关;酶分子在催化反应的前后结构不变;酶结构改变可影响其活性或使之丧失活性。 2选 组成酶的基本单位可以是氨基酸,也可以是核糖核苷酸;低温不会使生态酶失活;物质的被动运输不需要酶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