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0页
第2页 / 共50页
第3页 / 共50页
第4页 / 共50页
第5页 / 共50页
第6页 / 共50页
第7页 / 共50页
第8页 / 共50页
第9页 / 共50页
第1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陈佩斯、陈佩斯、赵本山、冯小刚的赵本山、冯小刚的“ “道路道路” ”选择选择 现象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期春节联欢晚会不可或缺的著名笑星陈佩斯,近年来转战话剧市场,推出了托儿等 不少好作品。一直有人认为陈佩斯不上春晚,做舞台喜剧 是因为可以赚得更高的收入。 但据2005年12月14日北京娱乐信报报道: 陈佩斯自己解释说:“为了做好舞台喜剧,这几年我损失了2000多万元的个人收入,我现在只是一个中下等收人的普通中产阶级 。”案例案例 陈佩斯粗略地算道:“我自己走穴一次也能收入十几万,但现在我们一场演出一共才卖十几万 ,这其中包括演员们的报酬、付给演员所在单 位的钱、演员的保险等。为了舞台,这几年我 的个人收入损失了2000多万元。我现在的车桑 塔纳2000,已经开了8年,几乎都成了演艺圈内的笑柄。我从来不去高档餐厅吃饭,我身上穿 的毛衣都是10年前买的便宜货。” 但90年代中期才开始出现在春晚的著名笑星、小品王赵本山从东北二人转的全国推 广到刘老根、马大帅系列电视剧 的拍摄,在创作和商业上都获得了成功。 据说马大帅3仅播出权就卖了6000万元,成为国内最赚钱的电视剧之一。 看准春节前的一段时间,是观众最愿意走 进电影院的时间,冯小刚开创大陆“贺岁片 ”概念,是7年贺岁片票房冠军的创造者。 颠蜂之作天下无贼票房高达1.25亿元; 2008年的集结号更是将票房收入推到了2.6亿元的新高峰。 同样的努力,结果的差异为什么就那么 大呢? 撇开艺术创作因素,从商业模式角度看 ,三位导演的商业模式完全不同。 陈佩斯兢兢业业从事剧本创作,个人斥资进行制作和演出,获得有限的剧场票 房收入。 陈佩斯采用的是传统的商业模式。 赵本山凭借个人的巨大声誉和良好的人缘,拍摄场地当地政府赞助、明星朋友 零工资友情演出,以极低的成本完成影片 拍摄,最终获得成功。 赵本山以个人影响力聚合资源,借助外力以极 低的生产成本获得高额的产出回报。 冯小刚则充分利用可能的商业机会,不仅 仅是瞄准将观众圈到影院获得的票房收入 例如,在电影天下无贼中,以各种形 式出现的广告有润滑油、汽车、手机、银 行卡,甚至网站、通信运营商; 影片首映礼也能由成本支出转为收入贡献 。 冯小刚实际上是将原有的成本环节转化为收益 环节,将利润点遍布在产品生产价值链的各个 环节之中。投资人和自己赚得盆满钵溢,广告 商和观众也皆大欢喜。 以上现象并非影视行业独有。 纵观全世界各行各业,虽然每个行业所 处的竞争格局大不相同,但仔细观察你 总会发现这个行业中有一些企业与众不 同,这些企业往往能获得大大超过行业 平均利润水平的收益,即使在竞争激烈 的成熟行业也是如此! 第三章 体育场馆的商业模式 第1节 商业模式的涵义与要素一、商业模式的涵义二、商业模式的结构要素一、商业模式的涵义 近几年,从主流媒体到网络媒体、从创 业精英刮风投基金,“商业模式”这二字跟已成为探讨新经济的焦点概念。企业 界和投资界日益意识到,商业模式是资 本市场甄别企业优劣的关键点,也是企 业获得成功的基石。 但什么是商业模式? 最直白的解释 商业模式就是公司通过什么途径或方式来 赚钱?简言之 饮料公司通过卖饮料来赚钱; 快递公司通过送快递来赚钱; 网络公司通过点击率来赚钱; 通信公司通过收话费赚钱; 超市通过平台和仓储来赚钱; 等等。 只要有赚钱的地儿,就有商业模式存在。 也有人把商业模式描述为: 在一个公司的消费者、联盟、供应商之间 识别产品流、信息流、货币流和参与者主 要利益的角色和关系; 还有人认为: 互联网商业模式是公司利用互联网在长期 内获利的方法,它是一个系统,包括各组 成部分、连接环节以及动力机制。 有学者认为 商业模式有三个层次,一是战略层面,二 是营运层面,三是经济层面,对于商业模 式的把握需要问六个问题: 1、怎样创造价值; 2、为谁创造价值; 3、竞争力和优势来源; 4、与竞争对手的差异; 5、怎样赚钱; 6、时间、空间和规模的目标等。 商业模式的概念还有很多版本。它们之间有着 不同程度的相似和差异。在综合了各种概念的 共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包含九个要素的参 考模型。这些要素包括: 价值主张 即公司通过其产品和服务所能向消费者提供的价值。 价值主张确认了公司对消费者的实用意义。 消费者目标群体 即公司所瞄准的消费者群体。这些群体具有某些共性 ,从而使公司能够(针对这些共性)创造价值。定义 消费者群体的过程也被称为市场划分。 分销渠道 即公司用来接触消费者的各种途径。这里阐述 了公司如何开拓市场。它涉及到公司的市场和 分销策略。 客户关系 即公司同其消费者群体之间所建立的联系。我 们所说的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即与此相关。 价值配置 即资源和活动的配置。 核心能力 即公司执行其商业模式所需的能力和资格。 合作伙伴网络 即公司同其他公司之间为有效地提供价值并实 现其商业化而形成的合作关系网络。 成本结构 即所使用的工具和方法的货币描述。 收入模型 即公司通过各种收入流来创造财富的途径。 商业模式的概念是上世纪90年代后期才 开始流行起来的 价值链被分拆并重组;众多新型的产品和 服务出现;新的分销渠道的出现;更广泛 的客户群体最终导致了全球化的出现并且带来了更加激烈的竞争,同时也带来 了许多新的经营方式。换言之,今天的公 司在面对做什么、怎么做、为谁做这些问 题的时候有了更多的选择。 商业模式的概念 商业模式是一种包含了一系列要素及其关 系的概念性工具,用以阐明某个特定实体 的商业逻辑。它描述了司所能为客户提供 的价值以及公司的内部结构、合作伙伴网 络和关系资本等借以实现(创造、推销和 交付)这一价值并产生可持续盈利收入的 要素。 商业模式的本质 商业模式本质上就是利益相关者的交易 结构。 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外部利益相关者和 内部利益相关者两类。 1、外部利益相关者指 企业的顾客; 供应商; 其他各种合作伙伴等; 2、内部利益相关者指 企业的股东; 企业家; 员工等。在大多数关于商业模在大多数关于商业模 式,尤其是与网络经式,尤其是与网络经 济相关的探讨时,商济相关的探讨时,商 业模式被直视、狭义业模式被直视、狭义 地等同于盈利模式,地等同于盈利模式, 即企业如何盈利。实即企业如何盈利。实 际上,盈利模式仅仅际上,盈利模式仅仅 是企业商业模式中的是企业商业模式中的 一个构成部分。一个构成部分。 商业模式解决的是企业战略制定前的战略 问题,同时也是连接客户价值和企业价值 的桥梁。 商业模式为企业的各种利益相关者,如供 应商、顾客、其他合作伙伴、企业内的部 门和员工等提供了一个将各方交易活动相 互联结的纽带。 一个好的商业模式最终总是能够体现为获 得资本和产品市场认同的独特企业价值。商业模式体系 完整的商业模式体系包括定位、业务系 统、关键资源能力、盈利模式、自由现 金流结构和企业价值六个方面。这六个 方面相互影响,构成有机的商业模式体 系。二、商业模式的结构要素 为了说明商业模式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作 用,我们先分析一个案例 03-1 案例:雀巢的蒸馏咖啡 (一)定位 一个企业要想在市场中赢得胜利,首先 必须明确自身的定位。 定位的通俗理解:确定某一事物在一定环境中 的位置,如产品在市场中定位、人物在组织中 的定位、物品在某一地理位置的定位等。 定位就是企业应该做什么,它决定了企业 应该提供什么特征的产品和服务来实现客 户的价值。 定位是企业战略选择的结果,也是商业模 式体系中其他有机部分的起点。 定位的本意为“确定品牌在顾客心智中 的位置”,它指出营销和商业战争并不发生在任何的街道和商店,而是发生在 顾客的心智中,顾客心智是竞争的终极 战场。定位提出以来,逐渐成为营销领 域的工业标准,并成为战略的关键来源 。 关于定位已有大量的文献和理论,最具代表性 的应属波特、特劳特和科特勒分别对定位的不 同理解。 在波特的战略理论体系中,十分强调定位的重要性 ,关于竞争战略的低成本和差异化本身就是企业对 于未来发展态势的刻画。波特认为战略就是在竞争 中做出取舍,战略的本质就是选择不做哪些事情, 没有取舍,就没有选择的必要,也就没有制定战略 的必要。20世纪90年代,波特曾经批评日本企业普 遍缺乏战略,实际上是指日本企业过分关注运营效 益的提升,尤其是在达到生产率边界后仍然忽视企 业的方向选择,大量企业的战略趋同。所以,在波 特的战略体系中,定位实际上就是企业选择应该做 什么,这个定位的内涵是关注企业在公司层面如何 发展。 特劳特关于“定位”的概念则聚焦在企业具体的产品服务层面。特劳特在具体产品营 销方面强调利用社会消费心理学塑造获得 消费者心理认同的独特产品地位,利用消 费者已有的观念构筑差异化的产品形象, 也就是如何在目标受众的头脑中占据一席 之地的方法。 定位的前提 我们目前已成为一个传播过多的社会,而 消费者只能接受有限的信息,消费者抵御 这种“信息爆炸”的最有力武器就是最小努 力法则痛恨复杂,喜欢简单。 现有产品在顾客心目中都有一定的位置,例如, 人们认为: 可口可乐是世界上最大饮料生产商; 格兰仕是中国最大的微波炉生产商; 北京同仁医院是中国最著名的眼科医院等。 这些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在与消费者长期的交易中 所拥有的地位,是其他人很难取代的。也就是说, 消费者对品牌的印象不会轻易改变。 定位的基本原则不是去创造某种新奇的或与众不同 的东西,而是去操纵人们心中原本的想法,去打开 联想之结,目的是要在顾客心目中,占据有利的地 位。唯其如此,方能在市场上赢得有利的竞争地位 。 定位的真谛就是“攻心为上” 消费者的心灵才是营销的终级战场。从广告传 播的角度来看定位,它不是要琢磨产品,因为 产品已是生出来的孩子,已经定型,不大容易 改变,而容易改变的是消费者的“心”。 要抓住消费者的心,必须了解他们的思考 模式,这是进行定位的前提。新定位一书列出了消费者的五大思考模 式,以帮助企业占领消费者心目中的位置。 模式一:消费者只能接收有限的信息。 在超载的信息中,消费者会按照个人的经 验、喜好、兴趣甚至情绪,选择接受哪些 信息,记忆哪些信息。因此,较能引起兴 趣的产品种类和品牌,就拥有打入消费者 记忆的先天优势。 例如,我国的杭州娃哈哈集团,最初是以生产“ 娃哈哈”儿童营养液而一举成名。它的成功就是 由于,产品定位准确,而广告定位更是让人过 目不忘,因为它源于一首人人熟知的儿歌,很 容易引进儿童与家长的共鸣。 模式二:消费者喜欢简单,讨厌复杂。 在各种媒体广告的狂轰滥炸下,消费者最 需要简单明了的信息。广告传播信息简化 的诀窍,就是不要长篇大论,而是集中力 量将一个重点清楚地打入消费者心中,突 破人们痛恨复杂的心理屏障。 在这一点上最令人称道是我国的一种驱虫药广告 ,只须服两片,治蛲虫是两片,治钩虫也是两片 。人们也许记不住复杂的药品名称,但只需说“ 两片”,药店的售货员就知道你要的是什么药。 反过来,如果厂家在广告中介绍它的产品如何如 何先进,效果如何显著,其结果可想而知。 模式三:消费者缺乏安全感。 由于缺乏安全感,消费者会买跟别人一样 的东西,免除花冤枉钱或被朋友批评的危 险。所以,人们在购买商品前(尤其是耐 用消费品),都要经过缜密的商品调查。 而广告定位传达给消费者简单而又易引进 兴趣的信息,正好使自己的品牌易于在消 费者中传播。 如果一位消费者要买驱虫药,必然先向朋友打 听,一说“两片”,既满足了消费者安全感的需要,也无须记一些专业名词。 模式四:消费者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