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3页
第2页 / 共33页
第3页 / 共33页
第4页 / 共33页
第5页 / 共33页
第6页 / 共33页
第7页 / 共33页
第8页 / 共33页
第9页 / 共33页
第1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标准解读 及教学案例分析一.口语交际的内涵1口语交际的界定口语交际就是交际双方在一定的交际情境中 ,为了特定的目标,运用口头语言和适当的表 达方式(交际手段)进行思想、情感交流的一 种言语活动。口语交际是一个过程 口语交际也是一种行为2口语交际能力与听说能力的区别“口语交际能力”与“听说能力”相比,具有动 态性、复合性、临场性和简散性。二.口语交际教学的意义1我国听说的传统承继2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3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需要 4提高学生生存能力的需要三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口语交际教学的要求 总目标: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 各种实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 往,发展合作精神。第一学段(1-2年级)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 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 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 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 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第二学段(34年级)1.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 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 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 想法。 4.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第三学段(56年级)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听他人说话认 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 转述。 4.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5.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做准备,做简单 的发言。 6.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四.口语交际教学的内容依托教材,联系生活,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教材编排的特点: 1.内容自成体系,力求落实阶段训练目标 2.口语交际话题的选择及练习内容的设置 力求与学生的生活零距离 3.训练主题明确,层次清晰 4.注重评价 五.口语交际教学的特征1.情境性 2.互动性 3.复合性 4.生成性六.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l1.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l2.原因分析l1.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l形同虚设,没有得到落实,学生热情不高l教师剥离了“听”和“说”的关系,把口语交 际变成了口语表达l把口语交际当作知识点去演讲,将课堂 变成了理论讲堂l课堂热闹非凡,课后学生毫无收获l2原因分析l传统语文教育的积习l考试方式的制约 l学生对口语交际课的轻视l教师对口语交际教学的误解(1)“口语交际教学”大于“戏剧教学”( 2)“口语交际教学”与“口头练习”是两个概念( 3)“口语交际教学”不是“普通话教学”七口语交际常见的课堂教学模式。第一阶段,联系生活实际,或创设虚拟的情境 ,让学生明确交际的任务。 第二阶段,学生全员参与,商议完成任务的途 径,探讨表达交流的思路,教师适当点拨。 第三阶段,全员参与,内化表达交流的思路, 尝试表达交流,小组内进行评价。 第四阶段,推荐代表,汇报展示,教师组织评 价。 第五阶段,通过创设情境,“独白”、“对白”变换 形式,深化训练或布置练习向课外延伸 低年段口语交际教学可尝试的形式 看看想想说说相结合忆忆听听说说相结合做做画画说说相结合演演练练说说相结合八.口语交际教学的教学策略设计。l1.活用教材,多加预设,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l2.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获得活泼发展。l3.精心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乐于交际。l4.提供交际案例,在评述中发展学生口语交际能力。l5.关注全体学生,重视学生个性,教学安排循序渐进l6.在技巧上给予适当指导l7.注意口语交际中的双向互动l8.利用好教师的示范作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l9.训练形式的多样化l10.培养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让学生善于交际。1.活用教材,多加预设,避免随意性 和盲目性。(1)口语交际不是教教材,要灵活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口语交际的教材只是提供一个话题。尽管教材安排的 话题,努力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有话可说、 有话乐说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但是,学生生活阅历或 环境不同,知识经验也不同,教材中的某些话题可能 贴近了部分学生,却难免远离了另一部分学生。若拘 泥于教材,就教材静态地展开口语交际实践活动,只 会使口语交际教学走入死胡同。 (2)将课前的预设与课堂的生成有机结合.2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促使 学生获得活泼发展。要在课堂上建立平等、信任、和谐的师 生关系。处理好学生之间的关系,营造一个轻松 的、积极的班级口语交际环境。 3精心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乐于交际 情境创设的基本原则符合学生需要。是学生愿意接近的东西。照顾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积累。交际情境中所要表达的观点必须和大多 数学生的观点相当。情境创设的多种方式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创设情境。 利用插图或课件演示创设情境。 利用表演走进情境。 在游戏中走入情境 陈设相关实物、制作必要的道具、播放录音录 像渲染气氛、请家长参与等。 利用身边发生的事情 学生自设情境4提供交际案例,发展学生口语交际能 力。案例就是一个交际的情境,既可以描述 正确的做法让学生仿效,也可以放一些 问题让学生发现,并探索、讨论正确的 口语交际方法、途径。既可以预设一个 案例供学生评述,也可以就学生的临场表 现进行评述。5关注全体学生,重视学生个性,教学 安排循序渐进(1)对那些积极参与者要予以充分肯定。 (2)对那些活动有顾虑的学生要及时引导。为羞怯的学生 引路,为自卑的同学壮胆,鼓励他们开口,为那些生 活中有过尴尬经历的同学,作出鼓励性评价,为每一 个学生创造说的机会。 (3)将口语交际能力进行层级分解,教学循序渐进。采取多种形式,设计多个回合,在一步一步逐渐深 入的互动中,体现学生由交际得比较简单、表面,到 交际得比较丰富、深入的训练过程。多个回合的交流 有助于提高交际的质量,体现语言能力的发展过程。 (4)在教学中分小组模拟情境,使每个学生都肩负任务, 增加说话的机会,扩大说话面。 6在技巧上给予适当指导内容方面的指导: 1指导方法,仔细观察。 2以问助说,丰富内容。 3提供句式,理顺思维。 4. 激发想象思维,丰富说话内容 5连句成段,连段成篇。 临场应对方面的指导7注意口语交际中的双向互动(一)学习方式的互动(1)生生互动。(2)师生互动。(3)群体互动。 互动方法: 在合作中实现互动。在商讨中实现互动。创造多种条件实现互动。 (二)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互动。 8利用好教师的示范作用,充分发挥教 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的示范,引导作用 教师对学生的有效指导。指导方式:有痕指导 无痕指导 9训练形式的多样化口语交际专题训练 渗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从课文的对话入手。 从补白课文内容入手。 从高质量回答练习入手。 紧扣生活随机训练 利用活动随机训练游戏竞赛活动 向家长汇报活动 小记者采访活动 艺术团演出活动10培养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让学生 善于交际。(1)强调学生学会倾听 l重激励,引发倾听兴趣 方法:言语激励 荣誉激励l善引导,提高倾听能力听懂别人的内容,听出要点,分辨异同 (2)重视培养语言应对能力。九关于口语交际的评价(一)在培养过程中进行的评价 (二)形成性评价 (一)在培养过程中进行的评价 1口语交际课上的评价 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要培养“五种意识” 对手意识(对谁?) 目的意识(抱什么目的?) 情境意识(在什么场合?) 方法意识(如何听?如何说?) 评价意识(自己的话语是如何传递的?) 学生(60分) 参与状态(15分) 1、积极参与学习,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愿望, 并踊跃举手发言。 2、认真参与讨论,发挥讨论优势。 3、专心听、大胆说、大声读、认真写。 交往状态(15分) 1、生生间友好合作,小组学习能给予别人帮 助。 2、能用规范的普通话把话说好、说通顺。 3、大胆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 思维状态(15分) 1、能积极思考,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2、言语流畅,有条理。善于解释、说明、表 达。 3、学会倾听,能接受他人的意见,并能修正 别人的意见。 4、善于质疑,见解独到并有创意。 生成状态(15分) 1、学生全身心投入交际情景进行交际、乐于 交际。 2、交际中体验成功,感到满足,树立交际的 自信心,敢于交际 3、学习有收获,能总结学习心得。教师(40分) 教育思想(10分) 1、教学目标明确,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口语 交际的目标要求。 2、抓住交际内容及交际过程中的德育成分,寓德于 教。 3、树立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发展意识。 4、面向全体学生,让大部分学生开口讲话、口语交 际。 教学过程(10分) 1、情景导入,创设交际具体情景,引起学生交际的 兴趣。 2、交际内容贴近生活,深入浅出,分步实施。 3、互动交往,实现多边交流。 4、课堂交际与生活交际结合,让学生在实际交往中 发展提高。 5、充分让学生质疑。 6、及时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教育效果(10分) 1、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充分,全员参与即效性明显。 2、通过师生双边活动,使交际目标在学生身上得以 体现。 教师素养(10分) 1、微笑,尊重和信任全体学生。 2、语言准确、流利、感染力强。 3、善于创设语言训练环境。 4、把握教学节奏,适时调控,体现教学机智。2.在语文教学各环节中的评价 这个环节中以教师评价为主。语文教学中 ,学生在回答问题、讨论、交流中可以表现出 口语交际的能力,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关注 学生的语言表达,及时指出学生表达上的缺陷, 对于学生表现出的口语交际的技巧也要及时给 予肯定。 3日常生活中的评价 这里的日常生活主要指的是学生除学 校以外的生活,更多的是家庭生活,所 以建议家长参与到评价中来。学生在学 校之外经历更多的社交环境,而家长是 与学生最亲密的人,接触最多,所以最 适合评价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二)形成性评价 新课标中特别强调了形成性评价,并建议使用成 长记录袋的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 程和结果的资料,如,关于学生平时表现和兴趣潜 能的记录、学生自我反思和小结、教师和同学的评 价、来自家长的信息等。” 运用成长记录袋进行评价要把握好几个关键问题: 一是明确使用目的 二是明确学生在选择内容和自我评价中的作用 三是教师对学生建立和运用成长记录袋的指导 四是师生共同确定评价标准,五是组织展示、交流和 评分活动教育是事业, 事业的成功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 科学的探索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