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5页 / 共22页
第6页 / 共22页
第7页 / 共22页
第8页 / 共22页
第9页 / 共22页
第1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冠心病左心功能不全的 介入治疗贾国良 李成祥 郭文怡 李伟杰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内科 冠心病左心功能不全患者长期生 存率低,CASS研究显示,冠状动脉旁路 移植术(CABG)可改善远期预后。经 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如治 疗成功, 则长期预后良好,但围术期 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尤其是死亡率高。冠脉内支架术可显著提高介 入治疗围术期的安全性,降低远 期再狭窄的发生率。因此,我们 采用PTCA结合支架治疗冠心病左 室功能不全。对象和方法对象: 冠心病左心功能不全介入治疗104例LVEF40%,左室造影或心脏超声(改良 Simpson法) 伴或不伴有临床心衰症状表1 104例冠心病左心功能不全患者特点特点 例数 % 年龄(岁) 55.58.5(3575) 男 98 94 心肌梗塞 90 87近期(2 月) 46 44远期(2 月) 44 42 心绞痛 48 46 NYHA 分级 43 41 20 19 31 30 10 10 病变范围 单支病变 26 25双支病变 32 31三支病变 46 441支闭塞 52 50 LVEF(% ) 29.78.7(640)介入治疗方法 PTCA及支架植入治疗15 例(14%,1992 年前)单纯PTCA89例(86%,1993年后) 支架支持下的介入 治疗多支病变首先处理“罪犯”血管,尽可能同时 处理其它直径狭窄70%病变,7例因病变复杂 或心衰严重分两次处理。 单纯PTCA患者常规使用阿斯匹林、肝素 植入支架患者1995年以前应用阿斯匹林、潘生丁、低 分子右旋糖酐、肝素、华法令抗血栓治 疗 1996年以后,术前3d开始使用阿斯匹林 、噻氯匹啶,术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 (4000U,2/d)2wk-4wk。标 准 病变成功:单纯PTCA,狭窄减轻20%残 余狭窄率50%植入支架, 残余狭窄率20% 病例成功:1支病变血管扩张成功,症状 改善,无严重并发症(死亡、心肌梗塞、 E-CABG) 完全血运重建:所有冠脉主干及其主要分 支残余狭窄均70%(面积法)临床复发:术后心绞痛或心衰症状重新出 现或加重随 诊 所有患者出院后通过门诊复 诊、电话或通信随诊心脏事件:死亡、心肌梗塞、重 复介入治疗、临床复发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SD表示。 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2检验 方法,计量资料自身病例对 照采用配对t检验,Kaplan- Meier法估测生存率。结 果104例患者中,单纯PTCA32 例(31%) ,植入支架62例(60%,共102只),冠脉内 旋切术1例(1%),旋磨术1例(1%),切割 球囊3例(3%) 94例(90.4%)介入治疗成功,严重并 发症2例(2.0%):1例(1.0%)死亡,1例 (1.0%)非致死性心肌梗塞,无1例E-CABG 8例 (9.6%) 治疗失败,其中1例术后第16日发生支架血栓, 引起心肌梗塞、死亡1例术后第1日发生心肌梗塞6例钢丝无法通过闭塞病变治疗病变191处,173处治疗成功,成功 率为90.6%闭塞病变成功率70.7%(29/41)狭窄病变成功率96%(144/150)(P0.05)、各种心脏事件发生率(24% vs 44%, p0.05)均低于后者,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我们认为,由于支架本身具有的减低再狭窄发生率的作用,广泛应用支架可能改善介入治疗冠心病左心功能不全的远期疗效。 结 论v 在广泛应应用支架的年代v 介入治疗疗冠心病左心功能不全v 围术围术 期安全性高v 远远期疗疗效良好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