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9页
第2页 / 共59页
第3页 / 共59页
第4页 / 共59页
第5页 / 共59页
第6页 / 共59页
第7页 / 共59页
第8页 / 共59页
第9页 / 共59页
第10页 / 共59页
亲,该文档总共5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子商务应用与发展中 的若干重要问题覃 征 教授一、电子商务发展概况 电子商务发展背景及过程l 信息经济的产生与发展信息经济,或称数字经济、知识经济,是自 90年代以来伴随信息技术迅猛发展而产生的 新的经济形式。 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1984年9月为经济参考题词邓小平指出邓小平指出: :江泽民指出江泽民指出: :四个现代化,哪一化四个现代化,哪一化也离不开也离不开信息化。信息化。19911991年年朱镕基指出朱镕基指出 : :20002000年年1010月月9 9日(关于制定日(关于制定“ “十五十五” ” 计划建议的说明)计划建议的说明)新的新的历史机遇历史机遇,使我们可以把工业化与,使我们可以把工业化与 信息化结合起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信息化结合起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 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我们讲抓住机遇,很重要的就是要抓住我们讲抓住机遇,很重要的就是要抓住 信息化这个机遇信息化这个机遇 。胡锦涛指出胡锦涛指出 : :科学发现正在为技术创新和生 产力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道路,科技 成果产业化周期缩短,技术更新速度 越来越快,以信息科技、生物科技为 主要标志的高技术及其产业快速发展,不断创造出 新的科技制高点和经济增长点,成为科技创新和先 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 大动力。-胡锦涛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十五规划建议高度广度大思路一、电子商务发展概况 电子商务发展背景及过程l 网络经济的产生与发展网络经济就是基于网络尤其是互联网所产生 的经济活动的总和。 网络经济是以信息产业为基础的经济,它以知 识为核心,以网络信息为依托,采用最直接的 方式拉近服务提供者与服务目标的距离。 一、电子商务发展概况 电子商务发展背景及过程l 虚拟企业的产生与发展虚拟企业,是指针对某种市场机会的快速反 应,通过互联网技术将拥有相关资源的若干 独立企业集结起来,以及时地开发、设计、 生产、销售多样化、用户化的产品或服务而 形成的一种网络化的动态的战略联盟。虚拟企业的特点网络化灵敏化动态化虚拟化水平管理虚拟企业的企业模型 一、电子商务发展概况 电子商务发展背景及过程电子商务发展简图一、电子商务发展概况 国内外电子商务发展动态l 美国(电子商务应用的大国)l 日本(工业应用的大国)l 英国(理论研究的大国)l 中国(培养人才的大国)美国电子商务发展动态主流发展B2B模式的电子商务建立虚拟企业,推动企业在线交易广泛使用B2C模式进行商品交易在军用领域广泛使用在线后勤保障及军援军贸 电子商务系统制定国家电子商务体系及相关法律体系制定国际电子商务标准大力输出高技术含量的电子商务软件系统在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中培养具有电子商务 学位的高级人才日本电子商务发展动态在著名跨国公司中推行B2B电子商务模式结合日本先进制造业研制符合日本国情的制造业 电子商务系统在零售业中开展B2C电子商务模式在日本大学和企业中培养电子商务高级人才广泛吸收国外电子商务人才为日本经济建设服务英国电子商务发展动态以国家电信行业为龙头开展B2B的电子商务在大学和研究机构中开展电子商务基础理论研究用电子商务技术对传统企业进行重组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动态主流发展网络环境下的B2B电子商务模式建立可定制的电子商务系统鼓励中小企业进行电子商务贸易研究制定相应的电子商务发展策略(1) 区域电子商务发展策略(2) 金融认证体系(3) 可定制电子商务技术标准制定中国电子商务人才发展规划(1) 建立中国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基地(2) 在一些著名大学中建立电子商务学科(3) 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二、电子商务的支撑环境三、电子商务的体系结构 电子商务的基本模式B2B模式B2C模式B2G模式G2G模式C2C模式基本模式B2B模式B2B模式下的电子商务体系结构图 B2C模式B2C模式下的电子商务体系结构图 G2G模式政府之间纵向关联的G2G模式G2G模式政府之间横向关联的G2G模式三、电子商务的体系结构 电子商务体系结构l 电子商务三层体系结构l 可定制电子商务体系结构l 国家电子商务体系结构底层网络平台电子商务基础平台电子商务应用系统电子商务三层体系结构中间(构件)层主要用支持商业主体的应用 程序接入本系统表现层包括根据用户要求定制的个性化和 专业化的网络站点应用模型层是电子商务的实际应用模型总线层负责整个结构的应用控制和数据流控制公共层包含XML编译器和基于XML的重构等数据存储层负责管理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的 海量商业数据网络计算层主要处理电子商务体系运作过程 中大量商务数据在网络传输介质上的传播可定制电子商务系统结构国家电子商务体系结构四、电子商务推动企业 人力资源重组 网络环境促进人力资源组织结构变化传统组织管理模式向数据流管理模式转变传统人力资源组织结构向“产品”组织结构转变矩阵管理模式向空间立体管理模式转变四、电子商务推动企业 人力资源重组 电子商务系统的应用促进了人力资源重组创新人才和基础研究型人才融合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融合营销人才和社会学人才融合四、电子商务推动企业 人力资源重组 电子商务应用推出新型人才设计方法虚拟企业管理人才设计虚拟环境下集成系统研制人才设计商务系统中营销人才的理念设计复合人才设计方法四、电子商务推动企业 人力资源重组 电子商务体系结构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法虚拟定位跟踪方法可定制定位管理方法传统机制管理方法网络环境递阶控制自适应调度管理方法网络心理学管理方法五、电子商务与管理者的素质 电子商务对管理者的基本要求(1)技术要求: 熟练掌握网络工具 熟练掌握主要相关企业的主页 会使用网络工具研发相应的小型商务系统(2)心理要求: 网络环境下的健康创造心理 电子商务条件下的交互心理 虚拟环境下的资源管理心理 网络经济环境下的社会学心理(3)创新要求: 网络环境下的创新素质培养 虚拟企业产品设计创新人才的培养 数字社区人员团队创新领导人才的培养六、电子商务应用与发展中 的若干问题 可定制电子商务平台技术将作为近5年发展的主流 网页为主要特征的电子商务系统将逐步向虚拟企业转变 传统企业的技术改造将依赖电子商务系统的应用 企业贸易将向在线电子商务贸易转移 电子商务系统的技术标准制定将逐步成为国家标准 电子商务的法律体系制定将成为国家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经济(数字经济、新经济)将作为电子商务的经济基础为众人所认同 数字新大洲(网络新大洲)将作为数字新大陆为各国所瓜分 网络技术平台、电子商务平台国际标准将制定并广泛应用于经济建设,并 促进经济发展 电子商务人力资源将成为各国竞相“掠夺”的对象 主要发达国家将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列入国家发展战略计划 数字社区将成为人类共同居住的家园七、电子商务典型案例分析新 浪什么是新浪的什么是新浪的 主要业务主要业务?新 浪新浪业务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线上广告, 另一部分是移动增值。 新浪业务范 围线上广告线上广告无线增值SMS IVR MMS,WAP等 其他游戏等SMS为短消息服务;IVR为互动式语音应答;MMS为多媒体信息服务;WAP为手机上网服务。新 浪新 浪新 浪1/05 2/05 3/05 4/05 1/06 2/063/064/060506SMS20.215.617.418.216.216.112.410.871.555.5IVR1.522.12.12.525.75.17.815.3MMS,WAP等4.754.64.544.33.73.418.815.4无线增值26.522.624.124.822.722.421.819.398.186.32006年度移动增值业务较2005年下降12,其中 短信业务(SMS)收入下降是主要原因。单位:百万美元新 浪新 浪 2006年新浪营业总收入2.13亿美元,较2005年度 1.94亿美元增长10,扭转了去年营业总收入下滑 的局面。 线上广告收入比重持续扩大,构成收入的主要来 源。2006年第四季度新浪收入的63来自于线上广 告业务。 移动增值收入比重不断下降,其中短信收入下滑 最明显,从2005年第一季度的57下滑为2006年度 第四季度的35。新浪20052006营业分析:新 浪课后思考题:1. 近几年短信业务在中国市场的增长率高达30 ,是什么原因导致新浪的短信业务迅速下滑?2. 统计国内主要的门户网站搜狐、网易、QQ、 TOM、雅虎中国在2006年度的主要营业收入,分别列 出线上广告和移动增值的比重,并详细说明统计数 据的来源。科学论文的阅读科学论文的阅读一、科学论文的理论界定 二、社 会科学论文的 三、自然科学论 文的 四、科学论著的阅读方法一、 科学论著的阅读方法(一)、科学论著的基本特征学术性创造性科学性文献性系统性宏阔性v二、 社会科学论文的阅读 v(一)、具备必要的社会科学知识基础和修养 v(二)、在历史文化背景中进行科学的解读 v(三)、注重人文精神的提取 v1、 什么是人文精神 v2、 如何提取人文精神v三、 自然科学论文的阅读 v(一)、具备必要的自然科学知识的基础和修养 v(二)、在科学史的背景中进行科学的解读 v(三)、注重科学精神的提取 v1、 什么是科学精神 v2、 如何提取科学精神v四、 科学论著的阅读方法 v(一)、科学论著的基本特征 v 学术性 v 创造性 v 科学性 v 文献性 v 系统性 v 宏阔性 v(二)、善于把握科学论著的框架和体系 v(三)、悉心寻找科学论著的学术独创性v v 阅读教学论 v 一、阅读教学的目标 v 二、阅读教学的要求 v 三、阅读教学的方法 v 四、阅读教学的模式v一、 阅读教学的目标 v(一)、阅读教学的文化背景和基本理念 v(二)、阅读教学法的总体和阶段目标 v1、 阅读教学的总体目标 v2、 阅读教学的阶段目标 v(三)、阅读教学法的资源开发和利用 v1、 语文教学的资源开发和利用 v2、 关于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v (四)、阅读教学的具体策略 v 1、 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v 2、 语文教学应注重师生民主平等对话 v 3、 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v 4、 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关系 v 5、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v (五)、阅读教学的评价系统 v 1、 评价总体原则 v 2、 评价内容和方法 v 朗读、默读能力的评价 v 精读能力的评价 v 略读、浏览能力的评价 v 文学作品阅读能力的评价 v二、 阅读教学的要求 v(一)、培养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v(二)、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 v(三)、陶冶心灵、铸造人格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