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49页
第2页 / 共149页
第3页 / 共149页
第4页 / 共149页
第5页 / 共149页
第6页 / 共149页
第7页 / 共149页
第8页 / 共149页
第9页 / 共149页
第10页 / 共149页
亲,该文档总共1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中考议论文阅读的选文多以高尚的人格、正确的人生态度、良好的习惯等为主要内容,注重人文关怀能给人以启迪和警醒。开放性试题稳坐江山,注重读写结合,或补充论点、论据或补充过渡句,或仿写,或写一段启发体会等,注重联系实际,强调日常积累,尊重学生个人感受与理解。迎战2012年中考,议论文阅读的备考不容忽视,怎样引导学生做好准备呢?希望下面的建议对您有所帮助:1.抓住特征,明确方向。结合【热点精要研析】栏目,引领学生明确议论文的文体特点、三要素等基本知识点,以及议论文阅读在中考中的地位、命题角度等,明确复习的方向和侧重点。 2.分讲训练,归结方法。一课时一讲内容:先引导学生研读【考点概述】,深入细致地掌握知识点、注意事项;然后要求学生完成【典例探究】,通过体验真题,形成对议论文的理性认识;最后细读【方法宝典】,梳理答题技巧。 3.集中演练,举一反三。从学生实际出发,选择【真题感悟中考】【预测新题快递】中的典型题目进行强化训练,引导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将能力转化为素养。另外,在议论文阅读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特别关注开放性试题:多积累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积累典型事例,收集相关事实论据。培养学生根据原文观点发表独到见解的创新能力。 从近几年的中考试题看,议论文阅读所选文章以课外为主,题型由主观题占主导地位,向尝试性试题发展,并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试题的分值一般在8分左右。其题型的考查角度如下: 1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的见解和主张。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解决“要证明什么”的问题。议论文的论点要求正确、鲜明。论点的提出:(1)开门见山,直接提出中心论点。(2)针对生活中存在的某种现象提出论题,通过分析论述,归纳得出中心论点。(3)叙述作者亲身经历的某个生活事例后得出论点。 (4)从故事中引出问题,经一步步分析后得出结论,提出中心论点。(5)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结中心论点。论点的位置:在标题、文首,或在结尾,还可能在文中。论点的类型分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有的文章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有的文章有几个并列的分论点。注意论点与论题的区别:(1)定义不同。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论题是有待于证明的命题,它仅是议论的问题或对象。(2)形式不同。论点的提出一般是一个较完整的判断句,论题的出现常是一个短语。(3)位置不同。论点的位置灵活,论题的位置一般在标题或文首。 2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依据。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论据要求确凿、充分、有代表性。论据的类型及其作用如下:作为论据的理论总是读者比较熟悉的,或者是为社会普遍承认的,它们是对大量事实抽象概括的结果。3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论证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常用的论证方法及其判断依据如下:引用论证大多数情况下可归入道理论证,但当一篇议论文引用名人轶事、奇闻趣事时,就要独立出来,其作用在于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1.阅读全文,说说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答:_【答案】读书人欲从书本中汲取力量,高远的眼界是至关重要的。2.第(2)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答:_【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论证方法的掌握能力,首先要掌握常用的几种论证方法,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作者的观点即可。【答案】举例论证,列举了周总理、冯友兰读书的例子,有力地证明了“眼界决定了读书的目的归宿”的观点。3.第(4)段提出了什么见解?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一段。答:_【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理解论证结构层次的能力,第(4)段开头即表明了观点,然后联系第(3)段论证的内容来回答。【答案】读书的眼界,自然还取决于读书的宽度。文章第(3)段说“眼界也决定了读书人读书的方式方法和兴趣效果”,而第(3)段只论证了“方式方法”,第(4)段则论证了“兴趣效果”,使得论证更加全面而严密。4.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答:_【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语句的理解能力,只要围绕“我们读书的目的是提升文化素质,增强品德修养”这一中心分析即可。【答案】示例:读书是一件高雅而神圣的事,要从中获得自己的时代使命,并为之努力奋斗。尤其是我们初中生读书,尤其是要超越升学的功利性,明确读书是为了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增强自己的品德修养,获得更多的知识能力。5.本文标题为“幸福”,但开篇却由哲学家培根写起,有什么作用?答:_【分析】此题考查议论文中记叙的作用。从文字的位置以及与论点的关系入手解答。【答案】引出论题,并有助于作者确立自己的观点。6.第段的画线处,应填入的诗句是( )A.白雪却嫌春色晚B.草色遥看近却无C.山净江空水见沙D.百般红紫斗芳菲【分析】解答此题应从后句“这是人类无数错觉中最大的错觉”入手,并结合选项思考解答。【答案】B。7.第段中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举一种进行分析。答:_【分析】此题考查对论证方法的判断及作用的分析。解答时要从常见的四种论证方法入手解答。【答案】举例论证,如“中非洲的洛美人丛林”一例,有利地证明了幸福不为财富多寡所左右。8.第段中提到的“欲急速致富者将不免于不义”,在当今社会中也不乏其例,请选取三个事例用排比句式写出。答:_【分析】此题考查对论据的运用能力。一方面要紧扣“欲急速致富者将不免于不义”,另一方面要采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答案】示例:为了增甜抢市,多获利,西瓜上超标使用膨大激素;为了“保鲜降资”,快出手,血豆腐中违法使用福尔马林;为了提色加味,赚黑钱,小食品里随意使用添加剂。9.理解下面句子的含意。宫殿里有叹息,茅屋中有歌声。答:_壮丽的日出和春天等待观赏,我们无暇。答:_【分析】此题考查对语句含意的理解。解答时要领会关键词“宫殿”“叹息”“茅屋”“歌声”“壮丽的日出”“春天”等的深刻含义。【答案】富人也有烦恼,穷人亦可快乐,幸福不为财富多少左右。我们忙于追求财富,无暇观赏自然的美丽,体验生命的美好。10.第段中作者的幸福观是什么?对你有什么启发?答:_【分析】此题考查对论点的把握能力及感悟能力。解答时要结合文章最后一句话来思考解答。【答案】作者的幸福观是以爱消除功利,在万物中获得自己的价值和自然的人性。启发:略。1提炼和概括论点的方法如下:(1)从位置上寻找:标题、开头、中间(很少出现)、结尾(关注“所以”“总之”“因此”“总而言之”“归根结底”等总结性的词语)。(2)分析论据反推论点:论据是为证明论点服务的,分析论据可以看出它证明什么,肯定什么,支持什么,这就是论点。(3)摘录分论点(此类文章没有中心论点),分论点一般位于段首,或有标志性词语:首先、其次、再次等。如【典例1】T1。 个别同学因对论点的概念理解不透彻,错将论题当成论点,或者错将比喻句、反问句等作为论点,以致失分严重。要明确:一篇议论文只有一个中心论点,论点应该是完整而鲜明的表论断的句子。 2概括、分析、补写论据的方法如下:(1)概括事实论据的解题思路:第一步,明确全文中心论点或该段中作者的观点;第二步,找出论据包含的两大要素人物、事件,如果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等具有特殊意义,也要找出来;第三步,采取“人物+事件”的基本格式进行表达,要求语言尽可能简洁,还要紧扣该段中作者的观点。 (2)分析论据内容及其作用的步骤:第一步,明确论据类型,回顾其一般作用;第二步,采取下列格式作答:这是论据,在文中起着证明(中心论点,如果有分论点,则要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的作用。(3)补写论据的基本原则:紧扣中心论点,如果该段中有分论点,则要紧扣分论点。 基本方法:补写事实论据可采取“人物+事例+简短评价”的答题格式,做到所选事例典型、真实,表述语言简洁概括。补写道理论据要选择大家熟知的名言警句、格言、定理等,做到书写正确,有出处的一定要写清出处。如【典例2】T8。有些同学会因对论点与论据之间被证明和证明的关系理解不深入,在分析论据作用、概括或补写论据时,往往对中心论点或分论点置之不理,使得补充的论据与论点不一致或论据分析“无所依傍”,造成失分。 3论证方法的判断与作用分析方法如下:(1)论证方法的判断:回顾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判断依据;细读文段,对号入座。如【典例2】T7。(2)论证方法的作用分析:如【典例1】T2。论证是一个过程,是一种方法,在判断论证方法时,切忌漏掉“方法”二字,只简单地写为“举例”“道理”“比喻”“对比”等,这样的表述是不确切的。 1论证过程及结构层次(1)论证过程主要包括以下三点:论点是如何提出的?论点是怎样被证明的?从全文结构看,是否有过渡?是否有总结? (2)议论文的结构层次:议论文的一般结构形式为: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论点是怎样被证明的”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思考:运用了哪些事实和道理论据;是否有正反两面的分析说理等。 2语言特色(1)议论文语言特色主要表现为:准确概念使用准确;定语、状语等修饰成分恰当。严密判断和推理严密,语言表达周密,逻辑性强。鲜明表述明确,不模棱两可,态度明确,爱憎分明。(2)语言特色考查命题形式:(1)议论文语言鲜明的特点还表现为:恰当使用修辞方法和特殊句式,增强语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