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6页
第2页 / 共56页
第3页 / 共56页
第4页 / 共56页
第5页 / 共56页
第6页 / 共56页
第7页 / 共56页
第8页 / 共56页
第9页 / 共56页
第10页 / 共56页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2年江苏高考语文卷命题分析与复习思考 江苏宜兴 杨志芳 解读2012年江苏高考,当然不能停留在 2012来考虑。江苏高考2008年至2012年语文 卷,有许多值得思考和研究的地方。江苏高 考语文的基本特点是“稳中有变”,这“稳 ”在什么地方?有什么规律性?这“变”是 如何“变”的?形式和内容发生哪些变化? 研究这些问题,会给我们2013年高三语文复 习带来许多启示。其中,了解某一知识的本 质,全面掌握其表现形式及其内涵,是最核 心的启示。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综述】江苏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部分 ,考查点与题型稳定,语音、成语、病句中选 考两题,为选择题;概括与表达各选一题,为 主观表述题。具体考查又有变化:语音题,稳定考查内涵,拓展考查外延;成语题,稳定考查外延,拓展考查内涵;病句辨析题,稳定考查外延,也稳定考查 内涵;表述题,拓展考查外延,也拓展考查内涵 。 语音辨读、成语运用辨析、病句辨析(2008年)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 相同的一组是( )A识别博闻强识 模仿装模作样 剥削生吞活剥B朝圣朝令夕改 提防提心吊胆 绿茵绿林好汉C箴言缄默无言 蠕动耳濡目染 粗犷旷日持久D湍急惴惴不安 讳言经天纬地 勘察堪称一绝 【Ashzh,mm,bb;Bchozho, dt,ll;Czhnjin,rr,gungkung;D tunzhu,huwi,knkn】【答案】B (2009年)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 相同的一组是( )A调度宏观调控 降解降龙伏虎 搪塞敷衍塞责B省视省吃俭用 拓本落拓不羁 纤绳纤尘不染C圈养可圈可点 喷薄厚古薄今 重申老成持重D臧否否极泰来 乐府乐不思蜀 屏蔽屏气凝神 【Adiotio,jingxing,ss;Bxngshng, ttu,qinxin;Cjunqun,bb,chngzhng; Dpp, yul, pngbng】【答案】B (2010)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 同的一组是(3分)A弹劾弹丸之地 哽咽狼吞虎咽 责难多难兴邦B鲜活寡廉鲜耻 泊位淡泊明志 叶韵一叶知秋C大度审时度势 长进身无长物 解救浑身解数D参差扪参历井 披靡风靡一时 畜牧六畜兴旺 【Atn/dn,y/yn,nn/nn;Bxin/xin, b/b,xi/y;Cd/du,zhng/chng,ji/xi;D cn/ shn,m/m,x/ch】【答案】C (201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 一组是:(3分)A舟楫/编辑 道观/冠名权 濒临/彬彬有礼 B蹒跚/珊瑚 嫁接/度假村 布帛/并行不悖C慑服/拍摄 昭示/软着陆 荒诞/肆无忌惮 D忏悔/阡陌 储蓄/处方药 复辟/刚愎自用 【A项. j, gun, bn。 B项 shn, ji, “帛(b)”与“悖(bi)”读音不同,C 项 sh, “昭(zho)”与“着(zhu)”读音不 同,dn。 D项“忏(chn)”与“阡(qin)” 读音不同,ch,b。】【答案】A 【分析与思考】语音考查:考查内涵稳定,考查 外延拓展。江苏高考从2004年单独命题至2010年,语 音辨读是必考题,2011年空缺一年,2012年又恢复了 语音考查。考查重点是:识记字音,不要求拼写;重 点考查声母和韵母,注意读音和意义的相关性。也就 是说,主要区别声母与韵母的读音。但外延有所拓展 :2006年2007年考查因义而定读音的多音字,2008年 增加声旁异读的形近形声字,变成“多音字形近字 ”的格式,而2009年2010年又回到纯考多音字辨读; 2012年增加了同音字辨读,形成“形近字同音字” 的格式,有四组形近字,八组同音字。实际上是“形 近字”“多音字”声母与韵母读音区别的一种转化。 多音字、形近字、同音字,因义异或声母不同,或韵 母不同,或声母韵母均不同。 例如“帛(b)”与“悖(bi)”,声母同, 韵母不同,实际上要辨读形近字“脖”“勃”“悖 ”的读音,不要误读“悖”;“昭(zho)”与“ 着(zhu)”声母同,韵母不同,实际上辨读多音 字“着”(着数,着迷,沿着,着陆)的读音。“ 忏(chn)”与“阡(qin)”,属形近字,韵母 相同,声母不同。再如,“濒临/彬彬有礼”,实际 上辨读形近字“濒临”与“频繁”“频仍”的声母 读音;“荒诞/肆无忌惮”,实际上辨读形近字“荒 诞”与“蔓延”“筵席”,“肆无忌惮”与“殚精 竭虑”“禅悟”“禅让”的声母读音;“复辟/刚愎 自用”,实际上辨读多音字“复辟”“辟谷”与“ 辟谣”、形近字“刚愎自用”与“腹稿”“覆辙 ”“馥郁”的声母韵母读音。 语音复习,应当重朗读,重多音字形近 字的朗读,重其声母与韵母的区别。平时多 进行一些辨析性朗读训练,培养考时默读的 习惯。 (2008年)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 一句是( )A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 纷纷送孩子去练钢琴,学围棋,上英语兴趣 班,真 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B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 念越来越深人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 家乡,外出闯荡一番。C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书 法精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飘逸,将汉字 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D老李从小就养成了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遇 到问题,总是不耻下问,及时向同事、亲朋好友甚至 左邻右舍请教。 A项“无所不为”意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 坏事都干,贬义词。用来形容年轻的父母费尽心思 地送孩子学钢琴、围棋、英语,感情色彩不对。B项 “安土重迁”意为留恋故土,不肯轻易地迁移。而 该句说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乐意告别家乡, 词义与句义完全相反。C项“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 谈话详尽透彻,也指暴露得很彻底。该句说的是书 法风格各异,充分详尽地展现了汉字之美,用“淋 漓尽致”非常准确。D 项“不耻下问”意为不以向 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而 句中说的是老李向同事、亲朋好友甚至左邻右舍请 教,不存在地位高低、知识多少的问题,使用不当 。(20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 句是(3分)A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 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 市民。B近年来,在种种灾害面前,各级政府防患未 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 降到最低限度。C这些“环保老人”利用晨练的机会,将游客 丢弃在景点的垃圾信手拈来,集中带到山下,分类处 理。D“生命的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长度,在于 奉献而不在于获取”院士的一番话入木三分,让 我们深受教育。 A褒贬不当。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 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此处为英雄事迹。B 前后矛盾、不合语境。防患未然:在事故或灾害尚 未发生之前采取预防措施,也说防患于未然。此处 灾害已经发生。C对象不当、不合语境。信手拈来 :随手拿来。多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费 思索,就能写出来。捡垃圾不能用“信手拈来”。D 入木三分:相传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 刻字的人发现墨汁透人木板有三分深(见于唐张怀瓘 书断)。后用来形容书法有力,也用来比喻议论 、见解深刻。此处修饰“院士的一番话”正确。【答案】D (2011)下列各组成语中,没有错误的一组是(3分 ) A.归根结底 旁征博引 莫衷一是 舐犊情深 B.察言观色 胜卷在握 美轮美奂 醍醐灌顶 C.孺子可教 随遇而安 铩羽而归 相形见拙 D.运筹帷幄 励精图治 咳不容缓 沧海桑田 2011年,“高考作文是否禁用网络词语”的议 论,引起不小的反响,其中“咳不容缓”就是遭到 阉割的一个成语。也许就是这些因素引起出卷者得 注意,从规范成语书写的角度出了这道题。可能考 虑到突兀,考查的成语书写错误比较明显:“胜卷 在握”应为“胜券在握”,“相形见拙”应为“相 形见绌”;“咳不容缓”应为“刻不容缓”。答案 :A。(2012)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和依次填入成语,最 恰当的一组是:(3分)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者,事实上等于 _。人家给咱们介绍一位沈雁冰先生,不如介 绍茅盾来得响亮;介绍一位谢婉莹女士,不如介绍冰 心来得_。等到自己也肯公然承认名叫茅盾或 冰心的时候,仍不失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好汉。 千秋万岁后,非但真假难辨,而且_。A改名换姓 大名鼎鼎 弄巧成拙 B移花接木 如雷贯耳 弄巧成拙C改名换姓 如雷贯耳 弄假成真 D移花接木 大名鼎鼎 弄假成真 第一空根据“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应填 “改名换姓”,“移花接木”含有“暗中更换人和 物,以假乱真”之意,与前文语境不符;第二空根 据沈雁冰之例中有“来得响亮”一语,所以选填“ 如雷贯耳”最为恰当;第三空由“真假难辨”和上 文讲到的趋势,填“弄假成真”。【答案】C 【分析与思考】成语运用考查:考查外 延稳定,考查内涵拓展。成语运用正误辨析 ,除2009年外,也成为必考题。考查的内容 已经突破考点“正确理解词语(包括成语) 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并能正确使用。”, 2011年考查成语书写,2012年考查根据语境 选填成语,实际上是近义成语比较选用。但 都在理解成语意义这一范围内。现代汉语词 语尤其成语,本来就是音、形、义的结合体 。 可见,成语考查涉及形式和内容两个方 面,具体有:成语书写,成语运用,成语比 较选用,成语替换成语(误)、句子或短语 。凡书写,与含义有关,凡运用,与理解含 义和运用语境都有关。理解成语重在:感情 褒贬,使用对象,语境一致,形近混淆,前 后矛盾,望文生义。成语复习,应当利用好积累的复习经验 ,适当拓展:熟读含义,辨析语境;分类复 习,综合训练。 (2008年)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是与其他文明碰撞、 融合、交流的过程,完全封闭的环境不可能带来文 明的进步,只会导致文明的衰落。B推行有偿使用塑料袋,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 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这无疑会对减少白 色污染、净化环境产生积极作用。C奥运火炬登顶珠峰,必须克服低温、低压、 大风等不利的特殊气候条件,充分考虑登山队员登 顶时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D将于2013年建成的京沪高速铁路,不仅能使 东部地区铁路运输结构得到优化,而且有利于铁路 运输与其他交通方式形成优势互补。 A 项语序不当,“碰撞、融合、交流”应改为 “碰撞、交流、融合”。B项成分残缺,“培养”后 面缺少宾语中心语,应改为“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 用塑料袋”的“习惯”。C 项搭配不当,“克服” 的应该是什么“困难”,不应是“特殊气候条件” 。 【答案】D (2009年)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随着全球气温升高,飓风、洪水、干旱等极 端气象事件的频率和强度正在增加,气候变暖已成为 全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挑战。B对“80后”作家来说,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 要克服彼此间的同质化倾向,张扬自己的艺术个性才 是他们的发展之路。C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蔓延,但随着一 系列经济刺激计划的逐步落实,中国经济出现回暖迹 象,人们对经济复苏的信心开始回升。D由于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好奇心又强,对事 物缺乏分辨力,容易被大众媒介中的不良信息诱导, 从而产生思想上、行为上的偏差。 A项“极端气象事件”后缺少成分“发生”致搭 配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