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7页
第2页 / 共77页
第3页 / 共77页
第4页 / 共77页
第5页 / 共77页
第6页 / 共77页
第7页 / 共77页
第8页 / 共77页
第9页 / 共77页
第10页 / 共77页
亲,该文档总共7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 概说中 国 古 典 诗 歌诗词曲古体诗近体诗古体诗四言:出现最早五言:成熟于汉代 七言:成熟于唐代绝 句律 诗五言 七言五言 七言 排律又称“诗余”“长短句” 调有定格,句有定数 ,字有定声,以两宋 成就最高。又称“词余”,以元代 成就最高。散曲小令套数剧曲杂剧传奇先将竹竿截断,然后用弦将截断的竹竿 连接两头制成弹弓。一颗颗弹丸从弹弓 中射出,击中了一只只猎物,人们欢乐 地追逐着,满载而归。一、上古口头歌谣“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肉) ”现实主义源头:西周至春秋诗经浪漫主义源头:战国后期楚辞(代表作家:屈原)二、先秦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诗经反映了西周至春秋时期社会 生活的 各个方面,是我国古代诗歌现 实主义的光辉起点。 以四言为主,采用重章叠句的句式。 体制可分为“风、雅、颂” 表现手法可概括为“赋、比、兴”诗经最早的诗歌总集,共305篇。现实主义诗歌创 作源头。风(十五国风160篇)土风歌谣民歌内容分 雅(大小雅105) 正声典范音乐颂(40篇) 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赋:直接的叙事和抒发感情表现手法 比:譬喻和比拟 兴:借用别的的事物作为开头,再引出作 者所要表达的内容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关 雎黍离n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 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 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n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 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 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n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 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 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楚辞 本义泛指楚地的歌辞,后指战国 时期以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具有浓厚 的地域文化色彩的诗集。西汉末,刘向辑录屈原、宋玉的 作品及汉人模仿这种诗体的作品,书 名即题作楚辞,这是古代又一部 具有深远影响的诗歌总集,是浪漫主 义诗歌的创作源头。楚辞体的特点:1.带有想象丰富、文辞华美、风格绚丽的浪 漫主义色彩; 2.“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 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3.楚辞的语句参差,富有变化,篇幅一般比 较长; 4.常用语气助词“兮”(句末:加强整体语 气,句中:表停顿)。3.楚辞的语句参差,富有变化,篇幅一般比 较长; 4.常用语气助词“兮”(句末:加强整体语 气,句中:表停顿)。大诗人屈原在楚地歌 谣的基础上创造了“楚辞” 这一新形式的歌谣。其句 式参差错落,多带“兮”字 ,宜于自由地抒发不同的 情感,适于表现更复杂的 内容,代表作离骚。中国浪漫主义的先河奠基人、最早影响最深远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的骚体诗,是浪漫主义的典范作品。对理想的 热烈而执着的追求、爱憎情感火山爆发式的自我倾诉、 献身祖国的赤胆忠心,都在奔放的辞句、宏大的结构中 被容纳。诗人大胆地驰骋想象,糅合了神话传说、历史故事 、自然现象与自身遭遇,创造了一个个前无古人的神奇 瑰丽的幻想世界。屈原的作品具有卓越的独特个性。这 种浪漫主义特色的形成,同楚国文化传统密不可分。楚国巫风盛行,朝廷和民间祭祀都使巫觋“作歌乐 鼓舞以娱诸神”。这种带有原始宗教气氛的乐歌,自然 是产生浪漫主义杰作的温床。代表作:离骚九歌是屈原据民间祭神乐歌改作 或加工而成。传说是屈原放逐江南时所作 ,当时屈原“怀忧若苦,愁思沸郁”,故通 过制作祭神乐歌,以寄托自己的这种思想 感情。但现代研究者多认为作于放逐之前 ,仅供祭祀之用。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共十一篇:天问是古今罕见的奇特诗篇,它以问语一连向苍天提出了172个问题,涉及了天文、地理、文学、哲学等许多领域,表现了诗人对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天问从诗经的现实主义到屈原的浪漫主义,是中国 诗歌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屈原的骚体诗,依诗取兴, 引类譬喻,继承发展了诗经的比兴传统。诗经的比兴较为单纯,而楚辞的比兴具有 象征的特质,往往成为一个形象的系统。离骚中 香草美人的比兴就是范例。楚地本是泽乡山国,其间 颇有叠波旷宇、崇山秀岭,这些江山的光怪之气足以 摇荡心灵、催发丽辞伟句。 骚体诗冲破诗经四言诗的固定格式,句式加长 而灵活,篇章放大而严密,词采绚丽而贴切,是诗 经之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先秦时代,诗经与楚辞双峰并峙, 是中国诗史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两座巍然 屹立的坐标。有人说,中国历代诗“莫不同祖风骚”,足见 其对后代诗歌的影响。汉 代汉乐府民歌汉末文人诗汉乐府诗歌继承了诗经的 现实主义 传统,从不同层面,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广阔 的社会生活,表达了人民群众真挚朴素的思 想情感。其中最为著名的作品是反映婚姻爱 情于家庭矛盾的长篇叙事诗 孔雀东南飞 。汉乐府以五言、杂言为主,形式灵活多 样,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 作用。汉乐府就是指汉时乐府官署所采制的诗歌 。汉乐府掌管的诗歌一部分是供执政者祭祀祖 先神明使用的效庙歌辞,其性质与诗经中 “颂”相同;另一部分则是采集民间流传的无主 名的俗乐,世称之为乐府民歌。它开创了诗歌现实主义的新风。汉乐府民 歌中女性题材作品占重要位置,它用通俗的语 言构造贴近生活的作品,由杂言渐趋向五言, 采用叙事写法,刻画人物细致入微,创造人物 性格鲜明,故事情节较为完整,而且能突出思 想内涵着重描绘典型细节,开拓叙事诗发展成 熟的新阶段,是中国诗史五言诗体发展的一个 重要阶段。 汉乐府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具有现实主 义精神。 汉乐府分:郊庙歌辞、鼓吹曲辞、杂曲歌辞、 相和歌辞。 汉乐府民歌中的优秀之作(叙事诗代表作): “汉乐府双璧”:陌上桑、孔雀东南飞 “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北朝木兰诗 孔雀东南飞、木兰诗与唐代韦庄的秦 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 上邪n上邪,n我欲与君相知,n长命无绝衰。n山无陵,n江水为竭。n冬雷震震,n夏雨雪。n天地合,n乃敢与君绝。东汉末年,社会动荡,兵祸不息,在汉 代民歌的基础上,一群佚名的诗人给我们留 下了五言古诗十九首,造诣极高,古诗十 九首最早见于文选,为南朝梁萧统从 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梁 代的刘勰的文心雕龙称其为“五言之冠冕 ”。青青河畔草n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n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n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n 昔为娼家女,今为荡子妇.n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三曹、七子、以及女诗人蔡琰的 诗作,及时的反映了汉末“军阀混 战,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他们 的作品关注民生,充满激情,缘事而发,慷慨悲凉,被后人誉为“ 建安风骨”。建安时代的作家,摆脱了儒学的束缚,注意作品的抒 情性,再加之处在战乱的年代, 思想感情更常常是表现的慷慨激 昂。建安风骨主要指的是建安诗 文所具有的明朗刚健的风格。建 安 文 学三曹曹操:短歌行观沧海曹植:白马篇曹丕: 燕歌行 建安七子:建安七子指东汉末建安 时期曹氏父子之外的七位著名诗人 。他们是:孔融、陈琳、王粲、徐 幹、阮瑀、应玚玚、刘桢。魏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观 沧 海 仰手接飞猱, 俯身散马蹄。 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白马篇(节选)晋西晋:“三张”:张载、张华、张协 “二陆”:陆机和陆雲 “二潘”:潘岳、潘尼“一左”:左思(三都赋、咏史八首 东晋:陶渊明田园诗:平淡自然。归园田居 咏怀诗:沉郁豪放(金刚怒目式 ) 读山海经“竹林七贤”:是指魏晋时期七位名士,即阮 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和王戎 。他们放旷不羁,常于竹林下,酣歌纵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其五陶渊明归园田居等作品,语言朴素自然, 充满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污浊社会现实的憎 恶,给人以含蓄隽永、意境醇美的享受。南北朝谢灵运 山水诗鲍照 七言诗 谢眺 新体诗庾信 南北朝最后一位优秀诗人, 也是唐诗的先驱。“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登池上楼-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4.南北朝时期南朝民歌:(最大的成就是民歌的发展)文学特征:题材狭窄(爱情)、风格艳丽,喜用双关代表作:西洲曲四、魏晋南北朝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 双鬓鸦雏色。西洲在何处?西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树下即门前, 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 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西洲曲-南朝民歌4.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最大的成就是民歌的发展)文学特征:题材广泛、风格刚健、语言直率代表作:木兰辞(代表了北朝民歌的最高 成就)四、魏晋南北朝唐朝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是唐诗开创时期的主要诗人,他们才气横溢,不满现 状,通过自己的诗作抒发愤激不平之情和壮烈的怀抱 ,拓宽了诗歌题材)唐代是诗歌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在唐代 近三百年的时间里,留下了近五万首诗歌,独具 风格的著名诗人大约有五、六十人。戏为六绝句 杜甫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四杰之外, 陈子昂是初唐四杰以后的著名 诗人,他反对六朝绮丽之风,提倡古朴淡雅的 诗风,建立高峻雄浑、刚健有力的新诗风 。另外,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孤篇横绝”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春江花月夜格律诗(近体诗):一、句数:律诗和绝句;五言与七言例: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二、押韵:一韵到底;偶句用韵三、平仄:相隔与相对四、对仗:字数相等,结构对称,意义相对,平仄相对 。 乐府、歌行、律诗、绝句,各体齐 备;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相辅传扬;边 塞派、山水田园诗派,各呈异彩。田园山水派:孟浩然、王维、常建、储光曦表 现山河的壮丽和田园的自然质朴,诗中有画。山居秋暝送元二使安西/过故人庄边塞派: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祖咏 、李颀、王维表现了祖国边塞风光和唐人开拓进 取的精神。燕歌行塞下曲/白雪歌/从军行王昌龄是七绝圣手。出塞“秦时明月汉时 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 马度阴山。”如果以创作方法来划分这个时期的诗歌流派,成就 最大,影响最远的,无疑是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和 以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李白和杜甫各以自己的诗歌天才、广博而精湛的艺 术修养以及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对现实生活的深刻理 解和认识,运用不同的创作方法,建立各自的艺术风格 ,从各方面表现了这个伟大而变动的时代,把浪漫主义 和现实主义的诗歌艺术推向高峰,他们不仅是唐代双峰 并峙的伟大诗人,也是我国古典诗歌发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