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6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3页 / 共26页
第4页 / 共26页
第5页 / 共26页
第6页 / 共26页
第7页 / 共26页
第8页 / 共26页
第9页 / 共26页
第1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 2018 年年 3 月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月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理综试题理综试题一、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有机分子中的单体和多聚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磷脂分子是以碳链为骨架形成的多聚体B.葡萄糖形成淀粉时会脱去水分子并合成 ATPC.RWA 的单体是核糖,DNA 的单体是脱氧核糖D.相同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结构,功能未必相同2.下图为某细胞膜部分结构与功能的示意图。依据此图做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细胞膜上的钠-钾泵同时具有运输和催化的功能 B.K+通过 K+通道的外流最终导致细胞内外 K+浓度相等 C.膜两侧 K+、Na+浓度荩依麻钠-钾泵和离子通道共同维持 D.细胞内 K+外流和细胞外 Na+内流的过程不消耗 ATP3.高中生物学实验常需测量的计数,下列操作可能导致实验结果估测值偏小的是A.对研磨后的苹果匀浆进行过滤检测可溶性还原糖含量B.在蒲公英生长密集处取样调查其在样地中的种群密度C.被标记鲤鱼投放入池塘后立即重捕并计算鲤鱼的数量D.从静置的上清液处取样估测培养液中草履虫种群数量4.甲、乙两人都表现为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为找出病变的部位,现通过给两人注射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别测定毎个人注射前 30min 和注射后30 min 的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测定结果如下表。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mU/L)注射前注射后健康人930甲22乙229下列推测合理的是A.甲病变的部位是下丘脑,乙病变的部位是垂体B.甲病变的部位是垂体,乙病变的部位是下丘脑C.甲病变的部位是下丘脑,乙病变的部位是甲状腺D.甲病变的部位是垂体,乙病变的部位也是垂体5.青藏高原植物生长主要受自然温度和人类放牧的影响。放牧会减少植物凋落物,提高地表透光率,可显著提高地表温度,有助于植物返靑发芽;同时放牧也会导致土壤湿度下降,延长植物生长季。研究者比较了放牧与围封对高山嵩草的生长季长度变化的影响,如下图所示。据此分析合理的是A.高山嵩草的生长季随围封时间延长,可能是地表温度低造成的 B.放牧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围封改变生态系统中物种进化方向 C.围封可以提高高山嵩草的种群密度,但不会改变该群落的丰富度 D.为保护青藏高原植被正常生长,应全面采取围封、禁牧的措施6.果蝇是一种非常好的实验材料,科研工作者经常用它做遗传规律探究的实验,果蝇长翅对残翅为显性、灰身对黑身为显性。科学工作者用纯合亲本灰身长翅和黑身残翅杂交获得子一代,f 子一代自交得到子二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灰身长翅:灰身残翅:黑身长翅:黑身残翅=410:23:23:120.根据上述实验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选取果蝇做材料是因为它具有繁殖量大、性状差异明显等优点B.亲本灰身长翅果蝇,灰身和长翅基因的遗传不是相互独立的C.若子一代测交后代会出现上述四种表现比例为 3:1:1:3 D.子一代初级经母和初级卵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7.中华民族有 5000 多年的文明史,我国历史上出现许多记载文明的书写材料。下列材料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的是A.竹简 B.青铜 C.丝帛 D.纸张8.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 L 乙烷与 2.24L 苯含 C-H 键数均为 0.6NAB.16.8 Fe 与足量的水蒸气加热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0.8 NAC.25时,1LpH=7 的 CH3COONH4溶液中含 NH4+数一定为 1.010-7 NAD.0.2 mol CO2与 0.1molC 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 CO 分子数为 0.2 NA9.化合物 W、X 、Y、Z 的分子式均为 C7H8,Z 的空间结构类似于篮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合物 W 的同分异构体只有 X、Y、ZB.X、Y 、均可与酸性 KMnO4溶液反应C.1mol X、1mol Y 与足量 Br2/CCl4溶液反应最多消耗 Br2均为 2molD.Z 的一氧代物只有 3 种10.最近报道的一种处理垃圾渗滤液并用其发电的示意图如下。装置工作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盐桥中 Cl-向 Y 极移动B.化学能转变为电能C.电子由 X 极沿导线流向 Y 极D.Y 极发生的反应为 2NO3-+10e-+12H+=N2+6H2O,周围 pH 增大11.W、X、Y、Z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Z 同主族,W 的氢化物水溶液可用于蚀刻玻璃,Y 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X 的 3 倍,Y 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半径:XYZWB.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WZYC.Z 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一定比 Y 的强D.一定条件下,X 的单质可与 W、Y、Z 的单质分别发生化合反应12.由下列实验及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实验现象结论ASO2与 H2S 气体混合产生淡黄色固体氧化性:SO2SB向盛有 FeSO4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氯水,然后滴入 KSCN 溶液滴入 KSCN 后溶液变为红色原 FeSO4溶液已被空气中 O2氧化变质C试管中盛有 Cu(NO3)2 溶液,底部有铜可与稀硫酸反应铜粉逐渐溶解铜可与稀硫酸反应D向 2 支盛有 2mL 相同浓度的NaOH 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入 2滴相同浓度的 AlCl3和 MgCl2溶液,前者无沉淀,后者有白色沉淀KspAl(OH)3KspMg(OH)2振荡并静置13.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三种一元弱酸 HX、HY、HZ 及一种一元强酸还有纯水,分别用相同浓度 NaOH 溶液进行滴定,V(NaOH)/V0与 PH 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强酸的滴定曲线B.酸性:HXHYHZC.滴定 HX 溶液可用酚酞作指示剂D.HZ+Y-HY+Z-的平衡常数为 K=1103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是,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8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9-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 选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的得 0 分。 14.首次提出“微观粒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这一观念,与下列物理常量相关的是 A 引力常量 G B 普朗克常量 h C 静电力常量 k D.同伏加德罗常数 NA 15.如图,一质量为 m 的木块,用劲度系数为 k 的轻质弹簧连接着,弹簧的另一端固 定在斜面顶端,木块放在斜面上能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斜面倾角=37,木块与斜 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以=0.5,弹簧在弹性限度内,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 力加速度为 g,sin37=0.6,cos37=0.8 则A 弹簧可能处于压细状态 B 弹簧的最大形变量为3 5mg k C.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可能为零 D.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上 16 在静电场中由静止释放一电子,该电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直线运动,其加速 度 a 随时间 t 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则A 该电场可能为匀强电场 B.电子的运动轨连与该电场的等势面垂直 C 电子运动过程中途经各点的电势逐新降低 D.电子具有的电势能逐增大 17.空间存在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图中的正方形 abed 为其边界。一束速率不同的带正电粒子从左边界 ad 中点 P 垂直射人磁场, 速度方向与 ad 边夹角=30,已知程子质量为 m,电荷量为 q,粒子间的相互作用 和粒子重力不计,则A 粒子在做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问间为4 3m qBB.从 be 边射出的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都相等 C.人射速度越大的程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越长 D 运动时间相的子,在场中的运动轨连可能不同 18.2017 年 4 月 7 日出现了“木星冲日”的天文奇观,木星离地球最近最亮。当地 球位于太阳和木星之间且三者几排成一条直线时,天文学称之为“木星冲日”。木 星与地球几乎在同一平面内沿同一方向绕太阳近似做匀速圆周运动。不考虑木 星与地球的自转,相关数据见下表。则A 木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比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 B.木星运行的加速度比地球运行的加速度大 C 在木星表面附近发射飞行器的速度至少为 7,9km/s D.下一次“木星星冲日”的时间大约在 2018 年 8 月份19.如图,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与二极管一起接在 (V)的交流电220 2sin100ut源上副线圈接有 R=55的电阻,原、副线距数比为 2:1。假设该二极管的正向电 阻为零,反向电阻为无穷大,电流表为理想电表。则 A 交流电源的频率为 100Hz B.副线图的输出功率为 110W C 变压器的输出功率等于输入功率 D.电流表的读数为 1A 20.如图,是磁电式转速传感器的结构简图。该装置主要由测量齿轮、软铁、水久 磁铁、线线圈等原件组成。测量齿轮为磁性材料,等距离地安装在被测旋转体的 一个四周上(圆心在旋转体的轴线上),齿轮转动时线图内就会产生感应电流。设 感应电流的变化频率为 f,测量齿轮的齿数为 N,旋转体转速为 n0。则A fnNB NfnC.线圈中的感应电流方向不会变化 D.旋转体转速越高线圈中的感应电流越 强 21.如图,重均为 C 的两光滑小环 A 和 B 用轻绳连接,分别套在水平和竖直的固定 直杆上。在绳上 O 点施一水平力 F 拉紧轻绳,设法使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随 后使力 F 缓慢增大,则在此过程中 A.OA 段绳中的张力始终大于 G,且逐渐增大 B.杆对 A 环的作用力始终大于 2G,且逐渐增大 C.OB 段绳中的张力始终大于 G,且逐渐增大 D.OB 段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逐渐增大 第第卷卷(非选择题共非选择题共 174 分分) 三、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22-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 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33-38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 129 分 22.(5 分) 如图甲,利用恒速滴液瓶(每隔相同时间从玻璃管口演下一个液滴)和频闪光源来 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时,调节频闪光源的频率和恒速液滴的率,使两者恰好相 等,屏幕上就会出现“痕滴不动”的影点,设此时频闪光源的频率为 f。某次实验的 影点位置如图乙所示,相邻影点间的距离分别为 h1、h2、h3和 h4(1)图乙中相邻影点间的时间间隔为_,自上而下第二个影点瞬时速 度的表达式为 v=_。 (2)由逐差法可得液滴下落加連度的表达式为 a=_。 23(10 分) 某同学利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一节于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约 1.0) (1)现备有下列器材 A 待测的干电池一节 B.电流(量程 0150mA,内阻 Rg=3.0) C.电压表 (量程 03V.内阻 R,约 1k) D.滑动变阻器 R0(020,1.0A) E 电阻箱 R(099。9)F 开关关和着干导线 该同学发现上述器材中电流表的量程较小,他想利用现有的电流表和电阻箱改装 成一块量程为 00.6A 的电流表,则电阻箱 R 的阻值应取_,请在图甲 的虚线框内画出利用上述器材测量干电池电动勢和内阻的实验电路图。(2)图乙为该同学根据合理电路所绘出的 U-I 图像(U、I 分别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根据该图像可得被测电池的 电动势 E=_V,内阻 r=_(3)对本实验的理解正确的是_ A.要减小实验误差,可以增大电源等效内阻 B 如果纵坐标从零开始,图线分布空同将更大 C.电压表的分流作用导致实验系统误差 D.由于电压表读数变化不大,读数不准确导致实验系统误差大 24.(12 分) 如图,是游乐场的一项娱乐设备。一环形座舱套装在竖直柱子上,由升降机送上几 十米的高处,然后让屋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