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2页
第2页 / 共52页
第3页 / 共52页
第4页 / 共52页
第5页 / 共52页
第6页 / 共52页
第7页 / 共52页
第8页 / 共52页
第9页 / 共52页
第10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三章 效用论与消费者行为理论 本章引言:所谓消费者行为,是指人们 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利用物品的效用 的一种经济行为,即人们在市场上作出 的购买决策和购买活动。消费者行为理 论,实际上是对下述问题提出理论答案 ,即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决定购买的众 多消费品的种类和不同消费品的不同数 量,是由哪些因素和根据什么原则来决 定的,以及消费者达于均衡状态的条件 。1 同其它理论一样,消费者行为理论也需 要使用某些假定。这些假定是: (1)消费者的信息正确而完备。 (2)消费者的收入既定。 (3)消费者的偏好既定。每个消费者都 有一个偏好类型,消费者要用既定 的收入,通过购买商品和劳务求得 最大满足。 (4)商品的价格既定。2消费者行为模型消费者满足最大化产品消费量产品价格个人偏好个人收入要素提供量要素价格3第一节 基数效用与消费者行为 一、欲望与效用 1.欲望:对某种物品,既有缺乏的感觉,又有 满足的愿望,二者相结合产生的一种心理感觉 。欲望是人类一切经济活动的原动力。人的欲 望又分成五个层次:生理、安全、社交、尊重 和自我实现。这五个层次的欲望,由低到高, 依次产生。欲望的种类又是无限的,一种欲望 一经满足,又会产生新的欲望。4 2.效用:所谓效用,是消费者从消费某 种物品或某组商品时所获得的满足程度 。任何一种物品的效用,不仅在于该物 品本身具有的满足人们某种欲望的能力 ,而且还依存于消费者的主观感受。因 为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个人心理上感觉到 的满足。所以,某种物品的效用,对同 一个人来说是可比的,对不同的人来说 则是不可比的。同种物品的效用也会因 时因地不同而有所不同。53.基数效用 效用的大小怎样测量呢?西方经济学家有两种 测量商品效用的方法,即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 用论。基数效用是指可以用基数1.2.3.5等 具体数量测量商品的效用。基数效用论者认为 ,效用的大小是可以用基数形式来计量和比较 的,因为效用既是消费者从物品的消费可得到 的主观上的满足,而这种满足的程度就如物品 的重量一样,通过效用的衡量6 单位便可以测量。例如,对某个消费者 来说,一杯咖啡和一杯牛奶的效用,可 以分别用10单位和5单位来表示。这意味 着该消费者从一杯咖啡得到的满足是一 杯牛奶的二倍。如果消费者所消费的咖 啡和牛奶的数量增加,则每增加一单位 的消费所增加的效用还可以加总求和。 如果假设每个消费者都能说出从每一物 品所获得的效用单位数,那么每一物品 的基数效用又可分为总效用、平均效用 和边际效用。7二、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1.总效用函数 总效用是消费者在特定时期内消费一定量某 种物品所获得的满足总和。 用TU表示总效用,某种商品的消费量为Q, 则总效用函数为TU=U(Q) 效用函数所表示的就是:总效用量随着消费 者所消费的商品量的变化而变化。实际上, 消费者往往同时消费多种商品。为便于分8 析,可假定消费者只消费X、Y两种商品,则 总效用函数为: TU=f(QX)+g(QY)或 TU=U(X,Y) 公式表示,总效用为X、Y这两种商品的效用 之和,但1式意味着X的效用与Y的效用彼此无 关;2式则表示X、Y的效用相互影响。如盐的 效用在单独使用时效用很小,但加入菜中,效 用就会增大。显然后一种情况更比较符合实际 。其一般形态为: TU = A X Y 92.边际效用函数 边际一词,在经济分析中通常指一个量的变化率。边 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追加一单位某种产品 消费所增加的效用。以MU表示边际效用,则 MU=TU/QX 如果消费量可以无限分割,总效用函数为连续函数时 ,则可利用微分方程,求得总效用的精确变化率 产品X的边际效用,是X的总效用对X消费量的一阶导数 :10 如果总效用函数为多元函数,TU=f(X,Y,Z)则可假定其它产品的消费量不变,而只考察其中一种 产品消费量的微小变动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变动,即边 际效用是总效用对某一种产品消费量的一阶偏导数。如由总效用函数TU=U(X,Y)得:113.边效用曲线与总效用曲线香蕉数量Q总效用TU 边际效用MU 0 1 2 3 4 5 60 12 18 21 22 22 2012(=12-0) 6(=18-12) 3(=21-18) 1(=22-21) 0(=22-22) -2(=20-22)1 2 3 4 5 6OMUTUMUTUOQQ边际效用为正时,总效用递增; 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最大; 边际效用为负时,总效用下降。 边际效用为总效用曲线的斜率。 124.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1)在一定时间内,某商品的边际效用随着其数量的增加而不断减少的现象,被称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又 叫戈森第一定律。德国经济学家戈森(Gossen)在1854 年提出了两条有关欲望的规律:一是欲望强度递减规律 ,它说明在一定时期内,一个人对某种商品的欲望强度 会随着商品数量的增加而不断降低或减少;二是享受递 减规律,这是指随着人们欲望的满足,从商品使用所得 到的享受是不断减少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就是从戈森 定律引伸而得来的。效用是对欲望的满足;随着商品数 量的增加,人们的欲望强度递减,从商品中所得到的享 受或满足程度就会递减;商品的边际效用也就会递减。13 (2)第一个面包第一口效用最大;以后每个 面包每一口的效用都会依次递减;第五个面包 最后一口效用最小;当吃掉第六个面包时,对 消费者产生了很大的负效用。14(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有以下特点: 第一,边际效用的大小同人们的欲望强度成正 比。 第二,边际效用的大小同人们消费的商品数量 成反比。人们不能准确说出每单位的边际效用 ,但可以人们愿意支付的需求价格来近似地表 示。 第三,边际效用离不开时间因素,是在特定时 间内的效用。人们的欲望具有反复性或再生性 ,边际效用也具有时间性。 第四,边际效用实际上永远15 是正值,虽然在理论分析时有负效用。这是因 为作为有理性的消费者,在一种商品的边际效 用趋近于零时,由于人们的欲望有多样性,他 会改变消费内容与消费方式,去满足其它欲望 ,以增加总效用。 第五,边际效用是决定商品价值的主观标准。 主观效用论者认为,商品价值由边际效用决定 ,消费数量少,边际效用就高,价值或需求价 格也就高;反之,则相反。16三、消费者均衡的原则 1.所谓消费者均衡,是指能使消费者实现效用 最大化的均衡购买行为。 消费者均衡的原则或预算分配原则,是指消费 者在花掉其全部收入的情况下,使花费在每一 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单位货币所提供的边际效用 都相等。 或:MU=P 例如消费者购买A、B两种商品的组合,当达到 均衡时,实现效用最大化的A和B的购买组合是 一个特定的17 唯一的组合,消费者货币收入的使用和分配不 会再发生任何调整和转移,处在相对静止的状 态。这就是消费者均衡。 2.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如果消费者只购买一种商品且无预算约束,则 总效用最大化的条件是商品的边际效用为0。 如果消费者是购买两种以上商品组合,则有消 费者均衡的限制条件和消费者均衡的实现条件 :18消费者均衡条件的推导:消费者只购买两种商品X、Y; 目标函数:TU=f(X,Y);约束条件:PXQX+PYQY=M将式移项,可得将代入,可得得TU最大,令式的一阶导数等于0193.举例说明:设:消费者购买X、Y两种商品,消费者 的收入I和X、Y的价格分别为I=100,PX=10;PY=20。QX MUX QY MUY1 2 3 4 5 6 7 8 9 105 4 3 2 1 0 -1 -2 -3 -41 2 3 4 56 5 4 3 2组合方式QX=10 QY=0QX=8 QY=1QY=2QX=6QX=4 QY=3QX=2QY=4获得29单位的最大总效用20举例说明:设:消费者以10元购买X、Y、Z三种商品,其 价格分别为PX=1元,PY=2元,PZ=3元,其边际效用如表所列:MUX 每元所得MUY MUY /PY= 每元所得MUX MUX /PX=MUYMUZ每元所得MUZ MUZ /PZ= 消费量X产品X产品X产品12 10 8 7 6 5 4 3 2 01 2 3 4 5 6 7 8 9 1012 10 8 7 6 5 4 3 2 018 16 14 12 10 8 6 4 2 09 8 7 6 5 4 3 2 1 024 21 18 15 12 9 6 3 0 08 7 6 5 4 3 2 1 0 0MUX/PX=8/1=8=MUY/PY=16/2=8=MUZ/PZ=24/3=8=消费者购买多种商品的情况分析21如果:如果 :消费者将增加X购买,减少Y的购买消费者将增加Z购买,减少Y的购买直到X、Y、Z的MU/P=为止。3单位X、2单位Y、 1单位的Z,共获得 88单位的总效用22四、等边际原理配置商品的最大效用原则等边际原理是说在多种用途上如何配置某种商品才能得 到最大效用的原理。等边际原理说明:任何决策者在配 置商品的数量时,都应该使得这种商品在每一种用途上 的边际效用都相等。(举例见教程P75)3 2 1 0 1 2 3 4 分配在B用途上的数量 分配在A用途上的数量在用途B上的MU在用途A上的MU23五、个人需求曲线的推导 10 8 6 45 4 3 2 12QPMUOO1 2 3 4 5QMUDD(A)(B)MU =P:10=25 P=MU/:5=102 =MU/P:2=1051 2 3 4 510 8 6 4 22 2 2 2 25 4 3 2 1Q MU P边际效用MU、价格P和每单位货 币的边际效用之间有如下关系:以上分析得出三条结论:P7724六、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愿意支付的 价格与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愿意支付的价格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效用;实 际支付的价格取决于该商品的市场供求关系消费者剩余与 市场价格反相关价格需求量OADP0P1PQQ1Q2BEC价格为P时: 消费者剩余PEA; 价格为P1时: 消费者剩余P1BA;25第二节 序数效用与消费者行为 一、序数效用 基数效用论的难题:各种商品的效用大小难以 准确计量;效用受相关商品数量变动的影响。 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不是数量多少的 问题,而是顺序先后优劣的问题,故应 按消费者对不同物品的偏好程度,用第 一、第二、第三等序数加以排列。这 样人们不必说出每种商品的绝对效用是 多少,而只须按偏好程度排列出相对效 用即可。26 序数效用论者认为,消费者的偏好和选择是以理性为 前提,提出偏好公理或选择合理性: 第一,是次序性或顺序性。对任何 A、B两种商品,其效用为U(A)、 U(B),它们之间有三种可能: U(A)U(B); U(A)U(B); U(A )=U(B);三者必居其一,且只居其一。 第二,转移性或传递性。如有三种商品,若U(A) U(B);U(B)U(C);则U(A) U(C ); 第三,一致性。一般来说,对同种但不同数量的商品 组合,人们总是偏好数量多的一组。 27二、无差异曲线 1.无差异曲线的含义 无差异曲线是表示在偏好既定条件下,能给消费者带来 同等程度满足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的点的轨迹。 这是消费者主观偏好在坐标图上的几何表示。 例表: 图示 :商品组合 商品X 商品Y A B C D2 4 6 812 6 4 312 10 8 6 4 22 4 6 8XYO A B C DU1U2U3-2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