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5页 / 共22页
第6页 / 共22页
第7页 / 共22页
第8页 / 共22页
第9页 / 共22页
第1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民间文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6讲民间故事类“非遗”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中的 民间故事(共7项)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14 14 耿村民间故事 河北省藁城市15 15 伍家沟民间故事 湖北省丹江口市16 16 下堡坪民间故事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17 17 走马镇民间故事 重庆市九龙坡区18 18 古渔雁民间故事 辽宁省大洼县19 19 喀左东蒙民间故事 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 古族自治县20 20 谭振山民间故事 辽宁省新民市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中的 民间故事(共7项)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538 51 巴拉根仓的故事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 539 52 北票民间故事 辽宁省北票市 540 53 满族民间故事 辽宁省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 541 54 徐文长故事 浙江省绍兴市 542 55 崂山民间故事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 543 56 都镇湾故事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 县 571 84 笑话(万荣笑话) 山西省万荣县第三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中的 民间故事(共3项)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1053 I-109 锡伯族民间故事 辽宁省沈阳市1054 I-110 嘉黎民间故事 西藏自治区嘉黎县1055 I-111 海洋动物故事 浙江省洞头县一、民间故事的概念 民间故事,简称“故事”,有些地方又称古话、 古经、瞎话、冇话等。讲故事在有些地方称作 摆龙门阵、讲山海经、讲冇话。 民间故事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的故事,指民众口头创作和传播的、带有虚构内容的散文体叙事性作品,包括神话、传说在内。 狭义的故事,指神话、传说以外的那些富有幻想色彩或现实性较强的口头创作故事。故事与神话传说的区别 故事与神话的区别:神话以原始观念为基础,讲述神的故事;故事则讲述人或动物的故事。 故事与传说的区别:u传说与特定的人物、事件、风物、习俗密切相关,指向一个中心点;u故事中的角色、时间、地点都是泛指的,没有中心点。故事的基本特点 泛指性:时间、地点、人物姓名都是不具体的 。 类型化:情节、主题、人物等都有几种类型。 贴近生活:故事是老百姓在生活中创作出来的 ,一部分故事的现实性非常强。二、故事的分类 按照钟敬文先生民间文学概论的分类:“我国民间故事可以分为四大种类:即幻想故事(童话)、生活故事、民间寓言、民间笑话。” 中国大陆民间文学教材一般都采用这个分类。1.幻想故事 幻想故事是幻想性较强的故事,有人称之为“童话”。 人间生活通过“超人间”的形式表现出来。可分两种:1.神奇故事(也称“魔法故事”):主要借助神仙妖怪、魔法、宝物展开神奇情节的故事。如狗耕田、狼外婆(虎外婆)、魔毯、神灯、聚宝盆等的故事。2.动植物故事:以人格化的动物、植物或其他自然物为主人公的故事。如狐狸、狼、乌龟、兔子、老虎、猫、牡丹、 茶花等的故事。2.生活故事 生活故事:又称“世俗故事”、“写实故事”,以叙述民众生活为主要内容的故事。 这类故事的现实性很强,幻想成分较少。如孝子故事、傻女婿故事、巧媳妇故事、机智人物故事等。3.民间寓言 寓言是一种带有明显教训意义的、情节简短的故事。讲寓言故事的目的是为了总结生活经验和教训,给人 以某种启发。 寓言可分为两种: 动物寓言故事:以动物为主角,如鹬蚌相争、狐假虎 威、龟兔赛跑等。 人物寓言故事:以人物为主角,如刻舟求剑、揠苗助 长、守株待兔、盲人摸象等。4.民间笑话 笑话是一种篇幅短小的虚构故事,主要特点是具有讽 刺性、娱乐性。1.讽刺性:对各种不正常的生活现象进行机智地批评和 嘲讽,如“咸死他”、“半吊钱就救”。2.娱乐性:笑话引人发笑的娱乐功能是很明显的。但是,过去的有些笑话过于刻薄,如挖苦残疾人的生理缺 陷;有些趣味过于低下,如某些荤故事、黄段子。三、民间故事研究 历时研究:以顾颉刚的为代表 共时研究:以AT分类法、普罗普故事形态学为代表。母题 motif Motif的真正意义是“情节单元”。但有人把“母题”误用作主题、情节、题材等。 译作“母题”,容易发生误会。有人不明其来历,想当然地以为母题之下还有“子题”。 一个故事含有若干个母题。同一个母题可以反复出现在不同的故事之中。AT分类法 1910年芬兰民俗学家阿尔涅出版了民间故事类型索 引一书,依据母题对北欧民间故事进行分类整理, 共分为540个类型。 1928年,美国民俗学家汤普森吸收欧洲以外其他国家 的民间故事,出版民间故事类型索引,对故事类 型进行扩充。1961年,他把故事类型扩展到3229个。 因为这一分类法是阿尔涅和汤普森共同完成的,所以 称之为阿尔涅汤普森分类法,简称AT分类法。 AT分类法将故事分为五类动物故事(AT1-299) 1-99野生动物;100-149野生动物和家畜 150-199人和野生动物;200-219家畜 220-249鸟类;250-274鱼类 275-299其他动物和物体普通故事( AT 300-1199) 300-749神奇故事;750-849宗教故事 850-999生活故事;1000-1199愚蠢魔鬼故事AT分类法将故事分为五类笑话( AT 1200-1999) 1200-1349傻子故事;1350-1379夫妻故事 1380-1404蠢妻和丈夫;1405-1439蠢夫和妻子 1430-1439愚蠢夫妻;1440-1449女人故事程式故事( AT 2000-2399) 2000-2199连环故事;2200-2249圈套故事 2250-2299讲不完故事;2300-2399其他程式故事不分类的故事( AT 2400-2499)中国民间故事类型AT分类法对中国民间故事涉及很少。以中国民间故事为基础分类索引主要有两部书:1.德裔美籍学者艾伯哈德1937年出版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引用书刊300多种,从近3000篇故事中归纳出故事类型215种,笑话31种,共246种。1999年翻译成中文出版。2.华裔美籍学者丁乃通1978年出版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引用1966年以前书刊580种,从7300多篇故事种归纳出故事类型843种,基本采用AT 分类法。1986年出版中文版。3.胡万川台湾民间故事类型(含母题索引),参考书籍146种,刊物37期,引证故事873篇,编制成162个类型。普罗普的故事形态学 1928年,苏联民间文艺家雅普罗普出版了故事形态学。他写此书是为了“在民间故事领域里对形式进行考察并确定其结构的规律性”。作者根据对阿法纳西耶夫故事集里100个俄罗斯神奇故事所做的形态比较和分析,从中发现了神奇故事的结构要素,即31个功能项,以及这些功能项的组合规律、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它们与整体的关系。 普罗普发现,在各种神奇故事中,有可变因素和不变 因素,“变换的是角色的名称(以及他们的物品),不变的是他们的行动和功能”。(注:普罗普的功能,相当于AT分类法中的母题,但又有差异。) 他还发现,神奇故事已知的功能项是有限的,排列顺序永远是相同的;故事的角色是无限多的,故事的稳定性依赖于故事的功能项而不是故事的角色。 刘魁立近年以浙江狗耕田故事为例,探寻民间故事的“情节基干”和“中心母题” ,对中国民间故事的结构和类型研究做出新的探索。参考书目 美丁乃通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华中师范大 学出版社2008 苏雅普罗普故事形态学,中华书局2006 刘魁立民间故事的生命树,中国社会出版社 2010 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研究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