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8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5页 / 共18页
第6页 / 共18页
第7页 / 共18页
第8页 / 共18页
第9页 / 共18页
第10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一政治复习课 1、什么是挫折? 2、为什么人生难免有挫折? 3、不同的态度有不同的结果。 4、挫折对人的影响 5、怎样战胜挫折?人们所遇到的失利、失败、阻碍叫挫折,1、人的活动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 ,造成挫折的原因很多。 2、从古到今,没有哪一个人能不 经历挫折和失败。 3、人是在不断认识挫折、和战胜 挫折的过程中成和发展起来的。挫折的“两面性”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三种态度两种结果1、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2、正确认识挫折,分析造成 挫折的原因 3、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 4、学会自我疏导 1、意志坚强的表现 2、意志坚强的作用 3、怎样锻炼优秀的意志品质?1、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 2、处事冷静、迅速、果断、坚决(有主见) 3、善于自我调节、控制、节制 4、有毅力、顽强、坚持实现人生目标(成功)的保障 1、坚定正确的人生方向 2、走出失败的阴影 3、开成良好的习惯 4、成就一番事业磨励意志、学会坚强 1、要有明确的目标 2、要从小事做起,从细微处做起 3、要善于管理自己 4、要主动在艰苦环境中锻炼自己 5、自觉、适当地在艰苦的生活和环境中 锻炼自己 1、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2、法律的三个显著特征 3、法律的作用:规范 保护 4、什么是违法? 5、违法的种类 6、犯罪的三个特征 7、刑罚的定义与分类 8、怎样预防犯罪1、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2、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具有强制力 3、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 遍约束力1、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 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2、为人的行为提供一个模 式、标准或方向 3、评价人们行为是否合法 的有效准绳1、日常生活离不开法律, 是我们生活的卫士2、国家治理离不开法律 ,是我们国家生活的保障1、根据所违反的法律分为四种2、根据违法行为的情节轻重程度及社 会危害性的大小分为两种 严重社会危害性(最本质特征) 触犯刑法(法律标志) 依法应当受刑罚处罚(必然后果)刑事处罚(刑事处分)定义: 主刑 附加刑认清犯罪的危害(对自己、家庭、他人、社会) 加强自我防范(守法、有道德、从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1、不履行法律所规定的义务 2、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未成年人的含义 为什么对未成年人要给予特殊的关注? 对未成年人保护的内容是 善于用法律保护自己家庭保护 学校保护 社会保护 司法保护 四部分概念及具体内容未满18周岁的公民1、未成年人代表祖国的 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 2、未成年人的生理、心 理都不成熟,没有经济实 力,缺乏自我保护能力 3、现实生活中不尊重未 成年人、侵犯未成年人的 现象时有发生 4、党和国家对未成年人 的健康成长无限关怀1、求助有路 了解能够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 了解维护权益的有效途径 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知道通过诉讼与非诉讼的手段解决 2、敢打官司 诉讼的三种类型 3、善于斗争:A、运用法律武器B、敢于斗争保护国家集体他人的 权益C、善于斗争案例案例中有四处法律方面的错误,请一一找出某学校七年级学生小刘,14岁,因父母 离异,疏于管教,渐渐地同一些不良分子混 在一起,经常旷课、打游戏机,甚至偷窃。 一次,为了筹钱打游戏机,竟盗窃电线等一 些施工工地上的物资去卖,数额较大,触犯 了刑法。为教育其本人,公安机关公开审理 此案,决定依法对其进行严惩,判处 : 拘役和有期徒刑15年。公安机 关不是 审判机 关,应 改由人 民法院 审理此 案由于小刘 是未成年 人,应 对 其进行特 殊保护, 不能公开 审理此案由于小刘 是未成年 人,具有 法律从轻 或减轻处 罚的条件 ,不应进 行严惩拘役和有期徒刑都是 主刑,不能同时使用公安机关 公开审理 严惩 拘役和有期徒刑15年中学生李某(15岁),由于结识了一些社会上的不良分子,逐渐 无心学习,不交作业,经常旷课,有时还偷同学的东西、打骂同学等 ,受到学校纪律处分。但他未接受教训,还经常在社会上偷窃少量财 物,参加赌博等,曾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一次,李某和 三名同学出去玩,有人说去地下宫殿,还差四角钱,李某说:“我去 想办法”。他发现大道上走来几个小学生,李某就比划着小刀,抢到 了四角钱。后被治安联防队员抓获带到了派出所-结合上述材料, 请分析: (1)李某的哪些行为属于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哪些行为属于 一般违法行为?违反校纪校规行为:不交作业、经常旷课、偷同学 的东西、打骂同学等。一般违法行为:偷同学东西、打骂同学,在社会上 偷窃少量财物,参与赌博。犯罪行为:抢劫四角钱。有没有犯罪行为? (2)李某从违纪到一般违法甚至犯罪的过 程,给你哪些启示? 无数事实说明,许多违法犯罪行为 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一般违法 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因此 ,我们一定要重视道德修养,“勿以恶 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自觉遵 纪守法,谨慎交友,防微杜渐,避免沾 染上不良习气,防范于未然。 (3)怎样避免自己不会走向犯罪 的道路? 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不做法律禁止的事自觉纠正不良行为挑战三案例2、张某(15岁)盗窃邻居家人民币 2500元。1、宋某(13岁)因小事将同学打死;两个案例中涉及到我们学过的哪些法律知识?年龄行为是否负刑事 责任 已满十六周岁犯罪应当负刑事 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 十六周岁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 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 奸、抢劫、贩卖 毒品、 放火、爆炸、投毒罪应当负刑事 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 十八周岁犯罪从轻或减轻 处罚 不满十四周岁犯罪不负刑事责任刑事责任的年龄规定2、张某(15岁)盗窃邻居家人民币 2500元。1、宋某(13岁)因小事将同学打死;请用所学知识判断宋某、张某 是否要负刑事责任?宋某和张某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 但不负刑事责任!人民法院依据 我国刑法第263条 规定:“以暴力、 胁迫或者其他方法 抢劫公私财物的, 处3年以上10年以 下有期徒刑”判处 李某抢劫罪,依照 刑法有期徒刑3年 ,缓刑3年。请你用所学知识进行说明请你用所学知识进行说明 。 1、李某犯了抢劫罪,危害性大,对他 的处罚属于刑法处罚。2、青少年要树立法制观念,约束自己 ,不以身试法。3、李某已满14岁,根据刑法规定,应 负刑事责任,但可以考虑从轻或者减 轻处罚。挑战四【动动手脑】 1、李某,初中八年级学生,在校读书期间不守 校规,后来发展到偷东西,被公安机关拘留了15 天。释放后退学,又不思悔改,不久又入室盗窃 三万余元,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 李某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哪些行为属 于犯罪行为?各应受到什么处罚? 答:李某属于一般违法行为有:偷东西,处罚是 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15天;属于犯罪行为有:盗 窃三万余元,处罚是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动动手脑】李某走上犯罪道路说明了什么?答:一般违法与犯罪没有绝对的界限。一个人如 果不加强自我道德修养,遵纪守法,长久下去就 有可能走上犯罪道路。我们中学生应该怎么办?答:中学生要自觉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尊严 ,自觉依法办事,应该加强自我修养,做一个学 法守法的人;加强修养,践行道德,做一个有道 德的人;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动动手脑】 2、有关资料显示,2007年前11个月,25岁以下 青少年刑事犯罪案件占全国刑事案件犯罪的40% 。某法院对100名青少年的犯罪心态调查发现: 不知道在犯法的占32%,好玩、刺激的占45%, 其他占33%。 (1)从材料中分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有哪 些? 答:青少年违法犯罪主要原因是不懂法,法律观 念淡薄;不能控制强烈的好奇心,喜欢寻找刺激 等导致犯罪。 【动动手脑】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青少年怎 样做才能远离犯罪? 答:青少年要加强自我防范,自觉树立法律意识 ,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 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做事考虑后果,谨慎 交友,防患于未然。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