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8页
第2页 / 共48页
第3页 / 共48页
第4页 / 共48页
第5页 / 共48页
第6页 / 共48页
第7页 / 共48页
第8页 / 共48页
第9页 / 共48页
第10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以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为例再谈课程标准和指导意见的解读“不笑、不悲、也不怨,只是为了理解。”斯宾诺莎 历史学是一门学会社会批判的学问,也是 一门学会同情地理解的学问。 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其根基是史实、史观和史识。 一、从现实追溯历史我们生活在历史巨大的投影中; 生活是我们解读历史的原点。 问题丛生:行政改革;农地矛盾;市场经济;社会保障;医疗和教育;资源和环境问题。130年改革的希望和忧患推荐读物:南风窗、南方周末、凤凰卫视等 。 我们正在经历这场没有革命的狂欢却充满变数的改革,这场不需要英雄但也缺乏“常识人”的改革。在可以预见的21世纪上半叶中国改革历程的拐角处,我们生活着,我们需要的是:一、从现实追溯历史2我的想法“同情的理解”“适度的勇气” “灵动的智慧”二、从社会变迁角度,理解“改革”的定义和分类 1、对“改革和革命”的理解可能存在的误区 (1)轻视改革(2)否定革命革命彻底,改革不彻底? 革命是被统治阶级的事,改革是统治阶级的事? 革命是以人民的名义,改革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 在中国历史上,革命多过改革,是主流? 二、从社会变迁角度,理解“改革”的定义和分类 2、三个版本教材对“改革”的定义 “改革就是变,就是革除已经过时的旧制度、旧文化和旧思想,创造富有旺盛生机的新制度、新文化和 新思想,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 尽管改革形式多样,效果各异,但所有的改革无疑都 充满着艰巨性,改革的道路总是坎坷曲折,改革者需 要有大无畏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才能实现改革的 目的。” 人教版二、从社会变迁角度,理解“改革”的定义和分类 2、三个版本教材对“改革”的定义 “革除或者完善那些不适应社会发展因素的活动都是改革。改革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经济体制、政治 体制的改进和完善等方面。改革的背景、动因、领导者、 内容、进程的不同,造成的后果和影响也会不同。” 人民版二、从社会变迁角度,理解“改革”的定义和分类 2、三个版本教材对“改革”的定义 “革命与改革,是社会发展变化中最为常见的现象。剧烈的社会革命往往与深刻的社会制度更迭相伴而生。 改革也是要革除社会制度中落后、腐朽的部分,完善当 前的制度,使之适应新的生产力的发展。其间既有推动 社会转型的全面变革,也有补偏救弊、拯救危局的局部 调整。 它同样是牵引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重要动因。 岳麓版二、从社会变迁角度,理解“改革”的定义和分类 3、从社会变迁角度,理解“改革”的定义和分类 把“改革”和“革命”放在更大的理解范畴中,可以逐渐消融我们对两者的一些绝对的,或者两立的看法。在历史进程中,一个民族或者国家在某个阶段发生改革或者革命有其必然和偶然(选择)的因素,没 有先在的对它们的道德评价,千年之后,它们都要站 在克立奥女神的面前。 二、从社会变迁角度,理解“改革”的定义和分类 社会变迁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微变。这是指发生在同一社会经济形态或同一 生产方式之内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积累性的 渐变和突变(即渐进性微变和突发性微变)。一类是巨变,一种长期性的变异。可以分为两种形式: 一种是创新性的巨变,这是独特历史条件凑合下发生 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的变化;一种是传导性的巨变, 这主要是受外因诱导发生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的变化。3、从社会变迁角度,理解“改革”的定义和分类 渐进性微变创新性巨变传导性巨变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梭伦改革 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 王安石变法 宗教改革二、从社会变迁角度,理解“改革”的定义和分类 3、从社会变迁角度,理解“改革”的定义和分类 二、对指导意见中模块三维目标的认识 指导意见: 知道这些改革的前因后果及其代表人物; 形成较为清晰的改革的概念; 了解这些改革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认识和评价不同类型的改革; 加深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1、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力求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心理、领导者等 多角度分析改革的“前因”;结合改革的前因和过程, 理解改革的内容(即为什么这么改?甚至可以臆测有 没有其他更好的改革措施?);比较认识改革的特点 ;从不同的时段、不同的社会利益群体分析改革的效 果;选择性挖掘改革的现实意义和价值。二、对指导意见中模块三维目标的认识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二、对指导意见中模块三维目标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指导意见:了解或认识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内容、过程与结果,理清历史上重大改革的纵横架构,形成一 个知识的网络;从历史的角度看待不同时期、不同 国家所进行的改革,认识改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能将改革置于一定历史条件下作出价值判断,进一 步培养历史思维。 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理解学生作为“初级历史研究者”所具备的一般方法。(1)怎样知道“是什么”?(2)怎样认识“为什么”?(3)怎样认识“怎么样”?1、历史信息的处理(1)各种各类材料的史料价值判断,汲取其蕴含的历史信息。(2)获取蕴含历史信息的材料的常用途径和方法:考古发现、文献研究、调查访问。A、历史文献(一手、转述) B、学者研究著作 C、神话、寓言、小说、诗歌、楹联、绘画、戏剧等文学艺术作品 D、考古发现初步或基本懂得(4)依据一定的时空坐标,按照政治、经济、军事、 文化、社会等类别,用文字或图表的方式整理历史信息。(3)历史材料的有效性与可靠性与史观的视角和史料的 发掘有关;“孤证不立” 。2、历史信息的运用初步掌握或运用(1)从”势“(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人” (社会地位、思想倾向、性格特征、具体处境、交往 范围)来解释和评价历史人物作用与影响的基本方法。(2)从自然环境、经济状况、政治形态、文化传统、 民族心理、社会生活、国际形势等角度,较为全面或者有所侧重地解释与评价历史事件的基本方法。(4)质疑或反驳的方法;提出初步的假设和有可能 解决问题的方案。(3)用多种概念和范畴分析、综合、比较、归纳基本 史实和相关问题的方法;联系类: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因果类:原因与结果、背景与条件、动机与效果。比较类:联系与区别、同与异。趋势类:量变与质变、主流与支流。3、历史信息的表达(1)用“读史心得”、“调查报告”、“小论文”、“ 主题演讲”或“辩论”等形式表达思想的过程和方法。(2)在小组、班级等场合交流学习成果的过程和方法。二、对指导意见中模块三维目标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指导意见:学习改革家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社会责任感,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和艰巨性,增强为人类社会 进步而奋斗的决心和勇气;寻求历史进步的智慧, 进一步认识我们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 二、对指导意见中模块三维目标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1)改革是一种“历史性运动”,它植根于复杂的 社会背景之中,是特定历史时期社会因素和“人”的因素互动的结果,既有历史的必然性,又带有历史 的选择性。 必然性和选择性。 二、对指导意见中模块三维目标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2)改革是各种社会力量博弈的过程,有“坦途” 也有“瓶颈”,不可能“一蹴而就”。改革措施及其实施的轻重缓急深刻影响改革的效果。复杂性和多样性。 二、对指导意见中模块三维目标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3)从不同时段角度发现和解读改革的“正”、 “负”、“显”和“潜”等多元效应。对所谓的“改 革局限性或不足”给予足够的“同情地理解”。深远性和多面性。 二、对指导意见中模块三维目标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4)社会发展的每一阶段都不完美,完美的追求存在于全部过程之中,改革产生的问题只能通过改 革深化才能解决。 三、文本解读以“梭伦改革”为例布什总统在共产主义遇难者纪念牌揭幕典礼上的讲话:“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 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 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 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 你们讲话。”课标1: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三、文本解读以“梭伦改革”为例指导意见: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城邦尖锐的社会矛盾和工商业发展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建议:三、文本解读以“梭伦改革”为例2社会经济状况:“特殊的危机”和力量的聚合。1地理环境和生产生活状况和民主政治产生之间的关系。3社会政治状况:(1)从氏族向国家的演进过程中,民主制和改革传统的形成。 (2)社会矛盾的积聚和激化。4领导者因素。身份:“诗人”、“仲裁人”、“立法者”。品质:爱国、中庸、正义的品质。 建议:三、文本解读以“梭伦改革”为例正义(节选)梭伦我想拥有钱财,而我决不去妄想那些 不仁不义之财;因为日后的报应总会跟来。 财富钱粮都是神明所赐,从大地的深处 到高山之巅源源不断来到人的手中, 凭着蛮横和不义获取的钱财来之无名, 为不正义之心迷住灵魂, 昧着天理良心,为非作歹,必将随后身败名裂。 忠 告梭伦 大雪和冰雹的威力来自阴云, 雷鸣产生于耀眼的闪电,城邦毁于豪强,而人民 受专制奴役则因愚昧。出海太远就不容易靠岸, 这一切应好生想想看。水建馥译 希罗多德和普鲁塔赫以奇异的记忆描述他在 萨迪斯和吕底亚王Croesus的谈话。梭伦以希腊的方式回答:“王啊!诸神对于希腊任何赐予都是中度的;对于智慧亦不例外,那只是一种快乐与朴实,并非一种极 度崇高的智慧。鉴于在所有情形中所发生的无数不幸, 因此使我们无法对现有的享受作无理的欣悦,也不能 对任何随时间过程能遭受改变的任何人的喜乐加以称 赞。因为未来的时间尚未到来,幸福灾祸均尚未定。 仅获有神灵呵佑,使其幸福持至最后永不改变的才算 是快乐;4领导者因素。身份:“诗人”、“仲裁人”、“立法者”。品质:爱国、中庸、正义的品质。 建议:三、文本解读以“梭伦改革”为例注意点:突出必要性(改革的关键问题)的同时,应该关 注背景中有利于改革和影响改革措施和方向的因素。三、文本解读以“梭伦改革”为例课标2: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 指导意见:了解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感受梭伦冲破阻力,振兴城邦的襟怀和理想。指出梭伦改革的基本特点。 建议:三、文本解读以“梭伦改革”为例1、问题设计:改革是如何对平民和贵族既有保护又不让它们不公正的占据优势? 梭伦说:“我所给予人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加多,即使是那些有势有财之人也一样, 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 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改革措施山地派平原派海岸派 经经 济济解负负令确定财产财产 等级级制度 发发展农业农业 发发展工商业业 改革币币制和度量衡 确立私有制 政治恢复公民大会作为为国家最高权权力机关 建立“四百人会议议” 司法设设立公民陪审审法庭作为为最高司法机关 社会禁奢倡俭俭 惩罚惩罚 游手好闲闲之徒2、列表分析。建议:三、文本解读以“梭伦改革”为例3、概括特点(1)通过土地占有关系的改革,确立私有制,进一步打破血缘关系和贵族专权。(2)坚持正义,中庸执政。(3)通过法律和政治制度的建设进行改革并保障改革成果。4、生成性拓展:你认为梭伦手持的“盾牌”究竟是什么?三、文本解读以“梭伦改革”为例课标3: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指导意见: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积极影响。认识民主制度建设是民主政治的可靠保障。理解梭伦改革的历史局限性。 三、文本解读以“梭伦改革”为例建议:1、围绕“民主政治的奠基石”这一中心句认识改革的积极影响。2、用文明的视野,从民主政治的角度认识改革的积极影响并做出相关特点的语言表述。梭伦改革的意义超越了雅典,超越了希腊。 社会奠基:打击贵族,保护平民,催生工商业奴隶主的发展,形成三足鼎立的多元社会格局;促进雅典由氏族社会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