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许子东:网上大数量的热帖属于阶级性郁闷腾讯文化 2014-01-04 13:44摘要我学习了毛主席的著作,主席说民族斗争,说到底就是阶级斗争。根据主席的指示再重新看网上,原来要换一个字,网上更大数量的热帖是阶级性郁闷,阶级性郁闷才是更广泛的,更普遍的。(本文摘自腾讯书院许子东讲座,为腾讯文化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今天主要讲“三众四民”,“三众”就是大众、群众、民众,“四民”就是国民、人民、公民、网民。我要讨论的是“三众四民”的关系。我一直有关心网上什么帖子会热。我昨天还碰到马未都,他说他的博客已经有两亿的点击量,我看着他的头想来想去,想不出他为什么有这么多人看。不仅是嫉妒马未都,我还嫉妒苍井空,我写得很深刻,很幽默,很有味道,粉丝弄来弄去才几万。像姚晨等人,随便发点什么内容,比如穿个袜子就有上百万的粉丝互动,使我特别嫉妒,羡慕嫉妒恨。因此我空下来就在关心什么样的帖子会热,第一个层次观察下来,基本上就是我早年研究的对象,郁达夫的情况。郁达夫写的东西基本是两热,一个是留学生到了海外感到痛苦,精神苦闷。第二性压抑,性的苦闷。因此,他的两个焦点一个是民族,一个是性。最后郁达夫的苦闷我把它简称就叫郁闷,当初写书的时候用很多词,忧郁、苦闷、抑郁、烦燥、怨恨,那个时候没有郁闷这个字。我现在才知道,郁闷原来就是郁达夫的苦闷。我新书书名都起好了,叫民族性郁闷,连起来读就是民族性郁闷。由此,差不多能道出网上热帖的一部分,你们试试看,假设网上有一个帖,一旦牵扯到外国人、中外关系,就是热帖了。比方说有一排男人,在路边撒尿那是成不了热帖的,可是这一排人是外国人的话,帖子就风传了,这牵扯到民族主义,咱们的民族自尊心。男人撒尿关心的人比较少,要是有女的在那里脱衣服,关注的人就多了。所以,民族跟性是网上的热点。后来我发现这个观察过于表象,我学习毛主席的著作,主席说民族斗争,说到底就是阶级斗争。根据主席的指示再重新看网上,原来要换一个字,网上更大数量的热帖是阶级性郁闷,阶级性郁闷才是更广泛的,更普遍的,是可以用来概括大部分网上热帖的一个标题。那么这个阶级性是怎么来体现的呢?我之前就概括过有三个规律。第一、如果网上有争论,有一件事情吵起来了,一方是有钱人,一方是穷人,你们帮谁啊?帮穷人。大家知道网上常常出现宝马车撞拖拉机,这就是新闻,尤其是撞完了以后,这个女司机还出来撒野。倒过来手扶拖拉机撞宝马,不是新闻。所以说穷富一争,大家帮穷人。第二,老百姓跟官员有冲突,我们帮谁?老百姓。看大家声音这么响。第三,网上一有争论,统计点击率,9000人支持 A,1000 人支持 B,那我们支持谁?也有人支持 1000 的,有人支持多的,多的声音比较响一点。我自己怎么选呢,我一看到网上有争论,我通常自己先不表态,先查看结果,查看民意调查结果,选多的那方面站队,多比少好。我举几个极端的例子。吉林有一个钢厂要从国企变民企,北京收购它的公司就去了一个经理,结果被钢厂的工人包围着打死了,活活被打死,因为工人反对国企卖给民企,那时候叫国退民进,企业管理层收购。我自己当过钢铁工人,我非常明白今天工人的弱势状态,我非常同情工人的愤怒。我那天在节目里说了一句话,把人家打死了,后来还放鞭炮,有点过分了。没想到这期节目播出以后,我就收到大量的帖子,都是反对我的。大概意思说咱们工人有力量,打死贪官不犯法,这个人的钱一个月有二十几万,他完全可以拿这些钱烧纸钱,给他三代都可以烧,全部都是非常厉害,非常激愤的民情飞扬。在我看来就是穷比富好的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这样的情况是蛮多的。民比官好的例子,我随便举一个,大家应该都知道,有一个“巴东烈女”。有三个干部级别并不高,一起去一个地方洗脚,然后就拿着钱去拍那个女孩子的脸,要她提供服务之类的,那个女的说我没有这个服务,他们就把人民币在脸上拍,说你不就是要这个吗。没想到这个女孩子身上带了一个水果刀,结果捅死一个,捅伤一个,第三个逃走了。在网上这个女的被人称之为“巴东烈女邓玉娇”。烈女这个字完全意思都变了,大家看过鲁迅的我之节烈观里面的烈女是,女的被人欺负之前跳河,被欺负了以后即使跳河,都不算烈女的。一定要在欺负前那一瞬间跳河,这样就比洁女在牌坊上排位更高,鲁迅曾经用讽刺来讲。没想到他们用来形容女性刚烈,最后这个邓玉娇判决大家记得吧,正当防卫,无罪释放。这个是很奇怪的,说实在话,从法律上讲,你就算是正当防卫,你也是过度防卫,因为人家死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法律呢?跟当时网络的民意结构有关系,中国的法律系统有时候不是依法治国,它是以法治国,以法治国就是以法律为工具,为武器来治理政治,治理的时候他就会考虑民情,他就会适当调整,我觉得这是非常危险,但是一直在这样做,文革当中从文革最极端的不杀不足以平民愤,到今天嘴里不说,实际上在考虑民愤。比方说前一阵李双江儿子的事情,不过最近一点消息都没有了,不知道什么道理。网民也健忘,我等一下要讲网民的健忘是中国网络文化的重大特点,但是这个后面是不是有什么关系在运作,我也不知道。但是至少当时的反应,大家不管李双江歌唱的怎么样,大家都记得他是将军呢,所以也把他归到官这一类。那就变成官二代这一类,所以民愤也这样上去。 这两天就有一个非常极端的事情,非常好的事情,明天的锵锵三人行会说,我先做预告,就是泰州有一个地方的官员大吃大喝。有一批老百姓,说你看这个酒多少钱,这个鱼多少钱,然后愤怒。那个官员索性跪在桌子上,说我对不起你们,我是你们孙子。下面的反应很多人都是大快人心,你们觉得这个事情怎么样,除了解气,有没有任何别的感受。有人策划这个事情?阴谋、解气,还有没有别的?吃饭的钱到底是公款还是私款?肯定是公款了,你想想他们哪有那么多钱,我们的干部都是很廉洁的,他没那么多钱。他们偶然为了国家需要,现在国家发达了,钱用不完嘛,他吃一点。他自己的钱是不会的,他们艰苦朴素,勤俭建国,勤俭建家。这个事情我就觉得,既表现了刚才讲的穷富的价值判断,又表现了官民,它里面又是民对官的监督,又是穷人对富人的朱门酒肉臭这种愤怒的表现。当然了,我等一下还要讲,它还包含了在我看来,是隐隐的和非常危险的是一种群众专政。人民日报今天还有评论在称赞,我觉得这样的事情,如果是阴谋也不出奇,如果是群众自发行动的话,我们等一下会讨论这个问题。总之我们看到网络民意的三大规律,你看我这没用,研究规律研究这么多,自己的博客还是不火。规律我已经研究出三大规律,这三大规律不是今天才来的,它在过去中国数百年的历史上,我们远不讲,数百年的历史上,有一个阶段是最接近于这样的意识形态的。大家想想是什么时候,我们想想看五四是不是这样的?30 年代是不是这样的?其实我觉得最像的,最体现三大原则的是我看韩三平导演的建国大业,换句话说 1949 年的主流意识形态,我们政权建立的合法性在相当程度上,是建立在我们代表大多数人民的,我们是代表穷人的,我们是要反抗,我们要消灭富人,我们要反抗国民党、贪官污吏的,而且我们是代表多数人的利益,这三条原则是非常畅顺的,因为再早的时候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民比官好这么一个逻辑,在民国期间也没有一个道德上说穷就一定比富好,多跟少的关系就更复杂,1949 年是最大的一个关键。我们看今天塑造的 1949 年,有很多也是真的,我看的电影,我就知道原来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区别,就是共产党很尊重知识分子,国民党就是打死闻一多。我父亲是医生,他给我讲过一个亲身的事情,在电影里也有表现,他说解放军占领上海打了一夜的枪,第二天早上,他从自己家里窗口一看,呆掉了,满街都是解放军躺在地上睡觉,一点声音都没有。那么破的衣服,那么破的枪,我父亲说从那个时候就开始明白他们为什么会打胜仗,因为从来都是,兵是扰民的,中国人已经习惯,哪一个时代的兵都是扰民的。可是那个时候解放军可以做到占领上海,通通睡在街上,没有声音。市民开了窗才看到,所以当时的这种行动是打动民心的。我父亲不属于我刚才讲的穷人,他是一个私人医生,他原来做过医院院长,以后被归入反动局权威一类。但是他当时就被打动,过不久他的书架上就出现了资本论,他改变了他的想法。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