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1页
第2页 / 共51页
第3页 / 共51页
第4页 / 共51页
第5页 / 共51页
第6页 / 共51页
第7页 / 共51页
第8页 / 共51页
第9页 / 共51页
第10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 表达技巧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 作者的观点态度古代诗歌鉴赏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语言鉴赏诗歌的语言鉴赏诗歌语言:鉴赏诗歌语言:1 1、语言的锤炼;、语言的锤炼;2 2、语言风格(特点)。、语言风格(特点)。古代诗人在创作上强调字的推 敲和锤炼,力求做到“平字见奇,常 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 甫 语言的锤炼语言的锤炼诗歌鉴赏诗歌鉴赏1、了解锤炼语言的一 般考查方式2、剖析诗歌语言锤炼 类题型的一般解题方法1、以赏析生动传神的词语的方式考查 2、以鉴赏“诗眼”的方式考查 3、以分析作品中的关键词语的方式考查 4、以比较词语或句子的优劣的方式考查考查方式考查方式A、某句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 请简要分析。 B、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解答分析:这类题目要求品味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要放在句 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一、以赏析生动传神的词语的方式考查提问方式诗歌的炼字应注意:1、动词2、修饰语(形容词、副词、数量 词)3、特殊词(叠词、拟声词、颜色 词)答题步骤(1)解释这个字或者词是什么意思; (2)看该字词有无运用修辞手法; (3)看该字词有无转化(动静、虚实、乐哀、远近 等)现象; (4)该字词所反映的事物情状(展开联想把该字 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5)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 的感情。 (6)该字词在结构上的作用。 第1、4、5点不能少,其它三点有则分析,没 有就不写。 答题范式释含义+描景象+点情境玉楼春 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縠h皱波纹迎客棹 zho。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注:縠h皱,绉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提问】 “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千古名句,有 人说“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请说说你的理 解。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闹,本指热闹,此处指春意盎然。红杏的枝头,开满了绚烂的花朵。作者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花满枝头充满生机的景 象,以动写静,把无声的姿态描摹得好像有声音,在视 觉里获得听觉的感受。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步骤三)(步骤二)(步骤一) 1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句中描述景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句中描述景象。3 3、结合表达技巧阐述该字的表达效果,、结合表达技巧阐述该字的表达效果,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或表达了怎表达了怎 样的情感。样的情感。南浦别 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 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 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同意。 离人孤独地走 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送别的人 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 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看,在诗中指回望。一“看”字就 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 (步骤一)释词(步骤四)描述(步骤五)意境或情感迁移训练诉衷情 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 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身谁料 ,心在天山,身老沧州。问:“暗”有什么表达效果?答:暗是指暗淡,(步骤一)既写颜色,又写心情,一方面貂裘戎装 尘封色黯,另一方面诗人岁月流逝,人事 消磨,(步骤四)饱含惆怅郁闷之情。(步骤五)湖州歌 汪元量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洲。 注这首诗是元灭宋时,诗人被押解途中所作。问:简析“望”字在诗歌中的作用。答案: “望”即极目远眺,(步骤一)北望燕云,不知命运如何,眼前望着大江东去,无力挽回颓势,向东西的四百洲这一望,(步骤四)体现不胜依恋之情。(步骤五)答题格式 该词意思是,采用修辞手法, 化为,写出了情形,烘托 了的意境,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在结构上还照应了(前)后 文的(或为作了铺垫)。二、以鉴赏“诗眼”的方式考查 【诗眼】指诗中最能表现指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精神情感意味、精神 内涵内涵的最的最精炼传神精炼传神的字或词的字或词。【提问方式 】 A、本首诗歌的诗眼是某一字,请结 合全诗加以分析。 B、你认为这首诗某一联两句中“诗 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提问】古人有古人有“一诗之眼一诗之眼”的说法。的说法。 这首诗的这首诗的“诗眼诗眼”是哪个字是哪个字?以颔联为以颔联为 例,说说是例,说说是如何体现如何体现诗眼的诗眼的? ?孤雁孤雁 (杜甫)(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诗眼是“孤”,即孤独之意。参考“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意思是“一片孤单的 雁影 ,遗失在万里云天中,有谁会心生怜意啊”。“一片”、“万重”对比,构成极大反差,极言其“孤” ;“谁怜”二字直抒胸臆,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 之情。(步骤三)(步骤二)(步骤一)颔联形象地写出路远雁孤、同伴难寻的凄苦之情。(步骤四)1 1、点出诗眼,并释义。、点出诗眼,并释义。2 2、紧扣诗眼,、紧扣诗眼,解释解释句意。句意。3 3、结合表现手法指出如何突出诗眼。、结合表现手法指出如何突出诗眼。4 4、总结该联总结该联如何点明主旨,突出诗眼。如何点明主旨,突出诗眼。 过香积寺 王 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 杂念.毒龙:指世俗杂念。 【提问】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 “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 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 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迁移训练参考“诗眼”分别是“咽”、“冷”。 “咽” 即呜咽之意, “冷”即阴冷之意。(第一 步)山中的泉流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 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 幽暗,似乎显得阴冷。(第二步)“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 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第三步)表现了作者恬静的心境。(第四步)望驿台 (唐)白居易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你认为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 合全诗简要分析。“思”是全诗的诗眼,是全诗的中心,诗歌紧扣“思”字 ,层层深入展开。首句“当窗柳”,传出闺中绮思;次句“扑地花”,写出 驿旅苦思;第三句推进一层,写出特定时日,由希望 转入失望的刻骨相思,但只以“春光尽”含蓄暗示;第四句更推进一层,叠用两个“思”字,点明诗旨:一种 相思,两处离愁。 华子岗 (唐)裴迪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 往往是指一句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 为这首诗第三、四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 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侵”和“拂”。“侵”字写出了诗人在夕阳落照下缓缓下 行的生动情景,也写出了夕阳余晖逐渐消散 的过程,引导读者去想象那苍翠的松林在余 晖点染下富于变化的奇景。“山翠”后着一“” 拂字,增强动感,使人想见山色的青翠可爱 ,柔和多姿,“侵”“拂”二字,使云光山色获得了生命。全诗表现了对华子岗的喜爱和留恋。题三闾大夫庙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问:“诗眼”是一首诗中最能体现诗歌主旨的字或词,你 认为,本诗诗眼是什么?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析。 一个“怨”字让屈原不被理解、遭谗见谪的哀怨形象立 于我们眼前。 本诗诗眼是“怨”。“怨”字紧承首句,既写出了沅湘水的长流不尽,也写 出了屈子深重的哀愁;“怨”又领起后两句,使得眼前 的秋风与枫叶景中含情,营造了一种萧瑟凄清的氛围 ,让人体会到屈原诗中浓重的“怨情”。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 音 注:高林:佛家称僧徒聚集之处,此指禅院。 人心:指尘心,俗念。万籁:指一切响声。古人评诗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 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 “诗眼”分别是那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诗眼”分别是“悦”“空”。 “悦”是说秀美的山中景色使鸟的性情欢悦。“空 ”是说潭水清澈,临潭顾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或 杂念)消除净尽。 “悦”“空”两字表现了环境的幽静,写出了人 的心情与山光水色相应。清溪行 (唐)李白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你认为这首诗第一、二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 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清”和“异”字。 “清”字形容词活用成动词,不但写出 了清溪的清澈,而且写出了诗人心理感 受,使自然景观与心理感受融为一体。 “异”状水色,不但写出了清溪之水的 奇异,而且提领下文,展开诗篇, 有力烘托了诗歌的主题, 流露出诗人内心一种落寞抑郁的情绪。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三、以分析作品中的关键词语的方式考查【提问方式】解答分析:古诗讲究构思,往往一个 字或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定下全诗 的感情基调,统领全诗的主旨,分析 关键词必须围绕全诗进行赏析。夜 归 (宋周密)夜深归客倚筇(qin)行,冷燐依萤聚土塍(chn)。村店月昏泥径滑, 竹窗斜漏补衣灯。【注】倚筇:扶杖。燐:燐火,俗称鬼火。萤:萤火。土塍:田埂。【提问】 “夜归”是本诗的关键,它是 怎样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参考开篇直接点明“夜归”,刻画出归客倚杖蹒跚而 行的疲惫之态。 随后最后以“冷燐”“萤”“月”等意象渲染夜色凄凉, 烘托归客孤身夜行的凄凉,反衬归客急切归 家的心境。以深夜犹见“补衣灯”的感人场面结束。 与先前的凄凉形成反差,更烘托出游子 深夜归家的复杂心情,意味深长。紧扣该词分层次叙述诗句内容:(1)每个层次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 ,起到了什么作用。(2)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如线 索、呼应、铺垫等)。 (3)该词在对突出主旨上所起的作用(表 达了 情感)。赏析“关键词”步骤分析: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李 益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注】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提问】诗以“微风”开头,并贯 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迁移训练颔联:清风吹开门,吹动竹子,引起怀念故 友之情。颈联:微风吹落枝上露水,滴在阶下青苔上 ,写出了清幽静谧的境界,体现深沉的寂 寞和思念。尾联:希望微风吹进帘幔,拂去琴上尘埃, 语义双关,表露不胜埋怨和渴望之情。参考答案 答题示例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 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 的主旨正是思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