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1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5页 / 共21页
第6页 / 共21页
第7页 / 共21页
第8页 / 共21页
第9页 / 共21页
第1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汕尾红海湾中学高考语文复习课件汕尾红海湾中学高考语文复习课件1010偏义复词例1:“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契阔”中的“契”是投合,“阔”是疏远,在这里是偏 义复词,偏用“契”的意义。“契阔谈宴”就是说两情契 合,在一处谈心宴饮。偏在“挈,投合”例2:今有一人,入其园圃,窃其桃李 “园圃”在古代有区别,种树曰“园,种菜曰“圃。现代 则泛指种植果树蔬菜的地方。在本句中,看句后有“窃其 桃李”,可知 “园圃”在此仅指种树的地方。例3: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出入:偏指出 小结:偏义合成词两个语素的意义相近相类或相对, 并列组成双音词后,在特定语言环境中,其中一个语素的 意义成为该双音词的意义,而另一个语素的意义却摒弃不 用,只是作为一种陪衬。偏义复词分类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不宜异同。 昼夜勤作息 去来江口守空船 异同:偏义复词,不同。作息:偏义复词,劳作。去来:偏义复词,离去小结:1.语义相对的偏义复词。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勤心事公姥,夜夜不能寐 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园圃:偏义复词,果园。公姥:偏义复词,婆婆。父兄:偏义复词,指兄长。小结:2.语义相近的偏义复词。例如: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木兰 辞) 分析: 句中的“扑朔“迷离“虽也是双音节 ,单它只是一个单纯词,这就不可能是偏义 的复词。根据“偏义复词”的特点,我们可以用以 下方法确定句中的这类词,或分辨非偏义复 词的两个单音词:小结:其一偏义复词,既然是复词,必 然是要由两个单音词构成。如上面的两例,“ 作”和“息”、“异”与“同”即然。这就有别于两 个音节构成的单纯词。例5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列子) 例6 无羽毛以御寒暑 分析:同是“寒暑”两个字,在例5中是一个两个单 音词,在例6中是一个偏义复词(只用“寒”之意)。 可见,判断偏义复词,一定不能离开语境。 小结二:从句意考虑,偏词复义形式上是两个词 ,语境义只用其中的一个词义;非偏义复词的两个单 音词,语境义是两个。像下面的例子,同一个语言单 位,在不同的语境中,词义却不同。现代汉语偏义复词词义固定单一。表现在:一、由两个语素凝固成一个复音合成词后 ,其义偏向那一个语素是固定的,不能随文而 异,即不受“观境为训”原则的制约。也就是说 表义语素定位,不管在任何时期,任何语言环 境中,自始自终都固定在某个语素上,不会发 生忽此忽彼的随意状态。二、两个语素虽并列,但其中一个语素义 已经消失,消失的那个语素在构词上只起陪衬 作用。练一练二、练习体验: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不是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 ) A、去来江口守空船 B、则山下皆 石穴罅,不知其浅深 C、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D、初,奉使往 来,无留北者 分析: 去来:去了以后。来,语助词,无义。 浅深:深浅,侧重在“深”。 往来:侧重在“往”,指宋朝的使者北往,不指元 军的使者南来。 C项的“往来”则是指老虎来来回回地察看。C、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不是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A、 今有一人,入其园圃,窃其桃李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C、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 分析: D项的“耳目”在此仅指“目”,只要注意到“耳目之 观”的“观”字就可知道。另外,“芙蕖”即荷花。 B项的“小大”泛指所有的,并不侧重在“大”或“小” 上。B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不是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 A、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B、呜呼!死生,昼夜事也 C、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D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分析: A项的“治乱”是反义词对举,指国家由治而兴,由 乱而衰的规律,不是偏义复词。 BCD三项都是偏义复词,B句侧重指“死”,C句侧 重指“异”,D句侧重指“远”。 A、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不是偏义复词的一项 是 () A、沛公曰:“孰与君少长?” B、冀缓急或 可救助,词极激切 C、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D、女行无偏 斜,何意致不厚 分析: ABC三项都是偏义复词,A句的“少长”侧重指“ 长”,意谓“谁的年龄大”;B句的“缓急”侧重在“ 急”,指在危急的情况下希望得到救助;C句“父 兄”侧重指兄,指兰芝的兄长。 D句的“偏斜”则是两个近义词素结合在一起,不 侧重在哪一个。D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不是偏义复词的一 项是 ( ) A、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B、但求速死 ,不复顾利害 C、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D、其日牛马 嘶,新妇入青庐 分析: A句的“振怖”是惧怕的意思,不是偏义复词 。BCD三句都是偏义复词。B句的“利害”侧 重于“害”,C句的“作息”侧重于“作”(工作 、劳作),D句的“牛马”侧重指马,其后有“ 嘶”则是马叫声。A、选出下列加点的词语在句中的意思解释 最恰当的一项( ) A、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曾:曾 经 B、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 道:道 路 C、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 虚实: 真实情况 D、度义而后动 度:制 定制度 分析:A、增加 B、走路、赶路 D、考虑C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崩殂:“崩”指皇帝死,“殂”指平民死,偏义在“崩”, “殂”是衬字。 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偏义在“亡”,“存”是衬字。 3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偏义在“母”,“父”是衬字;偏义在“兄”,“弟”是衬 字。指刘兰芝的兄长。 4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偏义在“兄”,“父”是衬字。 5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偏义在“姥”,“公”是衬字。 6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偏义在“作”,“息”是衬字。状语“勤”只能修饰“作” 。 7 今以钟罄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偏义在“钟”,“罄”是衬字。8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偏义在“国”,“家”是衬字。 9去来江口守空船 偏义在“去”,“来”是衬字。 10孰与君少长? 偏义在“长”,“少”是衬字。意谓“谁的年龄大”。 11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 偏义在“深(深度)”,“浅”是衬字。 12死生,昼夜事也 偏义在“死”,“生”是衬字。 13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偏义在“异”,“同”是衬字。 14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偏义在“远”,“近”是衬字。 15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偏义在“入”,“出”是衬字。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崩殂:“崩”指皇帝死,“殂”指平民死,偏义在“崩”,“殂” 是衬字。】 2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偏义在“骑”,“车”是衬字】 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偏义在“入”,“出”是衬字。句意为:防备别的强盗进来和 意外的变故。】 4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偏义在“亡”,“存”是衬字。】 5其间衰老者或有代谢 【偏义在“谢”,“代”是衬字。】 6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偏义在“母”,“父”是衬字;偏义在“兄”,“弟”是衬字。指 刘兰芝的兄长。】 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 【偏义在“目”,“耳”是衬字。只要注意到“耳目之观”的“观” 字就可知道。另外,“芙蕖”即荷花。】 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偏义在“兄”,“父”是衬字。】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偏义在“姥”,“公”是衬字。】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偏义在“国”,“家”是衬字。】 冀缓急或可救助 【偏义在“急”,“缓”是衬字。】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 【偏义在“饥”,“穰”是衬字。“饥”,灾年;“穰”,丰年。联系 下文禹汤遭受连年水灾旱灾,故“饥穰”当偏指“饥”】 但欲求证煞费苦心,不复顾利害 【偏义在“害”,“利”是衬字。】 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 【偏义在“女”,“子”是衬字。】 去来江口守空船 【偏义在“去”,“来”是衬字。】 孰与君少长? 【偏义在“长”,“少”是衬字。意谓“谁的年龄大”】 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 【偏义在”深(深度)”,”浅”是衬字。】 死生,昼夜事也 【偏义在“死”,“生”是衬字。】 奉使往来,无留北者 【偏义在“往”,“来”是衬字。指宋朝的使者北往,不指元 军的使者南来。】 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 【偏义在“实”,“虚”是衬字。】 2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偏义在“异”,“同”是衬字。】 2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偏义在“巷”,“陌”是衬字。】 23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偏义在“远”,“近”是衬字。】 24噌如钟鼓不绝 【偏义在“钟”,“鼓”是衬字。】 25今以钟罄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偏义在“钟”,“罄”是衬字。】 26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偏义在“作”,“息”是衬字。状语“勤”只能修饰“作”不能修饰“ 息”因而“作息”偏指“作”,“息”无义起陪衬作用。】 27今有一人,入其园圃,窃其桃李 【“园圃”在古代有区别,种树曰“园,种菜曰“圃。现代则泛指 种植果树蔬菜的地方。在本句中,看句后有“窃其桃李”,可知“ 园圃”在此仅指种树的地方。】 28曾不吝情去留 【“去”和 “留”意思相反,在这里只取“去”的意思。】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