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3页
第2页 / 共33页
第3页 / 共33页
第4页 / 共33页
第5页 / 共33页
第6页 / 共33页
第7页 / 共33页
第8页 / 共33页
第9页 / 共33页
第1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6章 络合滴定法complexometric titration6.1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络合物 6.2 络合物的平衡常数 6.3 副反应系数和条件稳定常数 6.4 金属离子指示剂 6.5 络合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6.6 络合滴定中酸度的控制 6.7 提高络合滴定选择的途径 6.8 络合滴定方式及其应用络合物的理论:络合物组成 配位中心 + 配体 配位理论的一些定义 1.配位中心:指的是中心原子,一般是金属离子。 2.配体:围绕中心原子的基团,通常是阴离子或中性基团。 3.配位数:配位中心周围配体的数目。 4.配位中心周围配体的构型。 配位数6八面体 配位数4四面体或平面四边形 配位数3三角形 配位数2直线举例:FeCl3,CrCl3 , ALF63,Cu(NH3)42+用于络合滴定的络合反应具备条件(1)络合物(complex)的稳定常数足够大; (2)络合比固定; (3)反应速度快; (4)有适当的方法指示终点。6.1.2 络合物的分类按配体进行分类 简单络合物:配位中心+单齿配体 M + nL= MLn 配体举例 NH3、H2O、Cl、F 简单络合物举例:ALF63,Cu(NH3)42+特点:含多个配体K稳小分级络合 举例:Cu + NH3 = 应用: 掩蔽剂,显色剂,指示剂(常用) 滴定分析:汞量法:以Hg2+为中心 测 SCN,Cl 氰量法:以CN为络合剂 测 Ni2+ ,Ag+ 说明:一般不用汞量法,氰量法(?) 螯合物(chelate) 定义:配位中心+多齿配体(一个配体分子中含有多个配位 原子)。 反应式 P166螯合剂:提供多齿配体的试剂,成为螯合剂 举例:双齿配体: 乙二胺 H2NCH2CH2NH2 (与NH3对比)六齿齿配体:乙二胺四乙酸 EDTA 特点: K稳定常数大(环状结构5,6,7,8元环) 控制条件可以得到主要产物 应用: 荷电螯合剂易溶于水络合滴定滴定剂 中性螯合剂难溶于水重量分析和溶剂萃取中 螯合剂类剂类 型: P167 按配位中心进行分类 单核络合物:一个配位中心配体 多核络合物:多个配位中心配体 举例:重铬酸根 Cr2O72Cu(NH3)42+6.1.3 乙二胺四乙酸2. EDTA物理性质 1.EDTA分子式型体溶解度 (22 C)H4Y0.2 g / L , 0.007 mol /LNa2H2Y111 g / L , 0.3 mol /L白色晶体H4Y一分子中含六个配为原子 在酸性溶液中可形成H6Y2+注意:不论乙二 胺四乙酸还是它的 二钠盐,一般都称 作EDTA。P169解释 参与络合的是Y,生成Na盐并不影响络合3.EDTA的酸性及在水中的离解 P169六元 酸、在水中有六级解离平衡有七中存在形式根据溶液的pH值,确定溶液的主要存在形式。P170图61问题:如何确定溶液的主要存在形式?EDTA各种型体分布图H6YH5YH4YH3YH2YHYY质子化常数质子化反应式及质子化常数见教材P169说明: 1.与金属离子络合的是EDTA的酸根Y,生成的络和物写成MY.2.为方便书写略去电荷, 如HY、H2YH6Y.3.6.1.4 乙二胺四乙酸的螯合物的特点MY大多稳定:因为多个五元环状结构 P171 图63 与金属络合大多形成1:1络合物。反应式p170,特例 络合物MY大多带电荷,水溶性高,络合反应速度大 多较快。 颜色:M有颜色MY颜色加深 P171表61M无色 MY无色 酸度较高 MY MHY 酸式螯合物碱度较高 MY MOHY 碱式螯合物两者一般不稳定,可以忽略不计。6.2 络合物的平衡常数1. 络合物的稳定常数2. 溶液中各级络合物的分布3.平均配位数6.2.1 络合物的形成注意:在反应方程式中,为了书写简便,省去了化合价。 简单表示方法:MLMLMLLML2 MLn络合平衡常用稳定常数表示。例如Ca2+与EDTA的络合 反应:Ca2+ + Y4- =CaY2-lgK稳=10.69 p172表6-21:n 逐级稳定常数6.2.2 络合物的稳定常数说明: P393 表9 a 对比酸碱滴定反应常数,可以看出络合滴定反应完全程度 一般很大,当然这只是考虑主反应,没考虑副反应。 b 其他的有很多空缺,就EDTA最全,因此应用最广泛。 P175 图64 络合物基本上是逐级形成的,配体浓度越大,越易形成配位 数高络合物。铜氨络合物各种型体的分布Cu(NH3)2+Cu2+Cu(NH3)22+Cu(NH3)42+Cu(NH3)32+一般情况:配体的浓度越高越易形成高配位数络和物.P175 图64累积稳定常数 易测定,可查表 n= K稳1 K稳2K 稳n1=K稳12= K稳1 K稳2M+L= MLM+2L=ML2M+nL=MLn又称为总稳定常数M3 L ML 3 3= K稳1 K稳2 K稳3说明: 累计稳定常数 P388 表8 总结对比 酸碱平衡与络合平衡实质一样。联系EDTA 举例解释: H3AH H2A H2A HH3AH2AH HA2 HA2HH2AHA2H A3 A3 HHA2酸解离方向 酸形成方向 6.2.2 各级络合物的分布 金属离子M总浓度 CM M、ML、ML2MLn 配体L总浓度 CL 由MBE:CM = M + ML + ML2 + MLn = M + 1M L +2M L2+nM Ln= M(1+1 L +2 L2+n Ln)详细过程 174说明: 只与L有关,已知CM和可求ML,ML2, MLn 比如,M = CMM ML = CMML M+ML+MLn1,由值可判定?那种型体占主要 形式 记忆规律:分母都一样;分子第一项是1,第二项直到第n+1项 分子,结合i个配体产物就用分母第i+1项。 这个公式和酸碱平衡公式实质是一样的。可以用解离常数计算出逐级稳定常数,再计算累积稳 定常数,就可以用络合平衡分布分数公式计算。反过来,用逐级稳定常数计算出解离常数,就可以用 酸碱平衡中分布分数公式计算。两种途径结果是一样的。例题:P174 例1例题将2.0102molL1NaF与2.0104molL1Fe3等体积混合, pH1.0,判定铁络合物的主要存在形式?解:( KaHF103.2,Fe3F的lgi 5.3, 9.3, 12.1 ) 混合后, 不考虑络合CNaF = 1.0 102 C Fe3=1104, C Fe3太小因此可以忽略Fe3络合消耗的F,那么C F-是 1.010 2,HF是一种弱酸,溶液中存在F的两种相关型体,用分布分数 计算F的游离浓度F = 102.2 molL1例题已知Ag+与乙二胺L形成络合物的lg分别为4.7 , 7.7 。求 AgL最大时,PL? AgL2为主要存在形式时,PL的应 用范围多大?AgLAgL2的PL? AgL为主要存 在形式时PL的范围。解:AgL L103.85 PL3.85AgL2AgL 2L21L PL3.0AgL2Ag 2L21 PL3.85 两条件组合PL3.0 AgLAgL2 且 AgLAg 1L2L2 且1L1得即 10-3L104.7 3PL4.7 2L21L PL3.0分布分数应用:汞量法原理 P175 图3-46.2.3 平均配位数-金属离子配位体的平均数 设: 金属离子的总浓度为CM, 配位体的总浓度为CL, 配位体的平衡浓度为L. 定义式:由物料平衡可推出:P96P176 (6-3)例题:P176例26.3副反应系数和条件稳定常数(本章重点)(MY)YM副反应水解 络合 酸效应 共存离子 混合络合 思考:是否所有的副反应均对反应向络合方向进行不利?思考: M=? Y=? (MY)=?主反应反应物M及Y的各种副反应不利于主反应的进行;生成物MY的各种副反应有利于主反应的进行。M、Y及MY的各种副反应进行的程度,由副反 应系数衡量。 6.3.1 副反应系数副反应系数定义式:举例:EDTA副反应系数定义式:1,副反应系数越大副反应越严重. =1 无副反应。定义:P177 参与主反应和副反应组分(M或Y)的 总浓度与平衡浓度(M或Y)的比值P177 6-5 EDTA的酸效应与酸效应系数Y(H) 酸效应:由于H+的存在使得EDTA参加主反应的能力降低的现象.1. EDTA的副反应及副反应系数M + Y = MYH+HY H2Y H6Y确定范围Y aY(H) = 第三课 P177另一种推导方法:应用第二章酸碱平衡中分布分数公式Y说明: aY(H)只与pH有关,lg aY(H) pH P394 表10,多数可 以查表,当然也可以计算。 推广:一元酸:HA aA(H)=二元酸:H2A aA(H) =P178推广到n元酸举例:P178例3(一元酸);例4(EDTA)酸效应曲线:pH lg aY(H) 关系曲线,书P179 图6-6 解释:pH,H+,酸效应系数aY(H) ,lg aY(H) ;控制 溶液pH值,降低酸效应影响共存离子效应及共存离子效应系数Y(N)共存离子N引起的副反应称为共存离子效应。N-溶液中游离态干扰离 子N的平衡浓度 (不考虑N 与Y的反应).M + Y = MYNNY 确定范围含多个干扰离子时 (N1 N n)aY(N) 多个副反应系数组合成总副反应系数公式M + Y = MYN1 N2 NnN1Y N2Y NnY 确定范围 EDTA的总副反应系数 M + Y = MYN H+NY HY,H2Y H6Y确定范围aY =例题 P179 例5, P180 例6 例题:pH10.0 用缓冲体系NH4NH3,其中C(NH4NH3) 0.2molL1,溶液中含有0.01molL1Cu20.01 molL1Zn2 测其中Cu2,问a Y(Zn) aY(Zn)=1+KMYZn2+ 考虑到会生成Zn NH3络合物,在目前计 算中忽略络合结合的配体,根据溶液的pH值,总浓度,分布分 数计算。注意明确范围。解题思路:Cu + Y = CuYZn NH3pH CNH3NH3aZn(NH3)ZnZnaY(Zn) 金属离子M的副反应系数 M的络合效应系数M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