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5页
第2页 / 共45页
第3页 / 共45页
第4页 / 共45页
第5页 / 共45页
第6页 / 共45页
第7页 / 共45页
第8页 / 共45页
第9页 / 共45页
第1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主讲:程平单位:安徽大学思政教学部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安徽生态强省建设形势与政策教育专题讲座目 录一、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文件精神二、安徽“生态强省” 政策的形成与发展三、安徽“生态强省”建设正在进行时n1、2012,十八大报告:“八、大力推进生态 文明建设”(内涵和目标任务)。n2、2013,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十四、加 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n3、2014,十八届四中全会报告:“二、(四 )加强重点领域立法 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 生态环境”。n4、201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公 布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一、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文件精神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专题部署n2015年5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公布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这是继党的十八 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建 设作出顶层设计后,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 的一次全面部署,对于经济转型升级、促 进社会和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维护全 球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的大会相关论论述在报报告中的 位置主要思想(链链接)2012,十 八大八、大力推进进生态态文 明建设设(一)优优化国土空间间开发发格 局 (二)全面促进资进资 源节约节约 (三)加大自然生态态系统统和 环环境保护护力度 (四)加强生态态文明制度建 设设 2013,十 八届三 中全会十四、加快生态态文明 制度建设设建立系统统完整的生态态文明 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护生 态环态环 境2014,十 八届四 中全会二、完善以宪宪法为为核 心的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义法律体系,加 强宪宪法实实施(四)加强重点领领域立法: 用严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护生 态环态环 境意见落实顶层设计的时间表和线路图意见落实顶层设计的时间表和线路图n一、总体要求n二、强化主体功能定位,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n三、推动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和 效益n四、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循环高效使用,推动利用 方式根本转变n五、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切实改 善生态环境质量n六、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n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统计监测和执法监督n八、加快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风尚n九、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突出,融入基本原则意见的特点:任务更明确,措施更具体n比较1:优化国土空间开 发格局n比较2:加强生态文明制度 建设一个突出的亮点:绿色化4、农业现代化5、绿色化1、新型工业化2、信息化3、城镇化1、新型工业化2、信息化3、城镇化1、新型工业化2、信息化4、农业现代化3、城镇化1、新型工业化2、信息化5、绿色化4、农业现代化3、城镇化1、新型工业化2、信息化协同推进“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 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制度意见的背景:我国资源环境方面的基本国情n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概括为两句 话:n一是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加剧特别是 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n二是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滞后于经济 社会发展。n可以说,资源环境已经成为实现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最紧的约束、 最矮的短板,是一个躲不开、绕不 过、退不得的必须解决的紧迫问题 。我国资源环境方面的基本国情n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n首先是资源约束趋紧。重要资源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 平均水平,耕地、淡水人均占有量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 平的 43%、28%;石油、天然气等战略性资源对外依存 度持续攀升,2014 年已经达到 59.5%、1%;特别是发 展方式依然比较粗放,进一步加剧了资源约束,我国单 位 GDP 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 2 倍。n其次是环境污染严重。污染物排放总量远超环境容量, 大气、水、土壤污染问题比较突出,雾霾天气频发, 2014 年 74 个重点城市中只有 8 个空气质量达标。n再次是生态系统退化。森林总量不足,草原退化、水土 流失、荒漠化等问题严峻,全国生态整体恶化趋势尚未 得到根本遏制。n2013年底,国土资源部副部长王世元:中重度污染土壤污染相当量是 相当于5000万亩,污染比较重的区域都是过去经济发展比较快,经济 比较发达的中东部地区。 n1、2003年,安徽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建设 生态安徽的战略决策,并成为全国生态省建 设试点省份之一。n2、2004年2月,安徽省政府制定公布了指 导生态省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安徽生态 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 n3、2011年10月,安徽省第九次党代表大 会提出 “三个强省”战略。n4、2012年10月,为贯彻落实省九代会精 神,安徽省委、省政府正式出台安徽省生 态强省建设实施纲要。二、安徽“生态强省” 政策的形成与发展二、安徽“生态强省” 政策的形成与发展n纲要指出,坚持用20年的时间把安徽 建成基本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态省, 具体分为3个阶段:n20032007年为起步阶段,生态省建设全 面启动;n2008 2016年为全面建设阶段,生态省建 设走上健康轨道;n2016 2020年为提高完善阶段。2004年公布安徽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n到2020年,实现生态省建设三大类24项指标 ,全省80%以上地市达到生态市建设指标,3 年内无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n全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取得显著成效,资源合 理利用率显著提高,人口总量得到有效控制,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经济实力和生态文化底蕴 显著增强,基本形成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 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使安徽成为人民生 活富裕、生态环境良好、人居环境优美舒适、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发展步入良性循环、 社会文明进步的可持续发展省份。2004年公布安徽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n努力打造加速崛起的经济强省。奋力走在 中部崛起前列,实现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 乡居民收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和服务业 增加值翻一番。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经济 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形成一批具有自主品牌 、核心技术和国际竞争力的新兴产业和骨干企 业,努力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战 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优质农产品供应及加工基 地和内陆开放新高地。2011年省九代会提出“三个强省”战略n努力打造充满活力的文化强省。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全省人民思想道德素 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科技 教育事业全面进步,自主创新能力进入全国先 进行列。诚信合作、创新创业的精神风尚进一 步弘扬,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 会心态进一步形成,信用安徽建设取得实质性 进展。文化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惠及全民的公 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文化产业成为重要 支柱产业,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持续提升。2011年省九代会提出“三个强省”战略n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强省。生态文明观 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 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加快形成。资 源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大幅提升,节能减排任务全 面完成。水利发展实现新跨越,淮河、巢湖等重 点流域水环境质量明显好转,基本实现江河安澜 、人水和谐。城乡环境面貌变化显著,森林覆盖 率稳步提高,争创一批国家森林城市和园林城市 ,培育建设一大批美丽乡村,江淮大地山更青、 水更绿,成为全国重要的旅游休闲基地和创新创 业高地。 2011年省九代会提出“三个强省”战略2012年安徽生态强省建设实施纲要新闻发布会 2012年安徽生态强省建设实施纲要建设目标 2012年安徽生态强省建设实施纲要五个方面n一是力争生态环境质量位居全国前列;n二是形成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态产业 和基地;n三是确保资源产出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n四是创建一批低碳城市、森林城市和生态 强市;n五是建成绿色消费先行区。2012年安徽生态强省建设实施纲要七项任务 n一是科学开发国土,构建主体功能明确的区域发展体系 。n二是发展绿色产业,构建高效低耗的生态经济体系。 n三是强化生态保护,构建山川秀美的自然生态体系。 n四是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构建可持续的资源支撑体系。 n五是实施综合治理,构建安全稳定的环境保障体系。 n六是建设美好家园,构建宜居宜业的生态人居体系。 n七是弘扬生态文明,构建全民参与的生态文化体系。2012年安徽生态强省建设实施纲要十大工程 1,2n一是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淮河、巢湖、 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加快推进跨流域、跨区域调水项 目。到2016年,巢湖流域富营养化问题基本解决,淮河 流域水质进一步好转,新安江流域水质保持优良。n二是面源污染防治工程。实施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 、农村清洁等项目。到2016年,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废弃 物综合利用率超过80%,农业污染物排放水平下降10% 左右。 2012年安徽生态强省建设实施纲要十大工程 3,4n三是空气清洁工程。实施城市PM2.5监测能力建设、烟 气脱硫脱硝及酸雨控制等项目。到2016年,全面防治二 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城市建成PM2.5监测发 布体系,空气质量明显好转。n四是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实施山地造林攻坚、丘陵增 绿突破等项目。到2016年,新增森林面积1000万亩以 上。 2012年106号文件2012年安徽生态强省建设实施纲要十大工程 5,6n五是生态安全提升工程。实施环巢湖生态示范区、采煤 沉陷区综合治理等项目。到2016年,一批重要生态功能 区的生态功能逐渐恢复,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地 质灾害得到有效防治。n六是循环经济壮大工程。实施园区循环化改造、低碳园 区建设、再制造等项目。到2016年,60%以上省级开 发园区建设成为布局合理、用地集约、产业聚集、低碳 发展的产业园区,建成1000个循环经济示范单位和重大 项目,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形成较大规模。 2012年安徽生态强省建设实施纲要十大工程 7,8n七是绿道建设工程。建设区域、市域和城市绿道等项目 。到2016年,全省设区城市和县(市)城区建成绿道 3000公里以上,环巢湖和皖南地区景观绿道建设成为国 内一流、世界知名的绿道。n八是乡村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农村安全饮水保障等项目。到2016年,村庄绿化覆盖率 达到4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力争达到45%, 40%以上的中心村达到美好乡村建设要求。 n2011年,安徽省被环保部列为全国农村环境连片整 治示范省,连续三年支持我省8亿元用于农村饮用水 水源地保护、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畜禽养殖 污染等严重危害群众身体健康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 出环境问题。2012年安徽生态强省建设实施纲要十大工程 9,10n九是食品安全保障工程。构建食品标准体系及食品安全 生产、流通、消费追溯系统,提升食品监测检测能力。 到2016年,打造一批农产品安全示范基地和知名品牌, 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n十是绿色消费工程。实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推广、节能 家电消费等项目。到2016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保有量 居全国前列,设区市全面实行节能及新能源公共交通, 形成多层次的绿色消费示范模式。 2012年安徽生态强省建设实施纲要保障措施4n政策扶持:建立财政投入机制,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加大 投入,完善价格、税收等市场调节机制,建立生态补偿 机制。n科技支撑:重点是突破一批节能减排和循环利用关键共 性技术,建立一批低碳生态技术服务和成果转化平台, 积极引进和培养节能环保、新能源领域的高端人才。n执法监管:要形成较为完善、具有安徽特色的生态强省 法规体系,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n组织领导:实施行政首长负责制,构建强有力的工作推 进机制,加强对市、县和省直部门目标责任考核,发挥 考核评价激励约束作用。 出台生态强省建设实施纲要的省情分析n在中科院发布的中国各地区2011年GDP质量排行榜上 ,安徽省GDP数量排名全国第14位,但GDP质量全国 排名仅19名,排名处于全国较落后位置。这显然意味着 我省的高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是以“高投入、高 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增长方式取得的,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