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构建综治新格局构建综治新格局 服务民生促和谐服务民生促和谐浅浅谈谈我我镇镇在社会管理在社会管理创创新中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新中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息冢镇党委书记 张计秋众所周知,当前我们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期和政策调整期,加之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维护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特别是基层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主战场,新形势下的社会管理和服务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因此努力寻求一种破解之道,不断探索社会管理创新就更有必要。我镇共有 13 个村 4 万多人,周边与无极、新乐、藁城接壤,属四县交界,位置偏远而社情复杂。我在乡镇工作了近 20 年的时间,整日与百姓打交道,也最能深切地体会到广大群众对“高度关注民生,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强烈愿望和热切企盼。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不断探索社会管理的新模式新办法,建立了维稳综治信访工作中心,努力搭建为民服务的新平台。工作中心由党委统领总揽,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形成了社会矛盾联调、治安问题联治、邪教问题联防、社会管理联抓,便民实事联办的社会矛盾化解机制,有效地改变了过去各部门“单打一”的分散管理局面,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整合一、整合资资源,构建源,构建综综治工作新格局治工作新格局我镇的维稳综治信访工作中心由我任主任、主管综治的副职任常务副主任,综治办、维稳办、信访办、法庭、派出所、司法所、民政所、土地所、计生办、妇联会等职能部门广泛参与,建立了覆盖社会各个领域的群防群治网络体系,并完善了各项工作制度。我们专门腾出一个独院,投资 5 万多元,改造了屋顶,铺设了地砖,粉刷了墙壁,购置了微机、打印机、饮水机,安装了监控,开启了热线电话,设立了接待室、警务室、调解大厅、妇女维权站、涉农检查站、法律援助站,规范了工作流程。在工作中心的指导下,全镇 13 个村全部建立了维稳综治信访信息采集站,吸纳了老党员、老干部、村民代表、和社会治安志愿者为信息员、调解员、义务巡逻员。同时党委出台了管理办法,对承担稳定任务的骨干力量即各村的治保主任、民调主任每月发放 40 元的基本工资,每成功调处一起案件或化解一次矛盾纠纷,再给与 50-100 元的工作补贴,这大大调动了工作积极性。到目前为止,我镇已落实了工作补贴 2 万多元。工作中心的建立,确实方便了群众。过去百姓到镇里办事有四问,一问该找谁,二问在不在,三问怎样办,四问怎么样,加之因工作需要乡镇成立了好多临时性的机构,什么活动来了就挂什么牌子,最多的有一间办公室同时挂着 4 块牌子,这让来办事的群众感到一头雾水,不知该找谁,于是乱打听、乱敲门,有时干脆座在楼道里一等就是半天,还有的闹脾气撒怨气,看到百姓事办事这样难,我心里象针扎一样,因为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想到过去自己的父母有了难事找村里的支部书记时还怕的打哆嗦,就更别说找到乡里市里的干部了,所以在工作中就特别突出为民服务这根情结。我常说:“既然我们镇村干部办不了什么大事,那我们就做点实事好事;既然我们做不了什么圣人贤人,那我们就做一个好人”。并要求凡是来办事的群众,我们一定要主动相迎,让到屋里倒上一杯热茶,再帮其解决难题。这样即方便了群众,又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使百姓到中心办事有一种“家”的感觉。因为我深信一句话:“在我们给群众送温暖、解难题的同时,又给自己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丰富的营养,这对百姓和自己来说是双赢,是双向受益的。 ”二、二、创创新工作新工作载载体,体,谱谱写写为为民服民服务务新篇章新篇章我们以民生记事为载体,集中开展“社会矛盾排查化解”活动,组织机关干部、群众工作站人员和信息采集站人员,人手一本民生日记,进村入户听民声、访民意、查民情、知民事,原汁原味地记录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急、所需、所难,把社会管理和服务延伸到群众的“家门口”,在党委政府和百姓之间开通了民生直通车。我带头和同志们一起深入到百姓的田间地头,坐到家的炕头与人们拉家常,与百姓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过去百姓到镇上反映问题带着恕气和怨气,现在我们主动到家里带着真情和亲情,我对同志们说:“到百姓家要放下架子,大伯大娘的一叫,人家本来有怨气也就先消了一半,我们渴了就端起他的茶杯喝水,别嫌他脏;人家拿根烟给你,你接过来就抽,别嫌烟次,这样,群众才不拿我们当外人,才肯说真心话,有什么困难和要求才会给我们说,同时也会给我们提出不少意见和建议。 ”这样,既转变了干部作风,又增进了彼此的感情,还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到目前为止,我们已走访群众近千户,涉及到的问题有 6 大类、42 项,收集建议 17 条。三、三、协调联动协调联动,提升工作水平,提升工作水平维稳综治信访工作中心的职责之一是法制宣传。我们用刊板、图画等形式向人们宣传信访条例、 治安管理处罚法、土地管理法、 婚姻法和计生条例等法律知识,并用鲜活生动的典型事例教育引导群众。中心成立后,牵头组织了三次大规模的法律宣传活动,第一次是和检察院的同志们一起进行了涉农方面的宣传;第二次是和司法局的同志们一起进行了婚姻法、 继承法等方面的宣传;第三次是和计生局的同志们一起进行了计生条例的宣传,我们还请法官、律师和司法局的同志一起对中心工作人员和信息采集站人员进行培训授课,以提高自身的法律知识和政策水平面。更为重要的是该中心自成立以来,成功解决了一批影响社会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的问题。今年 10 月份,为了更好地解决群众吃水的问题,我镇建立了联村供水站,涉及到六个村、四千多户、两万多人,但水站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是六个村联建的项目,村与村之间难免有推诿扯皮、指责猜疑的现象发生,一度造成管道断裂、电机被毁,群众一连 3 天断水的事,但几个村谁都不想承担责任,也拿不出具体可行的维修方案,一任事情恶化,群众骂声一片,纷纷到我中心来反映问题。工作中心人员心急如焚,先到其他乡镇的水站学习先进经验和好的管理办法,又向市水利局的工程师请教,心中有数后召集有关村的负责人参加,利用半天时间就使几个村达成一致,拿出了具体的维修方案,很快就解决了百姓吃水的问题。我镇候家店村因种种原因一直不太稳定,一度发生过围堵政府大门,抢占村委会和聚众斗欧事件,工作中心的同志不辞劳苦,走访党员群众,疏理群众意见,及时出谋划策,很好地帮助该村改变了过去的不良状态。在最近一次承包土地工作中,该村的 4 户村民纠集本家族的 20 多人,拿着棍棒刀叉与村干部对峙,并扬言:“谁敢收回我的地,我就要掉谁的命”,双方一解即发,稍不冷静就会出大事,我和工作中心的其他成员马上赶到现象进行制止,做了大量工作进行说服教育,讲明利害。及时拿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妥善地化解了一起恶性事件。还有一起个案很有典型:我镇东王郝村的 2 户村民因宅其问题闹了近十年的矛盾,今年秋后矛盾开始升级,双方为宅基连打了 3 次架,造成双方互有伤害,其中一方在部队当士官的儿子都赶了回来参与打架,双方态度非常激烈,谁也劝不了,打架事件发生后公安机关介入,并依法进行了裁决,但涉及到的医药费赔偿和宅基问题却又不属于公关机关的管辖范围,如果仍然象过去一样“单打一”的话,根源问题就不了,极有可能再次发生打斗,情况会更糟,为了妥善化解这一矛盾,工作中心迅速启动了“三位一体”的调处机制,即用人民调解的方式请双方的当事人和村干部到场,用行政调解的方式请土地局的同志到场,用司法调解的方式请派出所、司法所的同志到场,整整用两天的时间,做了大量工作,才使宅基问题和医药费问题达成一致,从根源上消除了双方矛盾。试想:如果没有社会管理的创新,如果仍然沿用过去了那种马路警察各管一段的方式,没有中心来牵头协调,此案肯定得不到圆满解决到现在为止,维稳综治信访工作中心共接待群众 21 起、调处 18 起、办结率达到 90%以上,没有发生一起因调处不当而引发的恶性事件。以上是我镇在社会管理创新方面的一些做法,因为工作中心运行才近 2 个月的时间,许多事情还处于正在探索和需要完善的地方,坦率地说,该工作中心的建立并不能够包罗万象,化解一切矛盾,有好多事情还需要辅之以其他手段和方法,才能实现治本之策,最终达到社会和谐的目的。四、四、实际实际工作中的工作中的问题问题和建和建议议1、因镇村的矛盾主要是以民间纠纷为主,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已调结好的协议当事人反悔,办事机构面对这种情况也感到束手无策。法律虽然规定定经调委会调结的协议具有合同效力,但没有明确其约束力、执行力及当事人反悔后要承担的法律后果。对此,建议立法机关应进一步完善。2、当前社会各领域的改革不断推进,利益冲突日益凸现,社会管理的主体职责界限不明确,有的交叉错位,有的缺位断层,而乡镇化解矛盾的手段和措施相对单薄,对此,应进一步明晰职责。3、特殊的个体的管理仍然困惑,如:非党员的村委会成员违纪不违法,党政处分管不着,行政手段不能用,既不能免职,又不能停职,只好走罢免程序,但因农村的家族等原因,这种办法可行性不大,操作性不强。4、农村的弱势群体仍需备受关注。如: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呆傻弱智人员、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扶措施跟不上时代的需要。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