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满满洲里市国洲里市国门门景区景区导导游游词词各位朋友,大家早上好!欢迎大家前往满洲里国门景区参观、游览。 非常高兴能与大家共度一段美好的时光。现在我们的汽车正行驶在前往国门景区的路上,国门景区距市区 8 公里,是满洲里市主要标志性旅游景区。无论是国内的朋友还是国外友人来到满洲里,热情好客的边城人都 会介绍他来国门看一看,因为雄伟壮观的国门是伟大祖国的象征,也是边 城人民的骄傲。人们常说不到长城非好汉,而来到满洲里不来国门看一看, 也会成为您的一大遗憾。这里没有故宫博物院的磅礴气势,也没有桂林山 水的旖旎风光,您更多感受到的是一种庄严神圣的美。尤为重要的是,2005 年满洲里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线教育基地被列入 100 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在满洲里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 7 个景 点中,就有 3 个在国门景区里,这里为您展现了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我 党早期领导人为新中国解放英勇斗争的恢宏历史画卷。国门景区的魅力 不仅存在于它的建筑,更重要的是它见证了满洲里建市百年的发展进程, 她在默默诉说的一段段历史和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一定能令您回味无穷。 国门景区占地面积 13 平方公里,包括 41 号界碑、国门、红色国际秘 密交通线遗址、和平之门主体雕塑和满洲里历史浮雕、红色旅游展厅、火 车头广场等景点。各位朋友,国门景区已经到了,请大家下车随我一起参观第一个景点。 41 号界碑号界碑 前方我们看到的标有中国国徽、刻有中国、41、1993 字样的水泥制品, 它就是 1994 年 8 月中俄两国勘界结束时定在中俄边境线上的第 41 号界 碑,它的设立标志着中俄两国在满洲里一带两国国界的最终划定。1993 年以前 41 号界碑这个位置就是中俄两国贸易往来的客货混用通道,随着 中俄贸易的发展和口岸过货量的增加,两国政府协商移址并新建了国际 公路口岸,于是在满洲里国门与俄罗斯国门之间就有了这个第 41 号界碑。 该界碑高 1.2 米、宽 0.4 米、厚 0.25 米,四周以铁柱铁链围绕,虽然是钢2筋水泥制品,却是祖国尊严的象征,是国家领土主权的标志,是不可越其 一寸的。 在 41 号界碑的正前方有一个红绿相间的界碑,这是俄罗斯第 40 号 界碑,在俄罗斯称之为界桩。在铁轨的左侧也有两块界碑分别为 38 号和 39 号,也就说双号界碑 38 号、40 号是属于俄罗斯的,而单号界碑 39 号、 41 号是属于中国的,这两块界碑稍后我们登上瞭望厅将会清楚的看到。 在我们前方的这个绿墙、红顶的俄式小岗屋是俄罗斯的边防哨所,与我国 的边防哨所呈直线分布。与我国国门相对的是俄罗斯国家国门,上面俄文 字母 就是俄罗斯的意思,主体建筑由白、蓝、红三种颜色组成,与 俄罗斯国家国旗的颜色相对应。各位朋友,接下来的时间我们在这里可以与界碑拍一张相片,以作为 珍贵的纪念,带给您的家人和朋友。稍后我们参观第二个景点。 国国门门 在我们前方的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门,建成于 1989 年 6 月 25 日, 建筑面积 774.5 平方米,高 12.8 米,宽 24.45 米,外表用 2000 多块青灰色 花岗石板镶嵌,门中间上方的国徽直径 1.8 米,上面有“中华人民共和国” 七个红色大字。顶部有瞭望厅。登高远眺,俄罗斯后贝加尔斯克市的风貌 和满洲里市的全景尽收眼底。现在就让我们登上国门瞭望厅感受两国魅 力吧! 登上国门瞭望厅向东望是美丽的边城满洲里,穿越两国国门的铁路 就是一百年前修建的东清铁路,一条为宽轨,另一条是准轨,宽轨和准轨 的轨距相差 85 毫米,也就是一个拳头的距离,也正是这条铁路将欧亚大 陆紧紧的联接在一起,它记载了中苏、中俄关系的几经波折,从当初的对 峙冷战到今天的中俄人民携手共谋发展的百年历程,同时也见证了满洲 里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边陲小镇发展到今天全国最大陆路口岸的历史进程。 由于这条宽轨的存在,便出现了换装和换轮的壮观景象,所谓的换装是指 俄罗斯的货车来到满洲里,要在满洲里货场进行换装,也就是将宽轨火车 上的货物换到准轨的火车上,然后再运往祖国各地;所谓的换轮是指国际 旅客列车到俄罗斯,要在后贝加尔斯克换轮,也就是将准轨火车上的车轮3换上宽轨火车上的车轮,然后再前往俄罗斯的各个城市。 沿着铁轨往前能看到一个水泥制成的拱形门,这是一种检测设备,我 们称之为钴 60,它主要是用来检查货运量的,同时还可以检测出车上是 否携带一些违禁品,比如放射性物品等。右手边看到的这片耕地一样的地 带是防火带。国门不仅是国家主权的象征,也是对外开放的窗口和迅猛发 展的中国的缩影。满洲里国门已经过了四次变迁,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些 图片:第一代国门,位于满洲里车站以西 20 公里,距现在的国门十余公里 处,是一根木桩,上面有俄国国徽双头铁鸟的标志。第二代国门建于 1920 年左右,位于后贝加尔斯克的车站对面,上面写着中苏门,由于年代的久 远和战争的洗理,1949 年,中苏门被苏联单方面拆除。第三代国门,建于 1968 年,是中方建立的一个检查桥,用于检查出入中苏边境车辆,上面写 有“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第四代国门建于 1989 年 6 月 25 日,骑跨在 宽轨、准轨两条铁路上。各位朋友现在我们向西望就是俄罗斯,我们看到铁轨的左侧有两块 界碑,面向我们这一侧有一块标有中国国徽、刻有“中国”、 “39”字样的界碑 就是我国的 39 号界碑,它前方红绿相间的界碑就是俄罗斯的第 38 号界 碑。1993 年中俄双方在堪界过程中,充分考虑到铁路和公路是斜穿国界 的实际情况,决定互换一面积相等的直角三角形的土地,以便于铁路和公 路能够垂直经过国界,因而第 38、39、40、41 号界碑成直角状排列,方便 双方的管理。 我们向左看,中国边境有两道铁丝网,同样俄罗斯边境也有两道铁 丝网,我们来看两国最外面的铁丝网宽度大约有 100 米的地带,被称为缓 冲地带,这部分领土既不属于中国也不属于俄罗斯,但管理上却是由中俄 双方共同管理的。与满洲里接壤的俄罗斯城市,叫作后贝加尔斯克市,隶 属于赤塔州,是欧亚大陆桥上一个重要的铁路车站。这座城市兴建于 1900 年,30 年代时名为奥特堡尔,意为反击。 1958 年更名为后贝加尔斯克,贝加尔源于湖名,后贝加尔就是地处 在贝加尔湖后面的城镇的意思,它的地势略高于满洲里,气温略低于满洲 里,城市内的主要人口是俄罗斯人和布里亚特蒙古人,也有极少数的中俄 和朝俄的混血人。目前,城市内有食品加工和木材加工等企业,交通运输 也很发达。由于国门重要的地理位置,我国很多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来到 这里视察工作,留下宝贵的足迹和珍贵的题词,在这面墙上的照片上我们4可以看到的领导人有贾庆林、曾庆红、李长春、罗干、等, 特别是 1990 年 9 月 24 日,江泽民总书记健步登上国门,为满洲里边防检 查站的官兵们写下“国门卫士”四个大字。各位朋友,接下来我们参观第三 个景点。 红红色色桥桥梁梁红红色国色国际际秘密交通秘密交通线遗线遗迹迹 各位游客,大家好! 大地上原没有路,只是有了先驱者的探索,才有了光明的坦途。有路 就有桥,路和桥共同筑成了大地的血脉。 今天,在这里,我就把一座特殊的桥介绍给大家,这是一座红色桥梁, 一座许许多多革命先驱者用生命铸就的桥梁,这就是 1920 年到 1937 年 那个特殊的年代里,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和苏联共产党进行联系的重 要通道满洲里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线。 满洲里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线遗迹位于满洲里国门景区,在景区内我 们可以看到有一条弯弯曲曲、时隐时现的土路通向俄罗斯的边境。岁月和 时光逝去了革命先驱者们留在土路上的脚印,我们却依稀可见他们那风 尘仆仆、来去匆匆的身影。他们,为了红色信仰英勇前行;他们,为了民族 解放舍生忘死;他们,是将自由光明的火种播向祖国大地的神圣使者;他 们,是伟大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脊梁! 1900 年,东清铁路铺入我国,随着铁路的开通,满洲里便成为了连接 欧亚大陆的重要交通要塞。中国共产党充分利用当时满洲里地区反动力 量薄弱,距苏联较近,交通比较便利的优势,沿中东铁路开辟了这条通往 苏联的秘密交通线。 这条交通线早在 1920 年就已建立,为指导中国革命和帮助中国筹建 共产党,共产国际派马林和维经斯基来中国,就是在这条交通线的掩护下 进出中苏国境的。 借船出海,重燃革命烈火。在这里,请问各位,中国共产党党史上唯 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会议是哪一次?在哪里召开的呢?那,就是中共六 大,1928 年 6 月在莫斯科召开。前去参加会议的大部分代表都是从满洲 里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线前往的,他们是:周恩来、张国焘、瞿秋白、李立三、 邓颖超、蔡畅、罗章龙、唐宏经、邓中夏、苏兆征等。5小小杂货铺,秘密联络站。1931 年 11 月,中共北满特委为加强满洲 里交通站的工作,派纪中发、李芳假扮夫妻在满洲里以开“晋丰泰”杂货铺 为掩护,建立了满洲里秘密交通站。这是在满洲里建立最早的一个交通站, 主要任务是护送去苏联和回国的同志。满洲里交通站与国内的联系方法 是:革命人士通过联络暗号与交通员联系,每次联络暗号不同,如:牙膏多 少钱一袋?有时革命人士拿出九根火柴交给对方,交通员就会把这九根 火柴一起折断;满洲里交通站与苏联的联系方法是与苏联国家保安部联 系,他们常派一个苏联交通员把来人接走,这个交通员以铁路扳道工身份 为掩护,带革命者或乘马车或徒步穿越国境。据资料统计,满洲里红色国 际秘密交通线共安全护送中共早期著名革命人士 70 多人进出中苏国境。 秘密联络站,浓浓革命情。1932 年,日本关东军准备进攻苏联,共产 国际在东北建立了许多的情报组织,满洲里的二卡和扎赉诺尔就是其中 重要的站点,先后掩护 40 多名苏联革命人士进出中苏国境,获取日本关 东军的情报,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 1937 年,由于叛徒的出卖,交通站被破坏,至此满洲里红色国际秘密 交通线共历经 18 个春秋,是中国革命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一条秘密交通 线。所以说满洲里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线如同红色桥梁,为中国革命乃至国 际共产主义运动连通了道路,做出了重大贡献! 大家感兴趣的可以在这里拍照留念,接下来我们参观第四个景点。 和平之和平之门门广广场场 在我们面前的这个雕塑建筑叫作和平之门, 2002 年 7 月 28 日建成, 质地为白钢,高 13.8 米,M 造型和汉字“门”相象,同时又是满洲里三个字 的拼音、俄文、英文书写的第一个字母,上面的圆球象征着地球,寓意国 土有界,但与世界相联,代表中国人民开放的胸怀。5 只展翅飞翔的鸽子 象征着和平,祈盼与世界各国人民共同进步、友好交流与交往。 在和平之门周围有 7 组历史浮雕,展现了满洲里的漫长历史画卷和对 满洲里未来的美好憧憬。现在就请您随着我的指引一起来走进满洲里。 第一幅为灿烂古老的文明。传说满洲里这个地方曾经是一片汪洋大 海,一位驱水女神来到凡间吹起嘹亮的海螺,把海水引向了东方,从此这 个地方水肥草美。早在一万多年前,扎赉诺尔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13 世6纪蒙古部落兴起后,中原政权虽经数次更迭,这里却一直是蒙古人生活的 地方。 第二幅是关口上的一代商城。1727 年恰克图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在 这里设立了边防哨所,19 世纪 50 年代布里亚特人迁徙到这里,把这里称 为霍尔金布拉格,意思为旺盛的清泉。1902 年东清铁路建成,沙皇俄国将 进入中国的第一站称为满洲站,俄译发音为满洲里亚,当转译成中文时, 末尾亚的发音便去掉了,从此满洲里便取代了原先的名称霍尔金布拉格, 随之民众麋集,商埠开通,一时间商贾云集,热闹非凡,当时这些商埠主 要集中在南区埠城街一带。至今我们还可以在南区看到一些商埠遗址。 第三幅为苦难中的英勇抗争。随着商埠的开通,满洲里本应成为一代 商都,然而边陲孤城,苦厄深重,胪膑陷落,鼠疫流行,东清铁路战火蔓延, 关东军铁蹄践踏。满扎两地饱受炮火的摧残,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在 苦难中,满洲里人不屈不挠,艰苦抗争。苏炳文实施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