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满堂架失稳原因追溯满堂架失稳原因追溯前言 当前,对于超高、超重的满堂架,由于施工企业疏于管理,施工方案未经仔细设计计 算,选用钢管与扣件材质不合格、搭设构造不符合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结果造成整体坍 塌的重大伤亡事故时有发生。 本文从满堂的设计与计算这一角度重点分析一下可能引起坍塌的原因,并提出几点建 议对策,供商讨。1.脚手架钢管材质问题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01)规定:钢管应采用国标 直缝电焊钢管 (GB/T13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 (GB/T3092)中规定的 3 号普通钢管,其质量应符合国标碳素结构钢 (GB/T700)中 Q235-A 级钢,外径为48mm 的钢管,壁厚为 3.5mm。 当前市场上供应有一些脚手架管材,材质上存在不少问题,管材规格上漏洞也很大。 设计要求规格 483.5mm,规范允许管壁存度误差为-0.5mm,生产厂家就钻这误差的空 子,直接生产 483.0mm 的管子,使钢管的轴向抗压强度下降了 12%。 注:钢管的轴向抗压强设计值按步距 1.8m,计算长度按 1.1151.5180=311.85cm 计。2.扣件的质量问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和模板支架,所以能组合成一个整体的空间结构,以承受各类施工 荷载和风载,关键全在钢管通过各类扣件将其组成整体,故扣件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脚手 架和满堂模架的安全。规范要求扣件应用可锻铸铁制作,材质应符合国标钢管脚手架扣 件 (GB15831-1995)的规定。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01)规定:一个直角扣件、 旋转扣件(抗滑)的承载力设计值为 8.0kN。 据有关部门多年抽样检查发现,市场上供应的扣件质量合格率较低,一些小厂生产的 扣件合格率甚至为 0。这是一个很大的安全隐患。 另外,一个扣件能否达到要求的设计值,还有一些不定因素,例如: (1)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是否能满足40Nm,65Nm,以避免过松、过紧问题。 (2)重复使用的扣件,如有裂缝、变形、滑丝、沙眼等现象,应废弃。 (3)表面未经清理或理不干净,存在锈迹、水泥砂泥和泥土等影响扣件与钢管的握裹力。 3 梁下模架立柱布置 3.1 布置方案 对于一般楼面结构的钢筋混凝土,在横向需用二根立柱抬一根梁,纵横向间距则根据 计算需要予以加密,以梁截面为 4001200 为例。 直接支承混凝土梁的水平短钢管所承受的外荷载; 钢筋混凝土梁自重 0.41.225.51.2=14.688kN/m 梁底模和侧模重0.4+(1.2-0.12)0.31.2=0.922kN/m 混凝土振捣荷载 21.40.4=1.12kN/m 当梁下立柱纵距为 500mm 时,梁下水平钢管的支座反力为: R=(14.688+0.922+1.12)0.5/2=4.183kN2,不允许。 横向间矩改为 800mm, M=4.1832.0=0.8366kN.m 抗变强度:0.8366106(5.08103)=164.7N/mm22,可以。 3.3 计算结果 当板厚为 12cm 时,板下模板架立柱间距应不大于 11m;混凝土 4001200,才满足一个 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要求。 4.影响模架立柱稳定性因素 4.1 立柱所承受和荷载 上述计算中均未计及满堂架及脚手架的荷载,计算立柱强度时,不能漏算。假定模架高 15m,步距为 1.8m,共 9 步,梁上立柱纵横间距离分别为 0.50.8m,地上、中、下各设 一层满铺脚手板,间距小 10m。 脚手架自重(包括立柱、纵横水平杆、剪刀撑、扣件、脚手板及施工活载等)合计为 7.63kN. 板传来荷载:0.717.236=5.065kN 梁传来荷载:4.183kN 共计:梁侧面一根立柱底部最大轴向压力 N=7.63+5.065+4.183=16.878kN 4.2 立柱稳定性计算 (1)立柱步距 1.8m,其计算长度 l0 参照脚手架立柱取用: l0=1.155180=311.85cm =311.85/1.58=197.4 =0.185 总的允许轴向承载压力设计值N=0.185205489=18.55kN,大于实有轴向力 N=16.878kN,可以。 (2)如按 JGJ130 规范第 5.6.2 条的规定,计算长底 l0=h+2a,h 为步距取 1.8m,a 为立杆 伸出顶层横向水平杆中心到模板支撑点的长底,取 0.2m,则 l0=1.8+20.2=2.2 =220/1.58=139.2 =0.352 则总的允许轴向承载压力设计值N N=0.352205489=35.29Kn 比按脚手架立柱计算得的N=18.55kN 大了 90%,故按此法计算安全度偏低。 4.3 影响立柱安全的几个问题 (1)立柱计算中,切记不能忽视高架满堂脚手架的自重(包括脚手板及施工荷载) ,从 上面计算看,它占总荷载 16.87kN 的 7.63/16.87=45%。 (2)满堂模板支架的高矮只是影响架体的自重,即高度增加几米或减少几米,不会直接 导致其结构体系的变化。但满堂架搭设时,其立杆和剪刀撑的搭设是影响安全的关键,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 (3)步距大小直接影响立柱的稳定性,如上述计算中,当步距为 1.8m 时,其轴向承载 力允许值N为 18.55kN;当步距为 2.0m 时,l0=1.1551.5200=346.5cm,=219.3,=0.152,则 轴向承载力允许值 N 降为 15.24kN(降低 17.8%); 当步距变为 2.5m 时,l0=2501.151.5=433.13cm,=274.1.=0.0974 则轴向承载力允许 值降至 9.76Kn(降低 47.4%)因此步距不能随意加大,必须按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采用。 (4)扫地杆不仅是把满堂架组成整体,从计算上看,它还是缩短第一步立杆计算长度的 必要保证,如果立柱下部不设扫地杆,则该段立柱相当于“悬臂” ,其计算长主要乘 2,计 算中即使不再考虑脚手架整体稳定因素的单杆计算长度系数 ,则l0=1.1552200=462cm,=294.4,=0.0856 轴向承载力允许值为 8.58kN(强底降低 53.7%), 因此,扫地杆必须设置,万万不可忽视。 (5)立柱接长,必须采用对接,而且上、下立柱必须紧密接触,以便能直接传递轴向力。 因为对接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仅为 3.20kN。远小于立柱本身承载力 18.55kN。故上、下 两段立柱不直接接触,是不安全的。 (6)规范 JGJ130 对满堂模板支架设计荷载如施工荷载等的要求不够具体;脚手架反的 铺设也无要求。本文从安全出发,考虑活载取一层 2kN/m2,脚手架按上、中、下三层计, 间距小于 10m,利于施工人员安全。 5.立柱基础在保证模板架稳定中的作用 满堂模板支架立柱的基础往往不引起重视,如果基础出现较大的不均匀沉降,则直接危及 整个支架的稳定以至倒塌。 从上计算可知: 梁下一根立柱最大垂直力 N=16.878kN, 板下一根立柱最大垂直力 N=7.236kN, 一般情况,立柱都置于经分层夯实的回填土上,回填土的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取 80kN/m2(即 8t/,m2) ,按 JGJ130 规范计算,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取 0.4。 梁下立柱基础底面积 A=16.878/(0.480)=0.5274m2,相当于 0.73m0.73m. 板下立柱基础底面积 A=7.236/(0.480)=0.661m2,相当于 0.48m0.48m。 因而,按常规在立杆下垫木板或糟钢的做法是远远满足不了设计要求。本文认为最佳办法 是在分层夯实的回填土上浇筑一层厚 1020cm 的 C20 砼地面。必要时视填土质地及上部荷 载大小,适当配以 810150200 构造钢筋。同时在立柱下,再垫以木板,以保证 良好接触及力的传递。 6.超高、超重钢筋砼大梁模板支架设计中的问题 6.1 原则要求 设大梁截面尺寸为 5003000mm,梁顶标高 28.0m,当采用扣件式钢筋脚手架组装成满堂 架时,关键是要保证大梁传给立柱的集中力的作用点要设法直接设在立柱之中心,避免*扣 件经偏心传给立柱,其有效措施可采用门式钢管脚手架的可调托座将大梁底模楞木(或小 型槽钢)托住。 6.2 底模与楞木设计 根据图 3 布置,进行梁的荷载计算,梁的线荷载设计值为 q=49.64kN/m。梁底模用 18mm 厚胶合板,其支承楞木为 50100mm,间距 200mm。经计算,底模及楞木的抗变强度和 挠度均满足设计标准的要求。 6.3 立柱设计 单根立柱 483.5mm 横向间距为 500mm,纵距为 200mm,一根立柱所承受的的总轴向 压力 N=16.91kN,取立柱步距为 1.5mm,计算长度l0=1.1551.5150=260cm,=165,=0.259,则立柱轴向力设计值:N=0.259205489=25.96kN实际轴力 16.91kN,安全。 6.4 基础设计 当地基为分层夯实的回填土,其承载力标准值取 80kN/m2,调整系数 k0=0.4,在每 1m 长 范围脚手架荷载标准值为 46.35kN,则基础底面积 A=46.15/(0.480)=1.45m2,取 11.5m。 7.支撑体系 满堂模板支架侧向稳定性,主要*其支撑来保证。JGJ130 规范对满堂模板支架的支撑设置 作如下规定: (1)满堂模板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四排支架立杆应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 置; (2)高于 4m 的模板支架,其两端与中间每隔 4 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 2 步设置一道 水平剪刀撑。 (3)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不应小于 4 跨,且不小于 6m,跨越立杆最多根数,当 斜杆与立杆交角为 45时,不多于 7 根;当为 50不多于 6 根;当为 60时,不多于 5 根。 (4)剪刀撑斜杆的接长,采用搭接,搭接长不小于 1m,应采用不小于 2 个旋转扣件固接。本文认为工程施工必须完全按规范要求实施,使荷载做到垂直传递,不产生偏心、歪斜; 确保立柱计算长度的取值等,方能保证整个支架体系符合设计要求。但不能认为有了规范 的设计计算,整体模架就稳定不会倒塌,万事大吉了,还应当精心施工,确保模架搭设质 量,并加强施工过程的管理,这是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