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音乐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作 者:叶 云 (18781850758) 工作单位:四川省渠县临巴镇第一中心小学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进步,我作为一名音乐教师也随波逐流,加入到学习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行列中。以前我们只知道上好每一堂课,备好每一堂课,坚持好教学“六认真”就是一名好老师了。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教育技术,也谈不上教育技术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打破了“黑板粉笔”的原有教学模式,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我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既增强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爱好,刺激了学生的思维,让孩子们一节课有多个兴奋点;还使教材和媒体之间优势互补。多媒体教学新奇活泼的形式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生热情,而且还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学习过程。1 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应用的特点就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外部活动感兴趣,对学习内容却兴趣不浓,因而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近几年随着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的音乐课也运用上了多媒体,运用多媒体教学即轻松效果又明显。记得在一次音乐优质课赛课活动,那次的赛课虽然已经过去多年了,现在回想起来还记忆犹新,我自认为那节课可以说得上是我至今最成功的一节优质课。为什么说得上是一节优质课呢?因为这节课是那次赛课活动中唯一的得到当场评委、听课教师、上课学生的几次掌声的一节课。为什么会得到这么多的掌声呢?这和多媒体的运用分不开的。我去赛课之前就对这节课的设计下了很大功夫,合理的运用上了多媒体。在课堂上我采取了与学生合作参与课堂的方式,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十分积极主动。运用多媒体的优势把学生引入到课堂的意境当中再让其发挥想象,把课堂上的知识进行延伸到大自然中。课堂上我的导入把学生引入到身临其境这一幕受到大家的好评,再就是我借助多媒体与学生一起参与活动是本课的高潮,效果意想不到的好,当时全场掌声不断。现在想起来任何一堂优质都不是随便就能有的,只有认真的准备,经常收集好的素材,多学习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努力才会上好每一节课的。2 借助多媒体,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多媒体教学以图形和动画为主要手段,可将图形由静变动,由小变大或由大变小,由慢变快或由快变慢。 学生通过观察,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不仅可以接受到大量的教学信息,而且能获得清晰明快的感受。画面生动,图、声、文配合,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比如我的音乐课,我自身嗓音条件不好,范唱老是效果差,运用上电脑,用下载的音乐让学生感受,效果一下就好了。再是把板书的一些内容做成课件,克服了字写不好的缺点,同时用学生喜欢的字体和颜色等让学生视觉新颖,注意力集中,兴趣提高。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多媒体课件将文字、图像、照片、VCR 、音乐、语言、录像等多种媒体有机地集合在一起,图文并茂,给学生提供在视觉和听觉方面的刺激,把音乐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大大激活了课堂的学习氛围,学生的审美体验被推向高潮,为音乐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帮助。3 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各种数字化素材、课件、数字化教学材料、网络课程和各种认知、情感和交流工具。一个好的多媒体课件所承载的声、像、图、文信息是一种艺术美。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制作优秀的课件,利用它在游戏、歌曲、讲故事等活动中可以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在多媒体的陪伴下,让学生参于到听、说、唱、跳等各个方面来,特别是补充教材中的音乐、游戏、老师通过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改变了学生对枯燥音乐知识的练习,又提高了学生的记忆效率,学生在有声有色、生动有趣的多媒体中学会了乏味的音乐小知识。 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参与音乐课堂教学,有效地激发了师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从“苦学”走进“乐学” ,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认真观察,积极思考,能发现、提出问题,并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通过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去获取知识,发展智能,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我们现阶段的多媒体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当前我们在进行多媒体教学进行研究和探讨的过程中,看到多媒体教学手段众多优点的同时,也应看到它们的缺点。有的流行于形式,多媒体只是上示范课、教研课、汇报课是用,平时就是摆设。有的教师们学习不够,多媒体教学的运用知识学习不够。我们也不能过分依赖,但也不能一概地摒弃。我们要看到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而定。为了能更充分地发挥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先进作用,只有通过扬长避短、合理运用,才能让多媒体真正服务于教育,探究教学规律,从而开创传统教学崭新的局面。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