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夕,古今诗人惯咏星月与悲情。吾生虽晚,世态炎凉却已看透矣。情也成空,且作“挥手袖底风”罢。是夜,窗外风雨如晦,吾独坐陋室,听一曲 尘缘,合成诗韵一首,觉放诸古今,亦独有风韵也。乃书于纸上。毕而卧。凄然入梦。乙酉年七月初七。-啸之记。 论大学生在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作用作为当代有理想、有道德、有素质、有知识的大学生,自然要为中国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作出贡献,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而在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兴起并迅速传播推广的现在,更要为建设它而努力。那么,作为论文关键词之一的大学生究竟指什么样的群体呢?何谓环境友好型社会呢?我们又如何在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呢?一、何为大学生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指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讲“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 ,而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 。 “大学”是大人之学。 大学生则应学习“大学”之道,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为具备一定“治国安邦”才能的人。大学生思想动态是我国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力量之一,他们的思想动态如何,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成功,关系到能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面对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动态情况的特点,如何准确地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开拓新格局,对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环境友好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环境友好型技术、环境友好型产品、环境友好型企业、环境友好型产业、环境友好型学校、环境友好型社区等组成。主要包括:有利于环境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技术、工艺和产品;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不利影响的各种开发建设活动;符合生态条件的生产力布局;少污染与低损耗的产业结构;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人人关爱环境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反过来,良好的环境也会促进生产、改善生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借鉴国际先进发展理念,着力解决中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资源环境保障能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核心目标则是将生产和消费活动规制在生态承载力、环境容量限度之内,通过生态环境要素的质态变化形成对生产和消费活动进入有效调控的关键性反馈机制,特别是通过分析代谢废物流的产生和排放机理与途径,对生产和消费全过程进行有效监控,并采取多种措施降低污染产生量、实现污染无害化,最终降低社会经济系统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不利影响。三、目前形势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经验,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不仅是建设小康社会和提高广大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客观需要,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必然要求。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当前社会,环境污染问题是迫在眉睫。单就江西省而言,据 2000 年社会调查,全省水土流失面积为 3.35 万平方公顷,占土地面积 24.4,沙化土地面积达 2.8 万公顷,现呈被沙“驱赶”之势;江西省已成为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约 367 万平方公顷,占国土面积 38,草地退化、沙化、咸化面积达 1.35 亿公顷,占草地面积三分之一,而且每年以 200 万公顷速度递增,酸雨区面积占国土面积 40,每年平均有 20 个天然湖在消失。目前中国企业生产模式仍处于粗放型,随着经济发展,对资源需求量日趋增加,不可再生资源日益枯竭,能源危机也日渐逼近,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我国的资源相对紧缺,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水平。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依赖资源的高投入来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使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环境被破坏的局面越来越严峻。现实告诉我们,如果不改变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如果不在全社会进行强化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经济的发展必然会越来越多地受到资源的约束,人民的生存环境会越来越恶化,这将直接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地球只有一个,资源、环境极其宝贵。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说到底是协调人和自然、人和地球关系的问题。纵观整个社会发展史,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不合理使用,导致了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正如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都会报复我们。目前人类所面临的人与自然的不和谐问题,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复杂和严峻。支撑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大多是不可再生的,如果我们今天肆意挥霍,我们的子孙后代将付出沉重的代价。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实现新形势下资源的合理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如果人类不及时改变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建设友好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长此下去地球也可能成为不再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四、我们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那么做为当代大学生对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能做什么?也许有人会说资源节约是企业的事,环境友好是国家的事,反正事不关已,高高挂起。也许有人提出质疑大学生在环保方面能做多大的贡献?这就大错特错,环境保护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小事开始,加入环保队伍之中,我们能做很多。一是增强节约和环保意识,从我做起,从点滴开始。据有关报道,由于节约意识的缺失而造成的浪费现象在大学里是数见不鲜。食堂里剩菜剩饭到处谐是,为了方便大量使用快餐盒,这不仅造成原料的浪费,而且会带来严重的污染隐患。此外厕所、洗衣间、走廊上的灯经常是通宵亮着,拧开水龙头不关,电脑 24 小时开机,另外每天用掉的塑料袋数目更是触目惊心。增强环保和节约意识,学习环保和节约知识,让环保和节约成为一种习惯。举手之劳就可以避免或减少这些事的发生。从我做起,从点滴开始,随手关灯、关机,宁紧水龙头,尽量用自已的饭盒,购买东西尽量不用或少用塑料袋,洗漱时顺手关上水龙头。做举手之劳之事,不仅节约大量的经费和资源,还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二是树立文明健康的消费理念。大学生崇尚时尚前卫,盲目追求名牌与款式,存在攀比现象。手机、MP3 等电子产品频繁更换,服装穿一次便“束之高阁”等浪费现象。文明健康的消费理念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满足人们的需求,以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变歪曲的价值观,提倡理性消费,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在这一方面浙江林学院是个模范,他们学生组织二手货集市(如旧书、旧学习用品等) ,这不仅是价格便宜,而且更重要是使二手产品循环使用,提高资源利用率。三是积极创新,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环保宣传活动,开展环境教育,建设绿色校园。虽然不少高校每年都有环保宣传活动,但由于活动形式和宣传手段匮乏、单一,传播渠道不畅,舆论氛围不浓等因素,导致效果并不明显。所以应该积极、持续创新,开展各式各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来吸引大众,引导大家树立环保观念,倡导绿色健康生活,培育环境友好的氛围。四是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应该把个人节约和环保内容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分的重要部分,把节约也纳入寤室美化大赛评选内容,设立节约和环保奖项等多种灵活机制来使大众共同参与环保行动,营造良好节约氛围,构建良好社区文化。通过下乡活动、参观活动等形式活动,把环保知识带到校外,引导全民参与环保。忧患起于思考,思考启动行动,行动方出成效。从我做起,点滴开始,全民参与,建设美好家园。五、从点滴做起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是一项群众性很强的工作。著名环保人士梁从诫曾说:“中国有十三亿人口,每个人浪费一点,拿十三亿一乘,这个数字就大得惊人。同样地,如果每个人节约一点,拿十三亿一乘,这个数字就相当可观。”我们要大张旗鼓地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破坏环境有罪的观念,坚持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每时每刻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如果每个人都树立起节约和环保的意识,我们节省下来的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成果会十分可观。所以,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让千万大学生在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中能够体现自身应有的价值,为社会和环境的良好发展出一份力量。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