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1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5页 / 共21页
第6页 / 共21页
第7页 / 共21页
第8页 / 共21页
第9页 / 共21页
第1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努力推动我省农机工作再上新台阶努力推动我省农机工作再上新台阶-在全省农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省农机局局长 王罗方2013 年 1 月 8 日同志们:这次全省农机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贯彻全国全省农村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安排部署 2013 年工作任务。前面,5 个市县农机局和农机生产企业做了典型发言,他们的经验值得大家学习。现在,我根据局党组研究的意见,讲三个方面的内容。一、全面总结 2012 年全省农机工作2012 年,在省委省政府和省农业厅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农机系统以购机补贴改革为契机,以农机技术推广为主线,以作风建设为抓手,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行业形象全面刷新,行业工作全面加强,行业影响全面扩大,行业作用全面彰显。1、农机购置补贴改革取得全面成功。省委省政府决定实行“全价购机,县级结算,直补到卡”的购机补贴新办法后,全省农机系统下定“背水一战、务求全胜”的决心,采取过硬措施狠抓落实。抓思想认识,提高全系统贯彻新办法的自觉性;抓软件到位,实现主要环节重要资料的网络固定和可视可查可纠;抓操作人员培训,短时间教会省市县乡相关人员工作流程;抓政策宣传,将新办法编成流程图和宣传手册发放到乡镇村和经销商;抓基层组织,推动“三个一”要求落到实处;抓检查督促,联合监察、纠风、财政、减负多部门开展专项检查、重点督查;抓行风建设,筑牢廉洁自律防线;抓具体问题解决,协调有关部门解决工作经费、购机贷款以及设施设备等问题。张家界市还率先全省出台了经销商规范管理办法 。新办法的顺利实施,取得了五个方面的成效:一是将补贴工作由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工作,领导更加重视;二是资金结算由省级变为县级,责任更加明确;三是补贴方式由“厂商结算”变为“直补到卡”,资金更加安全;四是监管模式由业务主管部门自我监督变为多层次多部门立体监督,监管更加到位;五是购机环节与补贴环节分开,让农民群众直观感受惠农政策和机具降价的好处,实惠更加明显。全年实施中央补贴资金 10.2 亿元,比 2011 年增加 1.8 亿元,共补贴农机具 36.98 万台套,28.73 万农户和农机服务组织受益,拉动农民群众投入近 60 亿元。截止今天,全省各级各部门没有收到任何涉及农机部门违法违规的举报。对于这项改革,省委、省政府、省纪委领导及相关部门多次给予肯定和表扬,农业部已部署全国推广湖南经验,省政府绩效考核时,因此项改革成功,为省农业厅加10分。各市州县在这项工作上都很得力,均可获得高分。根据年底考核和综合评定,特别考虑结算进度,排在前七位的市州依次是:益阳、自治州、怀化、永州、湘潭、株洲、邵阳,省里评选浏阳、攸县等20 个先进县市区。2、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迈上新的台阶。初步测算,全省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 37.8%,同比提高 2.4 个百分点;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 59.6%,同比提高 2.8 个百分点。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取得突破性进步,全省实现机插610 万亩,机插率由 2011 年的 4.77%提高到 10%,机插面积和增长率均为南方稻区之冠,得到农业部高度肯定。全省农机系统在这件大事上扎实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主攻“为机育秧”。组织编写“为机育秧”技术规程,大力推行集中育秧,指派专家到点到位指导,确保秧足苗壮。二是力推大户购机。采取重点补贴、合同保产、一条龙服务等办法,鼓励和支持农机大户、合作组织购买育插秧机具,多数市县还实行了累加补贴和贷款贴息。全省共推广插秧机 5579 台,播种流水线860 套。三是领导分块包干,逐级办点示范。省市县共建机插秧示范点 387 个,省局领导包片、市局领导包县、县局领导包乡,指派干部蹲点,确保任务落实。以机插秧面积和插秧机推广“双完成”为前提条件,共评出益阳、衡阳、常德、湘潭、自治州、娄底 6 个先进市州和耒阳、浏阳、南县等 30 个先进县市区。特别要提到的是,衡阳市委书记童名谦亲自办点,南县、湘阴等县四大家领导分片包干,祁阳县政府出资 185 万元购买插秧机奖励给农机大户,耒阳一年新添插秧机 225 台,湘西、怀化等地的一些山区县、财政困难县也对插秧机实行了累加补贴,桑植县从 2011 年的机插秧空白县一跃成为山区机插秧前沿县。据对 10 县 32 个点的对比试验测产,30 个点大幅度增产,平均每亩较抛秧增产 43.07 公斤,2 个点每亩减产 7公斤,机插秧增产效果十分明显。2012 年全省经济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 1.5 个百分点,林果业机械化水平也略有提高。省局在 7 个县建立了 13 个“稻-稻-油”三熟制全程机械化示范片,采取依托农机合作组织、安排项目经费、配置油菜直播机、派驻干部联络等措施推进,来势十分喜人。徐明华副省长视察后给予高度肯定,国家发改委很感兴趣,决定给予专项支持。3、农机安全监理得到规范化推进。全省农机安全监理机构扎实抓了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抓责任制的落实。联系省安委会将“平安农机”创建工作列入了对市州政府的绩效考核,大部分县市区将农机安全生产纳入政府考核范畴。二抓监理业务规范化。修订了农业机械牌证业务操作规程,完善了牌证管理系统软件,对拖拉机上户目录进行全面清理,严查办理异地牌证等违法违规行为。三抓“平安农机”和“为民服务示范窗口”创建。全年创建全国示范窗口单位 4 个,省级示范窗口单位16 个;评定全国示范岗位标兵 8 人,全省示范岗位标兵 24 人;创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 5 个,新建 76 个示范乡镇、625 个示范村、6122 个示范户。四抓农机监理队伍建设。省里共培训新监理员、检验员、考试员 165 人,农机事故处理员247 人,农机安全检测设备操作人员 80 人。怀化市组织了全市监理人员集中培训并开展技能比武。五抓农机安全隐患排查。全省共排查隐患 14229 起、整改隐患 14111 起,整改率 99.2%。六抓部门联合执法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加强与公安交警、安监等部门的协作,采取建立农机公安警务室、成立联合执法队等形式,开展联合执法。株洲市将与交警的联合执法机制延伸到乡镇。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全省农机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农机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和经济损失四项指标均未超出规定范围。公安部交管局长来我省调研时,对我省农机安全监管工作给予了很高评价。株洲、自治州、邵阳、怀化、常德、益阳和岳阳 7 个市州被评为全省先进。4、农机工业发展抓出了实效。抓住农机工业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巧借购机补贴规模加大、操作办法改革的强劲东风,着力推动农机产业快速发展。初步统计,全省农机产业总值达到 620 亿元,同比增长 20.9%,其中农机工业总产值达到160 亿元,同比增长 33%。采取了五个方面的推进措施:一是拟定了产业规划 ,提出了包括“一园、五区、十个集团” 、“引进、嫁接、外拓、融资和联合五大战略” 、 “五至八年打造2000 亿元农机产业”的战略思路。二是开展调查研究,建成了包括农机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农机流通市场建设、农机产业基地建设、农机服务中心建设四个方面内容的项目库,储备项目 520 个。三是争取了项目资金。共争取到工业项目资金 35笔,覆盖 30 家农机企业。湘潭九华的湖南农机产业园核心区已经完成规划报批、征地拆迁,中国南方农业工程机械国际展示交易中心、国家水田机械检测中心正式开工建设。四是积极招商引资。省农机产业园引进世界五百强企业国机集团和果福车业共投资 15 个亿,长沙引进博航集团,双峰引进东风井关落户生产,还有一批企业正在洽谈之中。五是开拓国内外市场,在长沙举办的全国春季农机展示交易会和在常德举办的中南农机机电产品展示交易会,均获巨大成功。省局组织 12 家企业赴泰国曼谷参加东盟-中国进出口商品博览会,在众多展团中力拔头筹,受到了泰国各界的广泛关注,签订 1000 多万美元的供货合同。在推动农机工业发展上,长沙、怀化、郴州、益阳、常德及汨罗、双峰两县的工作相当显眼。5、基层农机服务机构得到加强。紧紧抓住购机补贴改革和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机遇,按照“三个一”的基本思路,抓好基层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全省有 539 个乡镇独立设置了农机站,31 个区域中心农机站覆盖 88 个乡镇,1592 个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加挂了农机站牌子;大多数县市区基本落实了乡镇农机推广服务人员全额事业编制,农机员办公条件和设备配置也有了明显改观。株洲市政府下发文件,明确规定农机站为乡镇站所的重要组成部分。茶陵、湘潭、安化、华容、安仁、武冈、凤凰、祁东等县,做得比较到位。市县推广机构建设方面,已有 117 个由编委行文批准成立农机推广站,其中全额拨款的 111 个,差额拨款的 6个。在省农业厅党组的关心和支持下,去年,我们首次争取到农业部基层农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经费 1200 万元,帮助 60个项目县解决了一些问题。6、农机专业合作社加速发展。全省共建农机服务组织 2.5万个,其中 539 个取得工商注册登记,同比增加 58 个;农机合作社有社员 16167 人,作业服务面积达到 970 万亩。宁远三农农机合作社投资 800 多万元购置拖拉机 43 台、插秧机25 台、收割机 18 台、农用植保飞机一架,仅三冬生产就完成作业面积 8 万多亩,成为当地知名企业。衡阳县安邦农机合作社投资 600 多万元购置各类农机具 630 台套,经营耕地 6.86万亩,其中流转经营土地 3.52 万亩,订单式作业 3 万多亩,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湘乡九龙农机合作社用机械联合、技术覆盖的办法,建成集农机制造、农机销售、农机维修为一体的大型农机综合联合社,承包经营水田 1.3 万亩,作业服务 15万亩,全年实现经营纯收入 110 万元。各地扶持农机合作社的主要措施有:合作社示范推广用地和设施农业用地按照农业用地管理、给予购机累加补贴和作业补贴、对机库棚等基础设施建设给予资助、结合农机教育培训大行动开展专题培训。衡东县去年投入 120 万元扶持 20 个农机合作社;衡阳县对每个合作社给予 5 万元奖励;衡南县每年投入 100 多万元用于合作社购机累加补贴和机库棚建设;浏阳、醴陵、鼎城、祁阳、宁远等县市区也出台了类似的扶持政策。在扶持农机合作组织建设方面,衡阳、长沙、岳阳、湘潭四市的工作走在前列。7、农机科技创新取得长足进步。省局召开农机产业创新与发展研讨会,提出 12 个方向的创新构想,激发了企业强烈的创新意识。省局领导多次深入生产一线,与企业商讨科技创新途径,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得到了企业家的采纳,有的已研制成农机新产品。一年来,全省共研制出 27 种新的农机具,对 50 多种农机 200 多个部件进行了改进,引进精密的整机生产线 6 条。中天龙舟的履带自走式旋耕机、农夫机电的半喂入联合收割机、湖南博航的农业植保无人直升机、株洲碧浪的农田激光平地机、益阳富佳的棉花采摘机(器) 、湖南农广的全喂入联合收割机、沅江兴农的橙桔保鲜自动包装机、岳阳农机所的茶叶微波杀青干燥机、湖南农大的果园开沟机、津市新华机械的芦苇收割机等产品,都有显眼的创新亮点。此外,我们还在无人植保飞机、芦苇收割机、棉花采摘器、 “夏根固育秧法” 、山地林下垦复、履带式旋耕等新技术研究与推广上下了功夫,若干环节取得了重大突破,一些企业还研发、改进了一大批适合丘岗山区的简捷轻便小型农机具。与此同时,切实加强了农机技术的推广和对农机人员、农机手的教育培训工作。农机标准化建设取得喜人成绩。6 月成立湖南省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随即申报 9 个标准立项,其中水稻机插秧软硬秧盘标准、育秧插秧技术规范等四项标准已获批准。农机化标委会的成立,对加速我省农业机械化具有重要意义,标准所规范的内容将会覆盖我省农业生产的主要环节与方面,将直接推动农机具质量和农机化技术水平的提高。比如机插秧秧盘标准的推行,已在业界产生积极作用。湖南海鑫公司等生产企业以标准为起点,大幅度提高了秧盘质量。综合考核科技创新方面的工作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