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十句庄周呓语,浅析蝶梦人生摘要摘要: :庄周梦蝶,谁是蝶谁是庄周?庄周在语言的迷宫里放置了光芒四射的思想珍宝,而可悲的是人们只在留恋迷宫带来的乐趣,对找得到找不到宝物毫不关心。庄周想说:蝶是庄周,庄周是蝶,随时间而变化,每个都是梦,都不是真的。关键字:关键字:庄周;齐物论;生命本真古有庄周梦蝶之事,醒而留恋,呓语不止。古有庄子奇崛之书,观之若海,其意难穷。今择其梦语十句,如捧浪花几朵,细品。一、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句话很重要,因为这可以看做是庄子的世界观。世界观决定着一个人看待事物的基本出发点。而这句话的内容,充分表明了庄子的“齐物”思想。秋毫、泰山,殇子、彭祖都是一样的,谁又比谁高大或是长寿呢?当我们刚刚看到这句话时一定很奇怪,明明是有分别的他为什么说没有呢?后两句的解释就让我们理解了庄子的境界!“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在说我是一个宇宙公民!当不解的人们只看到自己,看到家庭,看到狭小的周边的时候,庄子看到的茫茫宇宙万物!庄子有宇宙公民应有的智慧和心境,他不是说秋毫和泰山真的就是一般大小,而是在说宇宙万物都是一样的,谁大谁小又有什么值得追究分辨的呢?庄子洋洋洒洒的“齐物论”与其说潇洒自在,不如说是难觅知己,故作轻松。这种世界公民的思想在历史上任何的社会和国家中都是稀缺的,只有释迦摩尼的“四大皆空”可以与其并提。 “空” ,不是什么都没有,是没有意义。空不是内容的空,是形式的空。释迦摩尼和庄子在告诉人们,我们关注的形式都只是暂时的,而时间是恒久的,不要太执着于形式,大家作为人,也不过是宇宙能量聚集的有一种存在形式,我们生之前和死之后会以其他的形式存在,我们既不是泰山也不是秋毫,我们既会是泰山也会是秋毫。这种宇宙观在当代社会是容易理解的,因为科学证明了一定时间空间内的能量守恒,证明了能量不会消逝而是在相互转化,证明了形态的变化和本质的恒久。所以当今的很多科学学者有了一点宇宙公民的意识,不再局限于人世间的是是非非了。当然,这种观念的改变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是很难的。庄周梦蝶,谁是蝶谁是庄周?庄周在语言的迷宫里放置了光芒四射的思想珍宝,而可悲的是人们只在留恋迷宫带来的乐趣,对找得到找不到宝物毫不关心。庄周想说:蝶是庄周,庄周是蝶,随时间而变化,每个都是梦,都不是真的。二、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有了前边的世界观,这句话自然就容易明白了。庄周在说自己是“以道观之,物无贵贱” 。 “道”的概念是源于老子道德经的“道” ,基本的概念没有太大改变,只是更为饱满了, “道”是宇宙定律,是万物法则。后面的几句说的是人们普遍存在的几种贵贱高低之分的由来。其中一个共同点就是,人们都在从自己的角度去看问题,自我意识始终占主导。说白了,这是庄子在对比人生境界,或许是在说自己境界就是高。三、生为附赘悬疣,死为决疣溃痈。佛家就说,生就是人生的苦痛的根源。柏拉图也说,肉体是灵魂的监狱。而庄周把生当作脓包毒瘤,把死看成脓包毒瘤的溃烂穿透。这是伟大的思想者的共通之处。这都是在说,只有超脱生死,不拘于肉体人身的羁绊,才可以得到最后的解脱。这种哲学,即普通所谓“出世的哲学” 。基于庄子的世界观,他的人生观就出来了,就是这样的。人们通常在生命的围困中艰辛的活着,对生命充满期待和依赖,但对于这个疯癫的老头而言,什么都是无所谓的。庄周的妻子死,庄子鼓盆而歌,为什么?生是一个新的开始,死,同样也是。化为泥土化为浮云,或许有另一种幸福。庄子这么低贱的看待生命,难道还高尚吗?不是的,仅从这里看,的确有些冷漠,但这是庄子看待死亡的态度,庄子是个率真而热情的人,对生命珍惜而尊重,只是其中透着对社会的不满甚至是绝望。下一句就可以看出。四、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神龟不会因为死了被供在庙堂之上就快乐了,还是在泥窝里自由自在的好。这就是庄子对于生命的态度,不要把生命和虚无的名誉地位联系起来,还生命本来的真实和快乐。为了名利,人们经常透支自己的痛苦,做很多劳累自己的事去换取期待的回报,但是,何必呢,生命与生俱来的苦和乐都心安理得的去接受不好么,生就生了,死就死了,不要为了得到更多去抢占别人的,不要担心失去已有的而终日恐慌,生命不就自然纯真了吗?当然,这只是庄周的个人想法,社会毕竟是弱肉强食的。欲求的蛊惑会使人丧失理智甚至是常识。五、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庄子看到了人们用 知识为利器去追求名利,并且导致相轧相争,丧失了生命的自然的快乐。就这样庄子产生了 “反智”思想。“反智”思想在当代曾经在欧美流行过,这些发达的国家得到过知识的好处也为人们为知识的疯狂付出过沉重的代价。环境的污染,社会的暴力,战争的无情让 “反战”“反智”流行起来。庄子两千多年前的想法是多么的伟大。那时候没有高科技,没有缜密的调研,一切结论都是一颗伟大的心灵凭借敏锐的洞察从日常的经验中得出的。这就是文化巨匠和现代知识分子的区别。六、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这句话往往别误解,这是庄子的消极处事态度的代表。泉水干涸了, 两条鱼为了生存 , 彼此用嘴里的湿气来喂对方 , 苟延残喘。但与其在死亡边缘才这样互相扶持 ,还不如大家安安定定的回到大海 , 互不相识的来得好。 为什么鱼会来到泉水中,它们是来寻找什么?安逸的生活?亲密的相处?鱼或许为这种苦难中的相互扶持而感动着,庄子说,何必呢,大海里那么深邃安静回去多好!人们在尧舜的治理下就幸福的生活,称赞他们,在桀纣的治理下过不了好日子就抱怨,何必呢,庄子提倡的是不去理会外界给你带来的苦和乐,不去追求什么也不去逃避什么,顺应大道的安排而不去做自己任何的努力,就可以永远安安静静。 “相忘于江湖”是一种境界,选择放弃强烈的感情来换取平稳的生活 ,这需要更大的坦荡、更淡泊的心境。七、彼窃钩者诛,窃囯者诸侯,诸侯之门仁义存焉。这是庄子在尖锐的批评世道的丑恶,不公。是庄子冷漠的外表下的尘世热情的表现。但是人们虽然引用了这句话两千多年,但是这句话对社会没有丝毫的改变,并且会将一直这样下去,人们除了佩服庄子的眼力之外,没有什么可以做的。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就是这样,诸侯之门的仁义让圣人默默地付出着,而大盗不断地盗取圣人的劳动果实。孙中山的劳苦只不过是为袁世凯鞠躬尽瘁的打工,何其悲哉!这也是庄子 “反智”的原因之一。这句话还有一层意思是,社会上的价值标准自相矛盾,一切都是弱肉强食,诸侯的价值观只不过是在约束平民。平民杀人偿命,将军确以杀人为功绩。唐朝诗人曹松悲伤地说“凭君莫说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八、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赵本山小品说:“这个小盒才是你永远的家啊” ,让无数的人捧腹大笑。是啊,人活着或是死了需要的东西很少,为什么人的贪欲就无穷呢?庄子对于人的贪欲的批判显然没有赵本山可笑,但是聊聊几字,是可以让人思考的,而小品只让人笑了,没有谁去思考。有个古希腊哲学家看到街上琳琅满目的商品说“这么多好看的东西,可惜都是我不需要的” 。对,在当今这个社会欲望更加旺盛的时期,时刻记住这句话,是会更坦然,淡定的。九、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这个小故事很有名气。庄子在写故事的时候幽了惠子很多默,都是不可考证的,所以应该别当真才是。这句话没有什么意思,只是游戏之语而已。庄子以为自己善辩岂能让别人问住,无理狡辩罢了。但是这里边有一个生命的悲哀可以隐隐看出:在特定的时间里,谁也不是其他的,只能是自己,所以相互的理解永远是那么的困难。人与人沟通的障碍是历史性的不能完全解决的问题,人们发明了文字,语言,但是其在使用中又会出现多少的偏差啊!但是,不能不佩服庄子的伟大,他发现了这个问题。下面这句话就是。十、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语言和文字的作用是传达意思,如果意思正确的传达了就忘掉言语吧。但是,这样的人是难以找到的。庄子的这个观点大大影响了他的著作风格。他没有想孟子、荀子那样费劲心力的想去把一件事说明白,而是采用了大量的故事和语言,每句话的意思不是重要的,而整体的组合才是读者应该领略的。所以也造成了选取庄子的话最容易断章取义。庄子说的不是故事,不是话,而是精神。禅宗在立派之初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因为浩如烟海的佛经给信徒们造成很多的争执和误解,所以讲究“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教外别传” 。庄子的这一发现与阐述是语言学的重大发展,是语言的自觉与自我调整。庄周的思想和人生是生长在当时的社会现实上,由他智慧的大脑萌发出的奇特花朵。他是一双奇特的眼睛,告诉我们不一样的真实。他的梦蝶呓语没有一点糊涂,那是另一个神秘的思想世界放出的缕缕奇异的光。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