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6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3页 / 共26页
第4页 / 共26页
第5页 / 共26页
第6页 / 共26页
第7页 / 共26页
第8页 / 共26页
第9页 / 共26页
第1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1年湖南高考语文卷答案及详解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揖让y山岚ln彤云tng满腹珠玑j B阆苑lng盛馔zhun 敛衽rn未雨绸缪mi C遒劲qi毗连b盥洗gun 鸢飞鱼跃yun D翰墨hn睿智ru奶酪lu撑天拄地zh A 解析: B项未雨绸缪mu C项毗连p D项奶酪lo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山浪慢转,曲径轻摇,柳色乍染,黄莺初啼,几间茅屋在白 云深处若隐若现,这一切令人耳目一新。 B故乡的槐树,成簇成片,遍布四野,似乎散漫凌乱,却又井 然有序;似乎千篇一律,却又各具情致。 C满耳的阵阵蛙鼓,激昂亢奋地噪闹着,将静夜和旷野喧嚣得 如同这季候一般,热情洋溢,生机勃勃。 D野花肆意开放,花丛间常可见一队队小面伶俐的麻褐色野兔 ,在那里追逐嬉戏,天真烂漫,活灵活现。 解析: A项耳目一新:听到的、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同,使人感到新鲜 。 B项千篇一律:一千篇文章都一个样。指文章、题材、写法公式 化。泛指事物形式陈旧呆板。 C项生机勃勃:形容自然界充满生命力,或社会生活活跃。 D项活灵活现: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象亲眼看到一般。与 语境不符。 D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感动中国”将镜头对准生动的现实生活,聚焦于推动当代中 国发展进步的主体力量,解读了平凡中的伟大。 B微博一经推出,就以其强大的即时通信功能,受到了广大网 民的追捧,它正有力地介入我们的社会生活。 C新生代农民工除了关注工资待遇外,对工作环境和社会保障 条件也越发重视,那些环境恶劣、保障缺失的企业,他们将说“ 不”。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为我国广大有志青年提供了创造精彩人生的广阔舞 台。 C 解析:成分残缺,在“那些环境” “那些”前加上“对”。 因为此句主语为新生代农民工,“那些环境”缺少介词,导致 主语不一致。 4.下面是某校校庆前夕,四位校友发给联络办老师的短信 ,其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获悉母校华诞,甚喜,届时定拨冗出席庆典,特此通知。 B因事务繁忙,恐难以按时光临母校参与庆典,深表歉意。 C虽身体欠安,但一定准时前往母校列席庆典,谨此奉告。 D因航班取消,故不能及时赶到母校参加庆典,敬请谅解。 解析:A项“拨冗”是具有文言色彩的客套话,意思是说, 请对方推开繁忙的工作,抽出时间来(做某件事情)。属 敬辞用于对方,还有“特此通知”用在此处也不合适。 B项“光临 ”用于对方,敬辞。 C项“列席”指参加会议而无表决权。用于“庆典”不合适。 D项符合人物身份,用语得体。 D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是 A而考亭先生尝病其俗病:批评 B深叹其能矫然拔俗也拔:拔除 C远绍绝学,流风未远绍:继承 D不又加于古人一等乎加:超过 解析: B项 拔:超出。与成语“出类拔萃”的“拔”字,一 个意思。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其”字,与“其诗亦怪怪奇奇” 的“其”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则或咎其欲出者 B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 C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 D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解析: A项 那些,指示代词 B项 代词,他 C项 代词 他的 表领属,与例句用法一样。 D项 加强语气,语气副词。可译为“一定” C 7.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为迂者 A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为迂者 B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为迂者 C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为迂者 D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为迂者 解析: 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 笑者为迂者。 按句子意思划分句读。 A 8.结合文意,请你谈谈作者对严祺先的文章“欣赏 叹诧”的原因。(4分) 解析:此题考察作者喜欢严祺先文章的原因。 答案: 因为严祺先的文章: 命意立论,卓尔不群不被世俗的人所理解而受 到讥笑 说理叙事明白晓畅,严峻犀利。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 汉语。(10分) (1)韩文公之文,起八代之衰。(3分) 译文: 韩愈(韩文公)的文章,振兴了八个朝 代衰靡的文风 (2)故吾尝谓文章之事,未论其他,必先去其 俗而后可。(5分) 译文:所以我曾经说写文章的事,不说别的,必 须首先除去掉它的俗气才行。 (3)则余亦迂甚矣哉!(2分) 译文:那么我也是非常的迂腐了!(那么我也迂 腐得厉害啦!) 10.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题目。(7分) 春暮西园 高启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本诗。答案角度提示: 从语言的角度:可分析总体语言风格;也可抓住”满” 过”知”等字分析炼字的精彩。 从形象的角度:可联系诗中意象作具体分析,也可以联 系写景状物分析虚实相生,动静皆备的特色。 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可分析白描渲染衬托等艺术手法, 也可在句法上分析承接的特点。 从评价作品思想内容的角度:可分析作者对春暮的态度 ,也可评价末句暗点西园的用意。 如答案不在以上角度内,但言之成理也可。 11古诗文默写。(5分,每空1分) (1)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 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 (2)清风徐来,_水波不兴_。_举酒属 客_,_诵明月之诗_,歌窈窕之章。( 苏轼赤壁赋) 12.下列有关明星概念“泛化”的说法,不正确的一 项是 A有了电视和和网络,明星的生产,变得周期更短, 速度更快。 B电视上的明星,只需扮演自身,不要借助于外在的 角色。 C电视娱乐节目使明星大众化,明星秀成为一种社会 风潮。 D影像电子文化进入家庭日常生活,人人都可以充当 明星。 解析: B项不符合文意,原文是“明星不一定需要借助 角色成名”。 1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成功的电影明星凭借天赋和种种机缘,可以缩短其 成长的过程,而不一定要借角色成名。 B明星的门槛降低,与明星培育的成本无关,主要原 因在于上电视不一定要扮演某个角色。 C创造流行趣味要商业文明和大众传媒合谋并要明星 配合,明星则可成为这种趣味的代表。D有了网络视 频,明星变得不再神秘,人们只要将视频制品在网上传 播,就必定成为明星。 解析 A项,原文是“明星必须扮演某个角色,借角色而成名” B项强加因果,“主要原因在于上电视不一定要扮演某个 角色。” D项原文是“就有成功的可能”。必定语气太绝对。 C 14.综观全文,请谈谈你对麦克卢汉所说“看电视 的时候,你向内进入自己”的理解。(6分) 答: 答案: 有了电视,明星生产的条件大大改变,明星 的门槛大大降低,大众可直接参与明星的生产, 自己当明星,并且影像电子文化与日常生活场景 紧紧地交织在一起,深深地镶嵌在我们的情感和 记忆中。 15.简析文章第一自然段描写云雀的原因。(4分 ) 答:描写出云雀飞向青天的高远与快乐; 引出“我”对“飞”的渴望。 16.为什么只有“饿老鹰”成了“我做孩子时的 大鹏”?(6分) 答:庄子笔下“大鹏”的飞令“我”神往,但 “大鹏”在现实中“不容易见着”; 现实中的麻雀蝙蝠燕子的飞是“我”不屑的; 撑开大翅在天空中盘旋的“饿老鹰”暗合了“ 我”心中的“大鹏”形象。 17.谈谈文中画波浪线句子运用第二人称的好处 。(4分) 答:运用第二人称,如对朋友,殷殷相告,有 一种亲切感; 有利于作者对不想飞的“你”倾注同情与关怀, 与“你”共同感受不能飞的痛苦。 18联系上下文,简析作者为什么说“是人没有 不想飞的”,并结合现实,谈谈“想飞”的积极意 义。(8分) 答:在作者看来,人原来都是会飞的,但因各 种缘故,多数人“过了做孩子的日子就掉了飞的 本领”,而不能飞是件可怕的事。飞上天空,就 能将世界“看一个明白”,彻悟做人的意义和价值 。 可以从做人要志存高远,不懈追求等角度谈积 极意义。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布 本报北京4月28日电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今天宣布,第六次 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其中:普查登 记的大陆31个省区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1339724852人,与2000年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与1990年到2000 年的十年之间人口净增长量1.3亿相比,减少了约5600万人。十 年人口数字的变化反映出,我国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以控制, 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城镇化进程步伐加快,同时也面临着人口老 龄化的趋势在加快,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出生人口性别比偏 高等挑战。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全国男性人口占51.27%,女性人口 占48.73%。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万人,占总人口的49.68% ,同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 按常住人口分,人口数量排在前五位的是广东省、山东省、河南 省、四川省和江苏省。 请从上述消息中,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200字左右的新闻短评 。(9分) 答: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请从上述消息中,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200字左右的新闻短评。 (9分) 答案角度提示: 人口变化成绩方面的角度:“我国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以控制 ”,“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城镇化进程步伐加快”; 人口现状面临挑战方面的角度:“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在加快”, “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 上述两个方面的每一个点都可以作为一个角度; 整体的角度:对人口普查主要数据作整体评价; 其他角度:如“人口数量排在前五位的”省份的角度,“人口数 量排在前五位的”省份与“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相结合的角度 ,“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与“城镇化进程步伐加快” 相结合 的角度等。 答题要求:体裁是新闻短评,是基于所提供的新闻事实或新闻事实 的某一方面所作的评论,要有自己对事实的看法即观点,言之成理 ,持之有据,结构基本完整。 角度的选择不能脱离所提供的新闻事实。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墨子兼爱中) 注其:反身代词,指自己。 简要分析上述两段文字含义的异同及所体现的儒、墨两家思想的异同 ,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200字左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