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8页
第2页 / 共28页
第3页 / 共28页
第4页 / 共28页
第5页 / 共28页
第6页 / 共28页
第7页 / 共28页
第8页 / 共28页
第9页 / 共28页
第1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自杀的干预策略自杀人群现状每年全世界大约有一百万人死于自杀,也就是说 ,每40秒就有一个人自杀死亡 自杀是全球的主要死因,在年轻人中尤为突出 每年全球有2000万到5000万人有非致命性自杀未 遂 中国每年有28万7千人自杀,1534岁的死亡人 群中自杀居首位,比整个欧洲的自杀人数总和多 30% 中国每年有约500万人自杀未遂自杀人群的特征Shneidman将10项共同特征概括为自杀的 六个维度:境遇、意动、情感、认知、人 际关系以及连续性特征 境遇特征: (1)自杀这种常见的刺激是不能忍受的心理 痛苦 (2)自杀这种常见的刺激是心理需求遇到挫 折自杀人群的特征意动特征: (1)通常的自杀目的是为了寻求解决问题的 办法 (2)通常的自杀目的是为了中断意识 情感特征: (1)自杀常见的情感特征是绝望无助 (2)对自杀的内在态度通常是矛盾的自杀人群的特征认知特征: 通常对自杀的认知态度是压缩的 人际关系特征: (1)自杀的人际关系特征是想要与别人交流 (2)自杀的通常行动是寻找出路 连续性特征: 通常自杀的连续性特征是终生的应付方式自杀的心理学动力Freud观点:自杀是由一个人经历强大的心理刺激 时激发的内部冲突所导致的。有时,这种 刺激不仅可使一个人倒退到更原始的自我 状态,也可使这个人对他人或社会的敌意 进行抑制,致使这个人将对别人或社会的 攻击向内投射。在一些极端的病例中,自 毁或自惩意向可转向攻击他人。自杀的心理学动力迪尔凯姆理论:社会压力与影响是自杀行为的主要决定因素。将 自杀分为三种类型: (1)利己性自杀:与一个人缺乏与群体的整合或区 别有关。 (2)失范性自杀:是由社会规范的一种感知上的或 真正意义的瓦解所导致的。 (3)利他性自杀:与一种感知的或真正的社会凝聚 力有关。有关自杀的谬误与想自杀的人讨论自杀将诱导其自杀 威胁别人说要自杀的人不会自杀 自杀是一种不合理的行为 自杀者有精神疾病 自杀倾向的遗传性,它是习得的或是情境 性的 想过一次自杀,就会总是想自杀有关自杀的谬误一个人自杀未遂后,自杀危险可能结束 一个想自杀的人开始表现慷慨和分享个人 财产,表明有好转和恢复的迹象 自杀总是一种冲动性的行为自杀危险因素求助者有自杀家族史 求助者曾有自杀未遂史 求助者已经形成了一个特别的自杀计划 求助者最近经历了心爱的人去世,离婚或 分居事件。 求助者的家庭因损失,个人虐待,暴力或 求助者遭受性虐待失去稳定自杀危险因素求助者陷入特别的创伤损失而难以自拔 求助者是精神病患者 求助者有药物和酒精滥用史 求助者最近有躯体和心理创伤 求助者有失败的医疗史 求助者独居并与他人失去联系 求助者有抑郁症,或处于抑郁症的恢复期,或最 近因抑郁症住院自杀危险因素求助者分配个人财产或安排后事 求助者有特别的行为或情绪特征改变,如 冷漠、退缩、隔离、易激惹、恐慌、焦虑 或社交、睡眠、饮食、学习、工作习惯的 改变等 求助者有严重的绝望或无助感 求助者陷于以前经历过的躯体、心理或性 虐待的情节中不能自拔自杀危险因素求助者显示一种或多种深刻的情感特征, 如愤怒、攻击性、孤独、内疚、敌意、悲 伤或失望,这些是个体非特异的正常心理 行为特征自杀危机的一条基本规律任何经历着情感痛苦并认为这种痛苦具有 如下特征的个体均有可能自杀: 无法逃避的 永无止境的 无法忍受的 自杀危险通常持续2472小时自杀想法的特点希望结束痛苦 无助感 无望感 矛盾情感 孤独感青少年的自杀预防策略1、相信你的怀疑,青少年可能自杀 2、告诉处于危机状态的青少年,你很担心他们, 然后倾听他们所说的 3、直接地提问,是否正在考虑自杀,如果这样, 是否有自杀计划 4、不要对青少年告诉你的表现很震惊;不要与他 们辩论自杀是对还是错,或问他们你自己是否称 职。不要承诺保持自杀企图的秘密青少年的自杀预防策略5、如果你认为自杀的危险随时可能发生, 应让人守着 6、如果有必要,可以从经历丰富的咨询者 、治疗师或其他能够作出反应的成年人那 里获得帮助。 7、确保他们的安全,通知对青少年负责的 合适的成年人,积极与他们待在一起,关 注着他们。青少年的自杀预防策略8、使他们确认,他们的自杀企图是真正紧 急的,这种紧急状况迟早将会过去。建议 他们不要期盼这种紧急状况马上消失。而 且如有必要要告诉他们,解决的办法是一 步一步的,一天一天进行的;随时可提供 帮助;无论什么时候,自杀企图变得强烈 时,以直接的方式请求帮助是很有必要的 。青少年的自杀预防策略9、假定一个积极的并且具权威性的角色用于保护 处于危机状态的青少年。他们可能需要一种这样 的指导性的行动,能使他们充分得到支持者的关 怀从而恢复他们的自我责任感 10、当处于危机状态的青少年已明显地解决了高 危危机后,仍应密切的监视他们。我们已知道许 多人在似乎已恢复、坚强起来后突然自杀。曾记 得有抑郁症的想自杀的求助者一旦他们获得精力 时,他们可能决定自杀。帮助处于危机状态的儿 童、青少年的人必须总是持积极的态度,并且密 切地关注他们,直到危险性已肯定消失成人自杀预防策略创造一种工作关系并且给成年求助者提供一种生 活支柱,在面谈开始时危机工作者必须马上建立 起一种能够沟通以及可信赖的关系。通过让成年 求助者马上打开话匣子讲出自己现在的痛苦,以 重建求助者的希望感,同时减少他们的无助感 通过试图发现他们正在说的以及对某个人说的最 简单的行为模式去寻找隐藏在自杀行为背后的信 息 订一个活下去的协议很有必要成人自杀预防策略帮助求助者发现他们自己的矛盾心理,澄清和理 解他们的内心冲突,并且获得一种关于他们的难 以决策的矛盾心理的新观点 总之,求助者的安全是首要的。虽然保持与想自 杀的求助者交流的隐私性很重要,但如果这个人 生命处在危险状态时,这种机密性必须重新考虑 在求助过程中,对于求助者言语的和非言语的求 助信号,危机工作者必须极为敏感。忽略这些求 助信号可能会使求助者感到没价值成人自杀预防策略危机工作者应该认识到自杀行为是生理、心理、 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一种复杂症状。想自杀的求 助者坚信他们的状况是没有希望的。危机工作者 的部分任务是帮助想自杀的求助着重构他们的思 维,使他们能认识到他们是可作选择的。 “控制”是一个中心问题。大多数求助者认为他们 失去了生活的控制能力。危机工作者可以使用危 机干预的六步法来帮助他们接受他们能够控制自 己的想法,感觉行为的事实,并且帮助他们认识 那些外部状况和事件,并且告诉他们别人不能为 他们作出选择。成人自杀预防策略诚恳地、关心地、富有同情心地、令人信 赖地帮助求助者重新获得希望,帮助他们 认识那些通常对他们有效的可行的选择 一整套转诊治疗资源很有必要成人自杀预防策略14“不要”不要对求助者责备或说教 不要批评求助者或对他的选择、行为提出 批评 不要与其讨论自杀的是非对错 不要被求助者所告诉你的危机已过去的话 所误导 不要否定求助者的自杀意念 不要试图向另人震惊的结果挑战成人自杀预防策略14“不要”不要让求助者一个人留下,不去观察他, 不与其取得联系 在急性危机阶段,不要诊断、分析求助者 的行为或对其进行解释 不要陷入被动 不要过急,要保持冷静 不要让求助者保持自杀危机的秘密,而不 把自杀的想法说出来成人自杀预防策略14“不要”不要因周围的人或事而转移目标 不要在其他人中,把过去或现在的自杀行 为说成是光荣的、殉情的、荣誉的或将其 神化 不要忘记追踪观察危机干预工作者的自我成长与督导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有自己的情结,自 我成长非常重要 案例督导可提高危机干预工作者的水平和 经验,也非常重要 具体的自我成长与案例督导将在以后定期 举行,在此不详述谢谢!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