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6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3页 / 共26页
第4页 / 共26页
第5页 / 共26页
第6页 / 共26页
第7页 / 共26页
第8页 / 共26页
第9页 / 共26页
第1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林肯坚决地反对蓄奴主义。他认为 奴隶制度最终应归于消灭。为此代表 南方种植园主利益的蓄奴主义者疯狂 地反对林肯。1850年,美国的奴隶主 势力大增,林肯被迫退出国会,继续 当律师。1854年,南部奴隶主派人进 入新并入美国的堪萨斯,用武力强制 推行奴隶制,引起了堪萨斯内战。 1860年,林肯作为共和党的总统候选 人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的当 选,对南方种植园主的利益构成严重 威胁,他们当然不愿意一个主张废除 奴隶制的人当总统。为了重新夺回他 们长期控制的国家领导权,他们在林 肯就职之前就发动了叛乱。 亚伯拉罕林肯 1860年12月,南方的南卡罗来纳州首先宣布脱离联邦而独立,接着密西西比、佛罗里达等蓄奴州也相继脱离联邦。1861年2月,他们宣布成立一个“美利坚邦联”,推举大种植园主杰弗逊戴维斯为总统,还制定了“宪法”,宣布黑人奴隶制是南方联盟的立国基础:“黑人不能和白人平等,黑人奴隶劳动是自然的、正常的状态。” 1861年4月12日,南方联盟不宣而战,尽管北方在多方面都占有优势,还是被南方打得节节败退,连首都华盛顿也险些被叛军攻破亚伯拉罕林肯 1862年5月,林肯签署了宅地法 ,规定每个美国公只交纳10美元登记费, 便能在西部得160英亩土地,连续耕种5年 之后就成为这块土地的合法主人。这一措 施从根本上消除了南方奴隶主夺取西部土 地的可能性,同时也满足了广大农民的迫 切求,大大激发了农民奋勇参战的积极性 。1862年9月,林肯又亲自起草了解放 黑奴宣言草案,宣布即日起废除叛乱各 州的奴隶制,解放的黑奴可以应召参加联 邦军队。宣布黑奴获得自由,从根本上瓦 解了叛军的战斗力,也使北军得到雄厚的 兵源。内战期间,直接参战的黑人达到18 6万人,他们作战非常勇敢,平均每三 个黑人中就有一人为解放事业献出了生命 。 亚伯拉罕林肯 亚伯拉罕林肯 1、林肯领导美国人民发队 奴隶制的斗争最终胜利了 吗,从哲学角度看,说明 了什么问题?2、林肯反对奴隶制的斗争 并非一帆风顺的,而是经 历了严重的甚至反复的斗 争,这又体现了什么哲学 道理? 1、为什么新旧更替一定能实现?第一,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是对旧 事物的扬弃,并增添了旧事物所没有的新内容。 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第二,新事物的发展符合历史规律,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2、为什么发展的道路又是曲折的?第一,旧事物总是顽强抵抗和坚决扼杀新事物。旧事物的拼死抵抗,旧的习惯势力,传统观念的响。第二,新事物的成长是由小到大的过程,需要克服缺陷,总结经验。第三,人们对新事物的认可也是有一个过程的。“当新生事物刚刚诞生时,旧事物在某些时候总是比新事 物强些,我们应当缜密的研究新的幼芽,极仔细的对待 它们,尽力帮助他们成长”3、正确对待新生事物:辩证的看待事物的发展第一,前途是光明的,要求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对未来 充满信心,对新生事物要热情关怀,积极支持,有创 新意识。第二, 道路是曲折的,要求我们能够正确的应对前进 道路上的困难,在前进的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注意几个特定的说法:总趋势-前进的;道路-曲折的;途径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n 从前有个急性汉子,刚跨进一家面馆就大声嚷道:“怎么还不拿面来?”店主拿来一碗面,往桌上一倒,说:“你快吃吧,碗我要拿去洗了。”这个汉子窝了一肚子气,回到家里告诉妻子:“真把我气死了!”话音未落,妻子连忙打起包袱要走人:“你死了,我得去改嫁啦。”妻子改嫁刚过了一夜,后夫就闹着要离婚。妻子问他是什么原因,后夫气冲冲地说:“怪你还不养出个儿子来。”1、首先要弄清三个概念:事物的质、量、度(1)、事物的质与质变事物的质事物的质是一事物区别与它事物的内在 规定性,这种规定性决定了事物的性质。质变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从一种质态转变为另 一种质态,是事物渐进过程的中断,是急剧的、显著的变化 。水:物理:固态(0度以下)液态(0100度之间)气态(100度)化学:只有一个质态人:社会学: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阶级社会为阶级关系。医学:只有两个质态:健康的人与病态的人。不同的角度看有不同的质态,一般情况下不能混淆,但对一个具体事物进行考察时,综合起来才全面 1、首先要弄清三个概念:事物的质、量、度(2)、事物的量与量变事物的量事物的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极其 构成成分在空间的排列组合的次序等可以用数量来表示的规 定性。事物的量是多方面的:某一物体:体积大小、重量、 质量、温度、运动速度、都是量的规定性。量变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加减少或场所的变更,是在度 的范围不显著的渐进性的变化:数目或数值的增减,程度与 水平的升降,速度大小的波动,空间排列次序的变化宋国有个老头儿,很喜欢猴子,在家里养了一大群。日子一长,他了解了猴子的性情,猴子也居然懂得了主人的心意。老头儿愈发喜欢了,宁可让家里人饿着,也要让那些猴子吃饱。不久,家里的粮食快要吃光了。他想减少猴子的定量,又怕猴子们不肯答应,于是他先对猴子们说:“从今天起,我给你们吃橡子,早上三升,晚上四升,够了吗?”猴子乱蹦乱跳,表示不满。老头儿又说:“好吧好吧,给你们早上四升,晚上三升,总该满意了吧?”猴子们听了都摇头晃脑地趴在地上,十分满意。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 列次序上发生变化引起的质变。金刚石和石墨的比较质的规定性与事物直接同一,质的规定性产生变化,此物就转变为他物。量的规定性在一定程度上的变化不影响事物的存在。一座山:质的规定性决定它是山而不是平原或海洋,量的规定性决定它是高山还是山坡,大山还 是小山。一列火车:质的规定性决定它是火车不是汽车飞机轮 船,量的规定性决定它是快车还是慢车,特快还是普快。1、首先要弄清三个概念:事物的质、量、度(3)、事物的度事物的度度是事物保持自身质的量的界限,表示事 物质的量的变化的幅度和范围。也就是说,在度的范围内量 的变化不会影响到事物的存在。水的物理状态要保持在液态上,就有度的两个关节点:0度|- - - - - - - - - - - - - - -|100度固态 - - - - - - 液态- - - - - - - 气态任何事物都有度的两端,存在极限和界限,叫做关节点、临界点,一超出这个范围,事物就要产生质变。在物理化学中,各种事物都有的 熔点、溶点、沸点、凝点、强度极限、临界体积在这个范围内,量的变化不会影响到事物的存在,一旦被突破,此物转化为他物。 过过超出了度的范围,使事物走向反面。在现实生超出了度的范围,使事物走向反面。在现实生 活活 中往往表现为左倾,操之过急无助于矛盾的解决,反而中往往表现为左倾,操之过急无助于矛盾的解决,反而 导致严重的后果,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有深刻的教训的。导致严重的后果,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有深刻的教训的。不及不及死守事物原来的度不敢突破,表现为右倾保守死守事物原来的度不敢突破,表现为右倾保守 ,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有利条件而坐失良机。,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有利条件而坐失良机。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适度原则,把握火候,注意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适度原则,把握火候,注意 分寸,防止过于不及。中国发展的规模速度分寸,防止过于不及。中国发展的规模速度与基本国与基本国 力相适应力相适应2、理解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质量互变定律)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任何事物的质变都是由量变引起的,没有一定的量变,就不会有质变的产生。质变虽然带有突然性,但不是偶然发生的,首先必须有量的积累。 “千里之堤,始于足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有个人饥饿难耐,一连买了六个烧饼吃了都不饱,直到第七个吃了一半,才吃饱。他说:我真不幸,早知道第七个饼子才能吃饱,我就不吃前面六个了,可以省下六个烧饼的钱。过程论世界不是既成 事物的集合体 ,而是过程的 集合体。一个人的成长分为儿 童、少年、青年、壮 年和老年几个阶段。过程论2、理解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质量互变定律)第二,质变引起新的量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质变完成了新事物与旧事物的交替,但新事物的产生并 不是矛盾的终结,而是在新事物的基础上新的矛盾的展开。- - - - - - -|1949年|- - - - - - 社会主义革命的量变 | 质变 | 社会主义建设的量变质变是前阶段量变的结束,又是新阶段量变的开始,因 此我们既要把不同的事物区分开来,又要把他们联系起来。3、质量互变定律的方法论意义(1)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2)要坚持和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做好准备。(3)要果断的抓住时机,促进事物的飞跃。(4)要要保持质的稳定性就要把量变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把握“适度的原则”。防止“过”与“不及”。4、理论联系实际“部分先富”到“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质量互变规律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有重要的普 遍指导意义。表现在我党制定的一系列发展战略上 。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