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3页
第2页 / 共53页
第3页 / 共53页
第4页 / 共53页
第5页 / 共53页
第6页 / 共53页
第7页 / 共53页
第8页 / 共53页
第9页 / 共53页
第10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传播学任课教师 张冠文12第一章 总论3第一节 传播与传播学一、传播传播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普遍现象。自然界:例如,孔雀开屏传播:英文表述为communication,是传递、输 送、沟通、交流的意思,它包含着一个重要意义分享信息。信息的范围很广,包括消息、意见、知 识、资料、数据等。4非人类传播传播 非社会传播:自我传播人类传播 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社会传播 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传播的五种基本类型: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 组织传播、大众传播5二、信息信息(information)是指传播的内容。信息论的创始人香农的定义:信息就是可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6三、传播学1、传播学的定义传播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 的科学,形成于20世纪初至40年代的美国。它与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72、传播学形成的原因(1)从传播媒介的发展情况来说 大众传播媒介的迅速发展(2)从历史和社会环境来说这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战争与革命的时代(3)相关学科的发展和成熟,为传播学提供了理论和方法的基础。如: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法。83、传播学诞生在美国的原因(1) 美国是世界上传播业最发达的国家(2) 大批欧洲学者逃到美国,推动了美国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9四、传播学早期的学术思想源流1、欧洲源流代表人物(1) 塔尔德:法国社会心理学家模仿理论(2) 西默尔:德国社会学家最早提出网络理论 “舆论的厨房”102、美国源流代表人物(1) 杜威: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他强调教育在社会改造中的作用,认为大众传播是变革社会的重要工具。(2) 库利: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是最早研究传播现象,最早进行理论化尝试的重要学者。11他为社会学和传播学提出了两个深远的概念:“初级群体”:是指具有亲密的、面对面交往与合作特征的群体。“镜中我”: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我。12(3) 帕克:美国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倡社会互动理论13(4) 米德:美国芝加哥学派的二号代表人物“主我(I)和客我(me)理论”,对理解人内传播的社会性有重要意义。14(5) 李普曼: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和新闻工作者。他于1922年撰写了一部有影响力的著作舆论学(Public Opinion)。首次对美国报业进行分析:报业的运作、报业经济基础、新闻检查、报纸与电影内容中刻板印象的应用。15李普曼他关心报纸的影响力,尤其是将报纸作为宣传工具,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议题。他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概念:“拟态环境”和“刻板成见”,为后来传播学的研究打开了大门。“拟态环境”:即信息环境,它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16“刻板成见”:指人们对特定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它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感情。17四、传播学的奠基学者和学科开拓者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拉斯威尔、卢因、霍夫兰和拉扎斯菲尔德18拉斯韦尔1、拉斯威尔的宣传与传播研究拉斯威尔是美国现代政治科学的倡导人之一,在宣传研究领域有很大的影响。拉斯威尔的贡献:最早总结了社会传播的三项功能:环境监控、社会协调、文化传承他提出的传播模式明确勾勒出传播学研究的五个主要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192、卢因与“把关人”研究卢因: (Kurt Lewin 1890一1947)是德国犹太人,原柏林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1933年为躲避法西斯迫害逃亡到美国,在艾奥瓦大学任教,卢因的专业领域是群体力学,他研究了不少群体传播的问题,他的理论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20卢因对传播学的一个重要贡献是提出了信息传播中的“把关人”(gatekeeper)概念,这个概念被广泛应用到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制作和传达过程的研 究当中,“把关”理论成为揭示新闻或信息传播过程内在的控制机制的一种重要理论。21“把关人”又称为“守门人”(gatekeeper),是由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中提出的。他指出:“信息总是沿着含有门区的某些渠道流动,在那里,或是根 据公正无私的规定,或是根据守门人的个人意见,对信息或商品是否被允许进入渠道或继续在渠道里 流动做出决定。”22传播学认为“把关人”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在传播者与受众之间,“把关人”起着决定继续或中止信息传递的作用。把关人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集体。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大众传播媒介是全社会信息流通的把关人;从大众传媒内部来看,在的提供、采集、写作、编辑和报道的全过程中存在着的许多把关人中,编辑对新闻的取舍又是最重要新闻的。233.卡尔霍夫兰与说服效果实验霍夫兰(Carl Hovland )1912-1961,是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是著名的实验心理学家,也是宣传与传播研究的杰出人物。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改变了他的研究方向。霍夫兰应召率领主要由心理学家组成的专家小组赴华盛顿,在美国陆军军部新闻及教育署研究战争宣传与美军士气的问题。24霍夫兰霍夫兰对传播学的贡献:一是把心理实验方法引入传播学。二是他的研究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性和复杂性。254、保罗拉扎斯菲尔德与经验性传播学研究拉扎斯菲尔德(1901-1976)是奥裔美籍著名社会学家。他是“两级传播”理论的提出者,他发现大众媒介的直接效果十分有限的 原因,认为大众传播只有通过“意见领袖”的中介才能发挥影响。 26拉扎斯菲尔德从而导致了“有限效果论”、“两级传播论”乃至“多级传播论”的问世,初步揭示了社会传播的复杂性。他对传播研究另一重要贡献是创立了数理(定量)研究方法。他开创的社会调查的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进行社会传播的潜在结构和定量分析;他首创的交叉列表方法,则有利于研究传播变量之间的关系和分析有关传播现象。总之,拉扎斯菲尔德既是一系列重要传播理论的开拓者,又是传播研究中定量研究方法的开创者。275、施拉姆与传播学学科的创立28施拉姆施拉姆(1907-1988)他将拉斯韦尔、拉扎斯菲尔德、霍夫兰等人的研究加以综合、整理,形成一个新的学科。他是 “使传播科学从梦想变成了现实”的人。 他曾亲自建立了四个传播研究机构,如1947年在伊利诺伊大学创办了第一个传播学研究所,并开设了硕士和博士学位教育课程。主编了最早的一批传播学教材,是最早向中国介绍传播学的外国学者之一。50年代以后,传播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新学科逐渐建立和巩固了自己的地位。296、信息论和控制论对传播学的贡献传播学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不仅从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传统社会科学中接受了丰富的营养,而且从信息传播技术有关的通信 工程学、信息科学和控制论等20世纪新兴学科中吸收了新的活力。301、香农的信息论与传播学信息与人的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传播学的研究开辟了更广阔的视野。香农与韦弗还得出了一个传播过程基本模式。香农的信息论为传播学的定量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312、威纳的控制论与传播学维纳认为,任何系统(无论是物理、生物还是社会系统)都是按照一定的秩序运行的,但由于系统内部及其外部环境中存在着许多偶然的和随机的偏离因素,任何系统都具有从有序向无序、从确定状态到不确定状态变化的倾向,因此要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系统目标的最后实现,就有必要对系统进行控制,而实现这种控制的一种重要手段,就是信 息反馈。 32现代传播学中制度研究、受众研究以及传播效果研究等几乎所有的研究领域,都渗透着控制论的思想。3334第二节 传播学的主要学派一、传播学的经验学派传播学的经验学派,主要指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的传统学派,他们在传播学研究中占有主流地位。他们多从行为主义角度进行研究,在研究中注重经验材料 和实证考察,故自称为经验学(empirical school)。 35经验学派研究的特点是:对现行社会体制是否合理并不关心,而是维护与改进现存社会体制及其功能。他们把社会视为一个能够自我调节和平衡的有机物体。经验学派在方法上坚持经验性的实证研究立场,在方向上坚持实用主义的研究目的,在指导思想上则坚持多元主义的社会观。36二、传播学的批判学派传播学批判学派于20世纪60年代在欧洲兴起。它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社会科学法兰克福学派的影响。它实际上并非一个统一的整体,而是又包含了许多派别。这些流派各持一说、自成一派,但它们又一个共同的倾向,都反对美国的经验学派 。 371、基本特征:(1)他们对现行资本主义制度持否定和批判态度。(2)他们更多地将传播理论和社会理论结合在一起,着重考察与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相关的宏观问题。(3)在方法论上以思辨为主,反对实证主义态度。 38随着社会传播的不断发展以及研究上的碰撞与交流,这两大学派在方法论上已经互有借鉴,但是他们在社会观和传播观上仍然是水火不容。392、批判学派中的流派(1)政治经济学派: 主要是从经济基础上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这一角度切入,以此来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中统治阶级对大众传媒所进行支配和控制。(2)“文化研究”学派:把大众传播的研究扩大 到文化研究中去,认为大众传播具有“赋予意义”的功能,能够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系统的一部分来构造合意。40(3)意识形态“霸权”理论: 现代资本主义社会 统治阶级的统治手段已经不再局限于“强制装置” ,而是主要依靠意识形态“霸权装置”来实现其统治和维护其利益。而大众传播媒介以其在构造社会合意过 程中的巨大作用而成为重要的意识形态“霸权装置”之一。41(4)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提出要改善“传播的合理性”以实现社会的变革。主张通过对“没有支配和强制的传播关系”的扩展来实现社会改革,并建立起“理性合意”基础上的新型的社会关系。42哈贝马斯三、技术学派传播学的技术学派又称多伦多学派,代表人物是英尼斯和麦克卢汉。如:麦克卢汉 媒介即讯息43技术学派认为,一个时代的标志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媒介,媒介对信息进行吸收和记录,并将这些信息转换成与处于同一时代的社会权利结构相一致的知识结构系统,因此一部人类史可以根据传播技术的发展状况进行梳理。此外,媒介类型与社会现实之间的互动产生各种偏向,这些偏向对社会的文化取向和价值观有着强烈的影响。44学派理论 基础研究 核心研究 方法研究 视角研究 立场 经验 学派实证 主义传播 效果实证 研究微观保守批判 学派批判 哲学传播 与社会哲学 思辨宏观激进技术 学派技术 主义传播技术 与社会文献 与思辨宏观激进4546第三节 传播学的学科体系一、传播学的学科体系 1、从考察传播现象的角度一般分为以下几个研究层次:传播过程研究传播行为研究信息科学研究效果研究宏观效果研究 472、从传播行为和传播范围的角度:(1)自我传播:(2)人际传播:(3)群体传播:(4)组织传播:(5)大众传播:(6)国际传播:483、从传播内容或专题的角度展开的研究政治传播研究文化传播研究科技传播研究传播媒介管理研究传播与社会变迁研究传播与信息社会研究 49二 、传播学研究的方法传播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应该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树立科学的传播观。事实上,在以唯物史观建构传播学方面,马克思和恩格斯已经在其著作中为我们提出了重要原则。马克思主义的精神交往理论为传播学提供了科学的传播观。我们必须从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系统观点入手,在强调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基础作用的同时,也对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的信息生产与传播的特殊规律给以足够的重视。50三、学习传播学的意义学习传播学的意义在于提高我们对传播规律的理解,使我们在预测和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传播方面能处于一个更加有利的位置。九十年代中期教育部把传播学列为一级学科,传播学研究的地位在中国正式确立。注意:1、正确处理“批判”和“借鉴”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