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0页
第2页 / 共100页
第3页 / 共100页
第4页 / 共100页
第5页 / 共100页
第6页 / 共100页
第7页 / 共100页
第8页 / 共100页
第9页 / 共100页
第10页 / 共10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心研读中考试题,大力提高复习效率江西省临川一中 汪小洋邮箱:wangxy200498163.comQQ: 408147848(一)参加中考命题的感受(二)语文中考试卷的模式(三)试题分析及复习建议(一)参加中考命题的感受(二)语文中考试卷的模式近三年来,我省语文中考考试形式、试卷结构及分值安排、试题难度等基本保持一致,只是2011年在形式上有所改变,把以前的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改为“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并把其中的“名句默写”和以前的“古诗文阅读”归类为“古 诗文积累和阅读”,这样安排更合理。试卷的结构也基本固定如下:全卷总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共四部分:第一部分是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分值为18分;第二部分是古诗文积累和阅读,分值为22分;第三部分是现代文阅读,分值为30分;第四部分是写作,分值为50分。(三)试题分析及复习建议第一部分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共7小题,18分)1字音字形 一、试题回放 2009年2.下列字形和加点字音完全正确的是( )(2分) .狡黠 追溯( shu) 一泄千里 忍俊不禁( jn ) .狼籍 针砭( bin ) 眼花缭乱 锐不可当( dng) .休憩 挑衅( xn) 毛骨悚然 气冲斗牛( du ) .干涸 哽咽( y) 名符其实 孜孜不倦 ( zhi )2010年2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堕落(du) 澄清(dn) 酝酿(nin) 苦心孤诣 B.腆着(tin) 恣睢(z) 蓬蒿(o) 荒草萋萋 C.羼水(chn) 荇藻(xn) 粗拙(zhu) 心旷神怡 D.诓骗(kun) 绽出(zhn) 匀称(chn) 猝不急防2011年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哽咽(yn) 迁徙 怒不可遏() 不知所措 B.鄙夷(b) 狼籍 惟妙惟肖(xio) 根深蒂固 C.污秽(hu) 忐忑 锲而不舍(qi) 眼花缭乱 D.嫉妒(j) 震撼 义愤填膺(yn) 锋芒毕露二、试题分析“字音字形”试题分值为2分,考查考生对字的 音形掌握程度。题型是选择题,都是选择正确的一项。以常用词语为材料,将字音和字形合为一体考查。所有字音、字形均出自课文后面的“读一读、写一写 ”中的生字词和文下的注释。字音是多音字或比较容易读错的字,字形为比较容易写错的常用字。不寻求偏、怪、难。具体来说:2009年和2011年试题形式相同,每个选项都是两个二字词语和两个四字词语,各有一个注音,2010年有所不同,每个选项为三个二字词语(三个注音)和一个四字词语;2009和2010都是试题每项只有一处错误(字音或字形),而2011则为试题每项字音和字形各有一处错误,难度降低,预计今年的试题仍会和2011年的题型相同。三、复习建议1、平常上课时要求学生预习课文,认真抄写生字的读音、字形,课后加以巩固。 2、每周的学生练字内容以这些生字为主,每学完一个单元对各课的生字词进行听写。 3、复习时,学会归纳,将教材中六册课本中的所有生字词辑录整理。 4、强化做题训练,尤其是多做中考题。 附录一:人教版七九年级现代文重点字音辑录附录二:人教版七九年级现代文重点词语(掌 握字形)辑录2. 词语使用 一、试题回放 2009年3.下列词语运用正确的是( )(2分) A.本来藏在叶底下的那盏路灯格外明亮,马路豁然开 旷,像拓宽了几尺。 B.我感到一种不可名状的恐惧,一种同亲人隔绝,同大 地分离的孤独感油然而生。 C.他仍是教练眼中一个遵规守纪的队员,是山东大学 老师眼中一个不耻下问的学生。 D.近日,北京大力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到 广大的中西部就业,两地学生已蠢蠢欲动。 2010年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过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 B她总是对人们微笑着,总是心急如焚地想对人民有所贡献。 C .2009年11月15日,在新加坡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圆满收场。 D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错综复杂,而井然有序。2011年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 A.面对突如其来的熊熊烈火,为了六条幼小的生命, 王茂华老师毅然跳入火海。 B.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 C.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 ,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D.2011年4月24日,是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纪念日, 海内外五万多名清华学子重回母校,追忆青春岁月 ,共享天伦之乐。二、试题分析“词语使用”试题分值为2分,考查的是词语的实 际运用能力,教科书中的重要词语是考查的重点。试题材料可以是选自教材或改编自教材,也可以是自编或选自(改编)课外阅读材料中的语句。这三年试题都是两句选自教材:2009中的A项出自那树,B项出自再塑生命;2010中的A项出自孤独之旅,D项出自故宫博物院;2011中的B项出自应有格物致知精神,C项出自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其余两句出自课外,以报纸中的材料为主。题型是选择题,2009和2010都是选择正确的一项,而2011则是选择错误的一项。除2010年的C项中“收场”为二字 词语,其余均为四字词语,且绝大多数为成语。预计今年会全部考查四字成语。三、复习建议1、平常上课要求学生预习课文,将“读一读,写一写 ”中的词语去查词典,将意思抄写下来。 2、每节早读课,要求学生熟读课文及文下的注释。每节语文课之前,让学生每人轮流在黑板上抄写一个成语,并解释它的意思。 3、复习时,学会归纳,将教材中六册课本中的重要词语(以四字成语为主)辑录整理。 4、强化做题训练,尤其是多做中考题。附:人教版七九年级现代文重要成语辑录3. 病句辨析 一、试题回放 2009年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2分) A.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左右,别了二十余 年的故乡去。 B.当山林中的老枫树伸开它依然绿着的手掌时,令我 想起大慈大悲的千手观音。 C.如何管理认识把握网络舆论场,已成为全世界各国 既关注又十分头疼的问题。 D.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 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2010年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到那个时候,我们看到的和听到的将是新技术伴随下 的阅读时代的复兴。 B.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 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 C.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程度的日益提高,城市景 观花卉装饰已逐渐成为评价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和综 合素质。 D.成语之所以受到人们长期的喜爱,与其特有的文化内 涵是分不开的。2011年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 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B.昨日,记者从省国土部门获悉,我省已全面启动今 年灾害防治。 C.游览者必然也不会不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 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D.能否彻底治理酒后驾车的乱象,关键在于有关部门 严格执法。二、试题分析“病句辨析”试题分值为2分,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识别能力 。因为是中考,所以用于考查的语句文字不会太长、结构相对简 单。以判断正误的选择题型出现,这三年试题都是选择没有语病 的一项。试题材料可选自或改编于教材,也可自编或选编自课外 阅读材料。2009中的A项改编自故乡,D项出自事物的正确 答案不止一个;2011中的A项出自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C项改编自苏州园林;而2010中的四个选项都出自课外。病句类型涉及到: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不合逻 辑、重复赘余五种。2009中的A项病因是“重复赘余”,B项病因 是“成分残缺(缺主语)”,C项病因是“语序不当”;2010中 的A项病因是“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C项病因是“成分残 缺(缺宾语)”,D项病因是“语序不当”;2011中的B项病因是 “成分残缺(缺宾语)”,C项病因是“不合逻辑(否定不当) ”,D项病因是“不合逻辑(前后不一致)”。预计今年仍会考查这几种类型的病句,且两句选自或改编于 教材,两句自编或选编自课外阅读材料(以报纸中的时讯为主) 。三、复习建议1、平时教学中要求学生写作文、练笔时,能够流畅、通顺的组织文字,较少出现病句,并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 2、教师在复习时,要将常考的五种病句类型进行详细讲解,并教给学生辨析病句的方法:第一步,凭语感,辨病句。即先通读,往往觉得“别扭”“拗口” 的句子,就先视为病句;第二步,体会语意。看句子意思的表达是否合理,语序是否正确,句式是否杂糅,句子是否有歧义,前后是否矛盾;第三步,通过主干来分析。先找句子的主谓宾,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如果没问题,则检查修饰是否恰当。 3、强化做题训练,尤其是多做中考题。 4. 组句成段 一、试题回放 2009年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2分) 可以说,想象力应用多少是评价一个人智力高低的标准之一 。 人的大脑具有四个功能部位:感受区、贮存区、判断区和想 象区。 想象力是人类独有的才能,是人类智慧的生命线。 人类运用想象区功能的机会少,一般人仅仅运用了自己想象 力的15 优秀的想象力对于一个杰出的人才来说是必需的。 2010年 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种种迹象都在警告人类,碳排放量若不能得到有效控 制,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不仅无法维持,更将继续恶 化。 遏止这一趋势继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就是从我们每个 人做起,节能减排,适应低碳生活。 这绝非危言耸听。 人类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造成了大 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臭氧层受到严重破坏、全球 气候变暖及温室效应等。 科学研究表明,气候变暖将导致地球两极冰盖融化, 海平面上升的速度也将快于预期。A B D2011年4.下列句子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那该是大自然在多长的时间里的杰作! 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在最古老时代原是一个寂寞 的大石球,没有一层土壤。 想一想肥沃土地的来历,你会不由得涌起一种遥 接万代的感情。 经过了多少亿万年,太阳风雨的力量,原始生物 的尸骸,才给地球造成了一层层的土壤,每经历 千年万年,土壤才增加薄薄的一层。 想一想我们那土壤厚达五十米的华北黄土高原吧 !A. B. C. D.二、试题分析“组句成段”试题分值为2分,即将打乱了的 几个句子根据一定的逻辑顺序,重新组成一个语意顺畅的语段,考查学生思维的条理性、语言的逻辑性。题型为选择题。从近三年中考试题看,试题材料选择课外书籍或报刊资料,基本上是说明性文字或议论性文字,侧重与人类相关的环境、科技信息,扣紧时代脉搏,努力与最新的政治经济形势相适应,且都是5个句子。预计今年也是如此,不会有大的变化。三、复习建议1、教师在复习时,教给学生做这道题的方法:首先, 把几个句子的内容通读一遍,弄清各句话的大意,判 断整个语段内容属于哪种类型文字(说明性或议论性 );其次,明确整个语段的中心思想,即整个语段主 要讲什么;再次,可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