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4页
第2页 / 共44页
第3页 / 共44页
第4页 / 共44页
第5页 / 共44页
第6页 / 共44页
第7页 / 共44页
第8页 / 共44页
第9页 / 共44页
第1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海洋是未来的 粮仓 十万个为什么是中 国第一本普及版的百科 全书,分物理、化学、 天文气象、农业、生理 卫生5卷,初版即发行五 百多万册。世界人口总数1950年25.25亿1990年53.21亿2000年60亿目前67亿全球已有30%的土地退化,森林面积缩小1/3,在过去的4个世纪中,人类活动引起700万个物种的灭绝.粮农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全世界 人口约为67亿,2008年全球营养不良人 数已达9.15亿。今年年初以来,由于金 融危机和食品价格暴涨等因素影响,饥 饿人口上升到10.2亿,比2008年增加了 11%。这意味着全球约六分之一的人口 正在遭受饥饿的威胁。 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人类当 今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显然 ,能否妥善的解决这一问题,直接 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 人类怎么摆脱面临危机、走出困境 ,解决吃饭压力呢?跟我走进大海!在生物资源方面,海洋中存活着20多万 种生物。专家测算,海洋的初级生产力每年 为6000亿吨,其中可供人类利用的鱼类、贝 类、虾类、藻类等,每年为 6亿吨,而现在 全世界的捕捞量仅为9000万吨左右。海产品 已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食品来源 ,目前海产品提供的蛋白质约占人类食用蛋 白质的22%。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海 洋每年可以产出的水产品足够300亿人食用, 海洋向人类提供食物的能力等于全球所有耕 地提供农产品的1000倍。 识字解词 鹧鸪zhg 石莼chn 浒苔h 公顷qng 提供gng 潜力qin 陌生m 褐藻hzo 危言耸听:故意说吓人的话,试听的人吃 惊。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生死存亡:比喻局势危急,已到最后关头 。 齐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生存正面临着怎样的危机? 怎样解决这些危机? 2为什么说海洋是未来的粮仓?精读课文 本文结构有哪些特点?运用了哪种 说明顺序? 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哪些 作用?请举例说明。总说分说1 藻类能为人类提供充足的蛋白质2 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到的浮游生物3 海洋鱼虾还有捕捞潜力挖掘作诠释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概 括具 体逻辑顺序议论开头为下一步具体说明海 洋是人类未来的粮仓 作铺垫。议论议论性结论:照应文章开头,总结了文 章的说明部分,有利于读者进 一步认同海洋开发利用的价值 ,增强“海洋意识”课堂小结1本文的结构?2本文采用哪种说明顺序?3本文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总分总逻辑常用说明方法有下定义 分类别 列数字 举例子 打比方 作比较 作诠释 列图表 引资料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 列数字 作比较 分类别 打比方 作诠释下列划线短语能否删掉?为什么? 1、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 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2、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 熟悉的食物。“最”从程度上,“之一”从范围上,强调人口剧增, 资源短缺是严重的环境问题。 “更”突出人们对“鱼虾”的熟悉程度,较之海藻和浮游 生物又深了一层。 3、尽管近海的鱼虾捕捞已近极限,但 我们还可以避开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 业。 4、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到 的浮游生物。有人作过计算,在不破坏生态 平衡的前提下,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 成食品,足可满足300亿人的需要。“近”是接近的意思,接近不等于到了极限。界定了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利用是在环保的前提下, 体现了海洋的开发潜力。 划划线词语线词语线词语线词语 和短和短语语语语都体都体现现现现了了说说说说明文明文语语语语言准确、言准确、 客客观观观观的特点。的特点。本文的写作特点?1在说明中穿插了议论。2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3语言准确、严密4过渡自然。大海给我们提供丰富的食物海上油田但人类却在不断破坏大海污水排放 人类将含有大量有 机物的工业废业废 水、城市 生活污水等排放到大海 中所致。海洋污染赤潮港湾一角“黑”海石 油 泄 漏濒临绝种的 海洋动物排放二氧化碳 冰川融化愤怒的海洋李玉龙皎洁的月亮与火热的太阳, 交相辉映在穹庐之上, 给予我们力量的是太阳, 黑暗中照亮路程的是皎洁的月光。 也许人们不会想到他们俩, 但在未来的第二家园, 我们只有面对浩瀚的宇宙, 诉说无尽的惆怅。大家想一想,海洋资源是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 ?为了让我们能有一个更 好的生存环境,我们该怎 么办?1.尊崇自然、敬畏生命 2.人类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 己 3.幸福生活不只在于丰衣足食 ,也在于碧水蓝天。 4.人与自然和谐才能拥有美好 的明天! 保护环境是每一个公民应尽 的义务优美环境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拯救地球、从生活中细节做 起 谢谢观看!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