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高中作文教学的指导思想与做法.txt15 成熟的麦子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谦逊;一群蚂蚁能抬走大骨头,那是在教我们团结;温柔的水滴穿岩石,那是在教我们坚韧;蜜蜂在花丛中忙碌,那是在教我们勤劳。 浅谈高中作文教学的指导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高中作文教学有这样的要求:“提倡自由作文,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 ”一、充分挖掘生活的写作源泉。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充实,才会表达出、发抒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是生活的再现。朱熹所说的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就是这个道理。许多学生一提到“作文”,就手托腮帮口咬笔杆,两眼发直,一个字:“愁” 。平时学生们忙着上课、作业、考试,与生活亲密的接触或者说去感悟生活的机会太少了。1、把握练习内容,分块收集习作素材宏观上把握好训练题材内容,使学生对作文训练有一明确的标的。这就要求指导者积极关注生活热点话题,重视对社会焦点问题的收集和研究。例如:平常练习的题材内容多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爱国主义;远大理想;传统美德;奉献精神;弘扬正气;见义勇为;艰苦奋斗;健康心理与热爱生活;望子成龙与家庭悲剧;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市场经济与腐败现象;环保意识的增强;做人与处世;以自“我”为中心与以天下为己任等等。这些题材的设置,并非一成不变的,可在此基础上删削,增多,也可交融。题材内容一经确定,就要围绕它做好系统收集素材的工作,可完全放给学生,分任务到组别,成块状收集材料;教师只负责划分并审订材料而成册,把主动性完全交给学生。其实书本知识再好,也是死的,它只是前人生活经验的思想结晶。有的经验或许至今仍然对我们的生活有启迪、帮助,我们当然应该吸收。更重要的是要学习他们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精神和方法。二、放飞心灵作文,让作文闪耀着个性的光辉。我们提倡自由为文,就是给学生作文“松绑” ,为他们创造宽松的写作环境和愉悦的构思心境,让他们不受清规戒律的约束,没有畅所欲言的顾忌。我们主张放飞作文,就是鼓励学生在完成课业之余,踊跃投身图书世界,撷取其中精华,奔向大社会、大自然,去拥抱生活的真谛,以丰富知识、拓展视野,增长才干。多多练笔,让他们全凭自己的意愿、喜好去抒写生活,评说是非,在广阔的时空里,驰骋自己的心智与才干。三、批改中也应该体现着学生的主动性。传统的批改,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一是反馈慢。二是激不起学生的兴趣。我们应该逐渐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和能力。应该教育学生,让他们认识到自改作文的重要性。同时,要教给学生方法,有计划地训练。让学生认识到养成文章自改的良好习惯的重要性,是推动学生主动自作文的动力。古今中外修改文章的名言警句和典范材料十分丰富。鲁迅先生曾说过:“写完后至少看两遍,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 。王安石对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句中“绿”的修改,贾岛对题李凝幽居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句中“敲”的修改,等等,无不说明了文章修改的重要性。光会写,不会改,只能说明对自己的文章还没有真正的理解;要不仅会写文章,而且会批改文章,才能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在此思想的指导下,我采取了以下做法。一、自由作文与统一作文相结合 很多老师都喜欢让学生按自己的统一要求作文,我以前也是如此。认为这样利于批改,便于评讲,能更好地发现学生的问题,也可以使作文教学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但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这样做对学生是不公平的,也不符合写作的基本规律。从我们自己的写作体会看,要按照一个比较狭隘的固定的要求作文,如果不是凑巧这一方面恰好有所积累,要写出好的文章是不容易甚至是不可能的。倡导自由作文的同时还要统一写四到五次。给学生统一的材料、统一的话题或者命题作文,这样可以比对行文立意的深刻或肤浅,结构构思严密与合理,语言的运用的流畅和优美。从而知道学生在行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了解学生之间的差距,然后,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评析,对症下药并进行修改,不断提高写作水平。更多的时候,是提供一个写作的情景或话题。如高一开学的第一次作文,就是让同学们介绍自己,介绍自己的父母,介绍自己的家族。高二第一学期有两个单元的诗歌,一开始学习,我就布置每人写一首诗、写一篇评论。世界杯踢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我就以足球为话题作文。即使有时候是命题作文,我总要给学生不止一个题目,对作文的要求也不是规定必须写多少字,写什么内容。对学生作文完成的时间也是比较自由宽松的,只规定一个大概时间。我不想由于时间的限定使学生的作文过程不完整,只是匆匆完成一个作业而已。我一直认为学生作文是其在进行艺术创作,而不是在教师严格标准下的“现代八股” 。既然学生作文是其创作的艺术品,那么就必然允许他的自己的作品张扬个性,表现自我。在实践中,我感到自由作文学生欢迎,习作的质量也相对比较高,从教的角度看,得到的信息反馈量更大,发现的问题也更多更真实。二、课内作文与课外作文相结合 在学生的课外作文上我花了不少的心思:首先努力丰富学生课外作文的内容,我经常通过自己的写作实践引导他们学会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写作的触发点,关注国内外焦点问题,从生活中找素材,提醒他们要特别关注自己,要以敏感的心去体察生活中的每一个微小的变化,更要对自己内心的微妙变化时时刻刻予以关注,因为文章都是心灵的产物。而这些在课内作文中不可能都一一涉及到,引导学生在课外将自己一时的感悟,点滴随想用语言文字的形式再现出来。既能使学生感到有内容可写,又能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事实证明学生的课外习作中往往比课内作文质量更高,内容更充实。 三四、张扬自我与统一标准相结合 在作文评价上,我从不用统一刻板的标准去衡量学生,更不以自己的喜好为尺度去评价,而是在考虑写作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灵活的评价尺度,尊重学生的写作个性,更为看重学生的自我表现。文章是表达思想感情最重要的方法和途径。能够恰到好处地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来,能把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说清楚,就应该是好的文章;能表达一种不同一般的思想认识或独特的生活体验,则更为优秀。近几年高考的满分作文无不是这一类作文的典型代表。有些个性鲜明、不同一般的作文,即使那样的风格我并不特别喜欢,我也充分给予鼓励,并给以高分。当然,我也因此遇到过一些尴尬,因为这些同学的作文,换了一个教师批改就可能得很低的分数,而且大多在考试的时候,但我至今仍然坚持在作文训练中重视自我表现、轻视统一标准的做法。我认为,这样做的意义不仅仅是可以培养学生写作的个性,而且对学生的人格养成也很有好处。 培养高中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重视“写”在整个语文综合能力构架中的支柱作用,指导学生热爱习作,练就学生扎实的写作功夫,在高考中写出写啥像啥的作品,使之获取较高分值,历来是同行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的一项重要课题。作为指导者,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2、拟题功底,增添作品亮色阅卷中,改卷人对没有文题的作文是深恶痛绝的。而没有一个新颖,别致的文题,读者对于整篇文章,从心理上说,一开始就有一种慵懒,困倦的情绪。文题拟得好,对一个有一定学养,训练扎实的高中学生来说,文章已成功了大半。比较下面一组同一题材不同文题的拟定,即可看出一些端倪。如何拟题,使之更具丰富的美感效应呢?名家作名文,离不开想象和联想两种心理活动过程。指导学生巧妙运用联想习作,是高中作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高中大部分学生常写出因思路堵塞、视野不广而就事论事、就事写事、写完了事的文章。这些联想不丰、味道不足、干巴瘦弱的羸弱体文章,有如先天气血不足、后天有失调养的少年,蔫瘪而无丝毫生气。这是指导者的心头大忌。而联想却加强了众多事物间的联系,使众多事物抱紧成团,让材料内部体现出较强的类比性及对比度,我们从积极修辞的角度,可审视到这种类比性及对比度给文章带来浓厚的和强烈的美感效应。3、转未知入已知领域,娴熟运笔前文强调了平时收集素材的重要性,并提出成块状收集整理素材的方法,形成有形的战时军需。但由于近几年高考命题走向有远离现实生活热点,命题内容呈现多向化走势的特点,学生往往望题兴叹,无所适从,硬着头皮苦作,其效果不言而喻。笔者认为,作文命题的形式和内容是无形的,虽然我们加强平时积累,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形成块状的知识结构体系,但面对几乎没有规律的命题形式和内容,平时的积累就变得格外疲软。此时,转未知入已领域,娴熟运笔,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是作文成功的关键所在。面对陌生的命题范围,难以下笔,这是现实,是必然。但我们可在不超出命题范围的情况下巧妙转换拟题,并在文中充斥进我们熟悉的素材,娴熟运笔,写成文章总之,作文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其终极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实现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相关的目标任务。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