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0页
第2页 / 共40页
第3页 / 共40页
第4页 / 共40页
第5页 / 共40页
第6页 / 共40页
第7页 / 共40页
第8页 / 共40页
第9页 / 共40页
第1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六章 教学媒体的开发和利用教学目标v为媒体、教学媒体、教学资源下定义。v阐释教学媒体的主要特性和主要作用。v叙述教学媒体的主要发展阶段以及主要发展 趋势。v解释教学媒体的主要选择依据。v叙述常用教学媒体的基本编制过程。v说明常用教学媒体的基本编制要求。第一节 教学媒体的发展历史一、媒体、教学媒体、教学资源的定义v媒体:是指从信息源到受信者之间承载并传 递信息的载体或工具。包括:承载信息的载体(硬件);存储和传递信息的实体(软件)。v教学媒体:是指以传递教学信息为最终目的 的媒体。v教学资源:是指一切可以用于教育、教学的 物质条件、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以及媒体条 件。二、教学媒体的发展历史v教学媒体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语言媒体阶段人们的教育方 式主要是口耳相传和模仿等。 (二)传统媒体阶段文字媒体、印 刷媒体的出现和应用。 (三)电子媒体阶段以电子科学技 术为主发展起来的各种新传播媒体。1.电报、电话的出现和应用v1844年 塞缪尔.莫尔斯发明了电报。v1876年 贝尔发明了电话。v1895年 马可尼和波波夫成功地使用 无线电收发报。2.电影的出现和应用v1884年 英国爱迪生制成一种放映影片用的“ 活动电影视镜”。v1884年 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研制成功电影 放映机,1885年12月他们在巴黎第一次公映 ,开始了电影时代。v初期的电影是无声的、黑白的,后发展为有 声电影、彩色电影(1940年后彩色电影开始 普及),后又先后出现宽银幕立体声电影、 立体电影、全景电影、环形电影等。3.无线电广播的出现和应用v20世纪第一个10年发明了无线电,教 育中利用无线电广播是从20世纪20年代 开始的。(学校广播 成人教育广播 )v无线电广播的出现使得语言信息能即时 、迅速传播到很远的地方。4.电视、录像的出现和应用v电视时代始于1936年的法国和美国。(英国 1971年建立了英国开放大学,被认为是英国 高等教育的一次成功的尝试)v以后,世界各国相继建立了利用广播电视的 远距离高等教育机构,使高等教育的规模迅 速扩大。v1954年出现了第一台能用于演播室的磁带录 像机。录像技术解决了图像信息的记录和重 放问题,许多高等学校的图书馆内都存储录 像教学资料。5.电子计算机、卫星的出现和应用v计算机在教学上的应用主要是:计算机辅助 教学和计算机管理教学。v人在地球卫星扩大了广播、电视的覆盖范围 ,为电话、电信提供了远距离线路,现在许 多国家都利用卫星传送教育节目。v中国自1986年起租用了国际通讯卫星上的两 个转发器,分别于1986年7月1日和1988年 11月1日起开通了两个专用教育电视频道。(四)教学媒体的发展趋势v1.媒体设备的小型化、智能化。v2.电子输送系统急剧增加。v3.各种媒体信息的数字化和媒体的融合 。v4.媒体的交互功能更强。v5. “学习网络”的形成和发展。三、教学媒体的理论研究(一)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v戴尔认为,人们学习知识,一是有自己 直接经验获得,二是通过间接经验获得 。当学习是由直接到间接、由具体到抽 象时,获得知识和技能就比较容易。v“经验之塔”把人们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各 种经验,按照它的抽象程度分为3大类 11个层次。(二)教学媒体的研究v媒体仅是教学的组成部分,不等于教育技术。v运用媒体的方式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习的效 果。v没有一项研究证明某一种媒体永远优于另一种媒 体,也不存在能解决一切教育难题的媒体。v经仔细选择或编制的媒体,对学生的学习有明显 帮助。v若教师受过运用媒体的专门训练,媒体就可能得 到更有效地运用。v学校建立合乎要求的媒体中心,可以使媒体发挥 更好的作用。第二节 教学媒体概述一、教学媒体的分类:v根据印刷与否分类: 印刷媒体 听觉型媒体 非印刷媒体 视觉型媒体视听型媒体相互作用型媒体2.根据信息传播过程中信息流动的相互性v单向传播媒体:大班讲课、电影、电视 、书刊和演示等。若使用恰当可以在尽 可能短的时间内,对大量的学生传递大 量的信息。v双向传播媒体:讨论、游戏、个别辅导 、角色扮演和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 学等自学媒体。教师可获得反馈信息来 改进教学,但学生的积极参与会影响传 播速度、内容及其再现。3.根据教学媒体的制作技术v基于视觉技术的媒体v基于视听技术的媒体v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媒体v基于整合技术的媒体本书媒体分类:v常规媒体 印刷媒体非印刷视觉媒体v光学投影类媒体v电声类媒体v电视类媒体v计算机类媒体二、教学媒体的主要特征v麦克卢汉:媒体是人体的延伸(加拿大 1964年)v工具性:各种教学媒体是人们获得和传 递信息的工具。v传播性:教学媒体可以将各种符号形态 的信息传送到一定的距离,是信息在扩 大了的范围内得以展现。(包括传播速 度、传播范围、传播能力等方面)v表现性:教学媒体表现事物的空间、时间和运 动特征的能力。v固定性:教学媒体可以将信息记录和储存起来 ,在需要时再现。v重复性:教学媒体可以根据需要,在特定的时 间、地点多次的被使用,且它所呈现的信息的 质量仍能保持稳定不变。v可控性:媒体受使用者操纵控制的难易程度。v参与性:媒体教学时学习者参与学习活动的机 会。三、教学媒体的作用v使学习者接受的教学信息更为一致, 有利于标准化教学。v激发学习者的动机和兴趣,使教学活 动更为有趣。v提供感性材料,增加学习者的感知深 度。v设计良好的教学媒体材料能够提供有 效的交互v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v有利于实施个别化学习v将教学媒体与教学相整合,开展协作 学习,促进学习者的“发现”、“探索” 等学习活动v促进教师的作用发生变化v有利于开展特殊教育四、教学媒体选择的基本依据v依据教学目标v依据教学内容v依据教学对象v依据媒体特性v依据教学条件v还要从整个教学过程出发,综合考虑教 学组织形式、教学活动等要素。第三节 常用教学媒体材料的编制一、教学媒体材料的选题原则v学习内容特点v学生特点v教师特点v教学媒体特点v实际环境和资源条件二、教学媒体材料的一般编制过程修改选题分析材料的准备脚本的编写开发评价三、教学媒体材料的编制要求v教育性坚持教育性第一的原则v科学性科学性是教育性的基础v艺术性v技术性v经济性为教育性和科学服务第四节 常规教学媒体一、印刷媒体一、印刷媒体 (一)印刷材料(一)印刷材料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媒体v包括书籍、报刊、杂志、挂图等。 (二)图片(二)图片v表示人、物和地点的照片,或与照片类似的 线条画和绘画。 (三)图示材料v指一些非摄影的、含有文字和符号的视觉提 示,包括简略图、图表、统计图、地图、广 告图和漫画等。1.1.印刷材料的优点:印刷材料的优点:稳定性、持久性、使用方便、易于携带、 价廉易得 2.印刷材料的局限性v需要阅读技能 信息传的是单向的v提供的是抽象经验 3.印刷材料的选择:v印刷材料的内容信息的表现方式v书中的插图相关的补充材料v印刷和装订的质量教学效果 4.印刷材料的适用范围:v几乎不受课程学科内容的限制(二)图片表示人、物和地点的照片,或与照 片类似的线条画和绘画。 1.图片的优点:v将抽象的信息具体化v易于得到v使用简便v价格便宜v应用广泛3.图片的选择:v视觉材料的内容内容表述方面v相关文字方面技术特征v教学效果学生的兴趣4.图片的适用范围:v主要用在认知目标的教学活动中,可以 用来教授对有关视觉材料的认知、比较 和鉴别;也可用于激发表达。二、非印刷媒体 (一)黑板:是最常用的传递文字信息的工 具,同时也可以用作图像的载体。 (二)布板、磁性板和多用途板v布板是把布平铺在坚硬的背衬上做成的。v磁性板是用金属制成,表面可漆上需要的 颜色。即可铁磁性教材,又可书写。v多用途板:多功能电子白板 (三)实物和模型:是直观具体的教学媒体第五节 投影类媒体v主要指能将画面放大并在屏幕上展示的 媒体形式,主要包括幻灯、投影、电影 放映机和实物投影等。一、投影:广泛使用于课堂教学中v操作方便、室内不用严密遮光、图像文 字放大倍数大、具有黑板的作用。v投影片是一种醋酸纤维透明胶片。二、实物投影v可以投射平面的材料和小型立体的实物v视频实物展示台是利用一个摄像头对事物 进行拍摄,然后投射出去。 三、幻灯v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呈现图像,并将画面放 大后投映在银幕上。v幻灯片是用35mm感光胶片摄制而成。 四、电影是最早出现的视听媒体v在认识和鉴别有关活动变化的教学内容和 模仿运动技能方面,具有特殊的效果。第六节 电声类媒体v电声教育媒体是以电声技术为基础,能 对声音信号进行存储、加工、放大播出 并在一定空间中传播,以传递适当的教 学信息。v包括:无线电广播、电唱机、扩音机、 收音机、录音机、CD机等设备及其相 应的软件。最常用的是无线广播和 录音媒体一、无线电广播教学v利用广播电台与收音机以及扩音设备相 配合来收听相关教学节目。v广播教育节目多,听觉信息丰富,水平 也较高,传播信息及时而方便。二、录音媒体v有录音机和录音带组成v分两大类:开盘录音机和盒式录音机三、语言实验室v听音型(AP)语言实验室v听说型(AA)语言实验室v听说对比型(AAC)语言实验室v视听型(APV)语言实验室v视听说型(AAV)语言实验室v视听说对比型(AACV)语言实验室v电脑型(CB)语言实验室第七节 电视类媒体v包括电视、录像和激光视盘 一、电视:v通过电视台发送或卫星发射,三颗同步卫 星就可以将电视信息传遍全球。视频音频单向传输的电视传播系统视频单向/音频双向传输的电视传播系统视频音频双向传输的电视传播系统图文电视数据广播系统v电视的优点:可将信息即时、迅速、远距离、大范围的传播使抽象概念具体化信息传递及时、生动,可替代现场参观图像清晰、色彩鲜艳v电视的局限性:单向传播,缺少反馈信息学习者参与性弱播放速度固定,信息相同价格昂贵若设备出故障,则影响传播v适用范围: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方面的教学二、录像v一套磁带录像装置由摄像机、磁带录 像机和监视器三部分组成。v广播用、教育用(专业级)、家庭用v英寸、1/2英寸 .vU型系列、VHS系列、系列v录像机、放像机、摄录一体机v录像的优点:可记录、存储、重放电视节目学生可自定时间、步调学习录像带和录音带可反复重录使用v录像的局限性:价格较昂贵规格、种类、制式不统一,不便于交流软件质量、数量还不能满足要求录像带的信息存储量小v适用范围: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的教学三、视盘v激光视盘也称电视唱机,简称视盘、 光盘。v视盘是一种用激光束记录和提取电视 信息的新技术。v信息存储量大;检索迅速、准确;视 盘不易受损;直读式光盘可追加记录 。第八节 计算机类媒体v电子计算机是一种自动、高速地存取信 息、处理信息的电子设备,它不仅能高 速地进行数字运算,还能模拟人类复杂 的思维过程,所以称其 为“电脑”。v组成:外存储器 内存储器存 储 器控 制 器运 算 器输出设备输入设备中央处理器 CPU外部设备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