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7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8页 / 共17页
第9页 / 共17页
第10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国“新课改十年回顾与展望” 暨“新课改、新课堂”优秀课展示活动培训心得交流本次活动的内容1.一个专题报告:“新课程标准背景下语文课程改 革之路径”(上海师大 吴忠豪) 2.四堂课: 陶罐和铁罐(人教版三年级)李卫东 请星星(鄂教版一年级)高红英 囚蚁(鄂教版六年级)叶红 祖父的园子(人教版五年级)于永正“新课程标准背景下语文课程改革之路径”( 上海师大 吴忠豪)一、语文课改之成绩1.教师教学观念有了明显变化2.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初步变化3.评价方式改革对教学起到积极导向作用4.教师课程开发意识逐步增强5.促进了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二、语文课改之现状1.文本解读越来越深 2.教学内容越来越多 3.形式花样越来越透 4.语文课越来越难上5.学生能力无明显改善(?)吴教授的调查:样本一样本二样本三样本四上课前74.6%86.5%81.9%79.5%上课后80.1%87.7%80.2%84.7%学生能力无明显改善(?)!我们的老师是在“ 教课文”,?而不是在“教语文” 。三、语文课改之路径 1.从“教课文”到“教语文”增强语文课程意识教课文的主要特征教语文的主要特征1.以课文思想内容为 主要目标。2.以文本解读组织教 学过程。3.本体性课程内容由 老师随机添加1.以本体性课程内容 教学为主要目标。2.以本体性课程内容 的学习组织教学过程 。3.在学习课程内容的 同时完成课文思想内 容的理解。例1:詹天佑(人教版五年级)“教课文”的上法:1.詹天佑修铁路的每一步是什么样的?2.讨论:“人”字形的铁路好在哪里?3.隧道是怎么凿开的?4.詹天佑是个什么样的人?“教语文”上法:1.读完全文,你觉得詹天佑是( )? (爱国的,智慧的) 2.把选择“爱国”的同学分为一组,在课文中找出爱国的依据 (要求先写出提纲,不是表示爱国的排除掉) (如:1.京张铁路的重要性2.帝国主义阻挠,争夺修路权; 3.清政府软弱,被要挟;4.外国专家嘲笑中国人) 3.对着提纲,以“我认为詹天佑是一位爱国的工程师”开头, 不看书,用自己的话来说,詹天佑如何是一位爱国的工程 师,最后要说得通顺,具体,有条理。例2.司马光破缸(人教版一年级) “教课文”的上法: 1.文中的小朋友是怎么掉进缸里的,他有什么危险 ? 2.你觉得司马光聪明吗?哪里聪明了? (学生:他不慌,冷静,想的办法与众不同) 3.那你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问题,应该怎么做呢? (学生:不能慌,冷静,多想办法) 不可取的理由:孩子一看就懂,没必要反复的 纠缠,钻到课文中出不来。“教语文”的上法: 本课7句话,有两句要上: 1.花园里有座假山,假山的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 里装满了水。(学习写作顺序) 2.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哭,有的喊,还有的跑 去找大人;司马光没有慌,他搬起一块大石头, 使劲砸那口缸。 (1.理解“慌”是什么意思?让学生来演;2.小朋友“ 慌”和司马光“没有慌”,表现在哪里?引出如何把 句子写具体,写句子练习。如:下课了,同学们 真高兴,)怎样“教语文”: 1.“跳出来升上去”。把教材选中的课文作为 载体,以此来锻炼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2.“坚决授人以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 ,让学生学到解决阅读问题的方法。 3.“学考和谐相处”。在讲课中适度穿插各年 段的语文知识点,并且落实,使课堂既有 实在的东西,又有语文味,还与现行的评 价制度不冲突。2.从理解到运用关注儿童语言发展 (关键词:积累,语言输入,语言输出) 3.从内容到方法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关键词:1.方法: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 ,精读、略读和浏览;2,习惯:自主学习 )4.从教过到学会强化学生语文实践 (关键词:实践) 5.从课内到课外促进课外阅读课程化 (关键词:读书,少做题,多读书,读整本 的书,读书心得交流)李卫东老师执教的陶罐和铁罐特色: 1.教学风格有特点:表达幽默、教风硬朗。 2.特别注重对词语的理解,精确到每个字。 3.体现了感情朗读的层次性。 4.适当地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于永正执教的祖父的园子特色: 1.教学风格:慢节奏,浓味道。 2.重视对汉字书写的指导。 3.读写结合,注重当堂实践,效果看得见。李卫东老师的两条建议: 1.树立过程意识,远离“功利性教学” (功利性教学:为了尽快达成教学目标,而 违反语文学习的一般规律,忽视学生学习 语文的过程) 2.充分把握好新课标的要求,根据年段的不 同进行进行难度不同的阅读教学,写作教 学,不要越俎代庖。 (低年段:句 中年段:段 高年段:篇)谢谢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