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0页
第2页 / 共50页
第3页 / 共50页
第4页 / 共50页
第5页 / 共50页
第6页 / 共50页
第7页 / 共50页
第8页 / 共50页
第9页 / 共50页
第1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死亡证明书的填写规范周丹我市死亡报告及填写的主要问题 : 总体数据完整性较差,存在大量漏报(数量不够 ,截止2014年8月28日,全市共2966张卡片,石 马山仅报死亡人数16人); 低年龄组漏报更明显; 卡片填写欠完整,身份证填写比例偏低(截止 2014年8月28日,身份证号码的填写率,涟源 48.99%; 死因链填写单一,多死因链填写率13.49%; 由于数据报告完整性和准确性差,目前的死因顺 位可能和真实情况存在一定的偏差。 根本死因、直接死因以及编码错误率比较突出。一、死亡报告要求: 医疗机构在开据死亡医学证明书后15日内 按ICD-10完成编码并进行网络直报。打回的审核 未通过的卡片应在7日内重新更正上报。 医生在开据死亡医学证明书后3日内将死 亡医学证明书第二联交医务科,并登记在死亡 登记簿上。 2014年3月底起不再签发老版死亡证,2014 年1月1日起,全国统一使用新版死亡证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填表说明准确、完整、及时地 填写死亡证四联及死亡调查记录。死亡证签发 签发对象:发生在辖区内的所有死亡个案,包括在辖区内死亡的户 籍和非户籍中国居民,以及港、澳、台同胞和外籍公民 (含死亡新生儿)。 责任单位及责任人: 死亡证签发与信息报告的责任单位为负责接诊或死 亡调查的医疗卫生机构(包括急救中心和急救站)。 死亡证填写责任人为负责救治的执业医师或负责死 亡调查的执业(助理)医师。医疗卫生机构指定专人负 责死亡证管理和信息报告等工作。临床医生如何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 1、死亡个案的分类: 医院死亡个案 家庭死亡个案 其他场所死亡个案 非正常死亡死亡医学证明书基本项目的填写 要求 按实际情况填写每一项,字迹清晰,不缺 项,不漏项,填写选择式问题时,只可选 择最适唯一答案,不可多选。填写死亡者 职业时,尽量详细到具体工种,对于退休 者,要填写以前从事的职业。 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基本格式 死亡原因的第部分:直接导致死亡的疾 病或情况(损伤中毒等) 1、死因链:由(a)到(d)共4行(d) 病(根本死因)发展 (c)病(中介原因) 发展 (b)病(中介原因) 发展 (a)病(直接死因)导致 死亡。 (d) (c) (b) (a) 死亡 (1) 慢支肺气肿肺心病死亡 (2) 意外被撞颅骨骨折颅内损伤死亡 2、各病发生到死亡的时间间隔一般是:(c)病最长,(b)病次之,(a)病最短。 慢支20年肺气肿10年肺心病5年死 亡国际死因医学证明书基本格式死 亡 原 因 发病至死亡之间 大概的时间间隔 直接导致死亡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的疾病或情况* 由于(或作为. 的后果) 所引起 前因 (b)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任何引起上述原 由于(或作为. 的后果) 所引起因的疾病情况, (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把根本情况陈述 由于(或作为. 的后果) 所引起在最后 (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促进死亡,但与导致死亡的疾病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或情况无关的其他有意义的情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此处不指临死方式,如,心力衰竭、呼吸衰竭。 它指引起死亡的疾病、损伤或并发症。死亡原因 发病至死亡之间 大概的时间间隔 (a) 上消化道出血休克 2小时(b) 肝、胰转移癌 半年(c) 直肠癌 3年 (1)直肠癌肝、胰转移癌上消化道出血休克死亡死亡原因 发病至死亡之间 大概的时间间隔 (a) 颅内损伤 1小时(b) 颅骨骨折 1小时(c) 行人在道路上行走 1小时意外被卡车撞倒(2) 意外被撞颅骨骨折颅内损伤死亡 (3) 死亡原因的第部分:其他死因,也就 是对的补充,填写其他促进死亡但与导 致死亡无关的疾病或情况。(如果没有可 以不填)其他填写要求 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类:疾病的性质、病 原体、传播方式、侵害部位等; 痢疾:病原体 腹泻、胃肠炎:是否传染性 破伤风:是否严重损伤引起的 败血症:是否产褥期、长期卧床、新生儿或医 疗原因 病毒性肝炎:传染性、分型 肿瘤类:明确报告原发部位,尽量报告肿 瘤的形态学; 肠道:具体部位 子宫:区别宫颈、子宫体 脑瘤:尽量区别“良/恶性” 尽量不使用“可疑”等描述 精神障碍:诊断由专业医生作出; 自杀或意外死亡:按损伤报告 酒精中毒:需排除酒瘾综合征、非瘾 性 滥用,最常见的意外酒精中毒 呼吸系病:性质、部位、病因等; 肺炎:老人(感染性、坠积性)、新生儿(吸 入性、感染性) 外源性呼吸系病:致病因子(尘肺、有机 物、化学物质、其他) 消化系病:性质、部位及并发症; 溃疡:不要笼统为“上消化道” 肝病/肝硬化:应尽量报告原因 先天异常:必须自出生即存在; 尽量报告严重的先天异常 一般先天异常致死,实际上是放弃治疗或 放弃喂养的后果 先天性心脏病:应尽量报告其类型 诊断不明:一般不应做根本死因 应尽量报告明确的疾病 实在无法获得,可以在调查记录中报告其 家属的叙述 损伤中毒的临床表现: 性质:骨折、损伤、烧伤、中毒. 部位:颅内、胸、腹部、四肢. 程度:重、中、轻 损伤中毒的外部原因:优先报告: 性质:意外、自杀、被杀 类型: 运输事故: 涉及人员、运输工具、事故发生地点、事故 方式等 意外跌倒: 明确没有任何可能发生跌落的疾病(循环系 统疾病);如为跌倒致长期卧床也应报告 意外窒息: 多指婴幼儿意外被床上用品或大人身体闷死 中毒: 应区别给错、服错或药物过量以及正确服用的有 害效应 自杀: 尽量报告自杀的: 形式:服毒、自缢、跳楼 原因:家庭、社会、经济应尽量避免以下填写内容:呼吸衰竭 J96.9 来院已死 R99 循环衰竭 R57.9 猝死 R96.0 呼吸循环衰竭 J96.9 酸碱失衡 E87.4 多脏器衰竭R99 电解质紊乱 E87.8 全身衰竭 R53 肺性脑病 G93.1 不明 R99 肺部感染 J98.4四、死亡诊断医院和依据的填写 死者生前上述疾病最高诊断单位:死者生前 所就诊并得出诊断结论的最高级别医院 死者生前上述疾病最高诊断依据: 与死者生 前所患疾病所做的相关检查有关,与死亡所 在医院是否做检查无关。五、死亡医学证明书背面调查 记录的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第一联背面: 要求必须详细准确填写 调查询问的内容:致死疾病名称、发病或诊断 的时间、诊断单位、生前患有的各种疾病。 调查完毕后应由死者家属或联系人在被调查者 姓名处签字,其余各项由调查者填写,不得空 项。死亡原因的调查死因资料的正确性是死因统计研究中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死亡原因的调查(简称死因调查)与推断的质量,将影响死因统计分析的结论。在实际的死因报告工作中,总有一定比例的死亡者需要通过调查做出死因推断。如死亡医学证明书填报不完整,死亡原因不明确,不符和国际疾病分类的基本要求等,还有死于家中的,这部分死者的死因,必须进行死因的调查与推断。所以,实事求是地进行死因调查,客观地、细致地分析调查所得的资料,做出合理的死因推断,是提高死因资料质量中的两个重要环节。(一)死因调查的资料来源 1. 医院死亡 :以医院病史为主 2. 在家死亡 :以调查死者家属为主, 如以前看病有病史的可作为依据 3. 传染病、精神疾病、肿瘤、孕产妇、 新生儿死亡 :可与相关专业机构核实 4. 损伤和中毒死亡 :可向公安部门或 死者单位、居委会等联系,核实死因 证据(二)调查对象的确定 死于医疗机构(病房、急诊),但无法确定死因或死因不明 来院已死 死于家中(包括死因明确) 死于公共场所(根据公安部门鉴定) 死于外地(根据外地医疗机构证明)调查记录的填写要求1、死者生前病史及症状体征:病历摘要 和家属提供情况;内容应包括:(1)本次发病的症状体征;包括起病急缓 、病程长短、病情轻重、原发病的并发 和继发、实验室检查结果、疾病的演变 和治疗经过、有否后遗症即晚期效应等 。(2)发病时间; 调查记录的填写要求(3)诊断单位; (4)诊断依据; (5)既往史及相关情况:包括死者生前以往 患过的疾病以及可能影响健康的各种因 素,如生长发育史、家族史、遗传史、 职业史、接触史等。以及死者生前的起 居饮食、生活习俗、烟酒嗜好等。 调查记录的填写要求致死疾病全称,最高诊断单位,发病诊断 时间,诊断依据,现患慢性疾病。 调查记录与致死疾病诊断一致。 致死疾病诊断与根本死亡原因一致。 调查记录与诊断单位一致。 致死疾病诊断与诊断依据一致。死因调查记录填写举例 早年患高血压,10年前经XX医院,XX检查诊断为 冠心病,2天前在房中突然跌倒,送市中心医院 诊断为冠状动脉栓塞,经抢救无效死亡。I a) 冠状动脉栓塞b) 冠心病 10年c) 高血压 死因调查记录填写举例 在家服安眠药自杀,本人患有肝癌。a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