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 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曾几苏秀1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 三日,秋苗以苏2,喜而有作。一夕骄阳3转作霖4,梦回5凉冷润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湿6,且喜溪流岸岸深7。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8。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9。1-2 词句注释1 苏秀:苏,今江苏苏州。秀,秀州,今浙江嘉兴。2 苏:指干旱后的稻苗因雨水复苏了。3 骄阳:猛烈的阳光。4 霖:一连数日的大雨。5 梦回:从梦中醒来。6 此句语出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床头屋漏无 干处。”7 此句语出杜甫春日江村五首:“春流岸岸深。”8 最佳音:这里指雨打梧桐的声音。9 望岁:盼望丰收年成。岁,指一年的农事收成。1 白话译文一夜之间,炎炎烈日的晴空,忽然降下了渴望 已久的甘霖;我在睡梦中惊醒,只觉得浑身舒 适,凉气沁人。我不愁屋子会漏雨,淋湿我的 床;只是欣喜溪流中涨满了雨水,不用再为干 旱担心。我想,那千里平野上,喝够了水的稻 子一定是葱绿一片;于是觉得,这五更天雨水 敲打着梧桐,是那么的动听。像我这没有田地 的人尚且欢欣鼓舞,更何况田间的农夫,祈望 着丰年,该是多么的高兴。3 (1)古人写诗讲究一字传神,请简析“梦 回凉冷润衣襟”中“润”字的妙用。(4分)(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是怎 样表现的,试举一种手法加以分析?(4分)14. (1)“润”浸润、滋润,骄阳似火,人 们期盼着甘霖。诗人一夜梦醒,忽感霖雨已降 ,炎氛全消(2分);“润”字不仅传出那种 浸透全身的生理上的舒适感、清凉感,而且传 达出久旱逢甘霖后心理上的熨贴感、喜悦感( 2分)。(2)表现了诗人喜雨之情和关注民生,心系 百姓的高尚情怀(2分)。手法:对比,大 雨如注,诗人“房漏”、“床湿”,但他不顾 个人生活窘迫,闻雨而喜; 虚实结合,诗 人想象“大雨三日”的作用:千里平畴,一片 青绿,生机勃勃,然后收归眼前,实写雨打桐 叶的声音的美好;直抒胸臆,无田的“我” 尚且对雨如此欢欣鼓舞,何况渴望收成的百姓 呢!(2分,任选1点即可)结合全诗,请简要分析诗人是如何 表现诗题中的“喜”的。(5分)首联通过描写夜感霖雨突降带来的凉爽 ,表现惊喜;颔联直接点“喜”,为溪 流因这场雨而水足高兴;颈联,诗人想 像庄稼因这场雨而长势更好,觉得特别开 心,连雨打桐叶声也变成了最美妙的音乐 ;以“我”之欣舞衬托广大农民因这场 甘霖及时来到而生的狂喜之情。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