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第9页 / 共12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江西赣州第一中学江西赣州第一中学 2017-20182017-2018 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卷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卷历历 史史注注意意事事项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 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 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 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第卷卷本本卷卷共共 2 25 5 个个小小题题,每每小小题题 2 2 分分,共共 5 50 0 分分。在在每每小小题题给给出出的的四四个个选选项项中中,只只有有一一 项项是是符符合合题题目目要要求求的的。1宋代法律规定,在田产交易前,买主需要通过中人验证卖主的土地所有权凭证;订立土地买卖契约时,要明确写明买卖田产的四至、亩数、价钱及交易年月;立契付钱后买卖双方还须把契约送至官府验证、盖印。这反映了宋代A土地交易受到严格限制 B政府实行不抑兼并的政策 C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D政府重视土地所有权的转移 【解析】材料无法体现土地交易受到严格限制,只能说明政府的管理,故 A 项错误;材 料未涉及不抑兼并的政策,故 B 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商业环境相对宽松,故 C 项错误; 根据材料“通过中人验证须把契约送至官府验证、盖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 映了宋代政府重视土地所有权的转移,对土地交易过程进行管理,故 D 正确。 【答案】D2成都某中学几位同学到博物馆参观中国古代陶瓷展,看到以下藏品后,分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符合历史史实的是A白瓷、秘色瓷、唐三彩是唐朝极具代表性的三大瓷器系统 B珐琅彩瓷是清朝吸收外国技法制造的瓷器 C宋朝的五大名窑均分布在黄河流域 D瓷器在唐朝时大量输往国外,欧洲国家开始生产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三彩是陶,不是瓷器,故 A 项错误;宋代五大名窑分别 为钧窑、汝窑、官窑、定窑、哥窑,其中官窑和哥窑位于长江流域,故 C 项错误;欧洲国 家开始生产瓷器是近代的事情,故 D 项错误;清朝吸收外国技法制造出了珐琅彩瓷,故 B 项正确。 【答案】B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3据记载,宋代江淮地区的“衣冠士人,狃于厚利,或以贩盐为事”;四川地区的士子们在赴京赶考之际,亦不忘经商,甚至因经商耽搁了进京赶考的日期;有的士人干脆“捐弃笔砚,为商贾之事”。这表明宋代A商业发展促进经济重心南移 B传统观念受到商品经济冲击 C科举考试内容亟需进行改革 D儒学思想的义利观发生转变 【解析】 “亦不忘经商、因经商耽搁了进京赶考、为商贾之事”等字眼意在强调商品经 济的发展改变了士人们的传统观念,即材料反映了传统观念受到了商品经济冲击,故 B 正 确;材料并未涉及到经济重心南移和科举考试内容方面的问题,所以选项 A、C 不符合题意, 排除;儒学思想的义利观并未发生转变,选项 D 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 【答案】B4乾隆二十二年(1757 年)上谕中称:“向来洋船俱由广东收口,经粤海关稽查征税,其浙省之宁波不过偶然一至”“将来止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宁波”。这种做法A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B长期保护了国家独立和安全 C促进了中国海外市场的开拓 D大大加快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解析】材料“向来洋船俱由广东收口,经粤海关稽查征税,其浙省之宁波不过偶然一 至” 、 “将来止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宁波”可以知道,反映的是清朝的闭关锁国政 策。结合所学可以知道,这一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逐渐落 后于世界潮流,故 A 正确;闭关锁国政策只是对国家独立和安全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不是 长期,故 B 项错误;闭关锁国政策隔断了中外的交流,不利于中国海外市场的开拓和资本 的原始积累,故 CD 错误。 【答案】A5史观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基本方法。其中,整体史观是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按照这观点,世界近代史的开端应该是A新航路的开辟 B早期殖民扩张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工业革命 【解析】 “整体史观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依据所 学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开启了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的过程,故 A 项正确;早期殖 民扩张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故 B 项错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于 1640 年,工业革命开 始于 18 世纪中后期,故 CD 均不符合材料信息。 【答案】A6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价格越高,价格指数越大。下表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形成表中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3年份1475152115551558155915951597价格指数100167270370400515685A生产萎缩使产品供应越来越少 B贵族追求享受大量购买奢侈品 C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 D工业革命在英国已经展开 【解析】A 项中“生产萎缩”的表述与 15 世纪前后,西欧国家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 资本主义萌芽的史实不符,故排除;15 世纪末 16 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使得西欧国家 走上了对外殖民扩张与掠夺的道路,导致大批黄金、白银流入欧洲,造成物价上涨,C 符 合题意;B 项由 C 项所致,与设问要求“主要原因”不符,故排除;工业革命在英国的展 开是在 18 世纪中后期,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排除 D。 【答案】C8(2017 湖南省五市十校)据记载,19 世纪末欧美许多国家的大学教育不再像 18、19 世纪那样以培养法官、律师和医生等为主,而转向具有功利与实用价值的工科,并且工科院校的数量急剧增加,导致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科学实验需要大量工科知识人才 B为了适应新兴工业发展的需要 C社会上人文知识的人才储备过剩 D资本家控制了国家的大学教育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 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大批新兴工业的产生,而 这些新兴工业无论是管理要求还是技术要求,都需要大量工科知识的人才,从而推动了大 学教育方向的转变,故 B 项正确;ACD 三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答案】B9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A有利于西学在中国的传播 B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C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D瓦解自然经济,刺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解析】材料“逸出旧轨的趋向”本质上是指中国由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的社会向商品 经济为特征的近代社会的转型,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加速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刺激中国资 本主义的发展,这是不以洋务派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故 D 正确;“西学在中国的传播” 并不属于本质,故 A 错误;“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也不能体现中国向近代社 会的转型,故 B 错误;“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属于洋务派“西用”的主张,并不 是“逸出旧轨的趋向” ,故 C 错误。 【答案】D410(2017 扬州市联考)据统计,直到 1946 年 11 月,中国西部的 15 个省市仍拥有金融机构 2045 家,占全国总数的 38.7%。若以全国金融机构平均数计,西部 15 个省市的平均数为 136.3 家,东部 24 个省市平均拥有 134.5 家,西部略高于东部。形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A东西部经济水平具有均衡性 B东部金融水平稍微低于西部 C持久抗战影响国家金融分布 D金融的布局受解放战争冲击 【解析】日本全面侵华,国民政府迁到陪都重庆,大量民族工业内迁,促进了西南、西 北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为持久抗战奠定了基础,C 与题意相符。A 项中“具有均衡性”不 符合史实;中国东部经济一向强于西部,应该是金融发展与抗战的关系,排除 BD。 【答案】C11 1986 年 7 月中国纺织报登载了一篇题目为北京流行黄裙子的文章,反映了北京服装市场的一些情况,结果几乎一夜之间,大街小巷不同年龄段的女性穿起了黄裙子。这则材料说明A服装的变化反映了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 B改革开放推动了女性服饰的多样化 C大众传媒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D大众传媒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习俗 【解析】题干材料主要陈述了中国纺织报报道北京流行黄裙子 ,而后大街小巷 不同年龄段的女人们都穿起了黄裙子, “掀起了穿黄裙子的风潮” ,体现了大众传媒信息的 重要影响力,故 D 符合题意;材料无法体现妇女的地位是否提高,故 A 错误;材料主要说 的是媒体对时尚的影响,并非改革开放这一主题,故 B 错误;材料主要说的是大众传媒的 影响,不是作用,故 C 错误。 【答案】D13 “实现了农业的集体化并建起新型的国营农场,从根本上改变了苏联农业的传统经营方式和组织结构但是,暴风骤雨般农业集体化为苏联的农业发展和农民的生活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当时苏联进行“暴风骤雨般的农业集体化”是为了A满足战争需要 B协调国民经济的比例 C推动农业发展 D促进国家工业化建设 【解析】苏联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由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 因此当时苏联进行“暴风骤雨般的农业集体化”是为了促进国家的工业化建设,故答案为 D 项。当时苏联没有处于战争状态,排除 A 项;这种政策导致国民经济严重失调,排除 B 项;这种片面发展重工业的政策导致农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排除 C 项。 【答案】D14(2017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这是因为5A严重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B建立了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基础 C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要位置 D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解析】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犯了“左”倾错误,盲目追求“一大二公” ,超越生产 力发展水平;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幻想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基础上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 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故选 A 选项。D 项错误,中国的大跃进运动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 性;B 项错误,俄国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并不是单一的公有制经济;C 项错误,中国当时还 是强调的是经济建设。 【答案】A15 20 世纪 90 年代,美国联邦税收显示,曾经支付了占联邦税收总数 30的公司,现在只贡献了 12。这种趋势并不局限于美国,在整个工业化世界都可以看到。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A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 B受到政府干预的影响 C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D受新经济发展的影响 【解析】材料显示美国对于联邦税收的公司贡献的比例逐渐下降,主要是 20 世纪 90 年 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导致美国甚至世界其他地区公司效益的下降,故 C 正确; 此时美国经济正处于上升时期,没有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排除 A;此时克林顿政府是 “宏观调控,微观自主”政策,排除 B;新经济发展是促进美国国内经济发展,材料显示 是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排除 D。 【答案】C16据统计,1949 年至 1957 年,全国城市人口由 5765 万增加到 9949 万,增加了7258%;农村人口则由 48402 万增加到 54704 万,仅增加了 1302%。这一时期人口增长不平衡,主要是因为A三大改造的顺利完成B受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影响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D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制约【解析】根据材料“1949 年至 1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