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1页
第2页 / 共71页
第3页 / 共71页
第4页 / 共71页
第5页 / 共71页
第6页 / 共71页
第7页 / 共71页
第8页 / 共71页
第9页 / 共71页
第10页 / 共71页
亲,该文档总共7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辩论题 逆境使人成才;(思政111) 顺境使人成才;(思政112) 请各班准备好自己的辩题,由班长组织, 形成辩论小组。 由两位班长之一担任本次辩论的主持。 此次辩论总时间为40分钟,将于下周进行 。 请做好准备,在下次课请班长将参与的同 学名单交与我。请看动画片:孟母三迁 美国儿童教育家多萝茜洛诺尔 特,学习的革命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中, 他就学会了谴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中, 他就学会了争斗;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中, 他就学会了忧虑;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怜悯中, 他就学会了自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中, 他就学会了害羞;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妒忌中, 他就学会了嫉妒;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耻辱中, 他就学会了负罪感;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忍耐中,他就学会了耐心;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赞美中,他就学会了感激;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接纳中,他就学会了爱;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中,他就学会了自爱;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承认中, 他就学会了要有一个目标;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分享中,他就学会了慷慨;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诚实和正直中,他就学会了什么是真理和公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安全中, 他就学会了相信自己和周围的 人;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友爱中,他就学会了这世界是生活的好地方;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之中,他就会头脑平静地生活; 你的孩子生活在什么之中呢? 一个孩子如果被父母唾弃,这个家庭 就是他的地狱;一个孩子如果被老师 唾弃,这个学校就是他的地狱;一个 孩子如果被父母和老师同时唾弃,这 个世界就是他的地狱。 一切都是从童年开始的。童年的快乐是一生快乐的源头。童年的不幸是一生不幸的开端。 环境有时真的很可怕! 它可以成人,也可以毁人 重视环境,特别是家庭环境, 它是孩子成功的一半!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所谓环境,是指人类主体的活动 赖以进行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和 文化条件的总和。 环境创造人? 人创造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概述 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理论 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 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一)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1、重视人际关系对人的品德形成的影响 孔子的思想孔子十分重视教育环境的作用。他认为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独学而无 友,则孤陋而寡闻”。 孟子的思想孟子曰:“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 相助,疾病相扶持”。2、重视主观思想与客观环境的关系 荀子的思想荀子认为:“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白沙在涅,与之偕黑。兰槐之根是为芷 ,其渐(渍)之(溺),君子不近,庶 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土,所以防邪 僻而求中正也”。1、自然经济条件下朴素的环境论德谟克利特认为人须通过环境的 熏陶、日常的锻炼和教育而获得“第 二本性”,即思想道德素质。(二)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2、商品经济条件下的理性主义的环境决定论 。卢梭认为:教育要为儿童提供优良的环境 。欧文提出“人是环境的产物”。杜威认为: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建立 紧密的联系。1、批判机械唯物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 论马克思批判了其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一 面。 2、批判唯心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论反对“环境决定论”(三)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 环境决定论: 认为人类的身心特征、民族特性、社会 组织、文化发展等人文现象受自然环境, 特别是气候条件支配的观点,是人地关系 论的一种理论。 古希腊时代的思想家如柏拉图和亚里士 多德等人都认为,人的性格和智慧由气候 决定。 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的创始人约翰. 布鲁德斯.华生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是 环境影响或塑造的结果,有什么样的环境 就有什么样的心理和行为。 3、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的内容环境决定人的发展,决定人的思想 面貌;人在接受环境制约的同时又表现出 能动性。即,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 创造人 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点及分类 1、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点 (1)广泛性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广泛性而且复杂的动 态体系,是由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 教育活动因素的广泛性、影响性质的多重性 、影响方式的多样性决定的。 (2)动态性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一个动态的环境在社会基本矛盾的推动下整个社会 环境,从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到文化环 境都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3)特定性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一个具体的环境对于基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或具体的 教育活动以及具体的教育对象来讲,环境 总是特定的。(4)可创性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一个可以强化或 弱化的环境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因素经常处 于自发状态,出现许多不可控制的作用性 质,但人在环境面前并不是完全被动的, 人可以利用环境、改造环境,强化思想政 治教育环境的导向功能。 2、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类型 宏观环境 经济环境:包括社会经济制度和经 济生活条件; 政治环境:包括社会政治制度与现 实政治状况; 文化环境:包括社会文化及各种文 化活动; 大众传播媒介:印刷、电子媒介; 微观环境 家庭环境影响:具有普遍性和长久性、渗 透性、针对性、血缘伦理的亲和性和权威性 ; 学校环境影响:阶级性、渗透性、导向性 ; 社会组织环境影响:社会组织效益、风气 、领导形象、人际关系; 社区环境影响:社区生活秩序、风气、道 德规范、人际交住; 同辈群体环境影响:自由性、渗透性、独 特性。宏观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宏观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一、经济环境 1、经济环境的内容:经济环境包括社 会经济制度和经济生活条件。 2、经济环境的变化 (1)利益分化显性化目前我国的基尼系数为0.46左右。 基尼系数,按照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 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 0.2-0.3表示比较平均; 0.3-0.4表示相对合理; 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 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2)就业相对严峻化2005年,中国劳动人口升至9.34亿 ,占全球劳动适龄人口的22%;中国劳动 和社会保障部计划在2007年中国城镇新 增就业人员1200万人(新增求职人员 2400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 以内。 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212万人; 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280万人; 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338万人; 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13万人; 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95万人; 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559万人; 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11万人; 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31万人。 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60万人。 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80万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今年初发布的数据 显示,2008年,大学生失业率为 9.1%,2010年为12%,2011年为 17.5%。 2007年8月亚洲就业论坛在北京召开,论 坛主要探讨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如何确 保就业机会的增长和实现“体面劳动”。劳 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表示,中国实现 充分就业和“体面劳动”的任务还十分繁重 。 “体面劳动”是国际劳工组织1999年提出 的概念,意指劳动者的权利得到保护、有足 够的收入、充分的社会保护和足够的工作岗 位。简而言之,“体面劳动”就是就业数量 和质量并存。 3、我国当前的经济环境状况对思想政治 教育的影响: (1)经济体制的变革和社会结构的转换 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给思想 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 自主意识、竞争意识、诚信意识等 如何实现自我价值? 电视剧北京青年:安稳的工作与梦 想的追求,父母的期望与自我的实现; (2)新旧体制转换带来的矛盾和 错综复杂的问题,给思想政治教育 带来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 集体价值与个人价值二、政治环境 1、政治环境的内容:政治环境包 括社会政治制度与现实政治状况 。 2、政治环境存在的问题 (1)法律法规不健全 (2)腐败现象严重 (3)政治价值取向多元化 3、我国政治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 的影响: 当前民主与法制建设和实施之间出 现的距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基层民主选举三、文化环境的大转型 1、文化的内容: 从广义上说,是指人类社会在发展 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 富的总和。 狭义的文化特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 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2、文化环境的变化 (1)文化形态从一元到多元官方主导文化(主旋律文化)大众文化学术界的精英文化 (2)社会审美风尚的大变革世俗化娱乐化消费性 3、文化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的影响具有下列特征: 第一,属人性 第二,社会性。 第三,创造性。 第四,时代性。 第五,复杂性。四、大众传播媒介对思想政治教 育的影响 1、大众传播媒介的内容: 大众传播媒介是指在传播途径上 “有用以复制和传播信息符号的机械 和有编辑人员的报刊、电台之类的传 播组织居间的传播渠道,具体可分为 印刷媒介(报纸、杂志和书籍)和电子 媒介(电影、广播、电视)。” 2、大众传播媒介有三大功能: 传播信息、引导舆论和提供娱乐 3、大众传播媒介对思想政治教育 的影响 与人们的生活紧密性强 社会舆论微观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家庭环境 二、学校环境 三、工作环境 四、社区环境 五、同辈环境一、家庭环境的影响 1、家庭的含义: 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 或赡养关系组成的最基本的社会生 活组织形式,是社会不可分割的组 成部分,是构成社会的细胞。 2、家庭环境对子女的思想品德行为的 影响的特点: 第一,家庭影响具有奠基性 第二,家庭影响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 第三,家庭影响和教育具有针对性 第四,家庭影响和教育具有血缘伦理 的亲和性和权威性二、学校环境的影响 1、学校的含义: 学校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 织地向受教育者传播社会规范、道 德观、价值观以及历代积累的知识 、技能,使之符合一定阶级需要的 人才的场所。 2、学校对于学生特别是未成年人的 思想品德的影响主要有以下的特点: 第一,全面性。 第二,阶级性。 第三,渗透性。 第四,指导性。 第五,渐进性。三、社会组织(工作)环境的影响 1、社会组织的含义: 社会组织是指为执行某种社会职能 、追求特定工作目标而组成的相对独立 的社会团体,如政府机关、工矿企业、 学校、商店等。 2、社会组织影响职工思想品德的特点 第一,计划性。 第二,权威性。 第三,持久性。 第四,全面性。 3、社会组织对其成员思想品德影响的 大小还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组织效益。 第二,管理方式。 第三,社会组织风气 第四,领导者的形象四、社区环境的影响 1、社区的含义: 社区是指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并且在 生活上互相关联的人群的生活共同体。 2、影响社区成员的思想品德的因素有 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区生活秩序和经济发展程度。 第二,社区风气。 第三,道德规范。 第四,人际交往。五、同辈群体环境的影响 1、同辈群体的涵义: 同辈群体是指由家庭背景、年 龄、爱好、特点等方面比较接近而 形成的关系比较密切的群体。 以前后左右六位同学为一组 请问:你是如何理解”朋友”的内涵的 ? 2、同辈群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和人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