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1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5页 / 共21页
第6页 / 共21页
第7页 / 共21页
第8页 / 共21页
第9页 / 共21页
第1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 十 三 章实 验实验理论 指导典题案例 导析智能演练 提升题型一题型二题型三返回返回返回返回三、实验器材长方形玻璃砖、白纸、木板、大头针、图钉、量角器、三角板(或直尺)、铅笔。四、实验步骤(1)将白纸用图钉按在绘图板上,先在白纸上画出一条直线aa作为界面,过aa上的一点O画出界面的法线NN,并画一条线段AO作为入射光线。(2)把平行玻璃砖平放在白纸上,使它的长边跟aa对齐,画出玻璃砖的另一条长边bb。返回(3)在线段AO上竖直地插上两枚大头针P1、P2,透过玻璃砖观察大头针P1、P2的像,调整视线的方向,直到P1的像被P2挡住。再在观察的这一侧依次插两枚大头针P3、P4,使P3挡住P1、P2的像,P4挡住P1、P2的像及P3,记下P3、P4的位置。(4)移去玻璃砖连接P3、P4并延长交bb于O,连接OO即为折射光线,入射角1AON,折射角2OON。(5)用量角器测出入射角和折射角,查出它们的正弦值,将数据填入表格中。(6)改变入射角1,重复实验步骤。返回返回图13实1返回图13实2返回六、注意事项(1)实验时,尽可能将大头针竖直插在纸上,且P1和P2之间,P2与O点之间,P3与P4之间,P3与O点之间距离要稍大一些。(2)入射角1应适当大一些,以减小测量角度的误差,但入射角不宜太大,也不宜太小。(3)在操作时,手不能触摸玻璃砖的光洁面。更不能把玻璃砖界面当尺子画界线。(4)在实验过程中,玻璃砖与白纸的相对位置不能改变。(5)玻璃砖应选用宽度较大的,宜在5 cm以上。若宽度太小,则测量误差较大。返回七、误差分析(1)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确定得不够精确,因此要求插大头针时,两大头针间距应适当大一些。(2)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测量造成误差,故入射角应适当大些,以减小测量的相对误差。返回八、它案设计插针法的作用是找出玻璃砖内的光路,其关键是确定入射点和出射点,而入射点和出射点是利用插针后确定的直线与界面交线相交而得到的,故实验的关键是插准大头针,画准玻璃砖边界线,而与所选玻璃砖两边平行与否无关。如用半圆形、圆形或三角形玻璃砖,均可测出其折射率,光路如图13实3所示。返回图13实3返回返回例1 某同学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的折射率,他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步骤正确无误,但他处理实验记录时发现玻璃砖的两个光学面aa与bb不平行,如图13实4所示,则 ( )AAO与OB两条直线平行BAO与OB两条直线不平行C他测出的折射率偏大D他测出的折射率不受影响图13实4返回答案 BD返回例2 (2012江苏高考)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在玻璃砖的一侧竖直插两个大头针A、B,在另一侧再竖直插两个大头针C、D。在插入第四个大头针D时,要使它_。图13实5是在白纸上留下的实验痕迹,其中直线a、a是描在纸上的玻璃砖的两个边。根据该图可算得玻璃的折射率n_。(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图13实5返回答案 挡住C及A、B的像 1.8(1.61.9都算对)返回例3 (2011天津高考)某同学用大头针、三角板、量角器等器材测半圆形玻璃砖的折射率。开始玻璃砖的位置如图13实6中实线所示,使大头针 P1、P2与圆心 O 在同一直线上,该直线垂直于玻璃砖的直径边,然后使玻璃砖绕圆心 O 缓慢转动,同时在玻璃砖的直径边一侧观察 P1、P2 的像,且 P2 的像挡住 P1 的像。如此观察,当玻璃砖转到图中虚线位置时,上述现象恰好消失。此时只须测量出_,即可计算出玻璃砖的折射率。请用你的测量量表示出折射率 n _。返回图13实6返回点击下图进入 知能演练提升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