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3页
第2页 / 共43页
第3页 / 共43页
第4页 / 共43页
第5页 / 共43页
第6页 / 共43页
第7页 / 共43页
第8页 / 共43页
第9页 / 共43页
第1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节 意识及其本质第三章第三章世界的物质性世界的物质性意识的产生与本质意识的构成与功能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灵魂是最初的 东西,是先于 一切形体的, 是形体的变化 和移动的主要 发动者。柏拉图意识的起源托马斯 阿奎那“在世界上,有些事物 是在运动着,这在我 们的感觉上是明白的 ,也是确实的。凡事 物运动,总是受其他 事物推动。所以 ,最后追到有一个不 受其他事物推动的推 动者,这是必然的,每 个人都知道,这一推 动者就是上帝。” 牛顿继承了阿奎那的 论点,在他的万有引 力定律仍然留给上帝 作为第一推动者 广义相对论仍然不能避 免宇宙有开端的结论, 盖因在起点处,时空曲 率,物资密度都无限, 人们不再可能确定事件 的因果关系,逻辑上因 而为上帝存在保留某种 选择初始条件的权利。 “在科学的猛攻之下, 一个又一个部队放下了 武器,一个又一个城堡 投降了,直到最后,自 然界无限的领域都被科 学所征服,而且没有给 造物主留下一点立足之 地。” 物种起源人类的起源第二节第二节 意识及其本质意识及其本质意识产生的三个环节:意识产生的三个环节: 1 1、从一切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到低级生物的刺、从一切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到低级生物的刺 激感应性是物质相互作用的重大发现;激感应性是物质相互作用的重大发现; 2 2、低级生物刺激性感性的基础上发展出动物的、低级生物刺激性感性的基础上发展出动物的 感觉和心理;感觉和心理; 3 3、从动物心理到人类意识。、从动物心理到人类意识。因此,要充分说明意识产生,最重要的是要说明因此,要充分说明意识产生,最重要的是要说明 人类社会的产生、发展同意识产生发展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发展同意识产生发展的关系关系。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第二节第二节 意识及其本质意识及其本质狼孩卡玛拉19201920年年9 9月月1919日,在印度加尔日,在印度加尔 各答西面约各答西面约10001000千米的丛林中,千米的丛林中, 发现两个狼哺育的女孩。年长的发现两个狼哺育的女孩。年长的 估计估计8 8岁,年幼的一岁半。大概岁,年幼的一岁半。大概 都是在生后半年被狼衔去的。两都是在生后半年被狼衔去的。两 人回到人类世界后,都在孤儿院人回到人类世界后,都在孤儿院 里养育,分别取名为卡玛拉与阿里养育,分别取名为卡玛拉与阿 玛拉。她们的言语、动作姿势、玛拉。她们的言语、动作姿势、 情绪反应等方面都能看出很明显情绪反应等方面都能看出很明显 的狼的生活痕迹。的狼的生活痕迹。 第二节第二节 意识及其本质意识及其本质她们不会说话,发她们不会说话,发 音独特,不是人的声音。不音独特,不是人的声音。不 会用手,也不会直立行走,会用手,也不会直立行走, 只能依靠两手、两脚或两手只能依靠两手、两脚或两手 、两膝爬行。她们惧怕人,、两膝爬行。她们惧怕人, 对于狗、猫似乎特别有亲近对于狗、猫似乎特别有亲近 感,其次是小孩。白天她们感,其次是小孩。白天她们 一动也不动,一到夜间,到一动也不动,一到夜间,到 处乱窜,象狼那样嚎叫,人处乱窜,象狼那样嚎叫,人 的行为和习惯几乎没有,而的行为和习惯几乎没有,而 具有不完全的狼的习性。具有不完全的狼的习性。第二节第二节 意识及其本质意识及其本质卡玛拉在两年后,才会发两卡玛拉在两年后,才会发两 个单词(个单词(“波、波波、波”和叫牧师夫和叫牧师夫 人人“妈妈”)。)。4 4年后掌握了年后掌握了6 6个单个单 词,第词,第7 7年学会年学会4545个单词。她动个单词。她动 作姿势的变化也很缓慢。作姿势的变化也很缓慢。1 1年年4 4个个 月时,只会使用两膝步行。到两月时,只会使用两膝步行。到两 脚步行,竟费了脚步行,竟费了5 5年的时间,但年的时间,但 快跑时又会用四肢。经过快跑时又会用四肢。经过5 5年,年, 她能照料孤儿院幼小儿童了。卡她能照料孤儿院幼小儿童了。卡 玛拉一直活到玛拉一直活到1717岁。但她直到死岁。但她直到死 时还没真正学会说话,智力只相时还没真正学会说话,智力只相 当于当于3 3、4 4岁的孩子。岁的孩子。 第二节第二节 意识及其本质意识及其本质狼孩的事实狼孩的事实 说明:意识不是说明:意识不是 从来就有的,一从来就有的,一 开始就是开始就是社会劳社会劳 动动的产物的产物。机械反映物理反映化学反映无机物1、无机物的反映特性父子俩住山上,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老父 较有经验,坐镇驾车,山路崎岖,弯道特多,儿子 眼神较好,总是在要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啦 !” 有一次父亲因病没有下山,儿子一人驾车。到 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用尽各种方法, 下车又推又拉,用青草诱之,牛一动不动。 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 有一个办法了,他左右看看无人,贴近牛的耳朵大 声叫道:“爹,转弯啦!” 牛应声而动。 2、生物的刺激感应性3、低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低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3、类人猿意识的萌芽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灵长类动物学家之一,弗朗斯德 瓦尔在人类及其两个最亲近的灵长类物种黑猩猩和倭 猩猩之间发现了惊人的关系。他发现,人类的侵略性 、权力欲望起源于黑猩猩, 而人类的爱好和平、平 等主义的品性则归因于倭猩猩。科学家们最近在印尼的婆罗洲拍摄到一张珍贵的 照片,一只野生雄猩猩竟然会使用用树枝做成的“ 长矛”来捕鱼。 劳动是由猿到人的最 重要的推动力4、人的意识的产生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的本质第一,意识的产生是由客观事物的作用引起的这棵树真美 啊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能做个好 茶几这是棵九里香种棵有利于环保桑条无叶土生烟, 萧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 犹恐春阴咽管弦。第二,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存在2008年6月16日,山东省省长姜大明(最前 )骑自行车上班体验能源短缺 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第二节第二节 意识及其本质意识及其本质第二节第二节 意识及其本质意识及其本质 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人类意识的产生式与生产劳动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人类意识的产生式与生产劳动 的发展密切相关。劳动对意识的产生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的发展密切相关。劳动对意识的产生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 作用,它提供了意识产生的客观需要和可能。作用,它提供了意识产生的客观需要和可能。 人的劳动同动物的活动根本区别在于:工具系统的使用和人的劳动同动物的活动根本区别在于:工具系统的使用和 不断发展。不断发展。 “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 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 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马克思恩格斯选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第1 1卷,人民出版社,卷,人民出版社,19951995年,年,7272页页人类意识或思维离不开语言,语言是思维得以可能的存人类意识或思维离不开语言,语言是思维得以可能的存 在形式,语言也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在形式,语言也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人脑是意识的器官,但只有人脑还不能产生意识。人脑是意识的器官,但只有人脑还不能产生意识。第二节第二节 意识及其本质意识及其本质二、意识的构成与功能二、意识的构成与功能 意识是一个有多方面要素构成的复杂整体。意识是一个有多方面要素构成的复杂整体。 1 1、从意识的内容上,意识是知、情、意的统一体。、从意识的内容上,意识是知、情、意的统一体。 2 2、从意识对自身的意识程度来看,分为潜意识和显意识。、从意识对自身的意识程度来看,分为潜意识和显意识。 3 3、从意识的指向性来看,划分为对象意识和自我意识。、从意识的指向性来看,划分为对象意识和自我意识。第二节第二节 意识及其本质意识及其本质人能动地认识 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想象F=GM1M2/R2第二节第二节 意识及其本质意识及其本质意识能反映 自我,调节 并控制自身 的行为卧薪尝胆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巨大的,但不是无限度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巨大的,但不是无限度 的,它是受到客观世界、历史条件限制:的,它是受到客观世界、历史条件限制: 1 1、意识的能动性受客观世界的规律性的制约。、意识的能动性受客观世界的规律性的制约。2 2、意识能动性的实现最终还是受制约于人类实践的发展水、意识能动性的实现最终还是受制约于人类实践的发展水 平。平。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物质存在的两种基本形态)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物质存在的两种基本形态)第二节第二节 意识及其本质意识及其本质意识意识“作为被意识到了的存在。作为被意识到了的存在。”马克思第二节第二节 意识及其本质意识及其本质 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 1 1、社会意识的内容归根到底来源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的内容归根到底来源于社会存在。 2 2、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社会意识在本质上是以观念的形式反应出来的社社会意识在本质上是以观念的形式反应出来的社 会存在,这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同会存在,这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同 时,社会意识又是人对于社会存在能动的反映,时,社会意识又是人对于社会存在能动的反映, 因而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因而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第二节第二节 意识及其本质意识及其本质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 在历史观中的体现,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主张社 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还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 是唯物主义历史观与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根本分歧。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的基本立场。第二节第二节 意识及其本质意识及其本质思考题:怎样理解意识的本质?思考题:怎样理解意识的本质?参考书目:参考书目: 1 1、李恒威:、李恒威:意识:从自我到自我感意识:从自我到自我感,浙,浙 江大学出版社江大学出版社20112011年版;年版; 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第3 3卷,卷, 人民出版人民出版 社社19951995年版。年版。结 束谢谢大家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