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页 / 共14页
第9页 / 共14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气象杂志高影响力文献 及引文分布的统计分析胡 英 贾朋群(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一、引言被誉为“中国的SCI ”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简称CSCD)始建于1989年,是在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创建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共收入我国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 、地学、生物学、农林科学、医药卫生、工程技术、环境科学和管理 科学等领域出版的中英文科技核心期刊和优秀期刊近千种,其中核心 库来源期刊670种,涵盖了各个学科领域中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期 刊,扩展库期刊为 378 种。目前已积累从 1989 年到现在的论文记录 近 100 万条,引文记录近 400 万条。内容丰富、结构科学、数据准 确。CSCD系统除具备一般的检索功能外,还提供新型的索引关系 引文索引,使用该功能,用户可迅速从数百万条引文中查询到某篇 科技文献被引用的详细情况,还可以从一篇早期的重要文献或著者姓 名入手,检索到一批近期发表的相关文献,对交叉学科和新学科的发 展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除提供文献检 索功能外,其派生出来的中国科学计量指标数据库等产品,也成为我 国科学文献计量和引文分析研究的强大工具。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网络版从2002年开始研制,2004年正式 开通使用。网络版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与中国科学学科文献库 、中国科学文献目次库集成为“中国科学文献数据库服务系统”统 一提供网上检索服务。网络版CSCD提供两种途径的检索:来源文献检 索和引文检索,检索匹配模式有模糊检索和精确检索,与光盘版相比, 网络版CSCD数据又有了拓展和补充,数据更新更及时,检索更加方便 。中国气象局图书馆自1998年引进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以来,不 仅为广大读者和科研、业务单位提供了大量文献引证查询和科技查新等 服务,满足了读者的需求和业务工作的需要。更有意义的是我们还利用 CSCD的引文索引功能,开展了大量的文献计量和引文分析研究,完成 了中国气象局软科学课题我国大气科学领域科技论文分析,并已将 文献计量研究工作纳入到图书馆的信息研究工作中,拓展了图书馆的业 务工作领域,加深了图书馆员对科技期刊的认识和对专业学科领域进展 现状的了解,提升了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水平。 中国气象局图书馆自1998年引进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以来,不仅为广大读者和科研、业务单位提供了大量文 献引证查询和科技查新等服务,满足了读者的需求和业务 工作的需要。更有意义的是我们还利用CSCD的引文索引 功能,开展了大量的文献计量和引文分析研究,完成了中 国气象局软科学课题我国大气科学领域科技论文分析 ,并已将文献计量研究工作纳入到图书馆的信息研究工作 中,拓展了图书馆的业务工作领域,加深了图书馆员对科 技期刊的认识和对专业学科领域进展现状的了解,提升了 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水平。 二、气象杂志19972004年连续名列我国科技期刊500强 气象杂志是中国气象局主办的技术性刊物,它的前身是50年代出版的 天气月刊和60年代的气象通讯。期刊1967年停刊,1975年正式复 刊,现为月刊,是我国现有气象专业学术刊物中历史最悠久的期刊之一, 也是唯一的大气科学类月刊,成为中国气象局图书馆馆藏中借阅率最高的 中文专业杂志之一。根据中国科学计量指标数据库19982005年卷,我们给出气象 杂志从19972004年连续名列我国科技期刊500强中的排名、影响因子 和逐年被引频次(见表1)。从表1我们看出,气象杂志在国内期刊被 引次前500名总被引频次排行表中的最好位次是1998年的174名,其次是 2003年的206名和1997年的209名,排名位次总体趋势起伏不大,近两年 略有上升。对比总被引频次、他引频次、论文被引量和影响因子等数据均 为逐年增长,尤其是影响因子,提高了近3倍。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气象 杂志的影响力呈稳定上升趋势。 表1 气象在中国科技期刊500强中的排名、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年份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排名209174230234275286 206 234总被引频 次139169176196207228 324 388他引频次-122150156168 252 289载文量324324311319351377 375 376论文被引 量252837445049 70 86影响因子0.07720.08640.11900.13790.14250.1300 0.1867 0.2304注:排名依据的被引数据(前3行)为当年的前5年论文的被引证情况, 而计算影响因子的数据(后3行)则指当年前2年的论文在当年引用情况。三、基于引文分析得到气象高影响力论文和引证文献的期刊分布 1、气象杂志的高影响力论文本文利用CSCD网络版,对气象刊载论文的被引证情况进行分 析,检索日期截止到2006年5月15日。目前CSCD网络版来源文献中收录的 气象论文数据起始年代为19962006年,气象刊载论文的引文数 据起始年代为19892005年。为了得到气象刊载论文中高影响力的论文信息,我们对1996- 2005年CSCD核心加扩展库1048种国内期刊中对气象论文的被引用情 况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1984年以来气象刊载的论文中,共有22篇 论文被引用次数在10次以上(见表2)。这22篇相对具有较高影响力的论文 共被488篇论文引用。对22篇高被引频次论文的发表年代分布(见表3)、 作者机构分布(见表4)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初步结果。表2 19842005年间间气象刊载论载论 文在19962005年被引用频频次在10次以上的论论文 (按被引次数降序排列)序号被引次数被引文献第一作者被引文献著者机构被引文献题题名被引文献出处处166丁一汇国家气候中心中国近百年来的温度变化1994,20,(12),19257王绍武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近百年来的ENSO事件及其强度1999,25(1),9354林学椿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近40年我国气候趋势1990,16,(10),16-22447ENSO监测 小组 厄尔尼诺事件的划分标准和指数1989,15,(3),37525王绍武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近百年我国及全球气温变化趋势1990,(2),11620龚道溢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1998年:中国近一个世纪以来最暖的一年1999,25(8),3718李维京国家气候中心1998年大气环流异常及其对中国气候异常的影响1999,25(4),20818赵汉 光中国气象科学院东亚 季风和我国夏季雨带的关系1996,22(4),8915王绍武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近500年的厄尔尼诺事件1989,15,(4),151015张兴 旺北京气象学院大气科学系湿Q矢量表达式及其应用1998,24(8),31115赵宗慈中国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近39年中国的气温变化与城市化影响1991,17,(4),141215张德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续补 (19801992年 )1993,19,(11),41-461314王春乙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OTC-1型开顶式气室物理性能的测试 与评价1993,19,(5),231413王春乙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OTC-1型开顶式气室的结构和数据采集系统1993,19,(4),15-181513赵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天气气候研究所欧亚大陆雪盖与东亚 夏季风1984,(7),271612黄嘉佑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第三讲 气候状态变 化趋势 与突变分析1995,21,(7),1712白乐生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准地转Q矢量分析及其在短期天气预报 中的应用1988,14(8),251812陈兴 芳国家气象中心1994年西太平洋副高异常变化及其成因分析1995,21,(12),31912唐国利国家气象中心19211990年我国气温序列及变化趋势1992,18,(7),3-62012李月洪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百年来上海、北京气候突变的初步分析1991,17,(10),15-202112安顺清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修正的帕默尔干旱指数及其应用1985,11,(12),172211黄嘉佑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转动 主分量分析在天气气候分析中的应用1988,14(9),47(1)气象高影响力论文发表的最早年代始于1984年,22篇论文分布在 13年中,最具影响力的前3篇论文分别发表于1994年(被引66次)、1999年 (被引57次)和1990年(被引54次),刊载高影响力论文较多的年份分别为 1999年3篇(合计被引95次)和1993年3篇(合计被引42次),其次是1995年2 篇(被引24次)、1991年2篇(被引27次)、1990年2篇(被引79次)、1989 年2篇(被引62次)、1988年2篇(被引23次),而1998年、1996年、1994年 、1992年、1985年和1984年各1篇。表3、气象高影响力论论文发发表年代分布年份1999199819961995199419931992199119901989198819851984篇数3112131222211被引 次数95151824664212277962231213(2)气象高影响力论文的作者机构按第一作者统计, 共涉及5家机构,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最多,为9篇,北 京大学地球物理系7篇,国家气候中心和国家气象中心各2 篇,原北京气象学院大气科学系1篇,团体作者1篇。第一 著者中有3位入选论文超过1篇,分别为北京大学地球物理 系2人、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1人。表4、气象高影响力论论文的作者机构分布(按第一作者统计统计 )作者机构篇数合计被引次 数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9166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7152国家气候中心284国家气象中心224北京气象学院大气科学系115 团体作者1472、气象论文的引证文献的刊载期刊分布分析自1989年CSCD数据库建立以来,气象论文引证文献来源刊的分布 情况,我们发现从19892005年期间,气象论文被CSCD来源刊论文总共被引 证了3253篇次。图1 给出引证文献随时间的变化。气象引文数量在过去16年里 连续上了三个台阶,1995年以前每年仅为50篇次左右,19962000年则上升到每 年150篇以上,最后3年则每年递增100多篇,稳定维持在每年300篇以上,篇数明 显增长,说明气象业务和研究以及刊物本身的影响力获得了极大的提高。另外,3253篇引证文献来自多达210种科学期刊,其中刊载引文5次及以 上的期刊为70种。表5给出刊载气象引文篇次10次以上的43种期刊情 况。这43种期刊对气象论文的引证次数共计达2804篇次,这些期刊中 ,除气象类专业期刊8种外,学报类17种,其中学科专业学报为9种,大学 学报为8种,地理、水文、生态等学科期刊16种,综合类期刊2种。其中尤 其值得关注的是灾害类期刊引用气象论文次数较多,如自然灾害学 报(64篇次)、灾害学(33篇次)。此外还有中国沙漠(45篇 次)、干旱区地理(31篇次)、干旱区农业研究(29篇次)、 山地学报(24篇次)、生态学报(23篇次)、长江流域资源与环 境(18篇次)等,与环境、水利密切相关的学术期刊也十分关注气象 杂志反映的气象和大气科学研究成果。另外,由于气象杂志具有注 重于与气象业务密切相关的大气科学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成果,甚至 一部分论文就来自科研型气象业务本身,所以本文的统计结果也从一个侧 面反映了大气科学及相关学科科研向业务转化的情况。 表5、19892005年刊载载引证证气象论论文次数10次以上期刊分布排名刊名引文篇次排名刊名引文篇次1气象73723山地学报242气象学报2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